《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docx

上传人:极速器 文档编号:591353 上传时间:2025-09-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标准课程代码:建议课时数:128学分:8适用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技术,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电气自动化技术先修课程:物理后续课程:电机控制调速技术、电拖实训I等一、前言1 .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高等职业学校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技术、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本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电工技术的基础性、实用性和综合性原则,实行理论实践教学组合,贴近生活生产实际,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学到知识,掌握技术,提升能力。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相关专业必备的电工技术与技能,培养学生解决涉及电工技术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后续专业技能课程打下基础;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培养和

2、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增强学生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为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2 .设计思路(1)本课程是依据“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项目教学为主体的职教理念”的课程改革标准来设置的教材。该教材打破了原有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相关工作过程导向的能力本位课程模式,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学习项目的过程中提升相应职业能力并积累实际工作经验。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与企业发展密切相关,突出了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的职教思想。(2)课程内容的选取和结构安排以五年一贯制职教的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遵循学生知识与技能形成规律和学以致用的原则,突出对学生职业

3、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同时又充分考虑了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要求,融合了相关职业岗位对从业人员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3)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坚持“在评价中学”的理念,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二、课程目标1 .知识目标(1) 了解安全用电知识和一般防护措施;(2)掌握直流电路相关知识;(3)知道电容器和电感器的相关知识;(4)掌握磁路的基础知识;(5)掌握交流电路相关知识;(6)知道变压器的相关知识;(7)掌握电力拖动相关知识;(8)掌握电气控制图的识读步骤与技巧;(9)知道常用电工工具和电工材料的相关知识

4、10)掌握常用电工仪器仪表的使用技术;(U)了解设备常见故障的种类。2 .能力目标(1)会对触电者进行急救处理,会处理一般的电气火灾事故;(2)能看懂、会分析直流电路的工作过程;(3)能认识不同类型的电容器和电感器;(4)会分析简单磁路的工作原理;(5)能看懂、会分析常用交流电路的工作原理与工作过程;(6)能认识不同类型的变压器;(7)能会分析典型电力拖动电路的工作原理;(8)会识读一般电气控制图;(9)会正确选用电工工具与电工材料;(Io)能根据实际需要止确选用电工仪表进行常规电工测量;(Il)能正确处理和排除一般电气故障。3 .素质目标(1)结合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对电工技术的学习兴趣和

5、爱好,养成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的良好习惯;(2)通过参加电工实践活动,培养运用电工技术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相关实际电工问题的能力;(3)强化安全生产、节能环保和产品质量等职业意识,养成良好的工作方法、工作作风和职业道德。三、课程内容与要求序号章节(单元)课程内容及要求活动与建议参考学时理论实践一安全用电常识电气危害概述了解电气危害的形式与产生主要原因,教育学生树立安全用电与规范操作的职业意识;1.建议采用案例教学和模拟演示等教学方法;2.强化实践教学2触电的防护与急救了解人体触电的类型及常见原因,掌握防止触电的保护措施,了解触电现场的紧急处理措施;学生模拟对触电者进行急救处理训练。22电气火灾的防

6、护与处理了解电气火灾的防范及扑救常识,能正确选择处理方法。2电气安全规范常识了解保护接地、保护接零的方法和漏电保护器的使用,了解其应用。2直流电路基础知识直流电路常用物理量通过认识简单的实物电路,了解电路的基本组成;理解电路中电流、电压、电位、电动势、电能、电功率等常用物理量的概念;能对直流电路的常用物理量进行简单的分析与计算。1.与生活实践结合;2.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4基尔霍夫定律理解基尔霍夫定律,能应用KCL,KVL列出电路方程,并用实验验证22三电容与电感电容器结合实物,了解电容元件的概念,会识别不同类型的电容器,了解元件参数及标注,能判断其好坏1.注重应用能力培养2电感器结合实

7、物,了解电感元件的概念,会识别2不同类型的电感器,了解元件参数及标注,能判断其好坏磁场及主要物理量了解磁场及电流的磁场;了解磁路、主磁通和漏磁通的概念2磁场安培力了解安培力的大小及方向2四及电磁感应铁磁性物质了解铁磁性物质的磁化现象;了解常用磁性材料的种类及其用途;了解涡流产生的原因及其在工程技术上的应用。2电磁感应了解电磁感应现象及定律;理解楞次定律和右手定则2通过视频观察交流电的产生,了解正弦交密流电的产生过程,掌握交流电波形图;掌切联系正弦交流电的表示法握频率、角频率、周期的概念及其关系;掌握最大值、有效值的概念及其关系;了解初相位与相位差的概念,会进行同频率正弦量相位的比较;了解正弦量

8、的矢量表示法,能进行正弦量生产实际;6交流解析式、波形图、矢量图的相互转换注五电路基础知识单相正弦交流电路基础理解电阻元件的电压与电流的关系,了解其有功功率;理解电感元件的电压与电流的关系,了解其感抗、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理解电容元件的电压与电流的关系,了解其容抗、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学生能自己动手操重应用能力的培养;(3)要64作,安装简单照明电路。理论和三相正通过调查企业生产用电现状,了解三相实践有弦交流交流电的应用;机结62电路基了解三相正弦交流电的产生,理解相序的合,培础意义;了解实际生活中的三相四线供电制了解星形联结方式下线电压和相电压的关系及线电流、相电流和中性线电流的关系,了解中

9、性线的作用;了解三角形联结方式下线电压和相电压的关系及线电流和相电流的关系;学生能做三相对称负载的星形联结和三角形联结理解三相电功率的概念养学生工程实践的能力;结合实物,了解单相变压器的基本结构、六变压器变压器额定值及用途;理解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及变压比、变流比的概念;密4了解变压器的外特性、损耗及效率切联系常用低压电气元件简介了解常用低压电器的分类、符号;结合实物,了解熔断器、电源开关、交流接触器、主令电器、继电器等常用低压电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应用场合,会根据工作场所合理选用生产实际;62七电力拖动技术基础交流异步电动机简介结合实物,了解三相笼型交流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结构和铭牌参数;通过多媒体

10、演示等方式,了解旋转磁场的产生与转子转动的原理;理解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的含义了解三相绕线式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4三相交了解三相异步电动机直接起动控制及单向理流异步点动与连续控制线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论联系610电动机了解三相异步电动机接触器互锁正反转控实际,的控制电路常识制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了解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降压启动控制线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了解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制动控制线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突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单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控制电路常识了解单相异步电动机的分类及用途;理解单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及其启动方法。2八电气控制图识读基础电气控制图样

11、的相关规定与国家标准简介了解电气控制图样的相关规定与国家标准,为识读电路图做准备采用案例教学法;(2)注重图样识读及分析能力培养2电气控制图样识读了解普通车床电气控制的一般知识,能识读简单的生产机械设备电气控制电路原理图。2典型机床电气控制图识读对CA6140车床电气控制线路分析;对X62W万能铳床电气控制线路分析4九*电工工具与电工材料常识常用电工工具及其使用常识通过实物认识常用电工工具并学会它们的使用方法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2常用电工材料通过实物认识常用电工材料并知道它们的适用范围2基础常识十*电工仪表与测量技术常用电工仪表的使用技术常识了解电工仪表的基础知识,包括电工仪表的分类、型号、标志

12、误差等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2主要电量的测量技术常识理解电工仪表测量的原理,学会使用各电工仪表,如电流表、电压表、仪用互感器、钳形电流表等2万用表的使用通过讲解演示,让学生学会万用表的正确使用方法并会正确读数22兆欧表的使用通过讲解演示,让学生学会兆欧表的正确使用方法并会正确读数22十设备常见电气故障的处理设备常见电气故障的种类与特点熟悉设备常见电气故障的种类与特点采用理实一体的教学方法;(2)注重实践活动2处理电气故障的一般方法掌握设备常见电气故障处理方法及注意事项2设备常见电气故障处理实例CA6140车床电气控制线路检修;X62W万能铳床电气控制线路检修28机动24总计9038注:(1)机电

13、一体化技术专业不必修带大的第九章、第十章内容(2)其他各专业根据各自的人才培养方案确定学习内容四、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1 .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以适应电工技术快速发展带来的职业岗位变化,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为适应不同专业及学生学习需求的多样性,可通过对教学内容的灵活选择,体现课程内容的选择性和教学要求的差异性。教学过程中,应融入对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的培养。2 .坚持“做中学、做中教”,积极探索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使电工技术基础理论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与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相结合。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过程的体验或典型电工类产品的制作等,提高学习兴趣,

14、激发学习动力,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二)教学评价1 .考核与评价要坚持结果评价和过程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使考核与评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发展。2 .考核与评价要根据本课程的特点,改革单一考核方式,不仅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技能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还要重视规范操作、安全文明生产等职业素质的形成,以及节约能源、节省原材料与爱护工具设备、保护环境等意识与观念的树立。(三)教学基本条件1 .专任教师应具备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含本科),应具有丰富的电工教学经验;实训指导老师应具备维修电工高级以上(含高级)职业资格证书。2

15、实训条件:有专用电工实验室,内部设施要求能符合所学任务要求,设备安全设施符合标准。(四)教材选用与编写教材编写应以本教学大纲为基本依据。1 .合理安排各章节内容,可根据不同专业、不同教学模式编写相应教材。2 .应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将电工技术的基本原理与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相结合,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注意反映电工技术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3 .应符合高职学生的认知特点,努力提供多介质、多媒体、满足不同教学需求的教材及数字化教学资源,为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提供较为全面的支持。(五)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教师应重视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充分发挥计算机、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应充分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创建适应个性化学习需求、强化实践技能培养的教学环境,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条件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职业教育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