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护理实践指南测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上传人:极速器 文档编号:591544 上传时间:2025-09-0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护理实践指南测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护理实践指南测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护理实践指南测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护理实践指南测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护理实践指南测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护理实践指南测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制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护理实践指南的基础是()A.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人治疗护理规范专家共识(2019年版)B.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人治疗护理规范专家共识(2018年版)C.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人治疗护理规范专家共识(2020年版)D.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人治疗护理规范专家共识(2017年版)2.DVT患者介入治疗的适应证不包括()A.急性近端DVTB.慢性DVT伴严重PTS症状C.肿瘤相关DVT,预期生存期3个月D.轻症且无症状的DVT患者3.使用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时,低危(1-2分)的

2、预防措施建议为()A.药物预防B.机械预防C.药物联合机械预防D.仅观察4.关于DVT患者术前血压管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术前3d需监测基线血压B.术前23d停用利尿剂C.术中控制SBP130mmHg,DBP180mmHg和/或DBP110mmHg时必须延迟手术5.DVT患者饮食护理中,不正确的建议是()A.低脂、低胆固醇、高纤维素饮食B.合并糖尿病患者给予糖尿病饮食C.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给予优质蛋白饮食D.多饮水,每天至少3000ml6 .急性DVT患者体位护理要求()A.严格卧床休息,患肢制动B.适当按摩患肢以促进血液循环C.早期下床活动D.患肢热敷7 .对于DVT患者术后导管护理,

3、下列哪项不符合要求()A.定期校正微量泵和输液泵性能8 .注射器和延长管张贴给药标签C.输液附加装置每48小时更换1次D.使用带有螺旋接口的连接器8.DVT患者疼痛护理中,关于穿刺区域皮肤扩张性疼痛的特点,正确的是()A.疼痛剧烈且持续时间长8. 一般持续时间大于3天C.系血管鞘扩张皮肤所致,疼痛持续时间短D.需要立即给予强效镇痛药物9. DVT患者出院指导中,错误的内容是()A.保证充足液体摄入,心脏病、肾脏病患者适当减少B.指导患者改善生活方式,如控制血压、血糖及血脂等C.踝泵运动每天进行2次,每次20次/dD.建议患者和照护者在就诊时告知医生目前使用抗凝药名称和剂量10.对比剂静脉外渗的

4、处理措施中,错误的是()A.立即停止注射,拔针B.按规范评估及处理C.外渗后观察患者24小时D.无需观察,直接让患者离开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护理实践指南的制订目的是促进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介入护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保障介入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2 .DVT患者常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介人手术、应激等因素影响,围手术期患者的血压和血糖易发生波动,给手术的安全性带来隐患。3 .制订小组根据PIPOST模型确定的临床问题和并发症防治问题进行解构,运用主题词和自由词,以“6S”证据资源金字塔模型,自上而下原则进行检索。4 .术前进行

5、体格检查和相关实验室检查,了解高血压类型及服用的药物,必要时结合临床排查发生继发性高血压病因,并对患者进行靶器官功能评估及检查。5 .对相关医护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包括血糖控制目标、血糖监测方案、血糖管理方案、危急状况识别与处理等。6 .顺行静脉造影是明确DVT诊断的金标准。7 .急性DVT患者需严格卧床休息,患肢制动,严禁患肢按摩、热敷、理疗及剧烈运动。8 .DVT患者术后交接需确认患者的身份信息和穿刺部位的状态,详细交接麻醉方式、手术名称及术中相关细节等。9 .DVT患者疼痛护理中,腰背部疼痛多因下腔静脉滤器(IVCF)刺激牵拉血管壁所致,以间歇性的轻度疼痛较多见,一般3d可以自行缓解。10

6、 .DVT患者出院后复诊时间在术后1、3、6和12个月;血管造影或彩色超声复查在6和12个月,以后复诊时间1次/年。三、多选题(每题3分,共30分)1.下列关于DVT患者介入治疗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是()A.可在抗凝剂治疗基础上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及取出术B.经足背浅静脉顺行溶栓术是介入治疗方法之一C.经导管接触性溶栓术适用于所有DVT患者D.球囊扩张术及支架成形术可用于DVT治疗2. DVT患者风险评估的内容包括()A.VTE风险评估B.出血风险评估C.患者心理状态评估D.患肢功能评估3.专科护理评估时,需要评估患者()A.心理、认知/意识状态B.生命体征/血流动力学C.患肢症状/体征/重要脏器

7、功能D.既往用药情况及凝血功能4. 关于DVT患者血糖管理的说法正确的是()A.对相关医护人员进行血糖管理专业培训B.邀请内分泌专家、糖尿病专科护士制订个体化血糖控制目标C.患者术前需禁食、禁饮D.常规控制目标:空腹或餐前血糖值控制在6.1-7.8mmolL5. DVT患者术后病情观察的内容包括()A.持续心电监护生命体征612h,术后24h内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B.观察穿刺处出血/血肿情况C.评估患肢皮肤颜色、温度、远端动脉搏动D.询问患者患肢感觉和疼痛的变化情况6. DVT患者用药护理中,正确的做法是()A.药物现配现用,根据医嘱应用输液泵输注溶栓或抗凝药物B.告知患者溶栓、抗凝治疗期间注

8、意事项C.每4h检测一次纤维蛋白原(FIB),当FIB1.5g/L时,溶栓剂量减半,FIB1g/L停止溶栓D.CDT溶栓期间24-48h通过影像学评估溶栓进展7. DVT患者护理分级与文书记录的要求是()A.实施一级护理B.采用简洁明了的表单记录相关信息C.记录内容包括VTE风险因素及措施、药物管理等D.记录患者健康教育内容8. DVT患者出院基础预防指导包括()A.保证充足液体摄入,心脏病、肾脏病患者适当减少B.合理饮食,富含粗纤维膳食C.改善生活方式,如控制血压、血糖及血脂等D.进行踝泵运动等预防措施9.关于DVT患者对比剂后急性肾损伤的处理措施正确的是()A.观察尿液量、颜色、性质及血肌

9、酊、尿素变化B.术前2-3d停用二甲双胭或其他肾毒性药物C.对心、肾功能正常患者,遵医嘱输注0.9%氯化钠溶液进行水化治疗至术后46hD.对急性肾损伤、中高危患者,水化时间延长至术后12-24h10. DVT患者发生PE时的处理措施包括()A.术后监测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B.询问患者呼吸困难、胸闷等症状C.出现PE症状时,立即平卧,避免搬动,建立静脉通路,高流量氧气吸入D.积极抢救并通知医师四、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护理实践指南是由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介入围手术专家工作组、中国静脉介入联盟的45名医疗及护理专家联合制订。(J)2. DVT患者术前无需进

10、行任何评估,直接进行介入治疗即可。(X)3. 使用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时,高危(5分)患者建议药物联合机械预防。(J)4. DVT患者术后导管阻塞时,可使用5ml注射器连接导管回抽。(X)5. DVT患者饮食护理中,合并糖尿病患者应给予高糖饮食。(X)6. 急性DVT患者需严格卧床休息,患肢制动,严禁患肢按摩、热敷、理疗及剧烈运动。(V)7. DVT患者术后交接时,无需确认患者身份信息和穿刺部位状态。(X)8. DVT患者疼痛护理中,腰背部疼痛通常由IVCF刺激牵拉血管壁所致,一般3d可自行缓解。(J)9. DVT患者出院后无需进行任何随访指导。(X)10. 对比剂静脉外渗后,应立即停止

11、注射,拔针,并按规范评估及处理。(J)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DVT患者介入治疗的护理评估要点。包括对患者心理、认知/意识状态、生命体征/血流动力学、患肢症状/体征/重要脏器功能、既往用药情况、凝血功能及有无出血倾向、双上肢/双下肢腿周径的测量和患肢消肿程度的动态观察,以及医护人员对风险结果的知晓程度、风险结果和实施有效措施落实程度、患者认知与医嘱要求的机械和(或)药物预防措施相关的并发症和禁忌证相一致的程度等。2 .如何进行DVT患者术前血压评估与管理?术前进行体格检查和相关实验室检查,了解高血压类型及服用的药物,必要时结合临床排查发生继发性高血压病因,并对患者进行靶器官功

12、能评估及检查。对相关医护人员进行专业培训I。监测术前3d基线血压,尤其是手术当日基线血压水平,用于确定围术期血压管理目标值。监测围术期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脉压值,避免依赖单次血压水平指导术前血压管理。SBP高于180mmHg和/或DBP高于IlOmmHg应权衡是否延迟手术,以优化降压药物的潜在益处与延迟手术的风险,可选择静脉注射药物,将血压控制在理想范围再行手术治疗。术前23d停用利尿剂,使用利尿剂期间监测电解质。术中控制SBP130mmHg,DBP80mmHg,尤其在老年人群。3 .请说明DVT患者术后管道护理的要点。包括定期校正微量泵和输液泵的性能,确保正常运行;输液泵报警

13、时立即查找原因,排除故障,保证输液泵正常运转。区别鞘管与溶栓管的给药通路,注射器和延长管需同时张贴给药标签;置管溶栓期间在床头放置“预防管道滑脱”警示标识。准确识别不同类型的阀门并知晓其特点。经导管/鞘管输入药物时,使用带有螺旋接口的一次性连接器或输液装置以避免导管脱落。溶栓给药的输液器、注射器,以及三通接头、延长管等输液附加装置每24h更换1次。对躁动、不配合患者,采取预防性保护措施,必要时使用约束具(需签署知情同意书)或遵医嘱应用镇静剂。4 .如何指导DVT患者进行出院后的基础预防和随访?出院基础预防指导包括保证充足液体摄入量,心脏病、肾脏病患者在此基础上适当减少饮水量;合理饮食,给予营养

14、丰富、富含粗纤维膳食的食品,适当的水果、蔬菜,保持大便通畅;指导患者改善生活方式,如控制血压、血糖及血脂等;戒烟(注意避免吸入二手烟),避免长时间站立、久坐及不良坐姿,穿舒适的鞋袜;指导患者进行踝泵运动、股四头肌运动等;鼓励卧床患者每日进行踝泵运动和腿部锻炼;机械预防包括GCS、IPC、足底静脉泵和经皮电刺激,告知患者使用目的、预防原理及注意事项;使用GCS时,告知患者和(或)照护者正确的穿脱方法和使用时长,遵医嘱停止使用;使用IPC保持在18hd以上的使用时长;使用物理预防时,医院应对医护人员做好专业培训。出院用药指导包括告知患者和(或)照护者抗凝药的重要性、必要性及注意事项;告知患者不漏服

15、不停服和不改变抗凝药剂量,遵医嘱定期监测凝血指标,以指导用药剂量的调整;建议患者和(或)照护者在就诊时,告知接诊医生目前使用抗凝药名称和剂量;指导患者服用抗凝药期间使用软毛牙刷、加湿器和避免接触锐利器械等,以降低出血风险。出院随访指导包括指导患者和(或)照护者出院使用抗凝药期间,出现腹痛、牙龈出血、球结膜出血、皮下淤青、大便发黑或便血、出现暗红色或棕色尿液等出血症状时及时就诊;出院后疑似出现腿部肿胀、疼痛、发红、发热、胸痛、胸闷、憋气、咳嗽或咯血等DVT和PE症状时及时就诊;出院后复诊时间在术后1、3、6和12个月;血管造影或彩色超声复查在6和12个月,以后复诊时间1次/年。如发现DVT复发,及时就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护理学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