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 2426D. 28308.用于隔离的房间应配备以下设施()A.独立的卫生间B.共用的卫生间C.无须配备卫生间D.简易马桶9,下列哪项不属于产房工作人员的健康监测要求()A.掌握感染防控知识和技能B.患有呼吸道感染的工作人员应暂停临床工作C.患有腹泻的工作人员应暂停临床工作D.患有高血压的工作人员应暂停临床工作10.对来院疑似或确诊的传染性疾病孕产妇,应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做好以下哪项措施()A.增加人员探视B.隔离待产和隔离分娩C.减少防护用品使用D.混合分娩B.护士长C.兼职感控人员D.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负责人E.后勤人员2.医院感染管理要求中,以下哪些说法正确()A.科主任为第一责任人
2、B.应制定并不断完善相关规章制度C.应制定应急预案并储备防护用品D.应每季度对感染防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自查E.应根据产房感染特点建立培训制度3.属于产房工作区域的有()A.孕产妇接收区B.办公室C.治疗室D.无菌物品存放室E.值班室4.关于分娩室的设置,正确的有()A.宜放置单张产床B.每间分娩室面积至少25平方米C.分娩室温度宜保持24C26CD.分娩室应配备独立的卫生间E.分娩室内应设地漏5 .产房工作人员应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包括()A.岗位相适应的感染防控知识B.正确选择并使用个人防护用品C.营养学知识D.产妇心理辅导技巧E.落实感染防控措施6 .物品管理要求包括()A,配置数量充足、方便
3、取用的医疗用品B.一次性使用的医疗用品应在有效期内使用C.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应遵循规范进行清洗、消毒或灭菌D.消毒产品的选择和使用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E.孕产妇、新生儿的个人生活用品应个人专用7 .医院感染监测与报告的要求包括()A.遵循WS/T312的要求开展监测8 .每季度对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和空气进行监测C.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时应随时进行监测D.采样方法及判断标准应遵循GB15982E.每月对医院感染防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自查8.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包括()A.空气净化应符合WS/T368的要求8 .环境物体表面应保持清洁、干燥C.工作人员手卫生应符合WS/T313的要求D.工作人员刷手服
4、应一人一天一换E.隔档应定期清洁消毒9 .对于疑似或确诊的传染性疾病孕产妇,以下措施正确的是()A.在标准预防基础上做好隔离待产和隔离分娩B.隔离标识应明显清晰C.隔离房间内的设备设施应专用D.孕产妇离开房间后,应对房间进行终末消毒E.护理人员无需特殊防护10.新生儿在产房内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要求包括()A.评估新生儿医院感染的高风险因素B.新生儿使用的被服、衣物等应清洁C.断脐用器械应专用D.接触新生儿皮肤、粘膜的器械应一人一用一清洁消毒或灭菌E.可疑宫内感染时,应进行病原学检测四、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产房的管理要求中,科主任为第一责任人。()2 .产房工作区域包括孕产妇接收
5、区、待产室、分娩室、办公室等。()3 .每间分娩室宜放置多张产床以提高效率。()4 .分娩室温度宜保持20C-22oCo()5 .产房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不影响其工作。()6 .陪产人员无需接受感染防控的相关规定宣讲。()7 .物品管理中,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应遵循规范进行清洗、消毒或灭菌。()8 .医院感染监测与报告应遵循相关标准和指南。()9 .对于疑似或确诊的传染性疾病孕产妇,无需特殊防护措施。()10 .新生儿在产房内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应符合特定要求。()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产房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的职责。2 .产房布局与设施有哪些基本要求?3 .产房物品管理应遵循哪些
6、原则?4 .如何预防和控制新生儿在产房内的医院感染?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 D2. B3. D4. B5. A6. B7. C8. A9. D10. B二、填空题1 .工作区域2 .20,13 .WS310.24 .甲类5 .污染6 .清洁7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8 .双层9 .产妇10 .28三、多选题1. ABC2. ABCDE3. ABCD4. ABC5. ABE6. ABCDE7. ABCD8. ABCDE9. ABCD10. ABCDE四、判断题1. 2. 3. 4. 5. 6. 7. 8. V9. 10. 五、简答题1 .产房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的职责包括在医院感染管理部门的指导下,由科
7、主任、护士长与兼职感控人员等组成,科主任为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产房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制定并不断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并落实于诊疗、护理工作实践中;制定应急预案并储备防护用品,定期演练和不断完善流程;每季度对感染防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自查,对自查结果及时总结、分析与反馈,持续质量改进;接受医务管理部门、护理管理部门及医院感染管理部门的指导和督查,对督查结果及时总结、分析与反馈,持续质量改进;根据产房感染特点建立人员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开展培训;遵循抗菌药物管理相关办法和原则;制定并完善医院感染和传染病的报告与监测制度,配合开展孕产妇及新生儿医院感染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工作等。2 .产房布局与设施的基
8、本要求包括:产房宜位于邻近产科病房、新生儿科和产科手术室的区域;功能上分为工作区域和辅助区域,工作区域包括孕产妇接收区、待产室、分娩室、办公室、治疗室、无菌物品存放室等,辅助区域包括更衣室、值班室等;待产室、分娩室和办公室等工作区域宜采用自然通风,采光良好,还可选用空气净化消毒装置等净化空气,分娩室设空调系统时宜采用可全新风运行的空调系统,用于空气隔离的房间应采用独立的新风空调系统;每间分娩室宜放置单张产床,单间分娩室面积至少25平方米,放置多张产床时,每张产床使用面积至少20平方米,两张产床之间应至少相距1米,并设置可擦拭隔挡;分娩室温度宜保持24C26C,相对湿度30%60%;用于隔离的房
9、间应配备独立的卫生间,用于空气隔离的待产室、分娩室应满足洁污分明的要求,并在污染区和清洁区之间设置缓冲区;设备、设施应符合医疗机构感染防控要求,如医疗设备的配置应满足基本医疗需求且一人一用一清洁消毒后备用,助产设施一人一用一清洁消毒,床单元保持清洁定期消毒,手卫生设施应符合相关要求,产房区域应配置工作人员流动水洗手装置,外科手消毒区域应邻近分娩室并配置非手触式水龙头开关,待产室和分娩室宜采用自动门,墙壁、天花板、地面表面光滑无缝隙便于清洁和消毒,分娩室内不设地漏等。3 .产房物品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配置数量充足、方便取用的医疗、卫生用品,物品的使用应符合相关要求;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卫生用品应在
10、有效期内一次性使用;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遵循规范进行清洗、消毒或灭菌;应配置专门的储物柜或储物架放置清洗消毒或灭菌后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洁的物品、消毒后的物品与灭菌后的物品应分柜、分架或分层放置;消毒产品的选择和使用应遵循产品使用说明书,并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孕产妇、新生儿的个人生活用品应个人专用,重复使用的治疗和护理用品应一人一用一消毒或一人一用一灭菌。4 .预防和控制新生儿在产房内的医院感染的措施包括:评估新生儿医院感染的高风险因素,针对高风险因素制订相应措施;新生儿使用的被服、衣物等应清洁,污染后及时更换;断脐用器械应专用;接触新生儿皮肤、粘膜的器械、器具或物品应一人一用一清洁消毒或一人一用一清洁消毒与灭菌,用于新生儿的吸耳球、吸痰管、气管插管导管等应一次性使用,婴儿辐射保暖台、吸引器、吸引瓶及吸引管等可重复使用的设备,每次使用后均应清洁后消毒或灭菌;脐静脉插管等血管导管相关操作应符合相关指南的要求;疑似或确诊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产妇,母乳喂养前应严格进行手卫生和相应的隔离措施,产房工作人员应告知新生儿接收单位;可疑宫内感染时,应进行病原学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