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低碳产业系列研究-绿色低碳产业特征及分类.docx

上传人:极速器 文档编号:595623 上传时间:2025-09-0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66.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绿色低碳产业系列研究-绿色低碳产业特征及分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绿色低碳产业系列研究-绿色低碳产业特征及分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绿色低碳产业系列研究-绿色低碳产业特征及分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绿色低碳产业系列研究-绿色低碳产业特征及分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绿色低碳产业系列研究-绿色低碳产业特征及分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绿色低碳产业系列研究-绿色低碳产业特征及分类本文将对绿色低碳产业的特征与分类进行探讨,以期为政策制定和产业发展提供参考。绿色低碳产业具有三大特征:一是产业渗透性强,涉及多个行业和学科,能够推动经济、生态和人文协调发展;二是产业新兴性显著,通过技术、服务和管理创新推动传统产业向知识密集型转型;三是高效能特性明显,为社会提供显著经济和环境效益。在分类方面,国家层面通过多部委及机构制定了绿色低碳产业分类指引,如绿色贷款原则绿色产业指导目录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等,涵盖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生态保护等多个领域;各省市在国家分类的基础上,立足所在区域的产业优势与发展特色,明确了各自的绿色低碳产业发展重点,如

2、上海和广东均发布了指导目录和行动方案,包括新能源、高端装备、节能降碳等细分方向。l产业“渗透性”特征明显1涉及工业、商业、农业、能源业等多个产业门类,以及生态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包含第一、二、三产业I产业“新兴性”特征明显,0产业发展离不开创新,与传统产业高能耗、高污染模式有明显区别,既是绿色产业,也是高新技术产业0内在要求是驱动产业体系由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变0核心是通过技术创新、服务创新与管理创新等,实现企业降本增效、高效管理。l产业“高效能”特征明显.0是推动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手段0不仅能为产业自身带来较高的经济价值0更能在使用过程中为社会带来干净的水、清新的空气等共同

3、的、隐性的收益,是产业发展所承载的最高经济价值.一、绿色低碳产业特征能够促进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和人文精神的相互交织和协调发展,是典型的综合性交叉创新型产业。图1绿色低碳产业特征一是产业“渗透性”特征明显。绿色低碳产业涉及工业、商业、农业、林业、旅游业、建筑业、交通业、能源业等多个产业门类,以及生态学、经济学、人口学等多个学科,包含了第一、二、三产业,能够促进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和人文精神的相互交织和协调发展,是典型的综合性交叉创新型产业。二是产业“新兴性”特征明显。绿色低碳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与传统产业的高能耗、高污染模式有明显区别,其既是绿色产业,也是高新技术产业,其内在要求是驱动产业体系由

4、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变,核心是通过技术创新、服务创新与管理创新等,实现企业降本增效、高效管理。三是产业“高效能”特征明显。绿色低碳产业是推动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手段,不仅能为产业自身带来较高的经济价值,更能在使用过程中为社会带来干净的水、清新的空气等共同的、隐性的收益,是产业发展所承载的最高经济价值。二、产业分类(一)国家层面2018.11国家统计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21.4中国人民银行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将战新产业分为九类,与绿色低碳产业高度相关。新能源产业包括核电产业、风能产业、太阳能产业、生物质能及其他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包括高效节能产业、先进环保产业、资源循环利用

5、产业.将绿色项目分为十类:可再生能源、能效、污染预防和控制、对生物自然资源和土地使用进行环境可持续的管理、清洁交通、可持续的水和废水管理、适应气候变化、符合生态效益和/或循环经济的产品、生产技术和工艺、符合地区/国家或国际认可标准或认证的绿色建筑.2019.2国家发改委等七部委绿色产业指导目录将绿色产业分为六类: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生态环境产业、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绿色服务.将绿色产业分为六类: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生态环境产业、基础设施绿色升级产业、绿色服务产业.2023.12国家统计局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目录I2024.9交通运输部交通硝行业节能低

6、碳技术推广目录将产业分为九类: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涉及四个领域:涵盖公路、航道及港口、道路运输、船舶运输领域装备、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的27个先进适用的节能低碳技术.2024.2国家发改委等七部委绿色低碳转型产业指导目录2024.12国家发改委等八部委绿色技术推广目录(2024年版)将产业分为七类:节能降碳、环境保护.资源循环利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生态保护修复和利用、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绿色服务.图2绿色低碳产业分类(国家层面)贷款市场协会和亚太贷款市场协会于2018年3月联合发布绿色贷款原则,将绿色项目分为十类:可再生能源、能效、污染预防和

7、控制、对生物自然资源和土地使用进行环境可持续的管理、清洁交通、可持续的水和废水管理、适应气候变化、符合生态效益和/或循环经济的产品、生产技术和工艺、符合地区/国家或国际认可标准或认证的绿色建筑,为金融机构的绿色贷款业务发展提供了高标准的指导框架。国家统计局于2018年11月发布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分为九大领域: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数字创意产业、相关服务业。其中“新能源产业”包括核电产业、风能产业、太阳能产业、生物质能及其他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包括高效节能产业、先进环保产业、资源循环利用产业

8、同时明确了各细分产业代码。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委于2019年2月联合印发绿色产业指导目录,将绿色产业分为六类: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生态环境产业、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绿色服务。并参考国际通行的绿色产业认定规则,对我国的绿色产业进行了阶段性界定O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等四部门于2020年2月联合印发绿色技术推广目录(2020年版),以5类产业一一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生态环境产业、基础设施绿色升级为重点,遴选116项先进绿色技术。中国人民银行于2021年4月更新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将绿色产业分为六类: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生态环境产业、

9、基础设施绿色升级产业、绿色服务产业。此次分类以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15年版)为基础,结合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优化,符合国际主流绿色资产分类标准和节能环保行业常用统计分类方式。国家统计局于2021年7月发布节能环保清洁产业统计分类,将产业分为三类: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和清洁能源产业。其中,节能环保产业包括高效节能产业等4大领域,清洁生产产业包括清洁生产原料制造业等3大领域,清洁能源产业包括核电产业、风能产业等8大领域。国家统计局于2023年12月公布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目录,将产业分为九类: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以及航空

10、航天、海洋装备。此次分类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为基础,筛选出中工业部分内容并进行部分优化调整,涉及新能源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一二级目录的内容保持不变。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委于2024年2月修订绿色产业指导目录,将产业分为七类:节能降碳、环境保护、资源循环利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生态保护修复和利用、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绿色服务,涵盖31类二级目录、246类三级目录。交通运输部于2024年9月发布交通运输行业节能低碳技术推广目录,涉及四个领域:涵盖公路、航道及港口、道路运输、船舶运输领域的27个先进适用的节能低碳技术入选,包括沥青路面固废精细分选与再生利用成套技术等15个公路领域技术,港口能

11、源与碳管理系统技术等7个航道及港口领域技术,纯电动通学公交示范运营应用技术等3个道路运输领域技术,集装箱式电源在船舶动力系统的应用技术和面向节能低碳的船舶精准乘潮交通组织优化技术2个船舶运输领域技术。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八部委于2024年12月更新绿色技术推广目录(2024年版),以7类产业一一节能降碳产业、环境保护产业、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生态保护修复和利用、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绿色服务为重点,遴选112项先进绿色技术。2024.2广东省培育发展未来绿色低碳产业集群彳翎Jit划将未来绿色低碳产业分为深远海风电、新型储能、绿色氢能、高效光伏、先进核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天

12、然气水合物以及节能降碳等领域。广东省2024.5深圳市绿色低碳产业指导目录(二)地区层面将绿色低碳产业分为清洁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保护修复与利用、基础i殳施绿色升级、绿色低碳服务六个细分领域。图3绿色低碳产业分类(地区层面)L上海市2022年6月出台上海市瞄准新赛道促进绿色低碳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2-2025年):围绕能源清洁化、原料低碳化、材料功能化、过程高效化、终端电气化、资源循环化,重点培育10大方向,包括前沿技术、高端装备、极致能效、低碳冶金、新能源汽车、氢能产业、绿色材料、碳交易和碳金融、碳捕集及应用、智能电网等。2024年8月印发上海市加快

13、推进绿色低碳转型行动方案(20242027年):明确了能源领域、工业领域、交通领域、建筑领域、循环经济领域等五个重点领域绿色低碳转型,并提出了完善技术创新机制、强化金融支撑机制、完善能源市场机制、优化碳定价机制、完善财政保障和价格机制、完善产业培育机制、强化绿色低碳管理机制、强化社会参与机制等八方面的机制创新和保障措施。2024年10月上海市生态环境局等部门联合印发上海市绿色项目库管理试行办法:明确绿色项目库是指为金融支持生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等建立的项目信息库,同时发布上海市绿色项目入库分类目录(2024版),包含温室气体排放控制、适应气候变化、污染防治、资源高效利用、

14、生态产业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绿色装备制造、基础设施绿色化、绿色服务等领域。2.广东省近年来广东省清洁能源、节能降碳、资源循环利用、生态碳汇、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绿色服务等绿色低碳产业快速发展。2024年2月,广东省委、省政府发布广东省培育发展未来绿色低碳产业集群行动计划,将培育发展未来绿色低碳产业集群纳入坚持制造业当家、高质量建设制造强省的具体部署,将未来绿色低碳产业的发展重点明确为深远海风电、新型储能、绿色氢能、高效光伏、先进核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天然气水合物以及节能降碳等领域。2024年5月,深圳市发改委、生态环境局、地方金融管理局等三部门联合印发深圳市绿色低碳产业指导目录:该目录与国家新版目录衔接,立足深圳市产业发展实际,进一步厘清绿色低碳产业边界和细分领域概念标准,规范绿色低碳产业认定管理流程。将绿色低碳产业分为清洁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保护修复与利用、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绿色低碳服务6个细分领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环境科学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