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XX项目名称)芜湖市信息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单位(盖章):XXX申报单位(盖章):XXX项目联系人:XXX联系电话:XXX申报时间:XX年XX月XX日编制时间:XX年XX月XX日第一部分可行性研究报告封面说明项目名称:项目名称一般为:建设单位规范简称+XXX应用(应体现项目主要内容或功能场景,如:民生关键小事智能速办应用、金融综合服务应用、平安风险预测预警防控应用等)。对于分期建设的项目,可在项目后加上X期。如:金融综合服务应用一期。申报单位(盖章):一般为市级直属部门或机构,原则上不接受业务科室、二级机构单独申报的项目。项目联系人:一般为申报单位信息化主管科室具体项目负责人。联系电话
2、一般为项目联系人的手机号码。申报时间:年月日采用阿拉伯数字填写,为正式递交申报书的日期,对于修改后重新提交的方案,应填写重新提交时的日期。以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根据项目建设内容实际选取相关章节编制,对于不涉及的章节,保留标题名称,并在内容中注明“本项目不涉及“。第二部分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编写说明目录第一部分可行性研究报告封面说明I第二部分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编写说明II第一章项目概述11.1. 项目名称与性质11.2. 项目建设单位概况1121项目建设单位与职能1122项目实施机构与职责11.3. 项目建设内容概述11.4. 项目资金来源21.5.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说明21.6. 可行
3、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21.7. 相对项目建议书的调整情况21.8. 主要结论和建议2第二章项目建设必要性42.1. 项目建设背景42.2. 现状及存在问题42.3. 项目建设必要性5第三章项目建设可行性73.2. 技术可行性7321现有软件环境71.1 现有硬件环境73.23 现有机房环境83.24 4现有机构和专业人员8225技术路线选择83.3. 经济可行性93.31同类应用市场调查9投资效益分析9第四章需求分析104.1. 业务需求104.2. 功能需求104.3. 数据需求1044性能需求114.5. 安全需求114.6. 其他需求11第五章建设方案125.1. 建设原则1252建设目标
4、125.3. 建设内容135.41业务架构13542应用架构14543技术架构155.44数据架构155,45部署架构16546与存量系统数据关系18547运维运营规划185.5.技术方案185S1硬件配置18552成品软件配置18553定制软件开发195.54数据治理开发20555.其他方案215.56网络安全设计21557数字资源配置2255X沉淀组件22第六章数据资源共享分析256.1. 数据资源共享需求256.2. 数据资源建设方案25第七章项目招标方案287.1. 招标范围287.2. 招标方式287.3. 招标组织形式28第八章项目实施方案及保障措施298.1. 实施进度计划298
5、2. 项目设计服务298.3. 项目监理298.4. 安全测评及软件测评298.5. 审计298.6. 相关保障措施308.7. 其它相关内容30第九章投资概算319.1. 概算依据319.2. 投资概算总表319.3. 投资概算明细表32第十章效益及风险分析3710.1. 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37IOJJ社会效益37IfM2经济效益3710.2. 项目风险与风险对策37第十一章项目年度绩效目标3812.1. 重要文件依据3912.2. 复用清单表3912.3. 沉淀清单表3912.4. 数字化场景应用申报表4112.5. 数据工程项目申报表4612.6. 项目投资估算字典表48第一
6、章项目概述LL项目名称与性质【内容要求】描述项目名称和项目性质。【编写说明】L项目名称一般为:建设单位规范简称+XXX应用(应体现项目主要内容或功能场景,如:民生关键小事智能速办应用、金融综合服务应用、平安风险预测预警防控应用等)。2、对于分期建设的项目,可在项目后加上X期。如:金融综合服务应用一期。3、项目性质,为新建/升级改造,属于场景创新应用工程(政务服务、执法监管、运行管理)/数据工程/其他。1.2.项目建设单位概况L2.L项目建设单位与职能【内容要求】描述项目建设单位概况,包括:单位的名称、性质、组织机构、主要职能和相关工作,对于多个部门和单位参与建设的项目,按照牵头单位和参加单位的
7、顺序分别描述。1.22项目实施机构与职责【内容要求】描述项目具体实施机构名称、职责、分工及项目负责人、联系人。13项目建设内容概述【内容要求】简要描述项目建设主要内容、地理位置、部署方式、项目建设总周期、实施起止日期、项目总投资等。14项目资金来源【内容要求】描述项目资金来源,其中芜湖市级财政资金XX万元,其它资金XX万元。(列明是否需要分年安排,其它资金来源明确的需要写明具体类型,如上级补助资金、单位预算、自筹资金等)。1.5.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说明【内容要求】简要描述可行性研究报告相关编制说明和编制依据。描述项目建设所依据的法律法规、文件、文号、发布日期等相关内容,列出具体建设要求等,其
8、中必要的部分全文附后,作为报告的附件。1.6.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内容要求】描述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工程咨询单位或项目设计单位以及参与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有关单位,并附资质复印件。1.7. 相对项目建议书的调整情况【内容要求】描述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相对于项目建议书批复调整的内容,包含相关变更描述,并列出详细对比表及对比情况说明。1.8. 主要结论和建议【内容要求】描述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结论。对于需要国家、有关部门解决的问题以及本部门需要进一步落实的工作,可以提出相关建议。第二章项目建设必要性2.1. 项目建设背景【内容要求】描述本项目立项的背景情况和依据,其中立项背景情况包括项目来源、立项论
9、证过程、对拟支撑业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体制改革、社会环境、业务管理、技术手段等方面与项目建设有关的内容。2.2. 现状及存在问题【内容要求】描述本单位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补充与周边系统的关联关系图。【编写说明】属于系统升级改造类项目,应说明原系统的现状。如果属于多系统整合类项目,应说明本项目所涉及的各系统的现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业务应用方面:重点说明原系统在业务支撑范围、业务处理的实时性和响应时间、业务高峰期在线用户数及并发用户数、业务协同程度等方面的设计能力和实施状况。2 .原系统情况:系统采用的技术路线和系统架构,重点说明在软件环境(系统软件品牌和版本)、硬件配置(硬件设
10、备品牌型号)、数据库、数据存储系统的技术和容量、网络及安全等方面的设计能力和实际配置,网络和设备连接图(与相关网络的连通情况及出口带宽)。安全风险评估;安全等级保护工作;安全体系建设;容灾体系建设等。3 .原系统运行效果1)概括说明原系统业务应用是否正常、软硬件运行负荷状况等。所支撑业务的实际数据平均流量和峰值流量。2)系统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投入/产出情况),公共服务覆盖率、用户满意度,资源共享、协同办公等效果,资金等资源配置的合理程度等。4 .信息化资产情况。说明相关的信息化资产现状。5 .存在问题应从原系统的业务应用、支撑服务,软件系统、硬件系统及信息安全体系等方面,分析存在的问题
11、风险及其原因等。(1)原系统哪些功能和性能不能满足业务发展或数据资源共享等方面需求,需要进行功能完善和扩展;原系统存在哪些较大缺陷,需进行完善或进行技术架构改造等。(2)原系统没有整体信息安全保障措施,需要增加信息安全体系建设;原系统信息安全保障措施需要进行哪些更新和升级;原系统的信息安全等级提高等情况导致需要对原有信息安全体系进行加固建设(不含信息安全体系正常运维保障)等。(3)需要进行版本升级的软件产品(如,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中间件等)的情况;因服务协议到期需进行更换的软件产品;因设备老化、系统软件对硬件的要求提升、网络流量增加等原因需对网络设备和计算机等硬件设备进行更换或升级的具体
12、情况;因业务发展而需扩充硬件设备配置和软件产品的配置具体情况等。属于新建项目,应说明与新建项目相关的业务系统情况,包括总体架构、技术路线、需要解决的问题等。2.3. 项目建设必要性【内容要求】描述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编写说明】一般按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明。L依据充分性:是否符合中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要求,列出相关政策文件和标准规范;是否与国家和我省、市相关行业宏观政策相关,列出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相关文件、领导批示;是否与其他政策存在交叉、重复。2 .职能相关性:是否与主管部门职能、规划及当年重点工作相关。是否为上级主管单位发文,要求完成的建设任务,或配套建设的项目。
13、为推动业务发展,进行信息化建设,请说明拟支撑业务是否符合部门“三定方案”要求,并描述对本部门业务工作目标的价值。是否有明确的建设时间要求,或项目建设紧迫,不能在建设计划年度内建设完成,可能会造成不良影响,损害群众、企业利益。3 .需求明确性:是否具有现实需求,履行职责通过信息化提高管理水平的迫切需要,明确建设目的和意义;是否有可替代性;是否有确定的服务对象或受益对象O4 .决策科学性:是否经过充分调研,是否开展评审、专家咨询、询问、问询或公众听证等;项目申报是否履行审批和集体决策等程序。5 .其它需要说明的必要性。第三章项目建设可行性3.1. 总体规划编制情况【内容要求】描述本单位信息化总体规
14、划情况,明确本项目与总体规划的关系。描述本单位数字化整体设计情况,列出近三年场景谋划情况和本项目所建设的场景情况。【编写说明】1、描述本单位近三年场景计划清单:序号一级场景名称二级场景名称场景描述场景类型所属赛道年度2、如本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场景应用,则分别描述。32技术可行性321 .现有软件环境【内容要求】描述本项目相关的现有产品软件和应用软件情况。产品软件包括名称、品牌、型号、版本号、授权数等,应用软件包括名称、系统功能等。322 .现有硬件环境【内容要求】描述与本项目相关的现有硬件情况。包括部署环境,设备型号、设备用途、主要性能指标、设备厂商、设备年份、数量;设备连接图、系统结构拓扑图、
15、物理架构图、网络拓扑图等。备注:部署于政务云的应明确现有政务云资源申请情况及资源利用率情况。M现有机房环境【内容要求】描述与本项目相关的现有机房环境情况。包括现场状况描述(方位、位置平面图;机房电源、环境、空调系统、综合布线系统等现有设备、系统配置情况说明)。3.2.4, 现有机构和专业人员【内容要求】包括单位现有信息化机构和专业人员,从项目有无实施保障机构和专业人员、是否可持续发展应用描述。3.2.5, 技术路线选择【内容要求】描述本项目在一体化数据基础平台实施的技术路线、关键技术和难点。分析本项目所选择技术路线的可实施性、应用前景、演进方向等内容。【编写说明】根据项目实际情况,选择如下表格
16、的技术路线,并具体说明;如以下表格未涵盖,可自行添加并说明。序号技术方向技术路线(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具体说明1前端编程语言选择前端编程语言,包括:JaVaSCriPt/Vue2后端编程语言Java/gcc-c+/python/go3数据库达梦/人大金仓/南大通用/OceanBase/神通4操作系统统信/麒麟5运行环境裸金属/云主机/容器6开发方式优先使用低代码开发7代码库、制品库项目代码及制品需上传到代码库、制品库8组件复用在应用开发中涉及到强制类类组件必须使用一体化提供的组件能力9组件沉淀项目自行建设的组件需按要求沉淀并上架一体化资源门户供申请和使用10数据库设计新建系统需使用统一数据库设计
17、工具完成数据模型建设,并引用相关数据标准11CPU海光/鳏鹏3.3.经济可行性33L同类应用市场调查【内容要求】描述与本项目相关的同类应用市场调查情况。332.投资效益分析【内容要求】简要描述未来产出及后期运维运营成本。第四章需求分析4.1. 业务需求【内容要求】描述本项目拟建设内容所支撑的业务需求。【编写说明】1 .在充分梳理、优化业务流程的基础上,详细描述申报项目拟建设系统所支撑业务需求,包括业务边界、业务模式、业务频度、业务规模等方面内容。2 .描述系统的最终用户及管理用户,每类用户在业务流程中所对应的角色、权限等方面需求。4.2. 功能需求【内容要求】根据业务需求分析,描述本项目拟建设
18、内容的功能需求。【编写说明】L基于信息系统整合的基础上,从业务应用软件系统、数据资源建设、设备、网络、政务云等多个方面分析功能需求,并整理和归纳。2 .如果涉及业务协同需求,需明确本项目和部门内其他系统、其他部门业务系统的对接需求。3 .如果存在对安徽省及芜湖市统筹建设的共性平台使用需求,应说明需要调用哪个共性平台的哪些共性服务。4.3. 数据需求【内容要求】详细描述本项目和其他部门数据共享需求。44性能需求【内容要求】详细描述本项目支持的在线用户数、并发用户数、响应时间、访问速度、可靠性等需求。4.5. 安全需求【内容要求】分析政策法规要求、相关技术规范要求、安全风险,说明系统在信息安全等级
19、保护和商用密码应用安全性评估方面的需求。4.6. 其他需求【内容要求】描述可扩展性、兼容性、易用性等其他需求。第五章建设方案5.1. 建设原则【内容要求】描述本项目建设应遵循的原则,如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等。备注:新建非涉密项目原则上在全省一体化数据基础平台上建设,统筹集约重塑政务信息化项目建设模式、创新数字化应用开发模式、构筑全省数据治理与开发利用体系。不得新建数据中心、机房等通用基础设施。各部门原则上要将分散的、独立的信息系统整合为一个互联互通、业务协同、信息共享的“大系统”。按照每个部门只建一个综合性平台、业务应用在综合性平台上整合建设、尽量在已建系统上升级扩容的建设思路
20、提出系统建设需求,制定系统建设计划,编制相关建设方案,推进部门内部信息系统的整合归并工作。5.2. 建设目标【内容要求】从业务目标、技术目标、预期成效等方面,简要描述本项目建设目标。对于分期建设项目,需描述总体建设目标和本期建设目标。【编写说明】L业务目标:从业务流程管理规范、服务改进与效率提升、信息资源管理机制完善等方面描述业务目标。2、技术目标:从以下几方面论证说明为实现业务目标所必须达到的技术目标。(1)软件的功能、性能、易用性、兼容性、可靠性、健壮性等及支持自主创新的目标;(2)信息资源采集、共享、整合和应用的目标;(3)网络、存储、主机、机房设备等硬件的性能、兼容性等及支持自主创新
21、的目标;(4)根据系统安全风险,依据相应安全等级保护要求在物理、网络、主机、12应用、数据备份等方面及支持自主创新的目标;(5)技术保障运行、支撑业务和数据维护、应急保障等运维方面的目标。3、预期成效:预期项目实施后所产生的社会综合效益和经济效益两部分,要求对两部分内容分别阐述。(1)项目的社会效益主要指项目实施后对本单位公共服务水平提高的作用,对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以及对本单位社会地位和社会影响的提高。(2)项目的经济效益主要指项目实施后能产生的收益性成果,可提供量化指标进行说明。5.3. 建设内容【内容要求】根据建设目标,描述本项目的建设内容,如应用软件开发、数据治理实施、网络建设、安全加
22、固、政务云及环境建设等,需要与投资概算总表中主要建设内容匹配。对于分期建设项目,需描述总体建设内容和本期建设内容。5.4. 总体设计【内容要求】根据本项目建设内容,按需描述业务架构、应用架构、数据架构、部署架构等,并辅以文字说明。描述该项目与本部门信息化总体框架的关系,或与相关系统的关系。备注:如本项目为系统集成、视频监控、通信网络、信息安全等类型,可按需调整以下章节内容。541.业务架构【内容要求】描述项目的应用架构设计,并辅以文字说明。主要包括核心业务流、数据流及主要用户对象等内容。442应用架构【内容要求】描述项目的应用架构设计,并辅以文字说明。【编写说明】需充分体现一体化数据基础平台提
23、供的基础设施、数据资源、应用支撑和统一服务人口等能力,其中黄色标识为本项目建设的业务功能、专业组件、数据实施等内容,蓝色标识为一体化数据基础平台提供的公共组件能力。如下图所示:T化数据基础平台建设内容运维运营体系安全保障体系标准规范体系图-应用架构图(1)服务入口:描述本项目所建设应用发布的三端入口(如:皖事通、皖政通、皖企通)。(2)业务功能:描述本项目建设的主要业务功能(如上图的业务功能A、业务功能B等)。(3)应用支撑:描述本项目复用的一体化数据基础平台公共组件能力。若暂不满足,可自行开发并沉淀到一体化数据基础平台(如:专业组件A、专业组件B)o(4)数据资源:描述本项目在一体化数据基础
24、平台上进行应用系统的数据模型建设和数据治理入湖情况。(5)基础设施:描述本项目使用的计算、存储、网络资源以及数据库、中间件、操作系统等情况。(6)保障体系:描述本项目复用一体化数据基础平台的安全、运维能力。如存在特殊建设需要,请详细描述原因。备注:L皖事通、皖政通、皖企通均具备移动端、电脑端等多种终端;2、如不涉及应用开发,可删除该章节(保留标题名称,并在内容中注明“本项目不涉及)O技术架构【内容要求】描述项目的技术架构设计,并辅以文字说明。【编写说明】描述系统软件功能拆解后的组件关系,组件约束和边界,反映系统整体组成与系统如何构建的过程。5.4.4. 数据架构【内容要求】描述项目的数据架构设
25、计,并辅以文字说明,包括并不限于存量数据治理、主题库等内容。【编写说明】以数据工程为指弓L通过存量数据治理、数据标准规范制定,形成本单位数据池,构建主题库,如下图所示:省直部门相关内容数据架构统一数据湖市场监管数据池单位数据池业务应用应用公安数据池民政数据池标准规范入湖f化数据基础平台数据架构系统数据标准系统数据集成工具数据治理工具一侬j_.一数据来源iXX三J:双薪曲一;:二二::双薪瀛一图-数据架构图(1)数据来源:描述本项目实施存量数据治理的相关存量业务系统及数据情况。(2)数据架构:描述基于业务系统梳理的数据架构情况,重点描述本单位业务对象及逻辑实体,按照全省的LLL2进行分类。(3)
26、主题库建设:描述基于本单位数据池构建的主题库建设内容。(4)标准规范建设:描述本项目所需建设的数据标准。备注:如不涉及存量数据治理,则删除此章节(保留标题名称,并在内容中注明“本项目不涉及”)。14.4部署架构【内容要求】描述项目的部署架构设计,并辅以文字说明,包括并不限于网络拓扑结构、部署架构、容灾设计等内容。【编写说明】L网络拓扑结构:描述本项目网络拓扑结构,重点体现:纵向与部委、市县的网络连接;横向与电子政务内外网、业务专网的网络连接。2、部署架构:描述本项目建设内容的整体部署架构,重点体现各系统详细部署位置。在一体化数据基础平台上开发的系统参考如下示意图:互联网络湍Kil皖企通卜网络湍
27、IBS1I皖企通政务外网院事通域名/IP其他NginxJ区机平台生产区里约网关负载均衡LB业务组件业务一组件省直部门建设内容一体化域名/IP院事通其他(1)网络区域:根据业务需求确定应用部署的网络区域和访问关系;(2)域名地址:申请互联网域名、政务外网域名,作为应用系统的唯一访问地址;(3) IP地址:申请互联网、政务外网IP,并将申请的域名解析到该IP地址;(4)负载均衡:申请负载均衡实现应用系统的高可用并与出口IP地址进行绑定;(5)应用系统:部署于容器云内部,实现应用负载均衡和动态路由;(6)数据库:部署于平台生产区,需要申请开通应用系统访问数据库的网络策略;(7)数据湖:部署于平台生产
28、区,需要申请开通应用系统访问数据湖的网络策略;(8)平台组件:部署于平台生产区,需要申请开通应用系统访问平台组件的网络策略;(9)业务组件:本项目沉淀的业务组件,部署并托管于一体化数据基础平台;(10)运行环境:一体化数据基础平台提供云主机及容器两种运行环境,原则上无状态应用部署于容器,有状态应用部署于云主机。3、容灾设计:根据本项目的高可靠性和高可用性需求,参照重要信息系统灾难恢复指南(国务院信息化办公室2005年)、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规范(GB/T20988-2007)等文件及标准,定义各系统容灾级别,设计容灾方案。工46与存量系统数据关系【内容要求】描述本项目建设内容与相关存量系统和存量数
29、据的关系。5.4.7.运维运营规划【内容要求】描述运维运营规划内容,主要包括未来5年运维运营规划、运维工作量和免费运维期情况。5.5.技术方案工.硬件配置【内容要求】根据系统性能和信息流流量对主机系统硬件的需求,提出硬件设备配置方案,可列出具体配置清单,并明确说明哪些硬件设备是新增、扩容、升级或更换。原则上,所有硬件需符合Xe要求,如不符合,需说明原因。【编写说明】以表格形式分别描述每台硬件设备的名称、主要参数、数量及是否满足XC要求。序号硬件名称主要参数数量是否满足XC理由依据12工52成品软件配置【内容要求】根据应用软件系统和办公计算机等对主机系统软件产品的需求,提出软件产品配置方案,应明
30、确说明哪些软件产品是新增、升级或更换,及软件产品部署情况。原则上,所有成品软件需符合XC要求,如不符合,需说明原因。【编写说明】以表格形式分别描述每套成品软件的名称、主要功能、数量及是否满足Xe要求。序号成品软件名称主要功能数量是否满足XC理由依据12453定制软件开发【内容要求】根据需求分析、建设目标和总体设计,描述各系统的应用模块功能、核心业务流程、数据模型设计、接口服务设计、系统界面设计等,明确说明哪些功能是新增或完善。【编写说明】1、应用模块功能:根据业务需求拆分应用模块,描述各应用模块的详细功能需求,并描述各应用模块的应用分类和发布渠道,如下表格所示。序号应用名称应用分类发布渠道1描
31、述应用名称描述应用分类(业务流程类、统计分析类、门户画布类、算法模型类)皖事通/皖企通/皖政通22、核心业务流程:根据应用模块功能需求,通过流程图形式描述核心业务流程。3、数据模型设计:根据应用模块功能、核心业务流程,以逻辑实体ER图或表格形式描述各系统的数据库表设计,重点体现核心业务对象、表、字段等内容。序号业务对象名称表名称核心字段名称核心字段类型核心字段规则说明4、接口服务设计:描述各系统内外部通信的接口信息,主要描述通信协议、数据格式、编程语言、错误码以及安全防护措施等内容。5、系统界面设计:根据应用模块功能,以图形化展示各应用模块的界面风格,主要包括界面样式、风格、元素等内容。备注:
32、L项目可由一个或多个系统构成,系统是申请资源和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备案的最小单元。系统可由多个应用模块组成,应用模块是最小运行单元。2、如果所建系统涉及跨部门业务协同,应根据需求分析,明确本系统和其他部门业务系统的对接方案,包括系统接口方案等。3、如果所建系统涉及到安徽省、芜湖市统筹建设的共性平台,应明确与共性平台的关系,并明确利用共性平台提供的哪些共性服务以及对接方案。如不利用共性平台的服务,而是自行开发类似功能,应说明理由。4、如果所建系统需省市分建,则描述省市分建背景和市级分建的主要内容。5、如果所建系统基于存量系统升级改造,则描述相关联的存量系统的名称、实施路径(包括重构开发、信创改造、密
33、码改造、迁移适配等)。5.5.4.数据治理开发【内容要求】根据数据工程总体框架,概要描述本项目涉及的存量数据治理、主题库建设等内容。【编写说明】L存量数据治理:根据本项目开展存量数据治理所涉及的非涉密业务系统(不包括OA办公类、官方网站类等)和相关存量数据的范围,描述数据标准设计、数据架构设计、数据集成实施、数据治理实施等主要工作。(1)数据标准设计:根据本项目治理的数据范围,详细描述核心标准数据元和核心标准字典设计等内容。(2)数据架构设计:根据本项目治理的数据范围,详细描述数据架构L1-L4设计内容。(3)数据集成实施:根据本项目治理的数据范围,详细描述本项目数据集成范围。(4)数据治理实
34、施:根据本项目治理的数据范围,详细描述本项目的核心数据治理规则。(5)数据治理成效:根据本项目治理的数据范围,概要描述本项目最终入湖有效字段或指标数。2、主题库建设:描述本项目建设的主题库数量,描述各主题库的数据模型设计、数据服务设计、数据指标设计。(1)数据模型设计:描述主题库建设的模型信息,详细描述模型名称、数据来源部门、数据资源清单、主要信息项等内容。(2)数据服务设计:描述主题库建成后能够提供的数据服务,主要描述服务名称、服务类型、协议类型、主要信息项等内容。(3)数据指标设计:描述主题库建设的指标信息,主要包括指标名称、指标定义、指标计算说明、指标周期、指标数据来源等内容。44,其他
35、方案【内容要求】不在上述范围内的其它类建设内容,根据实际情况对相关网络、安全、应用、数据、软硬件改造,以及上级下发软件的部署、业务梳理和配套实施等集成方案进行描述。556网络安全设计【内容要求】根据现有安全体系现状、需求、风险评估要点、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和安全目标等因素,按照物理安全、网络安全、主机系统安全、应用安全和数据安全等不同层面,提出信息安全体系建设或加固方案。根据密码应用安全性评估要求整理密码安全方案。根据需要采取的安防措施,分别说明安防系统所包含的子系统,如周界报警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等,参考相关的标准、规范,进行方案设计。工工7数字资源配置【内容要求】详细描述本项目建设所需的网络、云
36、资源、组件资源、安全资源等数字资源需求。【编写说明】L网络资源需求:根据部署架构和网络安全设计,详细描述本项目网络位置、VLAN划分规划和工P地址分配等内容。如下表所示:序号网络位置VLAN规划IP地址需求1电子政务外网/专网/互联网22、云资源需求:根据部署架构设计,基于政务云服务目录,详细描述计算、存储等政务云资源服务配置需求。如果需要硬件设备托管,应明确说明哪些硬件设备是利旧。如根据容灾设计,需要配置数据、应用等热备、冷备资源,在此处一并提出。序号资源类型资源规模部署说明1云主机.2核vCPU4GB内存/10OGBSSD2容器1核vCPU2GB内存/20GBSAS3、组件资源需求:详细描
37、述本项目需要复用一体化平台的组件资源清单,并说明使用频率和使用量,详细描述在本项目的使用场景。序号组件分类组件名称使用频率和使用量使用场景1基础组件库政务外网统一认证234、安全资源需求:根据网络安全设计方案,勾选相关安全服务目录,以安全资源清单详细描述,特殊需求自行补充,如下表格所示。序号安全服务分类安全服务名称说明1基础安全服务防病毒服务2高级安全服务安全态势分析3【内容要求】由本项目自行建设具有通用属性的公共技术组件能力,以及能对其他部门开放调用的业务组件,详细描述组件功能和应用场景。【编写说明】L组件分为技术组件和业务组件,沉淀技术组件是为补充一体化数据基础平台暂无法提供的公共技术组件
38、能力,例如:某个细分场景下的图像识别能力。沉淀业务组件是为了消除信息烟囱、打破数据孤岛,满足多跨协同业务场景需求的关键举措。原则上,各单位均需沉淀业务组件,将部门的业务能力开放出来,供其他单位调用,实现业务跨部门的快速流转。2.业务组件的规划主要从业务对象和业务流程两个维度识别。业务对象是指本单位内管理的各类人、事、物对象。例如:新生儿医学出生证明是一个业务对象。以业务对象为核心的业务组件,主要是围绕业务对象的增删改查操作。业务流程是指本单位开展业务所做的各类活动集合。例如:给新生儿办理医学出生证明是一项业务流程。以业务流程为核心的业务组件,主要是围绕业务流程的发起调用和结果反馈。其中,技术组
39、件示例如下:(1)组件名称:短信服务;(2)组件类型:如“基础服务”、“政府业务”、“通用技术”、“人工智能”、“智能客服”、“数据服务”、“安全保障”、“开发和运维”共八类;(3)提供方式:接口;(4)开放范围:全省/全市;(5)功能简介:整合三大运营商的云MAS服务提供手机短信服务发送服务、短信模板管理、记录查询、统计分析等至少4项服务能力;(6)应用场景:适用于验证码发送,消息通知等场景;C7)性能指标:描述该组件具备的性能指标,包括接口响应时间、可用性等;业务组件示例如下:(1)组件名称:新生儿医学出生证明(2)组件类型:政府业务(3)组件接口:a.出生证明签发:输入夫妻双方的身份证、
40、户口本、新生儿姓名信息,该组件完成审核办理后,输出出生医学证明信息。b.出生证明查询:输入新生儿出生证明编号或新生儿姓名等多种条件,可查询出生证明信息。(4)开放范围:全省/本市(5)功能简介:该组件由卫健委部门提供,用于办理新生儿出生证明事项,提供接口可供其他部门调用,用于部门间协同发起事项,满足一次申报并联办理的场景需求。(6)性能指标:描述该组件具备的性能指标,包括接口响应时间、可用性等;3、如不涉及组件沉淀,可删除该章节(保留标题名称,并在内容中注明“本项目不涉及”)。第六章数据资源共享分析6.1. 数据资源共享需求【内容要求】描述数据资源共享需求,参考如下:1 .若项目中涉及数据资源
41、时,应在数据资源梳理分析的基础上,说明本项目采集、共享、整合或者获取哪些数据及这些数据的更新频率,并说明数据采集、数据加工处理、数据存储等方面需求。2 .如果存在跨部门、跨层级资源共享需求,应说明需要共享哪些部门的数据,并具体列出数据内容、共享方式、更新频率等。3 .如果存在部门内部数据资源的整合需求,应说明需要整合哪些系统,并具体列出这些系统中已经形成的数据资源等。4 .需要从其他政务部门获取数据资源,应填写表2。其中,“共享方式”原则上应通过一体化数据基础平台开展,若选择“其他”应具体说明。表需从其他政务部门获取的数据资源目录序号数据资源名称数据资源描述来源部门共享周期共享方式沟通协调情况
42、及保障机制备注(数据资源的格式、用途等)实时每日每周每月口每季度口每年口其它:芜湖市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其他:(可附文字说明)62数据资源建设方案【内容要求】请以目录表格形式明确本项目建设过程中部门内部整合的,及项目建成后形成的数据资源(见表1)。其中,数据资源名称、数据类型、来源方式、更新周期、数据资源共享、数据资源开放为必填项。表项目数据资源目录序号数据资源名称数据资源描述数据项数据类型来源方式更新周期数据资源共享数据资源开放备注共享类型享式共方能其政部共的据不向他务门享依开放方式拟开放时间能社开的据不向会放依口数据库口表格口文本口图片口音视频口地理空间口其它:采整共方据部据他数内数其口集口合
43、享口式口实时口每日口每周口每月口每季度口每年口其它:口无条件共享口有条件共享口不共享安徽省共享交换平台其他:力Mr真政筋共1京交比应慰府/7牛口芜湖市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口其它:年月力,比向9r才成。填表说明/序号:项目中涉及的数据资源的序号。数据资源名称:数据资源的名称,如“人口基础信息”。数据资源描述:对数据资源名称的解释或进一步描述,如数据资源的用途等。数据项:明确到字段,可叠加。数据类型:数据资源的类型,在对应项打J。选择“其他”应具体说明。来源方式:数据资源的来源方式,在对应项打J。选择“其他方式”应具体说明。 数据采集:指部门自行组织采集或购买数据,应单独进行说明,包括数据采集内容、采
44、集方式、采集频度、更新渠道和长效保障机制等,并详细说明自行采集的理由。 内部整合:指部门内部数据资源的整合,应明确数据整合方案,主要包括拟整合的系统名称、拟整合的数据资源内容、整合技术方式、内部协调情况、保障机制等内容。 数据共享:指从其他政务部门获取数据资源。更新周期:数据资源的更新频率,在对应项打Vo选择“其他”应具体说明。数据资源共享:可向其他政务部门共享的数据资源,填写“共享范围”和“共享方式”;不能向其他政务部门共享的数据资源,填写“不能向其他政务部门共享的依据”。 共享类型:“无条件共享”指数据资源通过芜湖市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汇聚,并可提供给所有政务部门共享使用。“有条件共享”指数据资源通过芜湖市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汇聚,并可提供给相关政务部门共享使用或仅能够部分提供给所有政务部门共享使用。选择“不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