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子科技大学UNIVERSITYOFELECTRONICSCIENCEANDTECHNOLOGYOFCHINA工程硕士学位论文DlSSERTATIoNENGlNEERINGMASTER论文题目:网上招聘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工程领域:软件工程指导教师:陈文宇作者姓名:王玉伟班学号:分类号密级UDC学位论文网上招聘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王玉伟指导教师姓名.陈文宇,副教授、电子科技大学申请学位级别工程硕士专业名称软件工程论文提交日期2009-09-31论文辩论日期学位授予单位和日期辩论委员会主席评阅人年月日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
2、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电子科技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奉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签名:日期:年月日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电子科技大学有关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保存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电子科技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局部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签名:导师签名:日期
3、年月日摘要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成为带动企业开展的主要动力。企业间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企业开展的核心是人才,因此人才管理对于一个企业的开展来说至关重要。网上求职招聘信息系统,是向用户提供一个可以直接上网求职招聘的平台,而这个平台不是在某个特定的地点或建筑物内,而是将人才交流市场直接搬到消费者家中的计算机上。在这个人才交流市场中,求职者和招聘单位可以发布根本信息,同时可以按照需要的条件查询已发布的信息,具有能快速反应市场需求的特点,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求职者和招聘单位不必在一个固定时间去拥挤的人才交流了,只要有电脑和网络随时随地都可以轻易的寻找工作或者人才。招聘信息系统,利用as
4、p技术和Web数据库,实现了网上注册,网上搜索,新闻发布等功能。关键词:求职招聘,asp技术,web数据库AbstractABSTRACTThe21stcenturyiscalledtheknowledgeeconomyage.Knowledgeisthemajorforcetomakeindustriesdeveloping.In21stcentury,thecompetitionamongtheenterprisesisthecompetitionabouttalentedpersons.Amongthecompetitionanddevelopmentofenterprise,perso
5、nswithtechnologystandinimportantposition.Thereforetechnicianmanagementforthedevelopmentofanenterpriseisveryimportantfactor.Thetextaimsattheonconsiderationofsoftwareengineeringandimportthescientificmodeandideasofhumanresourcemanagement.OnlineemploymentWebsitesoffereachsurftheNettheplatformsofemployme
6、ntdirectlytouser,Butmovetheprofessionalresourcesexchangemarkettothecomputerofconsumer,shomedirectlyinsomespecificplaceorbuildinginthisplatform.Amongtheprofessionalresourcesexchangemarket,jobhunterandadvertisingunitissuebasicinformations,inquireaboutinformationthathasissuealreadyaccordingtoconditiont
7、hatneed,Canhavecharacteristicofthemarketdemandoffastreaction,nolongerreceivetherestrictionsofthetimeandspace,Thejobhunterandadvertisingunitneedn,tgoforcrowdedprofessionalresourcesexchangeinasettime,Havenetworkwheneverandwhereverpossibleseekingjobsortalenteasilycomputer.TheWebsitehasrealizedthatregis
8、tersonthenet,searchforonthenet,newsreleaseforthefunction.Weuseasanexploitationtool,makinguseofasptechnologyandwebdatabasetorealizethesefunction.Keyword:Employment,Asptechnology,Webdatabase摘要工AbstractII目录In第一章绪论1课题背景1课题意义2国内外研究现状2本文的主要工作3论文的组织结构34第二章相关理论技术基础5概述5简介52. 1.2ASP运行原理67的开发工具IOU3. 2.1VisualS
9、tUdio简介10i简介10432.3SQLServer2000数据库管理1112. 3.ISQLServer2000概述1114基础1244相关系统技术现状14W本章小结1447第三章网上招聘信息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151网上招聘信息管理系统的分析1543. 1.1系统特性分析1543. 1.2系统功能分析16i网上招聘信息系统设计目标18系统维护管理人员1883单位招聘管理人员1822求职人员1923网上招聘信息系统的功能模块划分1923系统维护管理模块1923求职表管理模块2034,:行距:固定值20磅)带格式的:行距:固定值20磅由格碰:行距:固定值2i荔员工招聘管理模块2024求职管理
10、模块2125网上招聘信息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2125系统的开发与运行环境222?系统的平安性设计232S数据库设计253. 7.1新闻背景资料库的设计254. 7.2单位求职表库的设计2533.7.3单位职位库的设计2733.7.4个人简历库的设计27343.7.5系统用户库的设计2835本章小结2936第四章网上招聘信息系统的详细设计与实现3037网上招聘信息管理系统统一用户界面的实现3037用户界面布局设计30部系统主界面实现30算求职管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313求职简历管理功能3138个人根本信息管理3341招聘单位求职表的填写与预览3341招聘管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3544. 3.1用人企业
11、根本信息及招聘职务管理功能35434. 3.2用人企业求职信息管理功能36444. 3.3用人企业求职表的定义功能3644. 3.4用人企业求职表的检索功能38465. 3.5用人企业对人才库和简历库的检索3947系统管理员管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39475.1.1 公共招聘新闻背景发布功能39485.1.2 用户名和密码管理功能404本章小结4149第五章系统测试42&i软件测试概论42系统测试433可用性测试443系统功能性测试迹本章小结46第六章总结与展望4757工作总结47S?展望4858致谢49S9参考文献5060人才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和一个企业单位长期兴旺兴旺的重要保证。所
12、以在人类所拥有的一切资源中,人力资源是第一珍贵的,自然成了现代管理内容的核心。在企业的可支配资源中,人力资源是最具能动性的,也是最具能量爆发力的。用人企业单位在人员任用讲求的是人岗匹配,适岗适人。找到适宜的人却放到了不适宜的岗位与没有找到适宜的人一样会令招聘工作失去意义。招聘适宜的人才并把人才配置到适宜的地方是才能算完成了一次有效的招聘。招聘和配置有各自的侧重点,招聘工作是由需求分析一预算制定一招聘方案的制定一招聘实施一后续评估等一系列步骤构成的,其中关键又在于做好需求分析,首先明确企业到底需要什么人,需要多少人,对这些人有什么要求,以及通过什么渠道去寻找公司所需要的这些人,目标和方案明确之后
13、招聘工作会变得更加有的放矢。人员配置工作事实上应该在招聘需求分析之时予以考虑,这样根据岗位“量身定做一个标准,再根据这个标准招聘企业所需人才,配置工作将会简化为一个程序性的环节。招聘与配置不能被视为各自独立的过程,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两个环节,只有招聘适宜的人员并进行有效的配置才能保证招聘意义的实现。目前大多数求职人员,作为人才交流来进行求职,具有一定的地域阻碍性。同样用人单位发布相应招聘信息时,存在以下问题:D没有进行必要的工作分析不进行工作分析,就很难确定每一个工作和岗位对员工的具体要求,包括技术及种类、范围和熟悉程度;学习、工作与生活经验;身体健康状况;工作的责任、权利与义务等方面
14、的情况。在招聘工作中常常发现企业的招聘标准与实际岗位技能的需求不一致,这种现象就是没做好工作分析造成的。2)没有标准的招聘流程私有民营企业人员招聘操作程序一般都不标准,经常是老板感觉缺人时才临时安排招聘,根本不用用人需求。即使有也常常是先征取老板同意,再走个形式而已。面试也非常简单,根本是凭经验,不按标准的操作流程走。过程相对复杂,欠缺通用性。3)招聘人员的自身职业素质较低。私有民营企业中很多招聘人员不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虽然有些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也常常利用一些现代招聘手段,但也常常是生搬硬套。招聘人员职业化素质不高,必定会给企业的招聘工作1/62带来不良影响。基于上面对招聘和求职方的综合考虑
15、分析,得出主要欠缺的就是供求双方信息流通的互动性。课题研究的意义主要在于要改变传统的招聘求职模式,最大化的发挥网络信息效劳的优势和特点,主要是为求职者提供根本信息注册和简历生成及为用人单位提供情况介绍和职位需求等根本主要效劳,还应该包括求职和招聘双方更深层次的、多方面的效劳业务需求和实现,也就是说既要有传统意义上的职业介绍业务,又要有求职者就业和职业能力提升以及为用人单位定制并提供优质人才效劳的业务。充分利用网络通讯效劳的无地域差异的特点,为人才流动以及劳动力寻找再就业和创业的时机,提高求职人员就业的成功率,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我国人才资源资源流动的盲目性,尽量到达求职人员和用人单位的双满意
16、为此,本课题依托于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电子化的实际,重点研究基于Web的网上招聘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实现和应用。由于中国网民数量逐渐增多,通讯技术的迅猛开展,网络已经深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网络人才招聘成为一种新的招聘求职方式,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和求职者的青睐。但大多数人才网站因受到地域和行业的限制,局限在某些狭小的领域内搞恶性竞争,无法发挥较强的实际作用,可以这么说建立人才网站大联盟尤其重要,也是未来网络招聘的开展方向。纵观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一般采用社会招聘、校园招聘、网络招聘等形式,中国人才直通车结合线上网络招聘平台,线下举办招聘会,连续在深圳、广州等地高校屡次举办校园招聘会,立时形成一股
17、飓风,在珠三角遍地开花,所有展会招聘职位公布在中国人才直通车网站,给求职者很大的便利,一位在网上求职的深圳大学梁同学深有感触地说,如今求职者将现场招聘会称为“赶场,挤得费心费力不说,由于招聘和应聘双方没有时间交流,被选中的时机也不大。还不如先通过网络投放简历和在校园招聘会上与用人单位自由交流,感觉得不错了就直接去面试,方便而且快捷。由此可见,网络招聘是未来人才招聘不可或缺的方式。企业青睐网络招聘由于传统招聘都有固定的时间和地点,参与者无论是招聘方还是求职者都会消耗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本钱相对要高。相较于现场招聘会的摩肩接踵、挥汗如雨,手指轻动网间飞渡要惬意舒适得多,而且本钱为零,只需要一名工作人
18、员坐在电脑前解答问题、筛选人才即可。与此同时,网络招聘可以招到高素质的中高级人才。因为电脑如今已经成为不少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技能,能参加网络招聘的人对电脑技能都有一定的掌握,这其实已经是在进行考试了。而另一家出口工艺品公司的工作人员表示,网络招聘由于没有区域和时间限制、快捷、效率高、省时省力、费用低,可以招到全国各地的人才,所以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青睐!网络招聘仍是当今人才招聘最有效的方式。2006年,广东省各类人才网站的访问量超过6000万人次,组织参加全国网上招聘会以及其他在网上发布招聘信息的单位达50000多家,通过网络求职的人才达200多万人,初步达成求职意向的人才共60万多人,招聘成功率近
19、50%。但是,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国内互联网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网络招聘也是。虽然在短期内,招聘会、报纸广告等传统的招聘方式不会消失,但是网络招聘是大势所趋,网络招聘会也将进一步完善。本文在对现有的一些求职就业信息系统分析调研的基础上,针对传统的求职就业方式做了相应的需求方面和业务流程方面的分析,并结合现代软件工程的先进思想,设计并实现了高效的网上招聘信息系统。首先介绍了当前形势下求职和招聘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得出本课题的工程背景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系统的业务流程进行分析,得到功能需求,使用用例图和功能模块划分的方法来描述需求分析。然后在这个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对系统管理模块、实现网
20、上招聘和网上求职进行详细设计和实现,并给出系统的实现效果图。最后进行该系统的测试,并公布系统的测试结果。的组织结构本课题就应用ASP.NET技术来设计和实现更加满足当前企业和人才需要的分布式网络招聘信息系统软件产品为契机。全文的章节结构安排如下: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对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阐述。第二章是和课题相关的理论技术,分析阐述一些常用的ASP和后台数据库SQLSerVer相关技术。第三章是人网上招聘信息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对课题本身进行需求分析和总体设计。第四章为网上招聘信息系统的详细设计与实现,在该系统需求分析和概要设计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设计和系统编程实现工作,划分
21、功能模块并对功能模块进行功能实现。第五章是系统测试,针对系统需要用到的测试概念和理论实际进行阐述。第六章是总结与展望,对自己论文课题工作的总结,并对下一步的工作进行展望。在本章中,我们主要针对我们后面各个章节需要用到的各种技术理论进行比较详尽的阐述和总结。2.1当今是一个以网络为中心的信息化世界。随着网络信息化脚步的推进,.NET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它的诞生开创了网络时代的一个新的局面。NET就与HTML的显示信息,将可编程的基于XML的信息加强,使其成为开发新一代数据库管理软件的有力工具。在具体开发数据库管理系统之前,需要首先了解的概念、运行机制以及开发系统所需搭建的运行环境。2.1.1简介
22、是目前最流行的Web开发技术之一,此技术基于.NET环境开发,具有很大的优势。随着网络经济时代的来临,微软公司提出了.NET战略,系统能够帮助用户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利用任何工具都可以获得网络上的信息,并享受网络通信所带来的快乐。是建立在公共语言运行库上的编程框架,可用于在效劳器上生成功能强大的Web应用程序。提供了一个统一的Web开发模型,并为开发人员提供了创立企业级Web应用程序所需要的各种效劳。可以为使用任何与.NET兼容的语言编写应用程序。此外,任何应用程序都可以完全使用.NETFrameworko.NETFramework是Microsoft为开发应用程序创立的一个富有革命性的新平
23、台,是一个可以快速开发、部署网站效劳及应用程序的开发平台。.NETFramework可以创立WindOWS应用程序、Web应用程序、Web效劳其他各种类型的应用程序。.NETFrameWOrk具有以下特点:(1)通过互联网的标准作整合。用XML即SOAP等标准通信协议将各种由不同环境所组成的应用程序及组件整合在一起工作。(2)松散的整合组建。大多数有延展能力的系统,现阶段是以“异步信息为构架建立的。要建立这种多层架构,操作非常复杂,而且工具很少。.NETFramework不需要很严谨地定义每个组件的结果即可很轻松的整合,这样可提高程序的延展性。(3)支持多种程序语言。.NETFramework
24、将各种开发语言整合起来,可以让开发人员使用不同的程序语言来开发解决方案,选择他们擅长的程序语言,这节省了程序员重新学习新语言的过程,可以将更多的精力用于开发。(4)提高程序设计人员的工作效率。NETFranIeWOrk尽可能减少开发人员写程序时会出现的问题,让程序设计人员专心于系统开发工作。(5)完善的数据平安。要设计一个平安性较好的互联网应用程序,在设计时就必须考虑所有组件的平安问题,而不能仅考虑一局部。所以NETFrameWork在设计平安模型时,将所用的数据与程序代码做了比较完善的平安保护。(6)可用操作系统的效劳。Windows提供了丰富的效劳及资源,NETFramework将这些功能
25、包装起来,以更简单的方式共程序设计人员使用。ASP.NET在Web应用方面的优点给企业和开发人员带来了很多方便。ASP.NET是在效劳器上运行的编译好的公共语言运行库。ASP.NET可利用早期绑定、实时编译、本机优化和盒外缓存等效劳,所以在编写代码行之前就已经显著提高了性能。ASP.NET框架应用了VisualStudio.NET集成开发环境中的工具箱和设计器。威力和灵活性。应用是基于公共语言运行库的,.NET的框架类库、消息处理和数据访问解决方案都可与Web无缝访问,ASP.NET可以选择最适宜应用程序的语言,或跨多种语言分割应用程序。应用了公共语言运行库中的托管效劳,这简化了程序的开发。A
26、SP.NET采用基于文本的分层配置系统,简化了将设置应用于效劳器环境和Web应用程序的操作。ASP.NET框架应用程序在部署时只需将必要的文件复制到效劳器即可将ASP.NET框架应用程序部署到效劳器,不需要重新启动效劳器。增加了专门用于在聚集环境和多处理器环境中提高性能的功能。另外,进程受到ASP.NET运行库的密切监视和管理,以便当进程行为泄露、死锁时,可立即创立新进程,以保持应用程序始终可以处理请求。用户可以使用自己编写的自定义组件或扩展组件替换ASP.NET运行库的任何子组件。ASP.NET应用了Windows系统内置的身份验证机制,这样可以保证应用程序的平安性。2.1.2ASP运行原理
27、在用ASP.NET创立工程前,一定要了解ASP.NET的运行机制,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应用ASP.NETo下面将对ASP.NET的运行机制进行详细的分析。主要分为以下三局部:HttP请求;ASP.NET运行原理;运行机制。1) Http请求从客户端到效劳器端的请求消息包括,消息首行中,对资源的请求方法、资源的标识符及使用的协议。例如当你点击一个连接时,浏览器首先找到站点的IP地址,这是通过DNS来实现的。在找到IP地址后可以建立TCP连接了,连接建立后就可以发送请求了。现在假设点击了一个从.HTML点击了WWW.GRIPY.ORG/MATTMARG/,这时浏览器会发出下面的请求:User-Agen
28、t:Mozilla/2.O(Macintosh;I;PPC)Accept:text/html;*Cookie:name=valueHost:第一行称为请求,它告诉效劳器从MATTMARG取得文件,这里的目录一般是要加/的。下面几行通知效劳器你所使用的浏览器是什么类型,你所接收的数据是什么类型。如果你以前访问过这个站点,站点可能向你发送了cookie,如果你已经有了一个这样的cookie,浏览器会将这个cookie返回给效劳器。referer行通知效劳器用户从哪一页到达此页的。下面效劳器就要返回文件了,每次效劳器返回文件时,都要返回一个http/LO响应,同时带有状态码,在此之后是一些描述内部的
29、头信息。下面就是一个响应:HTTP/1.0200FoundDate:Mon,10Feb200723:48:22GMTContent-type:text/htmlLast-Modified:Tues,11Feb200722:45:55GMT不同数据可能返回不同的content-type,因此不同的内容需要不同的content-type,因此有时候这个过程是很慢的。Http请求传送回来的是页面文本、图片等信息,在客户端浏览器进行解释执行后,才会显示页面。一个完整的页面也许要发送多条Http请求才可以完整的显示。ASP.NET的运行原理如图2-1所示。ASP.NET运行时首先会通过客户端计算机向Il
30、S效劳器发送一个HttP请求,此请求被HS效劳器接收后,IlS会确认请求页面的类型,然后为其加载相应的dll文件,并在处理的过程中将这条请求发送给可以处理此请求的模块HttPHandler。当请求在HttPHandIer模块中处理完后,会按照原来的顺序返回给Http,这样就完成了ASP.NET的整个运行过程。效劳器端的HttpHandler专门用于处理aspx文件。HS将请求发送给HttpHandler模块之前,还需要经过一些系统默认的HttPModule.这样做具有以下优点:提高平安性;提高运行效率;能够在更多的环节上进行控制,增强控制能力。ASP.NET的运行机制大致上与JSP的运行机制是
31、很相似的,所有的WEB站点都是基于HttP协议的,ASP.NET也不列外。首先是来自客户端的请求,然后Web效劳器(Web容器ASP.NET是HS,如果你的机子没安装HS没关系,因为你用的VS开发工具中有一个小型的HS效劳器,但是建议安装11S,JSP用的是TOMACT)根据相应的条件(就是根据请求的后缀名),将请求提交给应用效劳器的解析器解析器根据用户的请求和数据库效劳器与打交道得到数据,再经过编译,运行,最终将结果返回给客户端。一个ASP.NET的应用程序是开始于HS的。当你请求一个包含ASP.NET应用的网址时,HS接受到请求(11S是WEB效劳守候进程),HS收到请求后,会根据请求者请
32、求的主机头或者IP或者端口号来找到对应的站点。当找到站点后,如果你请求的资源是以ASPX为结尾的WEBFORM,时,US会将控制权交给一个ISAPI扩展.,名叫AspNetJSAIP.DLL.这时,控制权由IIS交到ASPNET的ISAPI扩展上.,需要说明的是,ISAPl扩展的级别低于11S,但高于用户站点,它独立于站点之外。ISAPI收到处理请求后,会启动一个ASP.NET工作进程.然后将请求者的请求信息转交给ASP.NET工作进程(名为ASPNETJVP.EXE),接下来,控制权由ASPNET_WP掌握.ASPNET_WP首先解出请求者的信息,如果请求者请求的ASP.NET应用程序(站点
33、或虚拟目录,通俗一点)尚未拥有APPDOMAIN,ASPNET_WP就会建立一个APPDOMAIN,并且将被请求的ASP.NET应用所需的Assembly(就是那些DLL,例如System.Web.DLL等)载入到APPDOMAIN中。以上的步骤可以看到一个结论和规律:控制权是以流水式在各个请求处理者间传递,并且,前一个处理请求者必须负责传递后一个处理请求者所需的信息,而且要负责装载或初始化后一个处理者。这很像我们生活中的接力赛。AspNet_WP不光负责建立APPDOMAIN(当然,如果已经存在的话,就直接使用这个DOMAIN了),另外,它在APPDOMAIN建立后,还会将请求转发至对应的A
34、PPDOMAIN中的ISAPIRuntime对象。(ISaPinmtime对象是APPDOMAIN的一局部)。ISAPIRUNTIME专门负责解出请求的必要信息。它将信息和请求转交给HttpRuntime0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ISaPiRUntinIe是一个类,它的全称是System.Web.Hosting.ISAPIRuntime,而HttpRuntime也是一个类,它的全称是System.Web.HttpRuntiine。因此,可以说,这两个对象是APPD0MAIN运行环境的一局部,在ASPNETJVP建立Appdomain的同时,也会作为运行环境来建立这两个对象。请求由HttpRunti
35、me来接受,HttpRunTiine主要的工作便是为每一个提出请求的客户建立一个HttpContext对象.这个东东又管理着HttpSession对象.每一个访问者有各自的HttpContext对象和HttpSession对象,这些对象,你可以在.NETFRAMEWORK库中找到对应的类名,像System.Web.HttpContext,System.Web.HttpSessionState等。可以看出,请求的处理过程非常类似于.NET中事件模型的处理过程.若干个处理模块被串接到一个事件上.在ASP.NET运行原理里,也是,若干个模块依次轮流处理一个请求,像流水线操作一样。ASP.NET运行机
36、制如图2-2所示。上一节中已经分析了ASP.NET的运行平台和运行机制,在本节中将介绍ASP.NET的开发工具以及支持语言。2) 2.1VisualStudio简介VisualStudio是一套完整的开发工具集,用于生成ASP.NETWeb应用程序、XMLWebServices、桌面应用程序和移动应用程序。VisualBasic、VisualC+、VisualC#和VisualJ#全都使用相同的集成开发环境(IDE),利用此IDE可以共享工具且有助于创立混合语言解决方案。另外,这些语言利用了.NETFramework的功能,通过此框架可使用简化ASPWeb应用程序和XMLWebServices
37、开发的关键技术。VisualStudio是一种容器环境,它集成了多种可视化设计器的功能,有用于创立Windows窗体应用程序的,有用于构建Web站点的,也有用于构建WiIIdOWSCOmmUniCatiOnFOUndatiOlI(WCF)效劳的,诸如此类。我们工作中所需的元素(如引用、数据源连接器、文件夹和文件)可以分成两层管理:解决方案和工程。一个解决方案包含多个工程,而一个工程中又包含了该工程所特有的一些文件。您可以针对整个解决方案或单个工程进行设置。工程中的每一个文件都可以通过【属性】窗口来显示它自己的属性设置。2.2.2简介在ASP.NET出现之前,主要有三种技术平台可用于开发Web应
38、用程序:ASPJSP(JavaServerPageS)和一个叫LAMP(Linux+Apache+MySQL,编程语言可以为PerlPython或PHP)的开源Web平台。这里顺便提及一下ASP的相关知识,ASP实际上是一种ISAPl的扩展,而JSP是一种特殊的效劳器端应用程序。基于平台的Internet信息效劳(IlS)的ISAPl扩展和基于Java系统的servlet,允许我们使用较传统的方式来创立效劳器端的、部署于Web上的应用程序。虽然每种Web开发平台使用特定的语言和架构,但它们都是用来创立基于Web应用程序的交互式页面。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些技术通过一些组件使页面本身只负责代码调用和
39、呈现,以便开发者可以将编程逻辑与页面布局别离。虽然目标是相同的,但这些平台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差异在于它们大多与其倡导的编程模型和语言相关。例如,JSP采用JaVa的类框架,通过JaVaBeans,提供了一套有效、可扩展、可重用的组件模型。不仅如此,JSP支持自定义标签,允许开发者将自定义的标签与代码相关联。最后,由于JSP是JaVaEnterpriseEdition5.0(J5EE)平台的关键模块,所以它依赖于Java语言。Java是一种优秀的已编译语言(compiledlanguage),与ASP和LAMP这样的脚本语言不同。与其他Web开发环境类似,ASP.NET也建立在HTTP协议之上。
40、利用HTTP命令和策略建立双向的、浏览器到效劳器(B/S)的通信和协作。ASP.NET与其他Web开发技术的最大不同在于它所提出的抽象编程模型(AbStraCtProgrammingModel)Web窗体模型。此外,整个ASP.NET平台是MiCroSoft.NETFramework的组成局部之一。为使大家能够领会这点的重要性,这里要解释一下。ASP.NET应用程序是一些已编译的代码片段,由可重用、可扩展的组件组成,可以通过一流的语言编写(包括C#、MicrosoftVisualBasic.NET、MicrosoftJScript.NET和J#),并可以完全利用.NETFramework提供的
41、整个类层次结构。要想全面掌握ASP.NET平台,理解ASP.NET组件模型是第一步。从页面设计到运行时系统配置,开发周期的各个阶段都会涉及该组件模型(如图2-3所示。)ASP.NET组件模型2. 3SQLServer2000数据库管理数据库技术是吸纳带信息技术的主要组成局部,随着一些大型应用程序的开发使用,数据库技术也随之开展进步。SQLServer2000数据库是由Microsoft公司开发的关系型数据库系统,它秉承了MiCroSOft的一贯风格,简单、易用以及友好的视窗化操作界面。相对于其他一些大型数据库来说,SQLSerVer无疑是分布式系统开发人员的首选。3. 3.ISQLServer
42、2000概述充分SQLSerVer2000是由MiCrOSoft开发和推广的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现在是第4个版本,由Microsoft公司于2000年推出。SQLServer2000在SQLServer7.0基础上扩展升级11/62了多项功能,是一款面向高端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共有4个版本,以适应不同的需求,包括:企业版、开发版、标准版和个人版。SQLServer2000具有较好的可伸缩性和可靠性,提供了以Web标准为基础的扩展数据库编程功能,可以满足电子商务和企业应用程序的要求。SQLSerVer2000支持XML和Inte:Tnet标准,具有基于Web的分析能力,允许使用内置的存
43、储过程以XML格式存储、更新、删除和检索数据。SQLServer2000对Web的支持主要变现在:支持XML;支持Internet标准;分布式分区视图;Web和应用程序宿主;可靠性;可伸缩性;-.NETEnterpriseserverMicrosoftBizTalk11MicrosoftCommerceServer的集成;虚拟接口系统网络(VISAN)oADO.NET作为.NET框架的一局部提供了一个解决许多和数据库访问有关的问题的通用解决方案。ASP.NET利用了ADO.NET技术来通过网络进行数据访问。ADO.NET是支持数据库应用程序开发的数据访问中间件。ADO.NET建立在.NETFr
44、amework提供的平台之上。它是使用MiCroSOft.NETFranIeWOrk中的托管代码构建的,这意味着它继承了.NET执行时环境的健壮性。ADO.NET主要是用来解决Web和分布式应用程序的问题,它由.NETFrameWOrk(提供了对.NET应用程序的数据访问和管理功能)中的一组类或命名空间组成。作为数据访问架构,ADO.NET主要设计为允许它工作在无连接的数据访问模式下,这也是n层的基于Web的应用程序所需要的。ADO.NET的直接前身ADO主要设计为适应两层的客户端/效劳器风格的应用程序,在首次启动该应用程序时通常会翻开一个数据库连接,然后保持该连接直到该应用程序结束。这种技术
45、对大多数内部网风格的应用程序非常有效,在这种情况下客户端连接的总数是数,而应用程序的状态通常是由该应用程序管理的,因此也是数。虽然该方法对单层的桌面应用程序和双层的客户端/效劳器风格的应用程序非常有效,但对于n层的Web风格的应用程序却受到严格的限制。由于Web是一个公共环境,因此Web应用程序所需的开放连接的总数是未知数。其变化可以很大很快:开始一个应用程序可能只需要少数连接,但在几分钟之后可能会需要数千个连接。在这种环境下保持开放连接会影响到可伸缩性,因为每个连接都必须经历后台数据库初始化连接的系统开销,而且每个开放连接都需要系统资源来保持开放状态一一因而减少了其他数据库操作的可用资源。随
46、着ADO的开展,MieroSoft添加了一些机制(如无连接的记录集)来帮助处理Web风格的应用程序,但这些绝不是ADO原始设计的一局部。Microsoft设计了ADO.NET来处理基于Web应用程序所需的无连接计算环境。无连接的设计支持ADO.NET方便地伸缩企业应用程序,因为在每个客户机系统和数据库之间并没有使用开放连接。而是在开始客户端连接时,暂时翻开一个到数据库的连接,从数据库效劳器中检索需要的数据,然后关闭连接。客户端应用程序然后使用与数据库效劳器所维护的数据存储完全独立的数据。客户端应用程序可以定位数据的子集,修改该数据,并将该数据一直缓存在客户机中,直到应用程序指示将所有变化传回到
47、数据库效劳器。这时会暂时翻开一个到效劳器的新连接,对客户端应用程序所作的所有修改都被传回到更新批处理中的数据库,同时关闭连接。支持这种无连接环境的核心ADO.NET组件是DataSet0DataSet本质上是一个缩小的内存中数据库,它的维护独立于后台数据库。只有在填充DataSet或者将DataSet中的数据变化传回到数据库时,才会翻开到数据源的连接。这种无连接的计算环境将系统开销最小化,并改良了应用程序的吞吐量和可伸缩性。ADO.NETDataSet提供的内存中数据库提供了在成熟的数据库中可以找到的许多功能,包括支持数据关系、创立视图的能力、支持数据约束,以及支持外键约束。然而,由于是一种内存中结构,它并不提供对企业级数据库产品(如SQLSerVer)中具有的一些更高级数据库特性的支持。例如,DataSet不支持触发器、存储过程或用户自定义函数。在ADO.NET设计中,支持无连接的、基于Web的应用程序是Microsoft的其中一个特性,然而,这并不是ADO.NET的全部功能。无连接模式也可以用于Web应用程序,但它并不是客户端/效劳器和桌面应用程序的最正确模式。当在连接方式下运行时,可以更好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