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风险投资发展.doc

上传人:罗晋 文档编号:6051893 上传时间:2020-08-3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农业风险投资发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我国农业风险投资发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我国农业风险投资发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我国农业风险投资发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我国农业风险投资发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农业风险投资发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农业风险投资发展.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我国农业风险投资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摘要:文章简要阐明了农业风险投资的概念,指出我国农业风险投资发展的制约因素包括:农业科研经费投入不足,科研投入强度较低;风险资本规模小,融资渠道比较不畅;农业风险投资受宏观环境的制约;农业风险资本价值实现的渠道不畅通。发展农业风险投资的对策包括:强化政府在农业风险投资中的功能;创造有利于农业风险投资发展的宏观环境;开辟农业风险资本渠道来源,扩大风险资本规模;完善农业风险投资的推出机制。关键词:农业风险投资;制约因素;对策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兼具农业和农业高新技术的特征。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是指综合运用生物技术、设施农业技术、农业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专门从事农业高

2、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农业高新技术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服务等活动的知识密集型企业。它具有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投资风险定义为风险投资机构因对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投资项目的决策及客观条件的变动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而导致机构投资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产生偏差的程度及其发生概率,即风险投资机构投资农业高新技术企业过程中遭受各种损失的范围或幅度及其可能性。农业高新技术企业风险投资是为了获取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的巨大收益,敢冒风险将一定的资本投向高风险、高收益、高成长性的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成熟后,获取资本增值收益的投资。1 农业风险投资发展的制约因素1.1 农业科研经费投

3、入不足,科研投入强度较低近年来我国的农业科技投入总量不断增长,农业科研投入近年来虽呈上升趋势,但增幅不大。从1997年的37.51亿元增加到2003年的70.91亿元,增长了0.89倍,农业科研投资强度(农业科研投入占农业gdp的比重)相应从0.264%增至0.411%。据国际粮农组织报告指出:“80年代中期世界各国农业研究投资占农业总产比重的平均值约为1%,而发达国家一般为2%,发展中国家一般为0.5%-0.6%” 而我国农业科研经费只占农业总产值的0.2%,不仅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而且比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还低。一般认为,只有当农业科研投资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2%左右时,才能使为一个国家的

4、农业持续稳定增长获得可靠的科学技术支撑,并使农业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相协调,而我国目前的农业科研投资强度却仅为0.411%,与上述要求仍相去甚远。大多数国家的农业科研投资主要来源于政府投资,但我国政府投入明显低于发展中国家的水平。从投资强度上看,在80年代,发达国家政府对农业研究的投资强度为2.23%,进入90年代这一比重提高到2.37%。1997年后我国农业科研政府投资强度有所增加,2002年达到0.339%。不但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甚至低于30个最低收入水平国家农业科研投资强度0.37%的加权平均水平。1.2 风险资本规模小,融资渠道比较不畅根据cvcri统计,总体来看,2003-

5、2009年投资金额和投资数量呈上升趋势。2009年风险投资总额为316.64亿元人民币,共投资了689个项目,投资金额和数量与2008年的339.45亿元和506个项目相比,投资金额略有下滑,而投资项目数却有所增加。如图1所示。农业高新技术除了面临高新技术产业共同的风险外,还要面临更多的风险,如自然风险,综合起来风险较大,再加上业风险投资在我国农业领域起步较晚,风险投资机构对农业领域的关注很少。如图2所示,2009年样本风险投资机构对新农业的关注。在我国风险融资中政府和商业银行占70%左右,私人资本和民间资本很少或基本没有,这是因为政府没有提供有效的制度吸引民间资金的参与,目前,我国风险投资的

6、主要来源于自筹、国家财政、金融信贷,民间资本比例依然偏低,多元化多层次的投资格局尚未形成。加上农业的比较效益低,农村基础设施差等原因使得民间资本、大企业的资金及外资涉足农业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相当有限。因此,风险资本总体规模偏小,融资渠道不畅。1.3 农业风险投资受宏观环境的制约风险投资不同于其他投资,具有较高的风险性,主要表现在我国农业风险投资机制不完善,中介组织的中介服务不完善,为了促使农业高新技术企业风险投资的发展,就需要创造有良好的环境,大力发展风险投资中介组织及完善我国有关风险投资的相关法律,加大政府支持。另外,我国农业科研成果难以转化,科研人员出现流失使得投资的宏观环境具有不稳定性

7、。1.4 农业风险资本价值实现的渠道不畅通2010年我国风险投资调研报告中指出风险项目的退出渠道不畅通是制约我国风险投资发展障碍之一。公开上市是风险投资退出的最佳方式,在美国约有30%的风险资本采取公开上市的方式退出,而在我国这种退出渠道缺乏。2006-2009年我国风险投资年鉴报告中指出我国风险资本的退出方式主要是股权转让。采用公开上市的退出方式在我国风险投资发展的现行阶段具有一定的难度,近年来受创业板推出的影响公开上市的比例有所增加。但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大多是中小型企业,很难满足公开上市的种种条件,加大上市困难。2 加快我国农业风险投资发展的建议2.1 加大农业风险投资中政府扶持作用农业

8、风险投资在我国起步较晚,需要政府加大扶持力度,起到引导规范监管作用,加大农业科研经费的投入,增强投资强度,降低农业风险投资的风险成本,更多的引导风险资本注入农业领域,为风险投资者提供良好的政策支持。2.2 多渠道开辟农业风险资本来源渠道,加大风险资本的规模首先应该充分利用我国分散的资金,筹集民间资金、个人存款、保险资金等,是这部分资金进入农业风险投资领域,我国民间资金储蓄量很庞大,建立一定的信用等级机制将民间资本引入风险投资当中。其次金融机构应增加对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企业的贷款。再次还应加强与国际间的金融合作,利用外资,引入国外资金的投入,使农业风险资本的来源渠道更宽。2.3 创造有利于农

9、业风险投资发展的宏观环境首先建立健全多元化风险投资中介体系。改造、新增一些风险投资中介机构。建立专职服务农业风险投资的中介机构,其服务内容主要分为:服务于农业高新企业或项目、服务于风险投资者和风险投资家、逐步建立和完善包括资本市场、技术市场、人才市场、信息市场、产权交易市场等在内的生产要素市场的交易服务体系环境。其次是我国培养具有专业知识、管理能力较强的人才, 使得农业风险投资的快速发展。2.4 完善农业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选择一定的方式将风险资本撤出投资企业,以求实现资本增值或者降低损失。风险投资成功的退出是实现收益的方式,风险投资行为是市场行为,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利润。而吸引投资者从事风险

10、投资的最重要原因是高回报。然而据统计,农业高新科技风险投资的投资成功率一般只有10%-20%,投资风险很高。我国应该构建完善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完善政策法规, 建立有效的退出机制。参考文献1 王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研究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10:10-52.2 秦秀红.我国农业风险投资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j.农村金融,2004,5:54-56.3 任家兴.关于风险投资推动我国农业发展的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7,24.4 王荣.我国农业风险投资问题研究综述及趋势展望j.山东农业经济,2010,1.5 李建民,吴文庆.国外农业高新技术发展与风险投资(下)j.世界农业,200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