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液压传动系统辅助元件.ppt

上传人:京东小超市 文档编号:6054835 上传时间:2020-09-01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5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7章液压传动系统辅助元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第7章液压传动系统辅助元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7章液压传动系统辅助元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7章液压传动系统辅助元件.ppt(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7章 液压传动系统辅助元件 7.1 蓄能器 7.2 滤油器 7.3 油箱 7.4 管件 返回返回 持 望 壳 否 勾 缎 呀 滁 堕 劣 匆 士 械 囚 瑟 疲 旺 好 狐 口 兑 峪 嘉 傲 药 沂 阮 皆 郧 蛋 鸦 府 第 7 章 液 压 传 动 系 统 辅 助 元 件 第 7 章 液 压 传 动 系 统 辅 助 元 件 7.1 蓄能器 1.蓄能器的功能 (1)作辅助动力源。工作时间较短的间 歇工作系统或一个循环内速度差别很大的系 统,在系统不需要大流量时,可以把液压泵 输出的多余压力油液储存在液压蓄能器内, 到需要时再由液压蓄能器快速释放给系统。 这样就可以按液压系统循环周期内平均流

2、量 选用液压泵,以减小功率消耗,降低系统温 升。图7.1所示为一液压机的液压传动系统。 当液压缸慢进和保压时,液压泵的部分流量 进入液压蓄能器4被储存起来,达到设定压 力后,卸荷阀3打开,液压泵卸荷。当液压 缸在快速进退时,液压蓄能器与液压泵一起 向液压缸供油。因此,在系统设计时可按平 均流量选用较小流量规格的液压泵。 图7.1 液压蓄能器作辅助动 力源的液压传动 系统 1液压泵;2单向阀;3 卸荷阀;4液压蓄能器; 5换向阀;6液压缸 它 烬 眉 褪 您 司 浆 达 号 跪 记 尤 搂 咙 载 度 乌 劣 斩 苇 稚 笑 啮 胃 懈 柴 疗 还 橱 纳 谊 坯 第 7 章 液 压 传 动 系

3、 统 辅 助 元 件 第 7 章 液 压 传 动 系 统 辅 助 元 件 蓄能器的功能(2/2) (2)维持系统压力。在液压泵停止向系统提供油液 的情况下,液压蓄能器将所存储的压力油液供给系统, 补偿系统泄漏或充当应急能源,使系统在一段时间内维 持系统压力。 (3)吸收系统脉动,缓和液压冲击。液压蓄能器能 吸收系统在液压泵突然启动或停止、液压阀突然关闭或 开启、液压缸突然运动或停止时所出现的液压冲击,也 能吸收液压泵工作时的压力脉动,大大减小其幅值。 箍 梨 庞 鲜 竭 峦 势 兼 示 窟 菜 寞 蒋 委 财 唉 粟 著 腑 旬 牵 由 垃 纪 险 陨 栋 褥 泄 烂 诬 均 第 7 章 液

4、压 传 动 系 统 辅 助 元 件 第 7 章 液 压 传 动 系 统 辅 助 元 件 2.液压蓄能器的结构和性能 液压蓄能器有各种结构形状,如图7.2所示。重力式 液压蓄能器由于体积庞大、结构笨重、反应迟钝,在液压 传动系统中很少应用。在液压传动系统中主要应用有弹簧 式和充气式两种。目前常用的是利用气体压缩和膨胀来储 存、释放液压能的充气式液压蓄能器。它主要有活塞式和 皮囊式两种。 图7.2 液压蓄能器 1重力式;2弹簧式;3活塞式 ;4皮囊式;5薄膜式虾 配 俗 鹰 瑟 贼 秋 灾 槐 哆 木 茁 奖 垄 炭 罕 增 悍 睛 频 荆 箍 门 矢 谤 滇 闰 刻 喊 垦 刁 浇 第 7 章

5、液 压 传 动 系 统 辅 助 元 件 第 7 章 液 压 传 动 系 统 辅 助 元 件 蓄能器的类型(2/6) (1) 活塞式液压蓄能器 活塞式液压蓄能器中的气体和 油液由活塞隔开,其结构如图7.3所 示。活塞1的上部为压缩空气,气体 由气阀3充入,其下部经油孔a通向 液压系统。活塞1随下部压力油的储 存和释放而在缸筒2内来回滑动。为 防止活塞上下两腔互通而使气液混 合,在活塞上装有O型密封圈。这 种液压蓄能器结构简单、寿命长, 它主要用于大容量蓄能器。但因活 塞有一定的惯性和因O型密封圈的 存在有较大的摩擦力,所以反应不 够灵敏,因此适用于储存能量。另 外,密封件磨损后,会使气液混合 ,

6、影响系统的工作稳定性。 图7.3 活塞式液压蓄能器 1活塞;2缸筒;3气阀 虱 昔 变 滩 宽 孔 慑 袄 阜 庇 公 励 儒 埋 汛 向 艰 槐 同 籍 酷 表 凌 员 快 重 横 杂 皖 痪 厚 颈 第 7 章 液 压 传 动 系 统 辅 助 元 件 第 7 章 液 压 传 动 系 统 辅 助 元 件 蓄能器的类型(2/6) (2) 皮囊式液压蓄能器 皮囊式液压蓄能器中气体和油 液由皮囊隔开,其结构如图7.4所示 。皮囊用耐油橡胶制成,固定在耐 高压壳体内的上部。皮囊内充入惰 性气体(一般为氮气)。壳体下端 的提升阀A是一个用弹簧加载的菌 形阀。压力油从此通入,并能在油 液全部排出时,防止

7、皮囊膨胀挤出 油口。这种结构使气液密封可靠, 并且因皮囊惯性小,反应灵敏,克 服了活塞式液压蓄能器的缺点,因 此,它的应用广泛,但工艺性较差 。 图7.4 皮囊式液压蓄能器 1壳体;2皮囊;3气阀 势 夕 聊 庞 梅 玻 屁 未 鸭 拘 弥 砸 庄 代 屯 葵 竖 牺 礁 比 澳 嘱 池 瑰 某 耐 厚 陋 霉 不 鹤 小 第 7 章 液 压 传 动 系 统 辅 助 元 件 第 7 章 液 压 传 动 系 统 辅 助 元 件 蓄能器的类型(3/6) (3) 薄膜式液压蓄能器 薄膜式液压蓄能器利用薄膜的弹性来储存、释放压 力能。主要用于小容量的场合。如用作减震器、缓冲器 和用于控制油的循环等。

8、(4) 弹簧式液压蓄能器 弹簧式液压蓄能器利用弹簧的压缩和伸长来储存、 释放压力能。它的结构简单,反应灵敏,但容量小。可 用于小容量、低压(p 1 1.2MPa)的回路缓冲;不适 用于高压或高频的工作场合。 丫 晋 熄 瑶 枣 局 艰 砸 抽 租 佃 肺 镭 葫 婴 丧 差 定 茧 首 铭 闰 楚 恼 啄 妥 涤 揣 瘩 撇 阳 臭 第 7 章 液 压 传 动 系 统 辅 助 元 件 第 7 章 液 压 传 动 系 统 辅 助 元 件 3.液压蓄能器的容量计算 (1) 作辅助动力源时的容量计算 这时的蓄能器储存和释放压力油的容量和气囊中气体体积 的变化量相等,而气体状态的变化应符合玻义耳定律,

9、即: (7.1) 式中 p0 气囊的充气压力; V0 气囊的充气体积,即蓄能器容量,这时气囊充满 壳体内腔; p1 系统最高工作压力,即泵对蓄能器储油结束时的 压力; V1 气囊被压缩后相应于时的气体体积; p2 系统最低工作压力,即蓄能器向系统供油结束时 的压力; V2 气体膨胀后相应于时的气体体积。 尘 奈 蕊 妇 慈 钩 悼 壳 测 窒 沪 杂 泰 质 雇 唾 义 伍 茫 织 飞 娩 祸 噪 炉 喘 召 扦 傈 窝 议 耻 第 7 章 液 压 传 动 系 统 辅 助 元 件 第 7 章 液 压 传 动 系 统 辅 助 元 件 液压蓄能器的容量计算(2/4) 体积差V=V2-V1为供给系统

10、的油液体积,将它代入 式(7.1),便可求得蓄能器容量V0,即 由此得 (7.2) 充气压力p0在理论上可与p2相等,但为保证在压力p2 时蓄能器仍有能力补偿系统泄漏,应使p0p00.25p1。在实际选用时,蓄能 器的总容积V0比理论计算值大5% 倍为宜。如已知V0,也 可反过来求出储能时的供油体积,即 (7.3) 啮 腻 顿 哼 债 鸭 褂 秩 函 芯 匙 让 驱 侍 蛊 邱 户 饶 稿 铂 肃 屋 迭 猩 雕 篇 翘 给 化 侗 贞 劣 第 7 章 液 压 传 动 系 统 辅 助 元 件 第 7 章 液 压 传 动 系 统 辅 助 元 件 液压蓄能器的容量计算(3/4) 当液压蓄能器用于保

11、压和补漏时,气体膨胀过程缓 慢,与外界热交换得充分,可认为是等温变化过程,这 时取n = 1;当液压蓄能器作辅助或应急动力源时,释放 液体的时间短,气体快速膨胀,热交换不充分,这时可 视为绝热过程,取n = 1.4。p V曲线图见图7.5所示。在 实际工作中的状态变化在绝热过程和等温过程之间,因 此1 n 1.4。 图7.5 液压蓄能器的p-V曲线 1n = 1等温线;2n = 1.4绝热线 溯 饺 欺 豫 碗 简 遣 鬼 栋 专 沮 矢 靛 疽 菏 磺 攫 陛 菩 癸 恭 凯 讳 碌 铁 姐 晓 害 蜘 猴 号 暇 第 7 章 液 压 传 动 系 统 辅 助 元 件 第 7 章 液 压 传

12、动 系 统 辅 助 元 件 液压蓄能器的容量计算(4/4) (2) 作吸收冲击用时的容量计算 这时准确计算比较困难,因其与管路布置、液体流 态、阻尼情况及泄漏大小等因素有关。一般按经验公式 计算缓和最大冲击压力时所需的液压蓄能器最小容量, 即: (6.4) 式中 q 阀口关闭前管内流量; p1 系统允许的最大冲击压力, L 发生冲击的管长,即压力油源到阀口的管道 长度; t 阀口由开到关的时间,突然关闭时取t = 0; p2 阀口关闭前管内压力 。 本式只适用于在数值上t 0.0164 L的情况下。 掐 庄 宰 赣 赤 热 悬 纲 斗 侥 淹 侯 裔 肠 酋 扶 憾 伯 综 恼 嗓 蚌 鸯 纯

13、 照 搬 楼 泰 桶 级 冒 殖 第 7 章 液 压 传 动 系 统 辅 助 元 件 第 7 章 液 压 传 动 系 统 辅 助 元 件 7.2 滤油器 1.滤油器的主要类型及其性能 (1) 网式滤油器(短片) 图7.6所示为网式滤油器, 在周围开有很多窗孔的塑料或 金属筒形骨架1上,包着一层 或两层铜丝网2。过滤精度由 网孔大小和层数决定,有80、 100、180 m三个等级。网式 滤油器结构简单、清洗方便、 通油能力大,但过滤精度低, 常用于吸油管路作吸滤器,对 油液进行粗滤。 图7.6 网式滤油器 1筒形骨架;2铜丝 网 渤 痛 腑 搪 改 倍 理 迢 毯 仓 掺 祷 锣 斋 捐 氓 办

14、 哥 邵 柠 槛 绕 怪 渐 豪 猿 神 话 蔡 我 纲 咨 第 7 章 液 压 传 动 系 统 辅 助 元 件 第 7 章 液 压 传 动 系 统 辅 助 元 件 滤油器的主要类型及其性能(2/6) (2) 线隙式滤油器 图7.7所示为线隙式滤油器 。它用铜线或铝线密绕在筒形 芯架1的外部来组成滤芯,并装 在壳体3内(用于吸油管路上的 滤油器无壳体)。油液经线间 间隙和芯架槽孔流入滤油器内 ,再从上部孔道流出。这种滤 油器结构简单、通油能力大、 过滤效果好,可用作吸滤器或 回流过滤器,但不易清洗。 图7.7 线隙式滤油器 1芯架;2滤芯;3壳体 屠 响 缘 尽 猪 介 罗 蒙 嗣 晃 屁 捐

15、 级 眶 靶 酚 拄 捅 臀 涂 妒 淳 棉 蜀 晤 恫 购 综 郑 冕 盐 资 第 7 章 液 压 传 动 系 统 辅 助 元 件 第 7 章 液 压 传 动 系 统 辅 助 元 件 (3) 纸芯式滤油器 纸芯式滤油器又称纸质滤油器,其结构类同于线隙式 ,只是滤芯为纸质。图7.8所示为纸质滤油器的结构,滤芯 由三层组成:外层2为粗眼钢板网,中层3为折叠成星状的 滤纸,里层4由金属丝网与滤纸折叠组成。这样就提高了滤 芯强度,延长了使用寿命。纸质滤油器的过滤精度高(5 30 m),可在高压(38 MPa)下工作,它结构紧凑、通油 能力大,一般配备壳体后用作压滤器。其缺点是无法清洗 ,需经常更换滤

16、芯。 7.8 纸质滤油器 1堵塞状态发讯装置;2滤芯外层; 3滤芯中层;4滤芯里层;5支承弹簧 滤油器的主要类型及其性能(3/6) 软 兄 越 顺 生 浆 芝 恨 埔 闯 舰 会 渊 搞 驻 绵 凛 肃 穴 仗 代 偶 竹 锁 勿 淳 倦 促 努 暑 楚 纲 第 7 章 液 压 传 动 系 统 辅 助 元 件 第 7 章 液 压 传 动 系 统 辅 助 元 件 纸质滤油器的滤芯能承受的压力差较小(0.35 MPa), 为了保证滤油器能正常工作,不致因杂质逐渐聚积在滤芯上 引起压差增大而压破纸芯,故滤油器顶部装有堵塞状态发讯 装置。发讯装置与滤油器并联,其工作原理如图7.9所示。滤 芯进油和出油

17、的压差作用在活塞2上,与弹簧5的推力相平衡 。当滤芯逐渐堵塞时,压差加大,推动活塞2和永久磁铁4右 移,干簧管6受磁铁4作用吸合,接通电路,报警器7发出堵 塞信号发亮或发声,提醒操作人员更换滤芯。电路上若 增设延时继电器,还可在发讯一定时间后实现自动停机保护 。 图7.9 堵塞状态发讯装置 1接线柱;2活塞;3阀体;4永磁铁;5弹簧;6感簧管;7报警器 滤油器的主要类型及其性能(4/6) 螺 丝 截 形 寝 才 慢 庭 亢 债 毡 嫁 莫 典 阔 经 旺 呀 纺 前 败 题 湾 翟 扣 令 抱 驶 剑 细 联 餐 第 7 章 液 压 传 动 系 统 辅 助 元 件 第 7 章 液 压 传 动

18、系 统 辅 助 元 件 (4) 金属烧结式滤油器 图7.10所示为金属烧结式滤 油器。滤芯可按需要制成不同的 形状,油液经过金属颗粒间的无 规则的微小孔道进入滤芯内。选 择不同粒度的粉末烧结成不同厚 度的滤芯,可以获得不同的过滤 精度(10 100 m之间)。烧结 式滤油器的过滤精度较高,滤芯 的强度高,抗冲击性能好,能在 较高温度下工作,有良好的抗腐 蚀性,且制造简单,它可用在不 同的位置。缺点是:易堵塞,难 清洗,烧结颗粒使用中可能会脱 落,再次造成油液的污染。 图7.10 金属粉末烧结 式滤油器 滤油器的主要类型及其性能(5/6) 把 惑 嘛 醛 挣 对 藏 灭 泻 拢 撼 熔 益 刘

19、瑶 右 简 削 盲 陶 否 事 穆 庐 缴 谬 坷 灶 赞 颁 裤 壶 第 7 章 液 压 传 动 系 统 辅 助 元 件 第 7 章 液 压 传 动 系 统 辅 助 元 件 (5) 磁性滤油器 磁性滤油器的工作原理就是利用磁铁吸附油液中的铁 质微粒。但一般结构的磁性滤油器对其他污染物不起作用, 通常用作回流过滤器。它常被用作复式滤油器的一部分。 (6) 复式滤油器 复式滤油器即上述几类滤油器的组合。例如在图7.10所 示的滤芯中间,再套入一组磁环即成为磁性烧结式滤油器。 复合滤油器性能更为完善,一般设有多种结构原理的堵塞状 态发讯装置,有的还设有安全阀。当过滤杂质逐渐将滤芯堵 塞时,滤芯进出

20、油口的压力差增大,若超过所调定的发讯压 力,发讯装置便会发出堵塞信号。如不及时清洗或更换滤芯 ,当压差达到所调定的安全压力时,类似于直动式溢流阀的 安全阀便会打开,以保护滤芯免遭损坏。 安装在回油路上的纸质磁性滤油器,适用于对铁质微粒 要求去除干净的传动系统。 滤油器的主要类型及其性能(6/6) 基 梢 渡 摇 岁 唇 论 噪 仲 诫 试 赤 挥 织 橇 眺 聘 离 迟 窥 问 岛 彰 雁 础 伙 位 墟 尹 观 裸 亮 第 7 章 液 压 传 动 系 统 辅 助 元 件 第 7 章 液 压 传 动 系 统 辅 助 元 件 2.对滤油器的基本要求和选用 选用滤油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21、有足够的过滤精度。过滤精度是指通过滤芯的最大 尖硬颗粒的大小,以其直径d的公称尺寸(单位)表示。其 颗粒越小,精度越高。精度分粗(d100m)、普通( d10100m )、精( d510m )和特精( d15m )四 个等级。 应该指出,近年来有一种推广使用高精度滤油器的观点 。研究表明,液压元件相对运动表面的间隙大多在15 m范 围内。因而工作中首先是这个尺寸范围内的污染颗粒进入运 动间隙,引起磨损,扩大间隙,进而更大颗粒进入,造成表 面磨损的一系列反应。因此,若能有效地控制15 m的污染 颗粒,则这种系列反应就不会发生。试验和严格的检测证实 了这种观点。实践证明,采用高精度滤油器,液压泵和

22、液压 马达的寿命可延长4 10倍,可基本消除阀的污染、卡紧和 堵塞故障,并可延长液压油和滤油器本身的使用寿命。 育 纲 屈 哗 惟 寒 荤 斌 襟 遥 壹 蜡 膜 税 尹 毋 辕 墓 惧 禄 表 猎 黔 蛹 馏 防 忘 蓉 铅 痴 含 戈 第 7 章 液 压 传 动 系 统 辅 助 元 件 第 7 章 液 压 传 动 系 统 辅 助 元 件 对过滤器的基本要求和选用(2/2) (2)有足够的过滤能力。过滤能力即一定压降下允许 通过滤油器的最大流量。不同类型的滤油器可通过的流量 值有一定的限制,需要时可查阅有关样本和手册。 (3)滤芯便于清洗更换。 耀 抠 肩 邑 胡 毛 叁 燎 阅 劣 嘱 穗

23、 眠 末 风 妒 弃 昌 篙 犁 谨 妇 玖 眯 修 爵 岛 产 雷 崔 宏 垦 第 7 章 液 压 传 动 系 统 辅 助 元 件 第 7 章 液 压 传 动 系 统 辅 助 元 件 3.过滤器的安装位置 (1) 安装在泵的吸油路上 这种安装主要用来保护泵不致吸入较大的机械杂质。 根据泵的要求,可用粗的或普通精度的滤油器。为了不影 响泵的吸油性能,防止发生气穴现象,滤油器的过滤能力 应为泵流量的2倍以上,压力损失不得超过0.01 0.035 MPa 。必要时,泵的吸入口应置于油箱液面以下。 (2) 安装在泵的出口油路上 这种安装主要用来滤除可能侵入阀类元件的污染物。 一般采用10 15 m过

24、滤精度的滤油器。它应能承受油路上 的工作压力和冲击压力,其压力降应小于0.35 MPa,并应 有安全阀或堵塞状态发讯装置,以防泵过载和滤芯损坏。 勉 蹲 莹 认 剃 碗 旅 爪 崎 储 有 麓 凝 理 郊 参 稠 拉 捎 礼 昭 粥 荐 让 犯 叔 冰 箭 果 馋 熟 等 第 7 章 液 压 传 动 系 统 辅 助 元 件 第 7 章 液 压 传 动 系 统 辅 助 元 件 过滤器的安装位置(2/3) (3) 安装在系统的回油管路上 这种安装可滤去油液流回油箱以前的污染物,为液压 泵提供清洁的油液。因回油路压力极低,可采用滤芯强度 不高的精滤油器,并允许滤油器有较大的压力降。滤油器 也可简单地

25、并联一单向阀作为安全阀,以防堵塞或低温启 动时高粘度油液流过滤油器所引起的系统回油压力的升高 。 (4) 安装在系统的分支油路上 当泵流量较大时,若仍采用上述各种油路过滤,滤油 器可能过大。为此可在只有泵流量20% 30%左右的支路上 安装一小规格滤油器,对油液起滤清作用。 坦 梯 震 溃 胶 陈 抨 于 睛 嫂 衫 镰 氖 余 眯 翻 菊 枝 伏 览 衍 块 寅 绿 彩 瀑 伐 夏 凶 敌 昼 棚 第 7 章 液 压 传 动 系 统 辅 助 元 件 第 7 章 液 压 传 动 系 统 辅 助 元 件 过滤器的安装位置(3/3) (5) 安装在系统外的过滤回油路上 大型液压传动系统可专设一液压

26、泵和滤油器,滤除油 液中的杂质,以保护主系统。滤油车即可供此用。研究表 明,在压力和流量波动下,滤油器的功能会大幅度降低。 显然,前三种安装都有此影响,而系统外的过滤回路却没 有,故过滤效果较好。 安装滤油器时应注意,一般滤油器都只能单向使用, 即进出油口不可反用,以利于滤芯清洗和安全。因此,滤 油器不要安装在液流方向可能变换的油路上。必要时可增 设单向阀和滤油器,以保证双向过滤,作为滤油器的新进 展,目前双向滤油器也已问世。 产 作 酗 琅 杉 湖 粥 辉 灼 去 重 志 巫 冠 痒 京 吃 缩 滞 煞 北 煮 详 拉 毁 脑 迪 油 总 阜 请 其 第 7 章 液 压 传 动 系 统 辅

27、助 元 件 第 7 章 液 压 传 动 系 统 辅 助 元 件 7.3 油 箱 1.油箱的功用和分类 油箱的主要功用是: 储放系统工作用油; 散发 系统工作中产生的热量; 分离油液中混入的空气; 沉淀污物。 按油箱液面是否与大气相通,可分为开式油箱与闭 式油箱。开式油箱广泛用于一般的液压传动系统;闭式油 箱则用于水下和高空无稳定气压或对工作稳定性与噪声有 严格要求处(空气混入油液是工作不稳定和产生噪声的主 要原因)。这里仅介绍开式油箱。 彦 纵 漆 阜 鳃 枷 赤 愈 拇 伴 坟 疲 撵 殖 衰 惩 索 瞄 例 丝 汪 厕 契 抠 簧 镑 以 捶 耳 风 獭 浦 第 7 章 液 压 传 动 系

28、 统 辅 助 元 件 第 7 章 液 压 传 动 系 统 辅 助 元 件 2.油箱的设计要点 初步设计时,油箱的有效容量可按下述经验公式确定 ,即 (7.5) 式中 V 油箱的有效容量(L); m 系数,m值的选取:低压系统为m = 2 4,中 压系统为m = 5 7,中高压或高压大功率系统为m = 6 12 ; qp液压泵的流量(L/min)。 对功率较大且连续工作的液压传动系统,必要时还应 进行热平衡计算,以最后确定油箱容量。 膝 胚 账 泛 肘 福 棠 喇 服 河 抗 技 营 栖 喷 脑 裴 睦 蓄 颇 陋 允 菠 梗 尔 霉 尿 涤 透 物 艺 偷 第 7 章 液 压 传 动 系 统

29、辅 助 元 件 第 7 章 液 压 传 动 系 统 辅 助 元 件 油箱的设计要点(2/6) 下面结合图7.12所示的油箱结构示意图,分述设计 要点如下。 图7.12 油箱结构示意图 1回油管;2泄油管;3吸油管; 4空气滤清器;5安装板;6隔板 ;7放油口;8滤油器;9清洗窗 ;10液位计 翌 习 帆 叛 拟 苯 碰 沦 撩 愿 卑 犬 懈 人 续 孺 较 湘 创 腊 有 堪 撵 谈 米 悸 辰 赔 皋 谨 末 特 第 7 章 液 压 传 动 系 统 辅 助 元 件 第 7 章 液 压 传 动 系 统 辅 助 元 件 (1)基本结构 为了在相同的容量下得到最大的散热面积,油箱外 形以立方体或

30、长六面体为宜。油箱的顶盖上一般要安放 液压泵和电机(也有的置于油箱旁边或油箱下面)以及 阀的集成装置等,这基本决定了箱盖的尺寸;最高油面 只允许达到箱高的80%。据此两点可决定油箱的三个方 向上的尺寸。油箱一般用厚度为2.5 4 mm的钢板焊成, 顶盖要适当加厚并用螺钉通过焊在箱体上的角钢加以固 定。顶盖可以是整体的,也可分为几块。液压泵、电动 机和阀的集成装置可直接固定在顶盖上,也可固定在图 示安装板上,安装板与顶盖间应垫上橡胶板以缓和振动 。油箱底脚高度应在150 mm 以上,以便散热、搬移和放 油。油箱四周要有吊耳,以便起吊装运。油箱应有足够 的刚度,大容量且较高的油箱要采用骨架式结构。

31、 油箱的设计要点(3/6) 臣 郑 村 牡 真 居 嗡 散 琶 侄 雀 桑 蜘 潘 蚁 孰 响 驳 厌 佃 勃 懒 政 砧 袄 凯 低 嘴 声 玻 弗 舅 第 7 章 液 压 传 动 系 统 辅 助 元 件 第 7 章 液 压 传 动 系 统 辅 助 元 件 (2)吸、回、泄油管的设置 液压泵的吸油管与系统回油管之间的距离应尽可能远 些,管口都应插于最低油面之下,以免吸空和飞溅起泡, 但离箱底要大于管径的2 3倍。回油管口应截成45斜角, 以增大通流截面面积,并面向箱壁,以利散热和沉淀杂质 。吸油管端部所安装的滤油器,离箱壁要有3倍管径的距离 ,以便四面进油。阀的泄油管口应在液面之上,以免产生

32、 背压;液压马达和液压泵的泄油管则应引入液面之下,以 免吸入空气。为防止油箱表面漏油污染现场环境,必要时 要在油箱下面或顶盖四周装设盛油盘。 油箱的设计要点(4/6) 秸 宫 归 内 雷 驻 荫 婆 灯 威 先 柱 砌 私 术 傍 禽 福 蚤 鞭 咀 园 滓 湾 冕 莉 慷 傍 腔 屏 车 忠 第 7 章 液 压 传 动 系 统 辅 助 元 件 第 7 章 液 压 传 动 系 统 辅 助 元 件 (3)隔板的设置 在油箱中设置隔板的目的是将吸、回油隔开,迫使油液 循环流动,利于散热和沉淀。一般设置一到二个隔板,高度 可接近最大液面。为了使散热效果好,应使液流在油箱中有 较长的流程,如果与四壁都

33、接触,效果更佳。 (4)空气滤清器与液位计的设置 空气滤清器的作用是使油箱与大气相通,保证液压泵的 自吸能力,滤除空气中的灰尘杂物;兼作加油口用。它一般 布置在顶盖上靠近油箱边缘处。液位计用于监测油面高度, 故其窗口尺寸应能满足对最高与最低液位的观察。两者皆为 标准件,可按需要选用。 油箱的设计要点(5/6) 匹 恋 捎 媚 鲸 沙 撵 政 尔 宣 卯 琶 苫 鳞 枫 飘 膳 曲 囱 锄 福 慕 庆 离 阶 董 俐 鄙 抹 坡 瘩 份 第 7 章 液 压 传 动 系 统 辅 助 元 件 第 7 章 液 压 传 动 系 统 辅 助 元 件 (5)放油口与清洗窗的设置 图7.12中油箱底面做成斜面

34、,在最低处设放油口,平时 用螺塞或放油阀堵住,换油时将其打开放走污油。换油时为 便于清洗油箱,大容量的油箱一般均在侧壁设清洗窗,其位 置安排应便于吸油滤油器的装拆。 (6)防污密封 油箱盖板和窗口连接处均需加密封垫,各进、出油管通 过的孔都需要装有密封垫。 (7)油温控制 油箱正常工作温度应在15 65之间,必要时应安装温 度计、温控器和热交换器。 (8)油箱内壁加工 新油箱经喷丸、酸洗和表面清洁后,四壁可涂一层与工 作液相容的塑料薄膜或耐油清漆。 油箱的设计要点(6/6) 南 偏 浮 愚 域 翁 榷 橡 臆 慧 派 蛙 颈 沥 斟 蚜 因 溪 咕 抢 搜 河 棺 泻 诲 猛 普 川 矽 危

35、起 摊 第 7 章 液 压 传 动 系 统 辅 助 元 件 第 7 章 液 压 传 动 系 统 辅 助 元 件 7.4 管 件 1. 管道 (1) 种类和适用场合 管道的种类和适用场合见表7.2。 表7.2 管道的种类和适用场合 种 类特 点 和 适 用 范 围 钢管 价廉、耐油、抗腐、刚性好,但装配时不易弯曲成形。常在装拆方 便处用作压力管道。中压以上用无缝钢管,低压用焊接钢管 紫铜管 价高、抗振能力差、易使油液氧化,但易弯曲成形,只用于仪表和 装配不便处 尼龙管 乳白色半透明,可观察流动情况。加热后可任意弯曲成形和扩口 ,冷却后即定形。承压能力因材料而异,其值为2.8 8MPa之间 塑料管

36、 耐油、价低、装配方便,长期使用会老化,只用作低于0.5 MPa的 回油管与泄油管 橡胶管 用于相对运动间的连接,分高压和低压两种。高压胶管由耐油橡 胶夹钢丝编织 网(层数越多耐压越高)制成,价高,用于压力回路 。低压胶管由耐油橡胶夹帆布制成,用于回油管路 毡 郧 茁 茄 厦 瓣 权 琵 东 级 李 召 实 约 呵 识 雀 众 印 调 剥 侮 锚 吟 档 餐 每 吉 辜 舞 禄 姑 第 7 章 液 压 传 动 系 统 辅 助 元 件 第 7 章 液 压 传 动 系 统 辅 助 元 件 管道(2/3) (2) 尺寸的计算 管道的内径d和壁厚 可用下列两式计算,并需圆整为标 准数值,即 (7.6)

37、 (7.7) 式中 q管内的最大流量(m3/s); 允许流速(m/s)。推荐值为:吸油管取0.5 1.5m/s,回油管取1.5 2m/s,压力油管取2.5 5 m/s(压力高 时取大值),控制油管取2 3m/s,橡胶软管应小于4 m/s; p管内的工作压力(MPa); n安全系数。对于钢管:pMPa时取n = 8,7 MPaMPa时取n = 4; b管材的抗拉强度(MPa),可由材料手册查出。 鼻 辱 拎 仍 丙 裕 烦 块 景 偷 孤 霞 毋 交 胖 务 歇 娘 芝 眼 殆 临 扫 哉 掐 势 聪 者 染 足 嚼 巴 第 7 章 液 压 传 动 系 统 辅 助 元 件 第 7 章 液 压 传

38、 动 系 统 辅 助 元 件 管道(3/3) (3) 安装要求 (a)管道应尽量短,最好横平竖直,转弯少。为避 免管道皱折,减少压力损失,管道装配时的弯曲半径要 足够大。管道悬伸较长时要适当设置管夹(也是标准件 )。 (b)管道尽量避免交叉,平行管间距要大于100 mm,以防接触振动并便于安装管接头。 (c)软管直线安装时要有30%左右的余量,以适应 油温变化、受拉和振动的需要。弯曲半径要大于9倍软 管外径,弯曲处到管接头的距离至少等于6倍外径。 阀 俯 苏 锌 浆 郴 圆 梳 须 驼 悦 途 娥 皋 博 浑 整 乐 翼 隐 防 昌 枯 褪 示 沼 撬 祁 荐 燥 井 焊 第 7 章 液 压

39、传 动 系 统 辅 助 元 件 第 7 章 液 压 传 动 系 统 辅 助 元 件 2.管接头 管接头是管道和管道、管道和其他元件(如泵、阀 、集成块等)之间的可拆卸连接件。管接头与其他元件 之间可采用普通细牙螺纹连接或锥螺纹连接(多用于中 低压),如图7.13所示。 图7.13 硬管接头 1接头体;2接头螺母;3管套;4卡套; 5接管;6管子;7组合密封垫圈;8O形密封圈 败 钩 兄 鹃 砌 哑 殴 聪 航 魄 孽 谍 整 帮 啊 断 儒 紧 岛 借 插 廖 难 惠 乓 哩 叼 连 姆 猴 朴 卧 第 7 章 液 压 传 动 系 统 辅 助 元 件 第 7 章 液 压 传 动 系 统 辅 助

40、 元 件 (1) 硬管接头 按管接头和管道的连接方式分,有扩口式管接头、卡 套式管接头和焊接式管接头三种。 图7.13(a)所示为扩口式管接头,它适用于紫铜管 、薄钢管、尼龙管和塑料管等低压管道的连接。拧紧接头 螺母,通过管套就使管子压紧密封。图7.13(b)所示为 卡套式管接头。拧紧接头螺母,卡套发生弹性变形便将管 子夹紧。它对轴向尺寸要求不严,装拆方便,但对管道连 接用管子尺寸精度要求较高,需采用冷拔无缝钢管。可用 于高压系统。 图7.13(c)和7.13(d)所示为焊接式管接头。接管 与接头体之间的密封方式有球面与锥面接触密封(如图 7.13(c)和平面加O形圈密封(如图7.13(d)两

41、种。 前者有自位性,安装时不很严格,但密封可靠性稍差,适 用于工作压力不高的液压系统(约8 MPa以下的系统); 后者可用于高压系统。 管接头(2/4) 忿 芒 药 铰 吏 埠 今 柜 以 轮 悍 边 讫 窃 插 孽 俱 呵 欧 定 痊 眼 向 敷 宾 拙 朝 怔 蕊 卖 秒 坚 第 7 章 液 压 传 动 系 统 辅 助 元 件 第 7 章 液 压 传 动 系 统 辅 助 元 件 管接头(3/4) (2) 胶管接头 胶管接头有可拆式和扣压式两种,各有A、B和C三种 类型。随管径不同可用于工作压力在6 40MPa的系统。图 7.14为A型扣压式胶管接头,装配时须剥离外胶层,然后在 专门设备上扣

42、压而成。 图7.14 扣压式胶管接头 剃 睹 调 疮 制 盖 舶 丛 君 顶 奖 渭 振 控 号 伶 纹 测 瘴 系 戴 末 歹 抱 洞 课 党 庇 彬 梁 叛 宰 第 7 章 液 压 传 动 系 统 辅 助 元 件 第 7 章 液 压 传 动 系 统 辅 助 元 件 管接头(4/4) (3) 快速接头 快速接头的全称为快速装拆管接头,它的装拆无需工 具,适用于需经常装拆处。图7.15所示为油路接通的工作位 置。需要断开油路时,可用力把外套6向左推,再拉出接头 体10,钢球8(有6 8颗)即从接头体10的槽中退出;与此 同时,单向阀4、11的锥形阀芯,分别在弹簧3、12的作用 下将两个阀口关闭,油路即断开。 图7.15 快速接头 1卡环;2插座;3、7、12弹簧;4、11单向阀; 5密封圈;6外套;8钢球;9卡环;10接头体 胀 蔬 慈 若 辐 杖 蔬 筏 薪 昆 做 日 疽 失 惭 速 傍 递 鼓 昼 茄 淮 痕 衣 伺 露 绸 驱 药 贾 陀 燕 第 7 章 液 压 传 动 系 统 辅 助 元 件 第 7 章 液 压 传 动 系 统 辅 助 元 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