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化研究综观_沈家煊.pdf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6068450 上传时间:2020-09-04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714.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法化研究综观_沈家煊.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语法化研究综观_沈家煊.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语法化研究综观_沈家煊.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语法化研究综观_沈家煊.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语法化研究综观_沈家煊.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法化研究综观_沈家煊.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法化研究综观_沈家煊.pdf(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语法化 ” 研究综观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 言研 究所 沈家煊 褪要 : 语法化研究是当前语 言学发展的一个趋向 , 即把历时 研究与共时研究重新结合起来 , 其着眼 点是从语言的历时演变解释语言共时平面上的变异 。 本文对国外 “ 语法化 ” 研究的两条路子 、 已提出的 语法化的各条规律 、 语法化程度深浅的判定 、 语法化的原因和条件等问题作了概括和评介 。 关键词 : 语法化 , 历时 , 共时 , 结创 , 评述 一 、 什么是 “ 语法化 ” ? “ 语法化 ” (g ram maticaji:atio n 渗通 常 指 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转化为无实在意义 、 表 语法功能 的成分

2、这样一种过程或现象 , 中国 传统的语言学称之为 “ 实词虚化 ” 。 例如 汉语 “ 把 ” 、 “ 被 ” 、 “ 从 ” 等原来都是有实义 的动词 , 现已虚化为介词 。 介词属于虚词 , 西方叫功 能词(f u 刀etion wo r d s)。 虚化有程 度 的差别 , 实词变为虚词是虚化 , 虚 词变为更虚 的成分 (如词 缀和 屈折 形态)也是虚化 。 西方人也承 认 ,“ 语法 化 ” 这个概念 最早是中国人在1 3世 纪就提出来 的 , 元朝 的周 伯琦在 成六 书正伪 中说 : “ 大抵古人制字 , 皆从事物 上起 。 今之 虚字 , 皆古之实字 ” (郑 H arb s

3、观i e e r , 19 7 9 ) 。 欧洲到1 8世纪才有法 国哲学 家 Eti e nne B o nn o td e C oo dilla c 最先指出 动词 的屈折形 态 , 如时态标记 , 是由独立的词 变来的 。 因此M atiso作 (1 9 9 1)认为 , gr am - m atie alia z tio n 用汉语表达就叫 “ 虚化 ” 。 这 当然有道理 , 不过 “ 虚 化 ” 主要是针对词 义的 变化由实而虚 , 西方已有 “semantic b l“ a ch - sng ,、 一sema ntie w ea ke oing ” 这样的名称 。 “ 语法化 ”

4、 一词 则偏重于语 法范畴和 语法成分 的产生和形成 , 例如主语和宾语这样的 语法 范畴以及主格和宾格标记这样的语法成分是 如何产生 的?因此 “ 语法化 ” 的范围似乎比 乡虚化 , ,广。 Hyma n ( 1984) 曾把 “ 语法化 , , 限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 94年第4 期(总第 10 0 期) 定为语用法 (芦 agm a tic s) 经 过约定俗成变 为 语法 的过 程 。 也有人把 “ 语法化 ” 的范围扩 大 , 如 L ev io son (1983) 的定义是 “ 在语言的 词 汇 、 词 法/句法 、 语音等方面用编码来区分 语义 ”, 但这样的定义并不通行

5、。 二 、 为 什么又至视 “ 语 法化 ” 研究? 作为 语 言研究的一部分 , 语法化历来属 于历史语言学的范畴 , 直接跟研究语言的演 变 相关 。 1 9世纪它 是历史比较语 法 学家关 注的现象 。 B opp (1 8 16) 举 出印欧语中许多 实词虚化 的例子 , 认为这 对原始语言的构拟 至关 重要 。 Sehleg el (1818) 的观点是 , 虚化 , 如 指示代 词变为定冠词 , 数词 “ 一 ” 变为 不定 冠词 , 表 “ 有 ” 的动词变为完成体标志 , 这都是 为 了加快语言交流的速度 。 H u mb o ldt (1825) 提出语法 形式产生和形成的四

6、个阶段 , 井将 这些 阶段跟他 的语言类型学说 (孤立语一粘 着语一屈 折语)联系起来 。 A . Mi l el e t堪称 现代研究语法 化 的先驱 , 他在 (1912)中不 仅使用了 gr a m m a tic aliz ation 一词 , 而且提出三个值得注意的观点 : 一是 由 虚 化产生 的新的语法 形式会引起整个语法 系 统的变化 ; 二是语法化是个连续不断 的过程 , 虽然也可以分出阶段来 ; 三是虚化的程度跟 使用频率成正比 。 s咖r 在 语言论(19 2 1 ) 里谈到词义虚化时指出 ,“ 形式比它 的概念内 容存活 得长久 ”, 这已经触及了语法化的一条 。 1

7、7 。 重要规律 , 即形式和意义演化进程的不平衡 (详 见下) 。 为什么近些 年来语法化又重新成为许多 语言学 家关注的问题呢 ? 这跟7 0年代 以来 语言学 的发 展密 一 切相 关 。 原因大致有三个 。 一是结 构主 义语言 学和 生成 语法都 把语言看 作一个自足的系统 , 然 而语 法化现象却表明 语言并不是 一个 自足的 系统 , 它跟语言外 的 因素 , 如人 的认知 能力密不可分 。 例 如 , “ 她在 厨房 ” 和 “ 她在做 饭 ” , “ 在 ” 由表空间引 申为表 时间 , 而 不是 相反 , 这是 人 的认知总是从 空 间 转移到时间的规律在起 作 用 。 二

8、是结 构 主义 语言学从索绪尔开 始严 格区分共时研究和历 时研究 , 但实际上 有许多共时现象离开了历 时因素就解释不清 。 例如现代 汉语语法中的 介词 . 有些 是较地道 的介 词(如 “ 从 ” 、 “ 被 ” ) , 有些带有很强的动 词性以口 “ 到 ” ) , 有些则介 于 两者之间(如 “ 给 , ) , 离开 了汉语介词历史 上都由动词 虚化而来这一事实就无从解释 。 原因三是建立在真值条件上的语义学无法对 语义现象作 出令人满 意 的解释 。 “1 se e the eato n th e m at” , “1 see whaty ot互:ne an , 两个 “ s ee

9、 之间并没有什么共 同 的 “ 客观 的 ” 真值条件 。 “ 看见 , 是 视觉神经的反应 , “ 懂 ” 不一定依赖视觉 , 一个蒙住双眼 的 人仍 然可以说后面那句话 。 但是为什么 “ s e e” 可 以有 “ 懂 ” 的意 思 , “ k iek , sit , smell” 这些 词就没有呢? 如果不从词义的虚化或引申规 律上来考虑也不会找 到答案 。 70 年 代以后重新兴起的语法 化研究 把 r 重心从历时转向共时 , 也就是想用 语法化来 解释共时平面上 过 去难以解释的现象 ,止于是 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在长期分离之后又开始 结合 起来 。 Gi v6 n (19 71 )

10、 提出一个 著 名的 论点 : “ 今天的 词法曾是昨 天 的句法 。 ” 意思是 说 , 要了解一种语言现在的构词 法 , 就必须了 解这种语言早先阶段的句法 。 非洲的班图语 族 , 现今的句法是 SVO 一 (主动宾)词序 , 而在 词法上有些动词有宾格前缀(Ov ) 。 事实证 明 , 这种 词法上 的 OV 顺序是这类语言 早先 SOv (主宾动)句法 的残余 。 现代英语n t ,t e r a c k e: , trt,ek driv e r 这样的复合 词也反映 了英语在历史上 曾经 有 过 S OV 词序的 阶 段 。 Gi v6 n 后来 又提出 “ 今夭 的句法 曾是昨

11、夭 的章法 ”, 下面 还要 详谈 。 iL 如果还有一种语法格是零形式 , 那么这 种 格是宾格 、 作格或领格 , 依次类推 。 这样的 推断似已得到广泛语言 的验证 。 H改e n 等人(1 9 91 ) 将语法化看作若干 认知域之间的转移过程 , 他 们把各个基本的 认知域排成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的等级 : 人物事空间时间性质 这个等级的前半部分(由人到空间)是实 词变 为 虚词 的过程 , 后半部分(由空间到性质)是 虚 词进一步虚化 的过程 。 如他们调查的非洲 语言 中 , 表 “ 家 ” 或 “ 村庄 ” 的事物名词 虚化为 表处所 的介 词 , 这是前一过程 ; 表处所的介 词

12、又虚化为表领属关系的词缀 , 这是后一过程 。 T rau got t (19 82)将 H a lli day (19 7 0) 区 分的三种语法功能排成一个语法化程度由低 到高的等级 : 概念功 能 语篇功能人际功能 例 如英语 wi l ile 一词在古英语 (h wilum) 表 示 “ 有时 ”, 只有概念 功能 , 在中古英语表示 “ 当时 候 ”, 既有概念功能又有语篇功能 , 到 近代英语表示让步 , 就有了人际功能 。 在共时平面上判定语法化程度 , 可依据 的标准大体可归纳为:(1 ) 与人有关的低于 与人无关 的 , (2 ) 表空间的语法成分是语法 成分中虚化程度最低的

13、 , ( 3)三维(空间)低 于一维(时间) , 一维低于零维(原因 、 方式 等) , (4 )特殊低于一般 , 如 “ 工具 ” (特殊)低 于 “ 方式 ” (一般) , (5 )与名词有关的低于 与 小句有关的 , 如介词低于连词 。 这五条也只 能说个大概 , 还有哪些标准 , 标淮是否处处灵 验 , 都还有待深入研究 。 六 、 “ 语法化 ” 和结构层次变化 语言结构的层次就是结构内部 “ 直接成 分 ” l ( C) 的切分方式 。 语法化往往引起结构 层次的变化 。 L na ga c k e r ( 1977) 把结构层次 的变化分为三类 : ( l) 取消分界 b( 。u

14、o d a ry 1 05 5 ) , (2)改变分界(b oun d aryshif t ) , (3) 增加分界(b oun d ary ereation ) 。 头两类变化 跟语法化关 系密切 。 例如英语指示代词 tha t 虚化为连词 的过程就伴随着分界的改变 : ( a ) 1 5叮 th at: h eco m e s (b) 1 s ay that h ec o m es 举一些 汉语的例子 。 取消分界的情形 最多 , 例如现代 汉语的双音副词 “ 好象 ” 来自 “ 状语 十动 词” 的结构 “ 好象 ”: 他 们两个长得好象 , 刚走的那个人好象我哥哥,他好象有个哥 哥在

15、东北 。 表示程度的副 词 “ 好 ” 意义虚化 , 最后消失 ,“ 好 ” 和 “ 象 ” 之间的分界也随之 消 失 。 又例如助 动 词 “ 情愿 ” 原先是个主谓结 构 : “ 情愿 , 替娘娘受苦 。” 这里 的 “ 情愿 ” 是主 谓结构 ,“ 替娘 娘受苦 ” 是个追 加语 。 这种句 式用得多了就变成 “ 情愿替娘 娘受苦 ”,“ 情 愿 ” 变成了一个双音助动词 , 在句法平面上 “ 情 ” 和 “ 愿 ” 的分界消失 。 取消分界可用公式 Z户、 “ A B , AB , 来表示 。 改变分界的情形也不 少 。 例如 “ 上 ” 由动 作动 词虚化为趋向动词 : 遂跳 ! 上

16、船、遂跳 上 船 ; 野鸭飞 上天、 野 鸭飞上!天 。 又 如 “ 所 ” 原是表示 “ 地方 ” 的名词 ,“ 无所不知 ” 是没有什么地方不知道 , 后来虚化为助词 , 加 动词构成名词性短语 : 无所不知,无所 不知 、所不知 。 改变分界可用 公式 “ AB I e , A B IC”来表示 。 在研究中 , 我们可以从虚化着眼 , 考察由 此引起的层次结构的变化 , 也可以反过来从 层次 结构的变化 中探寻出虚化的作用 。 七 、 “ 语法化 ” 的原因和条件 这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重要 问题 。 有 人从语言 交流信息所要满足的条件出发 来寻 找语法化的原因 , 例如语言交流必须

17、同时满 足便于表达和便于理解两个条件 , 因此语篇 的组织和交流的意图等语用因素是语法化的 重要原因 。 然而我们对这些 因 素 还了解 甚 少 。 有人从认知心理的角度来 寻找 原 因 , 比 如说 , 人 的认知规律就是从具体到抽象 ,“ 隐 喻 ” 是 认知 的主要方式(L ako f f 泰 语完 成态助词 l迁。w 早期借 自汉语 的 “ T ” (i豆 。)。 美国英语借用俄语和依地语的后缀 一i n k , 仿 造了 nea tnik , b ea tnik , re f u se n ik 等一批新 词也是一个典型例子 。 代词 的语法化更有社 会因素在起作用 , 如日语 “

18、含干 ” 早期借 自 汉语名词 “ 璞 ”, 现在是第一人称代 词 ; 第二人 称代词 “ 理 ( ” 原是 “ 国君; 主人 ” 之意 。 语法化是 否要 受语言内部结构 的 制约 , 这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 从结构类型上 看 , 象汉语这样的分析型语言 , 实词虚化到一 定程度后似乎不再继续下去 , 没有象屈折型 语言那样虚化为屈折形态 。 另外书面语和口 语的互相影响可能也是一个因素 。 跟原 因和条件相关 的一个问题是语法化 的时间跨度 。 实词虚化的速度为什么有快有 慢?有的要经历漫长的世纪 , 有的好象在短 期内就可观察 出来 。 例如新的时态标记形成 较快 , 交替频繁 ,

19、 而名词的类别标记 、 动词的 派生词缀等新形式的出现很 慢 。 T ra ugo tt “ ,5 c o n j雌a rio n s划sre ,n de r a S ns k rirs P a r ehe l n 价g r lei chug n阴ir Je n e m d e r Gi r eh c i s动e 1 I , La t ie ,滋 h ce ,1 , P es r i .s c h enu nd Ge r次a n l c s he I: 分a r ehe n . Fa r n 好u rt: A ndr e注i父he . D e a L n c 叮 , 5 . 198 5 . A

20、 c a se s t udy in m otivate d e ha nge . InJohnH a im ane d . c I on ieiry i n y S na tx , Amste rdam: John Benjamin s . Die hl , L o n . 975 . Sa P ee c a s e : Som e r P in ejl P e s a nd their implie atio nseon c e rning lin ear order in natu r a lL a g l l a u ge . W ork ing 挑P er 9 . U niv e r

21、 sit yo fN orth D akota , Summe r Institute of Linguisties . Giv6n , T almy . 197 1 . H isto rieal syntaxa nd y S ne hr onic m orPhblg oy:a nareha eolg o jst , s i f e ld triP . h C iea g o Lin g ui sric S o ei e y t7: 394 415 . . 1973 . T b e tim e 么 x is Phen 。 砒 non . gu心e 49 。 1979 . Y Ok r: : 8

22、9压925 . 口nUndes rta 刀id n g Go r阴阴口. r A浇demie P l . e sS . Halliday , M . A . K . 1970 . L a ngu a ge stru eture and la nguage f u netion . InJohnLy on se d . 入怡w21沙八 2口刀 i n L I7 g I “1 511七5 . 1儿rrnondswor th: Pe nguin . H arb s m e ie r , C . 1979 . 林有伪亡办” v o n H扮m bol d ts 刀对扩 a n 才be lR勿.翻的t

23、u nd dl e产汤l O I 义,hi - s e h e G ra 阴阴 a t i k de s才t lc h i n e si s e h en . G ra 朴 O 玉 m b * id ge U n i ve fsi ty P res s . m a t i c a U n vi re s a lis17 . S t u t t多t f : E r i chLi , C . N . idge U niv e : sity P r e s s . l I n , 4 01 一 30 . T t augot t , E . C . 19 82 . F rom pr opo sitio

24、n a l to I洛man L . M . 1984 . F orma ndsu b s a t n。:e 10 texta ul a nde xPr e s幼venleaning、: Som e l飞; ,gu a ge univ e ra s ls . InB . But terwo rth etsema n士记一pragmati Ca,P朗tso f ga r mm住tic 、11- a l . e ds . 丫夕c I , n arion s f o r L a楷u群e v l ,了、e- r zation . In W . p . 玩1 1ma nn 卜 _ _ . 195 3 .

25、 R ektionu ndsyntaktis e h e Rehtio n 华书局 O e n . O F l l a L i馆uis tie a 17:339 一 78 . _ . 193 6 . C ammatica liz ationand ling uistic 收稿日期 : 通 99 4年6月30日 t印ology G enea r lL l s n ul stic s 26 , no l:3一3 通讯地址 : 10 0732 北京建国门内大街 , 中国于l 一平 干 院 L evi创on , 5 . C . 1983 . 尸mgm ari cs C ambridg。: 语言研究所

26、24 Ab s t ear t so fm a j or P a P es ri n th i o i ssue A syse t m a it e a PP earo ht oa P P li e dli n g us i t i cs , byG ui h S ich un , P . 9 The Pa e P rat temtPs to s etuPa theor eti a Clframework f orap plied ling示sties t ud i韶10 h t e 11您ht o f B e a r t la nf fy ,5 ge nea rl s” e tm th e

27、o r y . Itdis e u ss es v a riousasPe cs to fl飞ngu agele a r币ng in te r r ns of whole n e s穷int馆rity , re sear Gh d” a mie s 、 orderli朋55a nd i f n a liy t , s y s 全em e n v ir o n m幼t , e o ntl , 01a nd f e edb往c k . Tll e 。 SOlll e que stio n, r el ated o t the ;e a r easar e pr oPo,ed . A sur v e

28、yofst Ud ie son g r砰 斑m a ti ealiza tio n, by h S e n Jia x uan , p . 17 Thepa讲r stars t withthe obs er v ation 出a tthe emP从515 in lc ent g限m a n t i tc alia z ti皿 stud i留 恤s shif te df ro m dia chr o ny 佗0 syc n hro ny , a n d Po sitsthr ee re aso ns f o r h t is shif t . T h e n two m a jo r aP、 P

29、r o 3eh e s in the s e studiesand th eir r el atio nsa:ee x amined . It Poin s t o ut tb at l a nguagee。: ltaeta nd o th e rso c ialf a ctos rsho uidnot be n egl e c e t din the s t udyof mo tiv a 上ion s f o r ga r n unatic a lia z tion . Tll e r- th e Pa解r point3tothe n e e df o rareu n互o no fdia e

30、hroniea ndsy n c hro nic stud ie 3and itsimpil c 住tio n 3 f o r the studyo fC hin e s e g ra mm气r . T hewidth Z nd dePth ofer o s s一linguistiestudies , by X比 Lie o j ng , P . 2 5 C 0 5 5一linguis士ies亡udy 13 a ge jl er al士e rm u sed to eove reompor执tiv e h P ilolog3 1, e o nt. a lsi t v e an at” 13 ,

31、ltngl一is tio tyPology , ae ra l tyPolog y , u;飞i、er salgrammar , ete . , a l l of whi Ch h a ve be enintrodu e比 o t 11一 、guis招inC h in a . H owever , their de velo Pme nt15 u nbala need . C o ntmstivea n a l邓1515byf a rti l e m叱t Popula r . St”d ie s ofoth e r v a rietiesshou!d be e n c佣a r ged . M既

32、nh w ile , it15 time f o rcr。治 一lin guis ti a studie , to m o ve fr omo bs e r vatio n to d e s crit P io n ande xPla nation . M o e r in t e r e sting i f ndingsar e tllo s。 th ate r ve alsimil aritis eunderlyingsurf a c e dif f ee rn ee sa nd d if f e renc esu n d e rlyingsurf ace i smil a ritis e

33、 l万卜 twe e n l纽ng uags e . N eo 一 G rie e a.aPParatusa nd the n egationo fimPlie at u r e, by X u h S e nghu an , p . 3 o Th i sPaPe r ti resto e x a min e withinti le a f rm e w orkof N eo 一G riea en th e oryofeon v e r毗tio a n li饰 户i8 C ture so m e aspe ctso f a m arked n e gation 一 “the n e g a t

34、 io n o fimplia Ctu r e” , in cludingits 鱿r tl一 1 e, subt yPes , ge ne r ale x Pr e si s o n f e atu re s , itsi df fe r en ee s f r o m t加 “o ri dna r y , negationa nd its P以g matie f u解tio n . A equisitio n i neollege E ng lishedu ea tio n , by H加 Zh u a ngli n , eta l . p . 4 4 The f e a sib ili亡

35、yofa PPlyingKa r shen ,5 a c q uisitio n theo ry to E nglisjle duc atio nin h C in 3 ha s be怕 inv eotigated . o n thewhole it15f o un d th at le a rning Plays an lbre im p o ra tntrol e inC h in a 5eo ll e多 E nglisheduc ation . Atth e s am e tim ethePaPer argue s th atwe sho ulda doPt a f l e xib le

36、ait t tudeto w ard thePraetic e of f or eign la ngu ageae q u isi亡io n , whiei l c a n bef u rthere ategorie z dinto “a q C uisitionPr o p e r” , “guide d a oquisition”a nd“s elf一in stru etedaequisitio n ” . It15 s aid th atgui d edacquisitioo 13 tl一。 mo s t Promising乓ra e whe r ete解h e rse a n Play an a c tive r o l e . 诬 勺甲, J户 口. 。 80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 4年第4期(总第100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