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讨记录(一).doc

上传人:苏美尔 文档编号:6069379 上传时间:2020-09-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题研讨记录(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课题研讨记录(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课题研讨记录(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课题研讨记录(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研讨记录(一).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课题研讨活动记录表一课题名称阅读教学中课堂练笔的实践研究研讨主题指导课堂练笔的困惑活动时间2013.3.18地点学校会议室活动形式研讨会参与人员课题组全体成员人数12主持人毕环英记录人鲁翠凤活动过程记录活动过程记录一、本次研讨活动的主题提出指导课堂练笔的困惑,并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探讨相关对策。二、教师自由发言 张晓萍:一堂语文课的教学过程是通过对文本语言的研读、感悟,挖掘文本价值取向,进行语言积淀的过程,它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都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层次性是它不容忽视的一大特点。但有时却为了练笔而练笔,导致内容重复、情感不能提升、高时低效的后果。鲁翠凤: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以下几点引导学生走出心理

2、误区,强化个性化表达的突破口。在于思辨争议点个性表达练笔;或者于精彩典型处迁移运用练等。雷明:现今,在课堂上,我们不难发现一些教师经常会出一些无论是时间、空间都与学生有着遥远距离的题材让学生抒写。由于偏离了实际生活,尽管学生搜索枯肠,勉强草成,但总是缺乏真情实感,往往成了平淡空洞之作。毕环英:我相信只要运用得当,课堂练笔不但可以加强对文本的阅读理解,而且能进一步拓宽学生思路,深化主题,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情感体验能力、思维能力和人文素养。课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可以在文本空白处练笔;另外可以在角色体验中感悟文本等。王清:在阅读教学中,课堂练笔的采用,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的趋势,甚至有一种说法

3、:没有练笔的课堂,是没有深度的课堂、是没有学生思考空间的课堂、是没有语言训练的课堂。我们暂且不论这样的观点是否有其正确的一面,但是许多教师的的确确是在这些观点的影响下,对小练笔的认识发生了偏差,小练笔似乎变成了将情感诉诸笔端的一个代名词。吴世菊:我们有的教师,对练笔的认识仅仅局限在情感的表达,形式也局限在课堂结尾部分的总结式提升。在常年累月的这样训练中,学生已经深谙其道,激不起多大的兴趣,甚至,开始变得麻木。其实,练笔的目标是具有层次性的,形式也可以是多样化的:一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其实课文中的有些插图也同样可以来进行小练笔;二是抓住“空白”补一补;三是欣赏古诗,改一改等。杨志军:种种练笔

4、形式,绝不是简单机械的重复练习。它为学生的作文提供了生动的材料、鲜明的画面。通过描一描、仿一仿、补一补、改一改这些丰富多彩的训练形式,可以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思维,丰富他们的词汇,培养其想象和创新能力,提高其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只有这种不拘一格的训练,学生的作文兴趣才会提高,作文能力才会进步。胡生权:就文取材,把学生的语言组织运用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地结合起来,彼此交融,相互促进,形成简单有效的随文练笔,学生往往有内容可写,有话可说,有情可抒。但是这一系列的目标,必须通过及时、有效的引领疏导。如果火候未到,只会拔苗助长。魏业刚: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我们往往会存在这样的困惑:同样的练笔内容,为什么

5、在有的课堂上效果那么好,学生流于笔端的情感是那么丰富,所言论的道理又是那样朴实,远远超出了教师的预想。而自己将练笔原封不动地搬上了自己的课堂,但结果却差强人意,原因何在?一个词:火候未到!课堂几十分钟,是一个整体的、环环相扣的过程,语文尤其如此。学生的思维在一条脉络或是同一个原点的支撑下展开,课堂练笔方能取得成功。这功劳绝不仅仅只归功于课堂练笔内容的设计,之前的铺垫、浸润作用也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截取式课堂练笔的失败也就不足为奇。活动效果本次活动,老师们提出了指导课堂练笔的一些困惑,并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探讨了相关对策。 研究反思我们教师应该从实际出发,因时制宜,因班制宜,因人制宜地设计课堂练笔,真正让课堂练笔成为孩子习作进步的助跑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