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大水利工程地质报告.pdf

上传人:苏美尔 文档编号:6079631 上传时间:2020-09-06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2.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川大水利工程地质报告.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川大水利工程地质报告.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川大水利工程地质报告.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川大水利工程地质报告.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川大水利工程地质报告.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川大水利工程地质报告.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川大水利工程地质报告.pdf(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工工 程程 地地 质质 实实 习习 报报 告告 学学 院院 水利水电学院水利水电学院 学生姓名学生姓名 陶剑陶剑 学学 号号 20141414821822014141482182 年年 级级 20142014 级级 小组成员小组成员 卢愈容卢愈容、杨林、邓多、杨林、邓多、石益石益 指导教师指导教师 何鹏何鹏 教务处制表教务处制表 二二 0 0 一六一六年年 6 6 月月 8 8 日日 目 录 目录2 1工程任务及工程区自然地理概况 3 1.1 工程任务3 1.2 工程区自然地理概况3 2 工程部位地质条件4 2.1 地层岩性5 2.2 地质构造7 3拟建水库库区段岩体结构特征概况 8 3.1

2、主要结构面成因类型 8 3.2 主要结构面产状、性质简述.9 3.3岩体结构类型 11 4.龙门洞口拟修建小型水库坝、 库区河谷类型判断11 4.1主要结构面与河谷延展方向间的关系 11 4.2河谷类型判断 12 5.拟修建小型水库坝坝型选择论证 12 5.1 坝址区工程性 12 5.2 坝型的选择 13 5.2.1 重力坝 13 5.2.2 拱坝 14 5.2.3 土石坝 14 6.工程措施 15 6.1针对渗漏问题 15 6.2 针对坝基(肩)稳定性问题 16 7.结论及建议 16 龙门洞口拟修建小型水库坝坝型选择论证 1 工程任务及工程区自然地理概况 1.1 工程任务 此次工程拟在峨眉山

3、龙门洞口段建立一个小型水库, 其主要功能有: 为附近 村民提供生活用水;进行水力发电供村民使用;具有短期洪水调节能力,即在山 洪爆发时起到削峰作用;发展渔业及休闲观光业拉动村民经济增长。通过实习, 初步掌握岩浆岩和沉积岩的野外识别特征; 了解二叠系下统到三叠系上统的地层 层序;学习观察、识别、描述褶皱、断层、裂隙等地质构造的方法;观察山区河 谷地貌, 了解不同构造单元的河谷地貌特征; 实地使用地质罗盘训练、 掌握方位、 方向测量, 岩层产状及构造形迹产状的测量等基本技能。 最后做出综合地质评价, 拟建水库坝址区渗漏工程地质分析 ,给出建议。 1.2 工程区自然地理概况 峨眉山, 位于四川省乐山

4、市境内, 在四川盆地西南部, 西距峨眉山市 7 公里, 东距乐山市 37 公里。峨眉山位于神秘的北纬 30附近,雄踞在四川省西南部。 峨眉山原本是大峨山 (海拔 3098.8m) 、 二峨山 (海拔 1909m) 、 三峨山 (海拔 2021m) 及四峨山(海拔 982m)的统称。 峨眉山最大相对高差达 2600m。 按其高程和高差, 大峨山应属强烈切割中山; 龙门硐一带应属中等切割中山; 山麓地带龙马山、 红珠山等则是具有残丘特征的 低山, 峨眉平原则以西南高, 东北低为特点。 区内水系属大渡河水系。 受西南高, 东北低的地形控制,河流流向均自西向东,并在归入大渡河后继续东流至乐山注 入岷江

5、。 气候:气候: 平畴崛起的峨眉山,巍然屹立;气候垂直分带十分显著;山麓平原地区属中 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冬暖夏热、四季分明,降水集中在夏季;山地中部为冬长 夏暖的山地温带气候;山顶为亚高山寒温带气候,冬季漫长无夏。 4 图 1.2-1 植被:植被: 峨眉山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川东偏湿性常绿阔叶林亚带, 盆边西部中山 植被区。峨眉山植物垂直带谱明显从山麓至山顶反映了亚热带、亚寒带、寒温带 显著的气温垂直变化和完整的垂直带谱, 包括常绿阔叶林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 林针叶阔叶混交林亚高山针叶林和亚高山灌丛草甸。 1、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海拔 500-1500 米 主要植物有楠木、 桫椤、 大头茶

6、、 峨眉栲、华木荷、曼青冈、包石栎、川木莲、黄心夜合、长蕊杜鹃等。 2、 常绿和落叶阔叶混交林 海拔 1500-1900 米 主要植物有七叶树、 包石栎、 曼青冈、珙桐、连香树、水青树、木瓜红、大钟杜鹃等。 3、针阔叶混交林 海拔 1900-2400 米 主要植物有冷杉、铁杉、美容杜鹃、 槭树、桦木、高山柳、华西枫杨等。 4、亚高山针叶林 海拔 2400-3099 米, 主要植物有冷杉、铁杉、金顶柳、 金顶杜鹃、峨眉蔷薇、高山柏、独叶草、延龄草等。 5、亚高山灌丛草甸 海拔 28003099 米, 主要植物有金顶柳、高山柏、峨 眉贝母、峨眉光亮杜鹃、峨眉蔷薇等。 交通:交通: 峨眉山地区公路交

7、通较为发达,北可抵成都,南至峨边、西昌;东到乐山; 西达洪雅县高庙;还有成昆铁路在山麓东侧南北穿越,往来十分方便。 5 图 1.2-2 峨眉山地区的岩浆岩可分为侵入岩与喷出岩两大类。 侵入岩主要为峨眉山花 岗岩,喷出岩为峨眉山玄武岩。 峨眉山花岗岩不整合伏于震旦系喇叭岗组之下,在峨眉山背斜核部, 因遭受 剥蚀出露于张沟、洪椿坪、石笋沟等处。峨眉山玄武岩是大陆裂谷的喷溢产物, 广布于滇、黔、川接壤地带,面积 30 余万平方公里。峨眉山地区玄武岩形成于 晚二叠纪早期,出露范围北起桂花场以北二道坪,南至大为,东抵沙湾三峨山, 西达若蒿坪,面积约为 200 平方公里。清音电站剖面实测厚度为 258 米

8、。 2 工程部位地质条件 2.1 地层岩性 图 2.1-1 整个水库区段从库尾到坝址区的岩性变化如图 2-1.1 所示。依次为 P2- P1-P2-P2S-T1f-T1t 在库尾区段,大量分布有玄武岩,包括斜斑玄武岩(具五六变边形粗大柱 状节理),微晶玄武岩(具细长柱状节理,图 2.1-2),杏仁状玄武岩(图 2.1- 3) 。以及花岗岩,风化程度均较低。 图 2.1-2 图 2.1-3 坝址段地层属于早三叠纪嘉林江地层,为沉积岩,以石灰岩为主。在断层附 近区域,分布着一片泥岩和灰岩。岩性坚硬,风化程度也比较低。在向斜的核部 和牛背山断层的交界地带, 岩体风化程度接近全风化(如图 2.1-4)

9、 。 表层石灰岩 岩溶现象显著, 共两处较大的溶洞。在库区水位线以下和上部均发现有溶洞现在 已经开发为峨眉山矿泉水有限公司取水源(如图 2-1-5 所示) ,河谷底层有松散 沉积层。 图 2.1-4 图 2.1-5 2.2 地质构造 整个坝区, 在库尾河道表现为 V 型河谷, 图 2-2.1。 中下部表现为 U 型河谷, 图 2-2.2。在库区,横向河谷、斜交河谷、纵向河谷依次出现。在石船(白云岩) 区段,左岸表现为顺坡,右岸表现为反坡。坝址段位于牛背山背斜,核部地层下 二叠统,两翼分别依次为上二叠统、三叠系、侏罗系。南西翼产状正常,倾角 45 度左右。北东翼南端倒转,为斜歪倾伏背斜。背斜轴部

10、虽有断层通过,但因断距 较小,褶皱形态仍然保持完整。 坝址段没有明显的地质构造, 但是节理面很发育。 在左岸的陡直边上有明显 的构造裂隙:近垂直裂隙,宽度约 30 公分。其余的近垂直节理面也比较多,如 图 2-2.3。在右岸岩体主要为整体块状结构。 图 2.2-1 图 2.2-2 图 2.2-3 8 3 拟建水库库区段岩体结构特征概况 3.13.1 主要结构面成因类型主要结构面成因类型 在实习起始点处, 周围地层岩性为晚二叠系玄武岩, 左岸边坡有次生结构面, 即因内动力形成的结构面。如图 3.1-1 所示的节理和图 3.1-2 所示的层间剪切 带。 图 3.1-1 图 3.1.2 继续前行,我

11、们看到如图 3.1-3 所示的原生柱状结构面,这是属于岩浆岩的 火成结构面。在图 3.1-4 中,我们看到的接近垂直于地面的立面。这是由于不同 层沉积岩岩性不同而导致的差异风化而形成的, 这属于原生结构面中的沉积结构 面。 图 3.1-3 图 3.1-4 我们进入谷底在一座桥上时,我们看到了石船,如图 3.1-5 所示。石船形成 的原因也是因为河底沉积岩层面的走向与河流方向平行, 且沉积岩位于河流中心 部分岩层的岩性较为坚硬,而两侧岩性较为软弱。在水流日积月累的冲刷下,侵 蚀速度的差异使得河流中心形成了一条石船。 石船两侧的陡立面即为沉积岩的层 面,属于原生结构面。 在桥附近的边坡,如图 3.

12、1-6 所示,我们看到接近垂直的沉积岩层理。 图 3.1-5 图 3.1-6 图 3.1-7 和图 3.1-8 为本次实习的最后一站。 这里是水坝的预定修建位置,河谷 在这里突然收缩, 河流宽度变窄。 我们站在右岸可以清楚地看到左岸边坡的层理 构造,其中还有与层面平行沉积软弱夹层以及与层面近乎垂直的次生结构面。 图 3.1-7 图 3.1-8 3.2 主要结构面产状、性质简述 库区中游区段,由西至东方向依次出现了挖断山断层和牛背山断层。 挖断山断层产状 225 度56,位于牛背山背斜的西翼。断层垂直于河流, 处于峡谷之间。由于是压型逆断层,挤压破碎明显,部分玄武岩已由未风化时的 青灰色变为风化

13、后的灰黑色,岩石力学性质降低,透水性增大。 牛背山断层是牛背山背斜核部的逆断层。断层面走向北西,倾向西南,倾角 较大。上盘为灰岩,下盘为玄武岩,断层造成玄武岩缺失。在断层附近,岩体破 碎,且为风化提供了促进条件,附近部分岩体的风化程度已达到全风化、强风化 (如图 3.1-9) 。且在断层附近发现明显的岩溶现象。 分析:1、虽然这部分地区断层发育,岩体破碎、风化严重,但植被覆盖茂密(如 图 3.1-10)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岸坡的稳定性。 2、断层的存在,大大增加了库区渗漏的可能性,在以后的施工中要着重注 意治理库区渗漏的措施。 图 3.1-9 图 3.1-10 库区下游主要结构面即为沉积岩层

14、理面。 (如图 3.1-5)结构面与边坡面走 向近乎垂直,为横坡。在坡脚出有大量的松散堆积物,可见虽是横坡有利于边坡 稳定性, 但此处岩石岩性多以砂岩和页岩为主, 在风化作用和构造运动的影响下, 次生结构面发育,易发生小规模的崩塌、剥落或滑落。在此地区,应重点关注边 坡稳定性问题。 坝址区主结构面(如图 3.1-7 和 3.1-8)主要产状为 24680,走向大 致与河流延展方向垂直,为横向河谷,可能发生绕坝渗漏。裂隙较发育,同时可 以看见有纵向小角度倾向下游和上游的次生结构面, 应在坝型选择时着重注意这 些次生结构面的影响, 注意坝基的滑动破坏。 同时坝址区沉积间断面多由碎屑泥 质物填充,有

15、时对坝基,坝肩及浅埋隧洞等工程亦有影响,应在施工中予以清基 处理。 3.3 岩体的结构类型 在实习的起始地点,两岸边坡岩体呈整体块状结构,如图 3.1-1 和图 3.1- 2,岩体较完整,结构面不发育,间距大于 100cm,亚类属于整体状结构。图 3.1- 3 中的岩体属于典型的碎裂状结构,岩体完整性差,岩块镶嵌紧密,结构面较发 育,间距 3010cm,亚类属于镶嵌碎裂结构。再往后见到的基本都属于层状结构 的结构面,只是其结构面的间距不同,所属亚类不同。如图 3.1-5 和图 3.1-6 中 层面的间距较大, 属于巨厚层状结构或层状结构。图 3.1-6 和图 3.1-7 中层面的 间距较小,属

16、于中厚层状结构或互层结构。 4、库区河谷类型判断 4.1.主要结构面与河谷延展方向间的关系 库区上游段(图 4.1-1)边坡为横坡,向西倾斜,产状近乎南北走向,与东 西走向的河道几乎垂直,所以上游为横向河谷,稳定性较好,但容易发生库区渗 漏问题。库区中游(图 4.1-2)为横向河谷或与河道大角度相交的的斜交河谷, 库区下游石桥附近为纵向河谷,坝址处(图 4.1-3)为横向河谷,交替段为斜向 河谷。库区段有褶皱,断层地质构造,节理很发育,岩石破碎,玄武岩段原生节 理发育,库区中段为石灰岩,岩溶地貌发育,有多个溶洞;坝址段河谷为横向河 谷,主要结构面方向与河道流向垂直,但有一组平行于河流流向的水平

17、构造面。 原生结构面其走向与河流走向垂直, 河谷延伸方向与岩层走向方向近于垂直, 河 流穿过地段由于岩石的性质不同形成宽窄相间的河谷。 在库区中游有少段河谷为 纵谷。根据河谷延伸方向与岩层主要结构面垂直说明坝址河谷为横谷。且坝址区 两岸左岸陡立,右岸平缓,为单斜河谷。 图 4.1-1 库区上游 图 4.1-2 库区中游 图 4.1-3 坝址区 4.2 河谷类型判断 上游玄武岩河道为断面对称 V 型河谷,中段石灰岩河道为断面对称 U 型河 谷,水库中段为沉积岩不对称河谷,左岸为陡立顺破,右岸为平缓的逆坡;坝址 区为横向不对称河谷。由于岩溶地貌的影响坝址区内的地下水比较丰富,裂隙、 节理比较发育,

18、对库区渗漏问题影响较大。 5、拟修建小型水库坝坝型选择论证 5.1.坝址区工程性质 1.坝址区结构面产状:坝址区位于挖断山以下,岩层主要结构面为沉积岩 原生结构面, 主要产状为 24680, 大倾角与上游相交, 与水平线几乎垂直。 岩体表面上还有许多次生结构面,把岩体分割成许多的小块体, 但是在摩擦力和 结构力的作用下没有脱落,并不稳定。(图 5.1-2) 2.坝址区岩体结构类型:主要以层状结构和碎裂结构为主,间距 10-30cm 不等,并有一定散体结构。岩层走向与河流的走向垂直。层面、软弱夹层等结构 面较为平整;不整合面及沉积间断面多由碎屑泥质物构成且不平。表面的次生结 构面产状受地形及原结

19、构面控制,分布上呈不连续状,延展性差,在地表风化带 13 内发育。为泥质物充填,水理性质很差。坝址区主要结构面垂直于河流流向, , 同时伴有节理和卸荷裂隙等岩体为沉积结构 图 5.1-1 坝址区左侧岩体 图 5.1-2 坝址区右侧岩体 5.2 坝型的选择 5.2.1 重力坝重力坝 修建重力坝的优点 1.我们从图 5.1-1,图 5.1-2 中可看出坝址区两侧岩层分布不对称,且左侧岩 层表面的结构面产状受地形及原结构面控制,分布上呈不连续状,延展性差,在 地表风化带内发育。为泥质物充填,水理性质很差。而拱坝对两侧岩体工程性质 要求较高。所以坝址区较适宜修建重力坝 2. 重力坝剖面尺寸大,坝内应力

20、较小,筑坝材料强度较高,耐久性好。抵抗 水流侵蚀,渗漏,地震等能力比较强。 3.坝址区岩层结构面走向与河谷走向近乎垂直, 构成横向河谷,且向下延展较 长,不易滑动。适合修建重力坝。 4.在坝址区附近存在有大量易于开采的玄武岩, 花岗岩等, 单轴抗压强度均超 过 45MPa,能作为建坝时混凝土浇筑的骨料。 修建重力坝的缺点 1重力坝剖面尺寸大,材料用量多,工程成本比较高。 2重力坝坝体体积大,混凝土在凝结过程中产生大量水化热和硬化收缩,将 引起不利的温度应力和收缩应力,所以在浇筑混凝土时,需要严格控制温度,技 术要求比较高。 3左岸存在一道超过 30cm 的裂隙,且延展较深,构成了一道横向切割面

21、,并 且层面节理较多, 容易引发岩层滑动和坝体渗漏, 成为重力坝建设的一个不良因 素。 5.5.2 2. .2 2 拱坝拱坝 建设拱坝优势 1、在库区,有大量易于开采的玄武岩,单轴抗压强度均超过 45MPa,能作为 混凝土拱坝浇筑的骨料。 2、河谷比较狭窄,大约 6 米左右,适合于建设一个小型的拱坝。 3、库区左岸为一系列节理垂直于河道的岩层。 且向下延展较长, 初步可见左 岸没有构成侧向切割面的节理面,且没有构成临空面。 建设拱坝的缺陷 1、左岸存在一道超过 30cm 的裂隙,且延展较深,构成了一道横向切割面, 并且层面节理较多,成为坝址区拱坝建设的一个不良因素。 2、 水库右侧为较为完整的

22、岩体, 向下游的延伸较短, 能抵抗的荷载还需要进 一步考证。初步鉴定如果要建设拱坝,那么右侧需要建筑混凝土抗体。 3、左右两侧库岸岩石对称性较为欠缺。 进一步勘探 1、需要鉴定河床深处是否有滑移面 2、两侧岩石的抗荷载能力需要具体实验测试 5.5.1 1. .3 3 土石坝土石坝 在选定的坝址区修建土石坝的利弊 土石坝的优点是可以就地取材,节约大量水泥、木材和钢材,几乎任何土石 坝均可筑坝。土石坝能适应各种不同的地形、地质和气候条件。土石坝相比混凝 土重力坝而言, 土石坝能允许有一定的变形量也不会发生破坏。 土石坝需要一定 量的粘土材料来做心墙。在实习途中,我们并没有见到大片的农田,所以坝址区

23、 并没有方便的可以取得粘土材料的料场,这是在该坝址区修建土石坝的弊端。 另 外,土石坝坝体由土石料堆砌,土石料之间空隙较混凝土要大很多,在自重及水 压力作用下,会有较大的沉陷。在坝体内的水会形成由上游向下游的渗流。渗流 不仅使水库损失水量,还易引起管涌、流土等渗透变形。坝体内浸润线以下的土 料承受着渗透动水压力,并使土的内摩擦角和粘结力减小,对坝体稳定不利。土 石坝的抗冲能力也很低。 6、工程措施 6.1 针对渗漏问题 从库区上游、中游到库区下游、坝址区段,有多处地方容易发生渗漏问 题。为了减少渗流量、降低坝基扬压力、防止坝基因渗透变形而使地质条件发 生变化,须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解决渗漏问题:

24、 1、库区渗漏工程措施:上游峨眉山玄武岩地层段,可能沿牛背山断层和挖 断山断层形成的集中渗漏通道发生集中渗漏,且由于断层影响,形成的岩溶通 道进一步为集中渗漏创造有利条件。对于集中渗漏,宜使用混凝土铺盖措施防 渗;而某些破碎较严重的区段由于砂砾石层的存在或均布的风化裂隙,可能发 生均匀渗漏。对于均匀渗漏,施以水泥砂浆砌块石沟缝防渗。河床面可能发生 大规模裂隙性渗漏,应进一步勘查河床面是否有适宜的天然铺盖,并视勘查结 果适当采取黏土铺盖措施。两次喷出的岩浆岩体间的接触面适宜用浆砌条石或 混凝土进行封堵。 2、坝区渗漏工程措施:坝区左岸(如图 6.1.1)主要为层状结构,坝区渗 漏方式主要以绕坝渗

25、漏为主。岩石岩性为灰岩、砂岩,河流延伸方向与岩层走 向近乎垂直,在其横剖面上,其顺层排泄条件较好,与右岸相比,易发生绕坝 渗漏。砂砾、石层厚度较大,表面的次生结构面产状受地形及原结构面控制, 分布上呈不连续状,延展性差,在地表风化带内发育。为泥质物充填,水理性 质很差。应对其泥质物进行清理,然后进行帷幕灌浆防渗。右岸由于有较多的 碎石堆积物,须据情况进行清理,并施以相适宜的铺盖防渗措施。 图 6.1-1 16 6.2 针对坝基(肩)稳定性问题: 1、坝基部位石灰岩岩体结构致密,性质较硬、强度较高,但其具有可溶 性,在水流作用下易形成溶蚀裂隙、地下溶洞。要着重主要坝基岩体滑动形成 的“三面”:滑

26、动面、切割面和临空面。主要在坝基处理时,可以在坝的上游 设置水平铺盖,同时在坝址下游坝脚附近设置排水垫层、减压井和排水沟等措 施,其水平铺盖的主要作用是延长渗漏路径,把渗流坡降控制在允许的范围之 内,以防止地基土发生渗流变形;而修建排水沟的主要目的是排走剩余渗流, 降低坝体浸润线和下游的剩余水头。或者采取修建防渗墙和坝基灌浆等措施。 2、坝肩的稳定性(如图 6.1-2),要着重注意岸坡出有倾向下游的缓倾结 构面。这些缓倾结构面在岩体下部可能构成天然的滑移面,需要进一步勘探并 采取措施。对于裂隙岩层,可通过固结灌浆来提高岩体的完整性。 图 6.1-2 7、结论和建议 结论结论: 由于该河谷为横向

27、不对称 V 型河谷,左岸较陡而右岸较缓,因此可排除修 建拱坝的可能性。沿勘察路线,未发现沿途没有在河漫滩区域内种有水稻等作 物,说明工区内缺乏粘性土,如果采用土石坝,则不得不将粘性土从其他地方 运到工区,不但增加了运费,还面临挖方赔偿及挖方本身的费用问题。若修建 土石坝则还要在左岸打导流洞,这样大大增加了工程费用,在水库的经济效益 不是很大的情况下,修建土石坝也不太合适。 考虑到该工区存在丰富的石材来源,以及工区的工程地质条件、水文气候 条件和施工条件、地震等的影响,采用浆砌石重力坝较为合适。浆砌石重力坝 即为用胶结材料砌筑石料建成的重力坝。这种坝体体积大重量大,主要依靠坝 体自重与地基间的摩

28、擦力维持稳定,坝体坚固可靠,使用耐久。这种坝还有就 是就地取材,节省水泥;水化热温降低,不需要采取温控措施,不需要设纵 缝;节省模板,减少脚手架,木材用量较少,减少施工干扰;施工技术易于掌 握,施工安排比较灵活,可以分期施工,分期受益,在缺少施工机械的情况下 可用人工砌筑等优点。 根据以上的综合分析,龙门硐水库的坝型应选择浆砌石重力坝。由于水量 不是很大,大坝的溢流可采用坝面溢流,这样不仅可以节余修建土石坝时需在 左岸山体打泄洪洞的费用,同时也弥补了修建拱坝的地质缺陷。根据坝址去的 地质条件,修建大坝时要注意左岸及坝基的防滑处理和库区的滑坡问题。 建议建议 (1)准确勘察坝址区的地质条件:因为

29、坝址区左岸岩层结构面产状近乎垂 直于河谷方向,应该详细勘察是否存在多组平行的节理和破碎面,论证大坝发 生滑移的可能性,并且依此确定大坝的各项设计标准。 坝址区目估到河流两岸都是呈横坡,可以初步判定稳定性较好。但是河谷 左岸有明显的沿河流方向的裂隙面,因此判断坝基底部应该也有。另外,在右 岸也可以见到沿河流方向开度不是很大的裂隙,在垂直河谷方向也有裂隙,这 样坝基下的岩体有可能被三组结构面切割形成滑移体。虽然下游的河床目估较 平缓,不会形成陡立临空面,但是若坝址处于一个软弱的结构面上,就构成了 临空面,此时坝基很容易向下游滑出,因此,建议进一步勘察坝址区地质条 件,论证坝基滑移的可能性。 此外,

30、还应勘察是否在两岸岩层存在岩石破碎带,避免由于岩层滑落松动 引起坝体失稳甚至倒塌现象。 (2)严格检测当地建筑材料是否达到筑坝标准:虽然实习区的可用工程材 料种类多样、岩石岩性较好,而且与建坝坝址距离相对较近,且交通便利,就 地取材能极大程度上降低工程成本。但是,当地的建筑材料只是经过我们非专 业的初步的判断满足工程筑坝标准,并没有经过严格的检验,而且,我们初步 的观察也发现的当地石料存在较严重风化裂隙等现象,所以,应检测岩石作为 大坝各部分的材料时是否合乎要求。 18 在实习区,有很多岩性较好的岩石,如花岗岩、玄武岩、石灰岩等,这些 岩石岩性坚硬,是相对较好的筑坝材料。但是,我们也不难发现,

31、在一些岩石 表面有土色或锈色,说明其风化严重,而且可见裂隙较发育。并且在实习区可 以见到许多岩溶现象,也有地下水的渗出。这些情况都说明当地石料在做为筑 坝材料上可能还存在一定问题,需要进一步通过试验来检验其各种性质,以保 障其作为建材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进行土石料参数实验时,可选取有代表性 的土石料进行强度实验、渗透实验等,确定石料是否合适;在施工中挖方石料 时,可以按料场要求增做坝料颗粒级配、抗剪强度、压缩模量等的实验,以保 证采集的石料达到大坝各部分建筑的要求。 (3)研究水库和坝区渗漏可能性的问题。如考虑通过坝基渗漏、绕过坝肩 渗漏或是通过分水岭向邻谷渗漏等情况。 在实习区的左岸可以见到

32、主要结构面的走向与河流流向近于垂直,因此在 顺河流方向的渗透条件不利,绕过坝肩发生渗漏的可能性并不高。但是在坝基 处不清楚是否有延伸的断裂带,且可能有节理方向与河床平行,因此坝基的渗 漏问题需要进一步分析论证。由于坝址区是横向河谷,因此很可能发生的是库 区渗漏。水库蓄水后,水库中的水有可能沿着横坡中透水性较好的岩层邻谷向 邻谷渗流。若邻谷的水位低,则可能会发生永久性渗漏,这对水库效益影响极 大。在水库修建之前应该对此情况进行详细的勘察。比如对疑似透水性较高的 岩层进行抽水实验测定渗透系数,或进行压水实验测定透水率等。 然后根据勘 察的情况,在建坝之前做坝基和库区的防渗处理,采用灌浆、高压冲刷粉细砂 方法改善坝基处的地质条件,避免发生渗漏,导致蓄水不能达到预定水位的问 题。 参考文献: 1地质基础实习指导书 ,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2崔冠英, 水利工程地质(第四版)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11 3常海玲,国内水坝分类浅谈,中国科技博览, 2013(37):100-1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