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工作方案.docx

上传人:yyf 文档编号:610523 上传时间:2018-11-2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工作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工作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工作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工作方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工作方案 特征码 BPDdzgCVQEOCNkydKBdy * 根据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的工作部署,结合省政 府实施“食品放心工程”工作的要求,制定 20XX 年市治理 “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工作方案如下: 一、治理畜牧业产品污染。由市农业局承办,市经贸局、 卫生防疫站、质监局、工商局、公安局协办。治理目标:实行 定点屠宰区域的猪、牛、羊定点屠宰率均达到 85%以上;上市 猪、牛、羊肉卫生指标合格率均达到 95%以上;加快规模饲养 场畜禽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继续在全市范围内推行品牌肉上 市;生产和流通环节生猪“瘦肉精”检出率、上市禽类

2、抗生素、 磺胺类药物残留和鲜牛奶抗生素超标检出率均控制在 1%以内。 主要措施: (一)由市经贸局负责,市农业局、工商局、公安局配合, 加强生猪、牛、羊定点屠宰管理,依法严厉打击和查处生猪私 屠滥宰行为,继续抓好牲畜屠宰定点屠宰厂(场)清理、整顿 和管理工作。市工商局负责、市农业局配合,积极推行鸡鸭集 中宰杀试点工作;市经贸局、市工商局负责品牌肉的宣传推广 工作,提高品牌肉的市场占有率。 第 2 页 (二)由市农业局牵头负责,治理畜牧养殖污染,加快畜 禽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加强源头监管,建立健全防范病死猪 肉上市的有效管理机制。从源头上解决染疫、病死畜禽流入市 场的问题。 (三)由市质监局负责

3、,市卫生防疫站、农业局配合,加 强对鲜奶成品卫生质量自检的监督检查,重点加强对成品奶质 量管理的监督检查。 (四)由市农业局负责,开展全市兽药专项执法检查,严 厉查处违规生产、销售、使用兽药的行为。 (五)由市农业局负责,开展对规模饲养场使用抗生素和 磺胺类药物的监督检查,重点开展对鲜牛奶抗生素残留的检测。 (六)由市农业局负责,在巩固提高生猪“瘦肉精”禽类 抗生素磺胺类药物检测工作基础上,开展生猪莱克多巴胺尿样 检测,继续开展省际边境动物防疫监督检查工作,做好重大动 物疫病防治工作,加强疫情预警,严格重大动物疫情检测、报 告处置制度。 (七)由市卫生防疫站负责,加强对宾馆餐饮部、酒楼、 饮食

4、店、学校、企事业单位、建筑工地食堂畜禽产品购进的卫 生质量管理,监督企业建立健全进货索证索票和台帐登记制度, 查处违规行为。着力在餐饮业推进品牌消费,实行定点采购。 二、治理种植业产品污染。由市农业局承办,市卫生防疫 第 3 页 站、工商局、粮食局协办。治理目标:上市蔬菜农药残留和重 金属超标率、上市主要水果农残超标率、主产区茶叶农残超标 率均控制在 5%以内;大米卫生指标市场抽检合格率达到 98%以 上。主要措施: (八)由市农业局负责,继续建立和完善全市产地定点监 测网和农药残留检测、蔬菜重金属残留检测。 (九)由市农业局负责,开展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生 产、销售和使用的行为的专项执法检

5、查,加强对果蔬用药和农 药店经营剧毒农药的管理,建立专柜和台帐,实行索票索证, 强化对果蔬、茶叶使用的农药添加含有国家禁(限)用的高毒 农药成份抽检和查处力度。市供销社负责做好系统内农药经营 企业的管理工作,做好连锁配送经营,深入开展“放心农资下 乡进村”活动。 (十)由市卫生防疫站负责,开展对上市蔬菜、水果、茶 叶、大米重金属、农药残留的抽检;由市工商局负责督促城区 水果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建立蔬菜、水果快速检测室并开展日 常抽检,加强索证索票,市场准入管理。 三、治理水产品污染。由市农业局承办,市卫生防疫站、 工商局协办。治理目标:水产品药物残留超标检出率控制在 5% 以内,水产品及水发产品

6、甲醛检出率控制在 1%以内,主要措施: (十一)由市农业局负责,开展水产品药残专项治理,加 第 4 页 强对水产养殖中兽药使用、兽药残留检测和监督管理,严防使 用孔雀石绿,加大违法用药的行政处罚力度,并负责推进无公 害水产品基地建设,促进无公害水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 作。 (十二)由市卫生防疫站负责,市工商局、农业局配合, 开展水产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水产品及水发产品甲醛等有毒 害物的监督抽查工作,严厉打击违法经营行为。由市工商局负 责督促城区和主要集镇水产品批发和农贸市场业主设立水产品 甲醛快速检测室,并开展日常抽检。 四、治理饮用水污染。由市建设局、卫生防疫站、水利局 承办。治理目标:

7、城市市政供水管网末梢水水质合格率达到 98%以 上;二次供水清洗率达 80%以上,4 项常规指标合格率达 95%以 上,浑浊度1NTU 达标率在 90%以上;瓶(桶)装饮用水生产 企业卫生指标抽检合格率达 95%以上,市场抽检卫生指标合格 率达 95%以上;农村行政村的供水覆盖率 80%以上。主要措施: (十三)由市环保局负责,开展保障居民集中区和饮用水 源地等敏感区域环境安全大检查,重点排查排放有毒有害污染 物的企业、各类废渣坝和尾矿坝、生产经营处置危险化学物品 的企业及放射源使用单位,清除生产、运输、储存、处理、处 置等环境安全隐患。 (十四)由市建设局、卫生防疫站负责,开展自来水水质、

8、二次供水及其设施的监督检查,重点抽查城区市政供水单位设 第 5 页 施及水质卫生状况,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继续加强对二次供水 清洗队伍及其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督促清洗、消毒和水质送 检;继续开展城区供水水质检测工作的质量考核,确保市政供 水水质达到国家标准。负责督促街道居委会、社区、物业管理 等开展辖区内二次供水设施的清洗工作和市政直供工作。 (十五)由市卫生防疫站负责,对全市瓶(桶)装水生产 企业卫生许可证发放的规范管理,开展对全市瓶装饮用水市场 的抽检;由市质监局负责加强瓶(桶)装饮用水生产企业质量 卫生日常监管和抽检工作。 (十六)由市卫生防疫站负责,市水利局配合,制定全市 农村饮用水监测

9、方案,建立健全农村饮用水监测点,扩大农村 水质监测点的覆盖面,加强农村饮用水监测工作,保障农村居 民饮水安全。 (十七)由市水利局负责,继续协调有关部门共同实施 福建省千万农民饮水工程建设规划 ,推进百万农民饮水安全 工作,新建 10 个村级供水设施。 五、治理加工食品污染。由市质监局承办,市卫生防疫站、 工商局、药监局、粮食局协办。治理目标:全市酱油、食醋、 鱼露、豆腐等豆制品市场抽检卫生指标合格率达 96%以上;粮 食复制品(挂面、线面、粉干等)市场抽检卫生指标合格率达 到 95%以上;食用油 B1 市场抽检超标率控制在 1%以内,食用油 过氧化值、酸值市场抽检超标率分别控制在 3%以内;

10、小麦粉增 第 6 页 白剂市场抽检合格率、肉蛋乳再制品市场抽检卫生指标合格率 均达 98%以上;罐头、糕点、饮料、酒类市场抽检卫生指标合 格率达到 91%以上;米、小麦粉、食用油、酱油、醋、肉制品、 乳制品、冷冻饮品、速冻米面食品、膨化食品、白酒、婴幼儿 配方乳粉等 17 类食品无证生产销售行为得到遏制;全面推进糖 果制品等 13 类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主要措施: (十八)由市质监局负责,全面实施商品质量安全市场准 入制度,全面推进糖果制品、茶叶、啤酒、葡萄酒、黄酒、酱 腌菜、蜜饯、炒货食品、蛋制品、可可制品、焙炒咖啡、生产 加工品、淀粉及淀粉制品等 13 类食品市场准入工作;强化对大

11、米、小麦粉、食用油、酱油、食醋、肉制品、乳制品、饮料、 调味品、冷冻饮品、方便面、饼干、罐头、速冻米面、膨化食 品、白酒、婴幼儿配方乳粉等 17 种食品无生产许可证的查处力 度。 (十九)由市质监局负责,建立健全全市食品生产加工安 全监管工作机制,进一步深化食品生产加工业专项整治工作成 效。成立食品生产加工业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本地食品生 产加工业整治工作意见,部署开展食品生产加工业整治工作, 与各乡镇(街道)签订食品生产加工安全责任书,在乡镇(街 道)政府设立食品生产加工安全兼职协管员,协助质监部门开 展相关工作,切实做到职责到位。各级政府要大力支持质监部 门进一步完善“三员四定、三进四图

12、、两书两册一证一报告” 第 7 页 的食品质量安全区域监管责任机制(三员即监管员、协管员、 信息员;四定即定区域、定任务、定人员、定责任;三进即进 村、进户、进企业;四图即食品企业数量变化动态图、食品行 业分布图、监管责任落实图、食品安全警示图;两书即责任书、 承诺书;两册即乡镇分管食品安全领导、协管员花名册;一证 即食品生产许可证;一报告即定期向当地政府报告食品质量安 全工作) 。 (二十)由市质监局负责,按照分类监管的原则,采取巡 查、强制检验、定期抽查、年审、执法检查和回访等措施,加 强对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企业的后续监管,规范获证企业生产 经营活动,提高食品生产加工水平,保证食品质量安全

13、。 (二十一)由市经贸局、质监局、工商局、卫生防疫站、 药监局、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部门建立食品安全监管协作机制, 共同组织在生产、销售、消费等环节开展以查处无证生产销售 为内容的联合执法专项检查行动,严厉查处无卫生许可证、无 营业执照、无生产许可证等生产经营行为,严厉打击滥用添加 剂、使用非食品原料生产加工食品、保健食品添加违禁药物等 违法行为。 (二十二)由市质监局负责,工商局、卫生防疫站配合, 以农村和城乡结合部为重点,落实“既要便民,又要管好”的 原则,对食品小企业小作坊进行分类的监管,将加工食品分为 风险食品、重点监管食品,对有一定基础的,帮扶引导促进其 第 8 页 提高生产水平和质量

14、水平,对不具备生产条件的风险食品、小 作坊予以关闭。 (二十三)由市质监局负责,市卫生防疫站、工商局配合, 在全市范围开展乳制品专项整治工作,着重强化对婴幼儿奶粉 和学生奶卫生质量的监督检查,继续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 级管理制度,开展对皮蛋、酱油、月饼、蜜饯、腐竹、黄花菜 等食品的卫生质量抽检。 (二十四)由市质监局负责,工商局配合,组织落实“四 个一批” ,即扶持一批名优食品企业争创名牌产品,帮助一批中 小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做大做强,提请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关闭 一批不具备生产条件的食品生产企业、严厉惩处一批制售假冒 伪劣食品违法犯罪分子。 (二十五)由市卫生防疫站负责,市工商局配合,继续在

15、全市推进散装食品卫生管理规范实施工作,监督食品零售 企业严格按照规范要求经营散装食品。 (二十六)由市粮食局负责,加强粮食系统内大米、小麦 粉、粮食复制品、食用植物油加工企业(包括省市定点骨干粮 食加工企业)管理,完善企业质量保证体系,引导企业提升质 量安全保证能力。 (二十七)由市粮食局负责,根据有关政策规定加强对地 方储备粮油质量状况的监督抽检,定期对收购、储存、加工活 动中的粮食质量和原粮卫生进行抽查和监测,严格执行陈化 第 9 页 粮处理若干规定 ,做好陈化粮流向跟踪监督工作,防止陈化粮 流入口粮市场。 (二十八)由市粮食局负责,会同市粮食行业协会,加强 行业自律工作,组织粮食企业开展创建“放心粮油”产品、 “放 心粮油销售企业”活动,开展建立大米、小麦粉、食用植物油 诚信企业试点活动。 六、治理餐饮业食品污染。由市卫生防疫站承办,市经贸 局、教育局、工商局、环保局协办。治理目标:全市餐馆(酒 家、酒楼、 1 2 下一页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事务文书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