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包穿刺术的详细操作步骤.docx

上传人:苏美尔 文档编号:6120177 上传时间:2020-09-1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包穿刺术的详细操作步骤.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心包穿刺术的详细操作步骤.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心包穿刺术的详细操作步骤.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心包穿刺术的详细操作步骤.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心包穿刺术的详细操作步骤.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包穿刺术的详细操作步骤.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包穿刺术的详细操作步骤.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心包穿刺术心包穿刺术 (pericardiocentesis)是将穿刺针和(或)留置导管置入心包腔,抽吸心包积液(pericardium effusion) 用于诊断和治疗的方法。心包穿刺患者可通过化验心包(pericardium) 腔中的液体了解心包积液的性质,并根据心包积液的性质来查明心包炎(pericarditis) 的病因。此外,当心包有大量积液时,患者的血液循环受到严重干扰,静脉血不能顺利回到心脏,心脏的排血功能发生障碍,心包穿刺放出大量积液便可使患者症状减轻,甚至消失。1840 年维也纳医师Franz Schuh 首次演示了心包穿刺术。心包穿刺必须在无菌技术下进行,局部麻醉,穿刺

2、部位不可过深,以免刺破心房、心室或刺破冠状动脉造成心包腔大量积血。心包穿刺虽有一定的危险性,但如严格按操作规程谨慎进行,还是比较安全的一种诊断兼治疗的方法。1. 心包穿刺可缓解症状、协助诊断和给药治疗。2. 心包穿刺部位可选择剑突下穿刺、 心尖部穿刺或超声定位穿刺。3. 冠状动脉造影的主要目的是明确有无冠状动脉疾病、 选择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4. 首次抽液量以100 ml 左右为宜,以后每次抽液300 500.ml 。5. 穿刺及引流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症状和生命体征的变化。一、适应证1. 大量心包积液出现心脏压塞症状者, 可穿刺抽液以解除压迫症状。2. 抽取心包积液协助诊断,确定病因。3.

3、心包腔内给药治疗。二、禁忌证1. 出血性疾病、 严重血小板减少症及正在接受抗凝治疗者为相对禁忌证。2. 拟穿刺部位有感染者或合并菌血症或败血症者。3. 不能很好配合手术操作的患者。三、术前准备1. 药品2%利多卡因及各种抢救药品。2. 器械5 ml 注射器、 50 ml 注射器、胸穿包。如行持续心包液引流则需要准备穿刺针、导丝、扩皮器、深静脉输液管。3. 心脏监护仪、除颤器。4. 术前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协助确定部位、进针方向与深度。同时测量从穿刺部位至心包的距离,以决定进针的深度。.四、操作方法1. 患者一般取坐位或半卧位,暴露前胸、上腹部。应尽可能地使穿刺部位离心包最近,同时尽量远离、避免损伤

4、周围脏器。使用超声心动图来确定穿刺方向和部位。穿刺部位以剑突下和心尖部最常用。2. 消毒局部皮肤,覆盖消毒洞巾,在穿刺点自皮肤至心包壁层做局部麻醉。3. 将穿刺针在选定且局麻后的部位进针, 具体方法为: 剑突下穿刺:在剑突与左肋弓夹角处进针,穿刺针与腹壁呈3045,向上、向后并稍向左侧进入心包腔后下部;心尖部穿刺:在左侧第 5 肋间或第 6 肋间部位进针,沿肋骨上缘向背部并稍向正中线进入心包腔;超声定位穿刺:沿超声确定的部位、方向及深度进针。4. 进针缓慢, 待针锋抵抗感突然消失时, 提示穿刺针已进入心包腔。有心脏搏动撞击针尖感觉时,应稍退针少许,以免划伤心脏,同时固定针体。送入引导钢丝。观察

5、有无早搏,如有较多早搏,可疑进入心腔。5. 扩张器扩张皮肤, 沿钢丝送入单腔或双腔深静脉管。 注意尾端钢丝露头固定,以免钢丝带入。退出导丝,观察引流效果,必要时可适当调整导管的位置,保证引流通畅。记录导管体表标记,防止脱出或滑入。首次抽液量以100 ml 左右为宜,以后每次.抽液 300500 ml ,避免抽液过多导致心急性扩张。6. 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的脉搏、面色、心律、心率变化,如有虚脱等情况,应立即停止穿刺,将患者置于平卧位,并给予适当处理。7. 心包引流管拔出,覆盖消毒纱布,压迫数分钟,并以胶布固定。8. 从导管中抽出的液体标本送做常规生化检查、 细菌培养及脱落细胞等检查。五、并发症及处

6、理1. 肺损伤、肝损伤最好有超声心动图定位,选择合适的进针部位及方向,避免损伤周围脏器。2. 心肌损伤及冠状动脉损伤引起出血选择积液量多的部位,并尽可能地使穿刺部位离心包最近,术前用超声心动图定位,测量从穿刺部位至心包的距离,同时缓慢进针。3. 心律失常穿刺针损伤心肌时,可以出现心律失常。术中应缓慢进针,注意进针的深度。一旦出现心律失常,立即后退穿刺针少许,观察心律变化。4. 感染严格遵守无菌操作,穿刺部位充分消毒,避免感染。持续心包引流的患者可酌情使用抗生素。.六、注意事项1. 严格掌握适应证, 应由有经验的医师操作或指导, 并在心电监护下进行穿刺。穿刺及引流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症状和生命体

7、征的变化。2. 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 嘱其在穿刺过程中不要深呼吸或咳嗽,麻醉及止痛要充分。3. 穿刺过程中如出现早搏, 提示可能碰到了心肌, 要及时外撤穿刺针。4. 引流液有血时, 要注意是否凝固, 血性心包积液是不凝固的,如果抽出的液体凝固,则提示损伤了心腔或动脉,严密观察有无心脏压塞症状出现,并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5. 抽液速度要慢,首次抽液量一般不宜过大。6. 为了防止合并感染, 持续引流时间控制在 7 天以内。 如果需要长期引流,应考虑行心包开窗术等外科处理。心包穿刺患者可通过化验心包腔中的液体了解心包积液的性质,并根据心包积液的性质来查明心包积液的病因。此外,当心包有大量积液时,患者的血液循环受到严重干扰,回心血液不能顺利回到心脏,心脏的排血功能发生障碍,心包穿刺放出大量积液便可使患者症状减轻。心包穿刺必须在严格无菌下进行,局部应用局部麻醉,穿刺部位可选择胸骨旁及剑突下径路,不可过深,以免损伤心脏及周边组织。心包穿刺虽有一定的危险性,但如严格按操作规程谨慎进行,还是比较安全的一种诊断兼治疗的.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