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5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党课讲稿(精选)“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古往今来,无数历史经验教训都在警示我们,勤俭节约关乎国家兴衰、民族存亡。在当下,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承载着时代使命,为党政机关的行为规范树立了鲜明旗帜。今天,让我们一同深入解读这一条例,探寻其中蕴含的深刻价值与实践路径。一、溯源:勤俭节约的红色传承勤俭节约,犹如一条坚韧的精神纽带,贯穿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回首革命战争年代,条件之艰苦超乎想象。红军长征途中,战士们面临着缺衣少食的困境,却从未有过丝毫退缩。他们身着破旧衣物,翻雪山、过草地,靠着顽强的意志和对革命的坚定信念,一步一步丈量出胜利的道路。
2、在延安时期,面对国民党的重重封锁,物资极度匮乏。毛泽东同志以身作则,夜晚办公仅用一根灯芯照明,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节约的真谛,为广大党员干部树立了光辉典范。王震将军率领三五九旅在南泥湾开展大生产运动,他们披星戴月、辛勤劳作,硬是将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变成了“陕北的好江南”,实现了粮食的自给自足,靠的正是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国家建设面临着巨大挑战。在那个物资短缺的年代,全国人民在党的带领下,齐心协力、勒紧裤腰带搞建设。广大工人阶级加班加点,为国家的工业化贡献力量;农民们精心耕耘,努力提高粮食产量。在大庆石油会战中,铁人王进喜带领工人克服恶劣环境,人拉肩扛运钻机,破冰取水保
3、开钻,展现出了“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豪迈气概。在这一过程中,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粒粮食,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这种勤俭节约的精神,不仅为国家的经济建设积累了宝贵财富,更塑造了中国人民勤劳朴实、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二、反思:条例出台的现实映照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物质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然而,一些铺张浪费现象却在悄然滋生,在党政机关中表现得尤为突出。部分单位在公务接待中讲排场、比阔气,超标准接待屡禁不止。有的一顿公务餐花费数千元,高档菜肴、名贵酒水摆满餐桌,这些费用最终都由公款买单,严重浪费了公共资源。在办公用房方面,一些领导干部违规占用大面积办公场所,进行豪华装
4、修,与普通工作人员的办公条件形成鲜明反差。公务用车也存在诸多问题,公车私用现象时有发生,甚至为公务用车增加高档配置或者豪华内饰,进一步加剧了资源的浪费。这些铺张浪费行为,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群众看到这些现象,难免会对党和政府的公信力产生质疑,进而影响到党群干群关系。更为严重的是,铺张浪费行为导致公共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大量资金被浪费在不必要的开支上,使得本应用于改善民生、推动经济发展的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例如,一些地方为了举办大型活动,不惜投入巨额资金进行豪华场馆建设和奢华活动策划,而活动结束后,场馆往往闲置,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与此同时,社会上的奢靡之风也有所蔓延,餐饮浪
5、费、过度消费等现象屡见不鲜。据统计,我国每年被损耗和浪费的粮食约3500万吨,接近于粮食总产量的6%。在一些高档餐厅,一桌饭菜浪费三分之一甚至一半的情况并不罕见。这种浪费行为不仅对我国的粮食安全构成威胁,也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背道而驰。在资源日益紧张的今天,我们必须深刻反思,珍惜每一份资源,坚决杜绝浪费。三、践行:贯彻条例的行动指南贯彻落实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需要我们从思想认识、制度执行和监督检查等多个维度入手,确保条例落地生根,取得实效。在思想认识层面,党政机关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到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必然要求
6、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切实增强节约意识、责任意识和纪律意识,将贯彻落实条例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自觉遵守条例的各项规定,坚决抵制铺张浪费行为。各级党组织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引导,通过开展专题培训、学习研讨、主题党日等活动,让党员干部深刻领会条例的精神实质,从思想深处树立起节约的理念,将节约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形成自觉行动。制度执行是关键。各级党政机关要按照条例要求,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和配套制度,明确责任分工,细化工作措施,确保条例各项规定可操作、可执行。例如,在经费管理方面,要严格执行预算管理制度,加强对预算编制、执行、调整的全过程管理,杜绝超预算或无预算支
7、出。建立健全预算执行全过程动态监控机制,利用信息化手段实时掌握预算执行情况,对资金的使用进度、流向和效益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跟踪监测,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发出预警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纠正,提高预算执行的准确率,防止年底突击花钱等不合理现象的出现。在公务接待中,要严格按照接待标准执行,实行公函制度和审批制度,严禁超标准接待。明确接待范围、接待标准和陪餐人数,严格控制接待费用,确保接待工作规范、节俭、高效。在公务用车管理上,要加强车辆编制管理,规范车辆使用流程,严格执行定点加油、定点维修、定点保险制度,降低车辆运行成本。利用GPS定位等技术手段,加强对公务用车使用的监督管理,实时掌握车辆的行驶轨迹和使
8、用情况,防止公车私用等违规行为的发生。监督检查是保障。纪检监察机关要充分发挥监督执纪问责职能,加强对党政机关贯彻落实条例情况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各类铺张浪费行为。建立健全常态化的监督检查机制,采取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明察与暗访相结合等方式,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通报曝光,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形成有力震慑。财政、审计等部门要加强对党政机关经费使用、资产管理等方面的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违规问题。同时,要充分发挥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的作用,畅通监督渠道,鼓励群众举报浪费行为。例如,可以通过设立举报电话、举报邮箱等方式,方便群众反映问题。媒体要积极发挥监督作用,对铺张浪费的典型案例进行曝光,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监督的良好氛围。“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项长期任务。让我们以学习贯彻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为契机,牢固树立勤俭节约意识,严格遵守各项规定,切实把有限的资源和财力用在推动发展、改善民生上。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以实际行动践行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让节约之风吹遍党政机关的每一个角落,引领全社会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良好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