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反思.doc

上传人:李医生 文档编号:6138702 上传时间:2020-09-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反思.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反思.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反思.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分数乘整数”教学反思今天是本学期第一节数学课,在上课之前我认真进行了备课。我把这节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教学中,我按照设计好的教案一步一步地开展活动。先让学生根据信息提数学问题,再根据已有的经验列出算式,理解算式的意义。很顺利地进行到下一环节学习计算方法。预先设计的是通过解决算式的计算,探索并发现规律,然后总结出计算方法。这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可是没想到,当我提出:你会计算“1/26”吗?有几个同学脱口而出“早就会了”,也许这几个同学预习了新课。他们这样一说,接着就有好多学生随声附和。怎么办?既然这么多学生觉得这些知识“早就会了”,那么也就失去了探究

2、新知的兴趣。必须要调整预设,让学生学得有兴趣。我稳定了一下情绪,向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既然你们早就会了,那么谁能说一说怎样计算?许多学生都能说出分母不变,只把分子与整数相乘。我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了表扬,可以看出他们都有点得意之色。但是我没让他们得意很久,紧接着我提出了第二个问题:你们知道为什么只把分子与整数相乘吗?这时学生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陷入了沉思。于是,我就引导学生带着“为什么”去探索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这是学生为满足自身需求而进行的探索。因此学生在课堂上迫不及待,积极主动地进行着讨论。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解决疑问,收到了很好的学习效果。在课堂上经常会出现一些预想不到的情况,如果

3、处理不好,就会打乱教师整节课的教学节奏;反之,处理好了,就会成为本节课的一大“生成”亮点。这就需要我们数学教师要充分吃透教材,课前备课要认真、细致,同时还要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根据学生的反馈,灵活机动的改变教案,这样才会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感觉我本节课的不足就是:强调的太多。总是对学生不放心,一些注意事项没有变成学生的语言,让学生去发现领悟。可能是自己脑子中考试成绩一直在作怪的原因吧,虽然我也知道应该怎样做,但迫于教师考核压力,总是在课堂上放不开,以后真的需要改变自己。 “一个数乘分数”教学反思上完本节课后我感觉不太满意,没达到我预想的效果。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以下几点需要注意。一、引导语言

4、需要准确、到位。由于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算理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不是很容易。我原来设想利用学具,让学生充分动手操作,希望通过折纸或画图等方法帮助学生来理解意义和算理,使抽象的问题直观化。在教学时,我本着“让学生在亲身活动中感受数学”这一理念,让学生准备了长方形纸,安排了“折一折,涂一涂”的操作活动,力求把抽象的、较复杂的一个数乘分数的计算算理用“折纸”这一直观操作进行反映。但课堂上学生“折”的表现让我大失所望,40几名学生当中,只有几名学生能利用手中的长方形纸表示出“1/4的1/2,1/4的2/3”,甚至有的学生根本不知道拿这张长方形纸有什么作用,最后只有我利用自己手中的教具来演示,这样

5、就达不到利用学具操作理解算理的设计意图。想来想去,可能是自己表达问题不够清楚,学生没明白活动的目的和要求。现在越来越感觉到语言表达的重要性了,听一些名师讲课,总感觉特别顺,学生学的也舒服。然而同样的教案自己上却总也达不到名师的课堂效果。我想自己的引导语言不到位就是其中的一个原因。二、提高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可能是自己这节课准备不太充分的原因,明显感觉自己在教学中有些慌,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得到体现,是我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我怎样说学生怎样做,虽然学生最后能够计算一个数乘分数,但是我认为学生只是知道方法,并没有真正理解这个算理。本节课是一节不成功的课,虽然在课前也有准备,但是没有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

6、人。通过反思,我意识到今后备课时要作好充分地准备,在课堂上要能够灵活处理一些环节,还需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教学实践的锻炼。“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教学反思上课前,我认真阅读了教材,发现本节课是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这样的应用题实际上是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的应用。它是分数应用题中最基本的,很多复杂的分数应用题都是在它的基础上扩展而来的。因此,使学生掌握这种应用题的解答方法就显得非常重要。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导入新课从学生身边熟悉的环境入手,引导学生发现数学信息,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学生体验到了数学来自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了学生们的求知欲,为

7、学生积极探究新知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充分发挥线段图的作用,帮助学生理解题意,突破学习难点。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线段图的直观、易于接受作用,通过学生尝试画图,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弄清哪个量是单位“1”,要求的量是单位“1”的几分之几。再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解答,效果不错。存在的不足通过练习反馈,感觉学生掌握得还比较好,我担心的是,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如果学习了分数除法后,他们还知道用哪种方法解决吗?他们是不是真正理解了分数乘法的意义,他们能不能顺利找到单位“1”?以后教学还应多做几个这方面的练习,对于学困生要加强怎样找单位“1”的训练,并加强根据关键句说出对应关系和数量关系的训练。“连

8、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教学反思教学本节课时,我引导学生根据课本所提供的信息,自主提出数学问题,学生不仅提出了“一班男生做了多少件?”这个问题,还提出了“一班女生做了多少件?”“一班男生做得多还是女生做得多?多多少件?”这样的问题。在教学中我并没有满足于解决课本上的问题,而是引导学生解决完“一班男生做了多少件?”这一问题后,接着解决学生提出的其他问题。因为学生在得出“一班男生做了多少件”后,再解决“一班女生做了多少件?”“一班男生做得多还是女生做得多?多多少件?”就非常简单。学生学习的热情特别高涨,纷纷解决“一班男生做得多还是女生做得多?多多少件?”有的列式为:15-9=6(件),有的甚至想出了:1-3/5=2/5(女生做了总数的几分之几),152/5=6(件),学生的学习欲望特别高涨,学习效果非常好。我想平时为什么学生不愿意提问题,就是因为他们认为反正是解决书上提出的问题,老师也不会解决提的与本节课关系不大的问题,学生慢慢地就不爱提问题了。记得一位教育家曾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有价值。我们平时也说,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但是“主人” 往往被我们这些“非主人” 喧宾夺主。通过今天这节课的教学,我感受到我们的学生是非常可爱而且有潜力的,重要的是改变我们自己的教学理念,换一双眼睛来发现他们的可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