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常见修辞手法及其作用.docx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6142734 上传时间:2020-09-1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常见修辞手法及其作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语文常见修辞手法及其作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语文常见修辞手法及其作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语文常见修辞手法及其作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语文常见修辞手法及其作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常见修辞手法及其作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常见修辞手法及其作用.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语文常见修辞手法及其作用语文常见修辞手法及其作用语文修辞手法就是考试时常见的考点 ,中考语文常见的修辞手法有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1、比喻修辞手法及作用 :【定义】用具体常见的事物、情境或道理来比方抽象、生疏的事物、情境或道理的修辞方法。【作用】 :可使语言形象、生动 ,把抽象的事理具体化 ,形象化。把 _ 比作 _, 生动形象地写出 _( 事物 )_ 的特点 ,流露出作者 _ 的感情。【例句】 :从未见过开得这么盛的藤萝 ,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 ,像一条瀑布 ,【作用分析】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把茂盛的藤萝比做瀑布 ,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藤萝的茂盛。表达了作者

2、对藤萝花的赞美之情。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 ,就像虹。【作用分析】 :以虹的形状比喻石拱桥的桥洞 ,形象生动地写出石拱桥形式优美的特点 ,引起人们美的联想。2、拟人修辞手法及作用 :【定义】拟物为人 ,把事物人格化 ,将它写成与人一样有感情、有行为的修辞方法。【作用】 :将(事物 )人格化 ,赋予其人的动作行为 ,生动形象地写出 _( 事物 )_ 的特点 ,流露出作者 _ 的感情。使读者感到亲切、形象【例句】 :桃树、杏树、梨树 ,您不让我 ,我不让您 ,都开满了花赶趟儿。【作用分析】 :将桃树、杏树、梨树人格化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花艳丽、桃李争春的热闹景象 , 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使读者感

3、到亲切、形象。3、夸张修辞手法及作用 :【定义】运用丰富的想象 ,为了更突出、鲜明地勾画某一事物而对其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传神的扩大或缩小描述的修辞方法。【作用】 :可以增强语言的形象性 ,可以突出事物的特征或增强作者的思想情感。【例句】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作用分析】 :形象地写出了黄河封冻之快,突出了北国的严寒。4、排比修辞手法及作用 :【定义】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基本相同或相似、语气基本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句子或短语递相排列 ,用来表达相近或相关语意的修辞方法。【作用】 :便于把复杂的内容表达得比较集中、透彻、感情强烈 ,使气势贯通、流畅 ,使形式整齐 , 音节响亮。层层推

4、进 ,加强语势 ,强调突出 _( 事物 )的特点 ,强化对情感的表达 ,饱含了作者 _ 的情感。【例句】 :红得像火 ,粉得像霞 ,白得似雪。答案 :采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 ,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花的鲜艳美丽 ,句式整齐、音律与谐、气势如虹 ,表达了作者对春花的喜爱之情。她不能抬头 ,不能睁眼 ,不能呼吸 ,不能迈步。【作用分析】 :具体描绘了祥子在暴风雨中拉车的感受 ,渲染了在恶劣的环境下祥子的痛苦、 无奈 , 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受。5、对偶修辞手法及作用 :【定义】用结构相同 ,字数相等 ,内容关联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的修辞方法。【作用】:从形式上瞧句式整齐 ,增强

5、语言的形式美 ;从内容上瞧 ,凝练集中 ,概括力强 ,加强了语意的相反相成 ,也使音韵与谐 ,节奏鲜明 ,读来琅琅上口 ,意义严谨而又富有表现力。1语文常见修辞手法及其作用【例句】 :(望 )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作用分析】 :描写了冬季北国气候严寒 ,冰雪覆盖的壮阔景色 ,读起来音调铿锵 ,节奏明快 ,更增强了表现力。6、反复修辞手法及作用 :【定义】根据表达的需要 ,使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一再出现的一种修辞方法。包括连续反复与间隔反复。【作用】 :可以强调突出某一事物 ,表达绵绵不断的情思或加强语气,突出感情。回环往复 ,强调突出 _( 事物 )的特点 ,强烈的表达了

6、作者 _ 的情感。【例句】 :盼望着 ,盼望着 ,东风来了 ,春天的脚步近了。【作用分析】 :“盼望着”一个短语连续反复 ,表现对春的喜爱 ,盼望春天早日到来的急切心情。7、设问修辞手法及作用 :【定义】先提出问题 ,然后紧接着把自己的瞧法说出来的修辞方法。【作用】:解释上文原因 ,可以突出文章的重点 ,增强语言气势 ,引起读者注意 ,发人深思 ,有助于更好地抒情论理 ;同时可使行文有波澜 ,达到生动、不呆板的效果。【例句】 :中学生应树立怎样的金钱观? (首先 , )答案 :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 ,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启发读者对中学生应树立怎样的金钱观注意与思考 ,很自然地引出下文。8、反

7、问修辞手法及作用 :【定义】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 ,以加强语气。它的特点就是用肯定的语气表达否定的内容 ;用否定的语气表达肯定的内容。【作用】 :增强语言气势 ,可以使确定的意思得到增强,不容置疑 ,语感强 ,富有感染力。【例句】 :这能全怪我不?答案 :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 ,加强语气 ,意思就是说这不能全怪我 ,父母也有责任 ,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父母的责备之情。您不觉得我们的战士就是可爱的不?您不以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自豪不?【作用分析】 :在记叙了志愿战士的英雄事迹之后 ,用这两个反问句抒发自己的感情 ,赞扬志愿军战士的英雄行为。用否定的语气表达肯定的内容 ,启发读者深思。一、

8、准确判断些列句子的修辞手法、 桂林的山真秀啊 ,像翠绿的屏障 ,像新生的竹笋 ,色彩明丽 ,倒映水中。 ()、每条岭都就是那么温柔,自山脚至岭顶长满了珍贵的树木,谁也不孤峰突起, 盛气凌人。()、漓江的水真静啊 ,静得让您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 ,清得可以瞧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 ,绿得仿佛那就是一块无暇的翡翠。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海底有声音不?海底有各种动物发出的细微的声音。()、生我养我的故乡 ,我怎么能忘怀呢? ()7、四海皆春春不老 ,九州同乐乐无穷。 ()8、一串串宝石般的水珠飞腾着 ,飞腾着 ,落进深潭。 ()9、听了这感人的故事后 ,您不觉得

9、我们的战士就是可爱的不?()10、蒲公英妈妈为孩子们准备了降落伞 ,把自己的娃娃送到四面八方。 ()11、芦苇 ,一片片 ,一蔟蔟 ,远瞧犹如一朵朵绿色的轻云在地平线上飘拂着,给乡村平添了一道风景。()12、就是什么?这就是我们中国人的志气。()13、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海深的情谊 ,我们怎么能忘记? ()14、当春风刚刚吹谢雪花 ,故乡的芦苇就迫不及待地从泥土里探出尖尖的靛青色的脑袋。 ()2语文常见修辞手法及其作用二 ,照样子仿写句子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 如果您就是一棵大树 ,就撒下一片阴凉 ;我不就是挺立在高山峻岭中的巨松 ,而就是辽阔平原上的一棵小草 为壮丽的河山添上一笔绿意

10、。我不就是矗立在广场中央的高大石像,而就是绵延千里的路轨下的一颗小石头 为繁忙的交通运输献上全部的力量。三、阅读训练迷雾灯塔之光【英】拉夫特里芭芭拉庞启帆译(1)科林慢腾腾地从学校往家走。不远处就是一个坐落在山上的爱尔兰小渔村 ,她的家就在那里。今天就是圣诞节的前一天 ,但科林一点也感觉不到圣诞的气氛 ,也许就是因为没有下雪。 但科林知道还有另外一个原因使她产生了这种感觉 ,这就是一个她甚至不敢去想的原因。(2)她瞧着远处灰色的大海 ,地平线上一艘船的影子也没有。 七天前她的父亲出海捕鱼 ,至今没有回来。(3)“我会从设德兰群岛带一条牧羊犬来给您。 ”科林的父亲在出海的那天早上这样对儿子说 “

11、,在圣诞节前您就会得到它 ,我保证。”(4)但现在已经就是圣诞节前夜。科林朝山上的灯塔瞧去 ,一场暴风雨已摧毁灯塔的电线。明亮的灯塔之光已经熄灭。七天了 ,没有灯光指引她的父亲的渔船。(5)科林推开家门。“科林 ,我们需要泥炭来生火。 ”科林一进门 ,母亲就对她说 ,“家里的泥炭已经烧完 ,并且快到点亮圣诞蜡烛的时间了。 ”(6)“我不太关心点亮蜡烛的事,妈妈。”科林回答母亲。“就是 ,我也不想关心。”母亲答道 ,“但就是每一个爱尔兰人在平安夜都会点亮蜡烛 ,即使在最伤心的时候。我知道现在家里充满了悲伤 , 但明亮的蜡烛表示我们的家与心扉向陌生人敞开。去吧 ,孩子。我有两根蜡烛 ,我们一人一根

12、。如果您捡一些泥炭回来 ,我们待会儿就做晚饭。 ”科林点点头 ,走出了家门。(7)她牵着驮泥炭的驴子来到山上。谁会关心一根蜡烛 ?她瞧着灯塔说 :“什么时候才能重新点亮灯光 ,指引渔船回家?”驴子摇摇头 ,悲伤地叫了几声 ,似乎它能听懂科林的话。(8)科林凝望灯塔 ,叹了一口气。忽然 ,她的脑袋灵光一闪。 “对 ,就这样。”她狂喜着向山顶跑去。到达灯塔 ,科林使劲地敲门。(9)瞧守人达非先生打开门 “,您来干什么 ,年轻人?您吓了我一大跳。 要知道 ,平安夜就要降临了。 ”(10)“达非先生 ,”科林喘着气说道 ,“您以前就是如何让灯塔亮起来的?”(11)“嗯 ,用电池 ,但它们现在已经没有电

13、了。孩子。新年后才有新电池。”(12)“不 ,我的意思就是 ,在使用电池这种东西之前,如何点亮灯塔 ?”(13)“用汽油灯。这盏灯现在放在地下室里。但我们现在没有汽油,孩子。”(14)“用煤油行不 ?”科林屏住呼吸问。“我想可以 ,”达非先生若有所思地说,“但就是 ,我们最好不要采用这种愚蠢的方法。 在这个村庄您不会找到一丁点多余的煤油。 今年大家都没什么钱 , ” (15)达非先生还没说完 ,科林已经跑出很远。 回到家里 ,科林从厨房里拿了几个桶 ,然后又跑出了家门。(16)这时 ,几乎每一家都已经点亮了蜡烛。 在平安夜 ,一盏烛光意味着一个陌生人会受到欢迎 ,无论她要求什么 ,都会得到满足

14、。科林加快脚步 ,飞奔到第一间亮着烛光的房子前。(17)“您可以从您的煤油灯里分给我半杯煤油不 ?”她问。科林去了每一间有烛光从窗口透出的房子。(18)在一小时内 ,她讨到了两桶煤油。她费力地把两桶煤油提到了灯塔门前,然后又使劲地敲门。(19)瞧到煤油 ,达非先生非常惊讶 ,但就是她摇着头说道 :“这点煤油最多能让灯塔的灯燃烧一个小时。”(20)“我会带跟多煤油来 ,时间还早呢!”话没说完 ,科林又向山下飞奔。(21)三个多小时后 ,科林已经收集了五桶煤油。在她往山上运送第六桶煤油的时候,灯塔上突然亮3语文常见修辞手法及其作用起了火光。火光迅速在整个山谷扩散开来。 同时 ,它向大海的黑暗心脏处

15、延伸 ,仿佛在召唤者迷航的人回家。达非先生重新点亮了灯塔上的灯 !(22)科林回到家时已经很晚了。 她母亲从火炉旁的椅子上跳起来 “:科林 ,您去哪里了 ?您没吃晚饭。也没点亮您的蜡烛 !”(23)“哦 ,妈妈。我已经点亮了一根蜡烛 ,并且就是一根大蜡烛 !这就是一个秘密 ,我还不能告诉您。但它的确就是一根很大的蜡烛。 ”(24)那晚 ,科林睡得很香 ,梦里有蜡烛亮着。突然 ,一声惊叫吵醒了她。 “船 !船回来了 !”(25)然后 ,科林听到了 :“灯光 ! 她们说就是灯光 ,灯塔上的灯光。她们其实只在十英里外 ,船在迷雾中迷失了方向。灯塔上的灯光让她们找到了回家的方向 !”(26)曙光从窗口

16、射进来。科林蹿到窗口 ,她的母亲与邻居正冲向码头。就是真的 !在灰色的海面上 , 她父亲的双桅帆船正徐徐驶进码头。(27)科林跑出家门 ,也向码头飞奔。她感到一股潮湿的风吹在脸上 ,就要下雪了。这才就是真正的圣诞节早晨。1、选文标题“迷雾灯塔之光”中的“光”有什么含义?2、为什么“每一个爱尔兰人在平安夜都会点亮蜡烛”?请结合选文回答。3、请结合选文内容 ,赏析下面的句子。它向大海的黑暗心脏处延伸,仿佛在召唤者迷航的人回家4、阅读选文后 ,请简要概括科林就是一个怎样的男孩?(至少答出三点 )5、选文最后一段在内容上与结构上有什么作用?.1、灯塔再次亮起的火光 ,也指人的爱心、真情所闪烁的人性之光。 2、“明亮的蜡烛表示我们的家与心扉向陌生人敞开” ,或答“在平安夜 ,一盏烛光意味着一个陌生人后受到欢迎” 。 3、这句话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 (或答环境描写 ),生动形象地写出火光照向大海的深处 ,给大海上迷航的船只指明方向。4、聪明、懂事、能干、有主见、做事执著、果断、关心亲人、爱父亲。 5、 结构上 ,照应开头 ; 内容上深化中心 ,表达了科林通过自己的努力 ,并在大家的帮助下 ,终于迎回父亲的喜悦、兴奋之情。如果您就是一泓清泉 ,就滋润一方土地 ;如果您就是一棵小草 ,就增添一分绿意。如果您就是一朵小花 ,就装点一分春色。如果您就是一颗星星 ,就点缀一角夜空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