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考生物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考点复习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验证新人教版本.docx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6167970 上传时间:2020-09-1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82.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考生物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考点复习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验证新人教版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考生物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考点复习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验证新人教版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考生物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考点复习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验证新人教版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考生物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考点复习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验证新人教版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考生物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考点复习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验证新人教版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考生物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考点复习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验证新人教版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考生物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考点复习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验证新人教版本.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名校名 推荐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考生物第 1 章遗传因子的发现考点复习二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验证新人教版必修 2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提出问题其过程为:P黄圆绿皱F1黄圆 ?F29 黄圆3 黄皱3 绿圆1 绿皱 解惑 在两对相对性状杂交的F2 中并未出现新性状,而是出现了新的性状组合。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和验证提出假说,演绎推理1 理论解释 ( 判一判 )(1)F1 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可以自由组合,产生数量相等的 4 种配子()(2) 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有16 种()(3)F2 的基因型有9 种,比例为422221111()2遗传图解3验

2、证 ( 测交的遗传图解) 解惑 测交后代的性状及比例取决于杂种子一代产生的配子及比例。三、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间、范围得出结论1实质: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如图 )1名校名 推荐2时间: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3范围:有性生殖的生物,真核细胞的核内染色体上的基因。无性生殖和细胞质基因遗传时不遵循。 解惑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中基因行为特点:(1) 同时性: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分离与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同时进行。(2) 独立性: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分离与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互不干扰,各自独立地分配到配子中去。(3) 普遍性:自由组合定律广泛存在于生物界

3、,并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四、孟德尔实验方法的启示和遗传规律的再发现1 实验方法启示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正确选材 ( 豌豆 ) ;对相对性状遗传的研究,从一对到多对;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的分析;运用假说演绎法( 包括“提出问题提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五个基本环节) 这一科学方法。2 遗 传规律再发现(1)1909年,丹麦生物学家约翰逊把“遗传因子”叫做基因。(2) 因为孟德尔的杰出贡献,他被公认为“遗传学之父”。考点一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验证1 观察下面的图示,回答问题(1) 能发生自由组合 的图示为 A,原因是非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2) 不能发生自由组合的图示为B,

4、原因是非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2 自 由 组 合 定律的细胞学基础: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2名校名 推荐3 假如 F1 的基因型如图 A 所示,总结相关种类和比例(1)F1(AaBb)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4 种, ABAbaBab1111。( 2)F2 的基因型9 种。(3)F2的表现型种类和比例: 4 种,双显一显一隐一隐一显双隐9331。(4)F1的测交后代基因型种类和比例:4 种, 1111。(5)F1的测交后代表现型种类和比例:4 种, 1111。易错警示自由组合定律的 2 个应用分析(1)F2的 4 种表现型中, 把握住相关基因组合 A_B_A_bba

5、a B_aabb9331。(2) 含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2 中重组性状所占比例并不都是(3 3)/16 。当亲本基因型为AABB和 aabb 时, F2 中重组性状所占比例是(3 3)/16 。当亲本基因型为AAbb和 aaBB时, F2 中重组性状所占比例是1/16 9/16 10/16 。不要机械地认为只有一种亲本组合方式,重组性状只能是(3 3)/16。1 现有四个果蝇品系( 都是纯种 ) ,其中品系的性状均为显性,品系均只有一种性状是隐性,其他性状均为显性。这四个品系的隐性性状及控制该隐性性状的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如下表所示:品系隐性性状均为显性残翅黑身紫红眼相应染色体、若需验证

6、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选择下列哪种交配类型()ABCD答案A解析只有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遗传才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 正确。2 某种昆虫长翅(A) 对残翅 (a) 为显性,直翅 (B) 对弯翅 (b) 为显性,有刺刚毛(D) 对无刺刚毛 (d) 为显性,控制这3 对性状的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这种昆虫一个体基因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 长翅与残翅、直翅与弯翅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是否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并说明理由。_ 。(2) 该昆虫 一个初级精母细胞 所产生的精细胞的基因型为 _。(3) 该昆虫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移向细胞同一极的基因有_ 。(4) 该 昆 虫 细

7、胞 分 裂 中 复 制 形 成 的 两 个 D 基 因 发 生 分 离 的 时 期 有_ 。(5) 为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可用来与该昆虫进行交配的异性个体的基因型分别是_ 。答案(1) 不遵循,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2)AbD 、 abd 或 Abd、 abD(3)A 、 a、 b、b、 D、 d(4) 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5)aabbdd 、 aaBBdd、 AabbDd、 AaBBDd3名校名 推荐解析 控制长翅与残翅、 直翅与弯翅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所以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不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从题图中可知, A 和 b

8、连锁, a 和 b 连锁,D和 d 在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该昆虫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产生的四个精细胞,两两相同,其基因型为 AbD、abd 或 Abd、abD。该细胞在有丝分裂的间期进行染色体复制( 基因也复制 ) ,在后期两套基因随着姐妹染色单体的分开移向细胞两极,即每一极都有A、 a、b、b、D、 d。该昆虫细胞可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在分裂的间期D 基因复制,而两个D 基因的分离,是随着姐妹染色单体的分开而分离,即在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可采用测交 (AabbDdaabbdd, AabbDdaaBBdd)或杂交(AabbDdAabbDd ,AabbDdAaBBDd)方式。1 杂合子 (AabbDd) 产生配子的情况理论上产生实际能产生配子的种类配子的种类一个精原细胞4 种2 种(AbD 和 abd 或 Abd和 abD)一个雄性个体4 种4 种 (AbD、 Abd、 abD、 abd)一个卵原细胞4 种1 种(AbD 或 Abd或 abD或 abd)一个雌性个体4 种4 种 (AbD、 Abd、 abD、 abd)2 自由组合定律的验证(1) 常用方法:植物体常采用测交法或自交法;动物体常采用测交法。自交后的比例为9331;测交后的比例为1111。(2) 结果分析:若出现相应性状的分离比,则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否则,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