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兵马俑》教学设计97603.docx

上传人:苏美尔 文档编号:6169846 上传时间:2020-09-1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9760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9760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9760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9760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9760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9760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秦兵马俑》教学设计97603.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最新 料推荐秦兵马俑教学设计教材简解秦兵马俑是一篇状物类说明文,生动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再现了中华民族一段强盛辉煌的历史,赞美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表达了对光辉灿烂的民族雕塑艺术的热爱。这篇说明性文章在语言表达上,有如下特色:1.巧妙的过渡和“总、分、总”的结构方式,条理清楚,说明要点清晰。2.运用列数据、作比较、举例子和分类别介绍等说明方法,介绍由“面”到“类”。3.通过四字词语和准确生动的语言,以及丰富的想象,展现秦兵马俑的形象和特点。教学目标1.自学 7 个生字新词,认识 1 个多音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习作者巧用过渡,概括要点。用列数据

2、、作比较、分类别等说明方法, 学习运用准确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表现秦兵马俑的鲜明特点。3 .感受中华文化的悠久灿烂和古代人民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设计思路整体把握,板块推进,突出重点,注重激趣。分享“课前预学”:激发兴趣,抓住语言特色表达四字词语,正音理解,唤醒积累。理清“说明要点”:说明文学习的关键所在。体味“说明方法”:体味表达的效果,方法各异。前两种比较简单,“列数字”读中体会,“举例子”只需点拨,“作比较”则是强化实践。实践“说明方法”:学以致用,方成能力。埃及的金字塔便是最好的素材。语文“自由超市”:兴趣出发,关注积累,引导实践。教学过程一、分享“课前预学”1.导入:本单元共有三篇

3、课文,课前,我们进行了“单元预学”。1最新 料推荐好多同学搜集了关于秦兵马俑的资料(出示几幅兵马俑图),谁愿意与大家分享?2.你能用一些词语来夸一夸秦兵马俑吗?举世无双享誉世界绝无仅有惟妙惟肖兵强马壮战车千乘南征北战所向披靡气势磅礴蔚为壮观精妙绝伦鬼斧神工读一读,如有字音拿不准,或意思不明白的,可以查工具书,或问同学。(1 )出示:古代打仗时,四匹马拉一辆兵车, 一辆车上 3 人,车后步兵 97 人,共 100 人, 称为“一乘( sh ng )”。那么, “战车千乘”意思是什么?(2 )请读这句话站在高处鸟瞰,坑里的兵俑、马俑相间,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排成了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军阵,看上去

4、真像是秦始皇当年统率的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刚才,“兵俑、马俑相间”中“间”,有同学读“j i n ”,有读“ ji n ”,究竟读什么?为什么?根据意思,确定读音是个好办法。“所向披靡”,有的同学不理解,谁查过字典?靡:读“ m ”,倒下。披靡:草木被吹倒。理解了关键字,“所向披靡”懂了吗?理解了这个成语,这段话大家一定能读得更好,谁来试一试?文中, 还有许多四字词语描写兵马俑, 对我们阅读、理解和积累, 会有很大帮助,请同学们用心体味。二、理清“说明要点”1.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思考课后第 3 题:这篇课文是从哪两个方面具体介绍秦兵马俑的?2.交流(幻灯):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

5、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2最新 料推荐找到承上启下的过渡段,我们就很容易理清文章的结构顺序,了解文章说明的要点(板书:说明要点)。3 .埃及的金字塔和音乐之都维也纳两课,有类似的关键性语句来说明要点吗?请同学们快速找一找。讨论交流:如此宏伟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呢?埃及的金字塔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音乐之都维也纳4.莫高窟春联和麋鹿等课文,也有类似的句子。阅读说明性文章时,抓住过渡句、中心句、总起句和总结句等,就可以用最短的时间,理清作者“说什么”。那么,作者是“怎么说”的呢?三、体味“说明方法”1.默读第 2 自然段,

6、思考:你发现这段话有什么特别之处?兵马俑规模宏大。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达 19120 平方米,足有两个半足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 8000 个。 在三个俑坑中,一号坑最大, 东西长 230 米, 南北宽 62 米, 总面积有 14260平方米,坑里的兵马俑也最多,共有6000 个左右。2.合作交流:(1 )你有什么发现?(板书: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3最新 料推荐(2 )如果去掉这些数字,用“很大”“很多”代替,可以吗?让我们读好“数字”,表达兵马俑的宏大。(3 )尝试用作比较的方法,任选一句,把一号坑面积或兵马俑个数,写得更具体:一号坑东西长 230 米, 南北宽 62 米, 总面

7、积有 14260 米,相当于 _。一号坑里的兵马俑也最多,共有 6000 个左右,足足有。(4 )让我们读出作者表达的精妙,读出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3.默读思考:一号坑上面,现在已盖起了一座巨大的拱形大厅。走进大厅,人们无不为兵马俑的恢宏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站在高处鸟瞰,坑里的兵俑,马俑相间,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排成了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军阵,看上去真像是秦始皇当年统率的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1 )用“ _”线画出直接描写兵马俑的句子,除此,还写了什么?(2 )作者用“感叹 + 描述 + 想象”的表达方式,写出了自己的所见、所想和所感,感受兵马俑的“规模宏大”。4.分组

8、, 有感情地朗读第 2 自然段。四、实践“说明方法”1.秦兵马俑“规模宏大”,让我们再读这些词语:举世无双享誉世界绝无仅有惟妙惟肖兵强马壮战车千乘南征北战所向披靡气势磅礴蔚为壮观精妙绝伦鬼斧神工2.品读这段话,思考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读中体会其妙处。4最新 料推荐这座金字塔高 146 米多,相当于 40 层高的摩天大厦。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公里的路程。塔身由 231 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2.5 吨。有人估计,如果将这座金字塔的石块铺成一条三分之一米宽的道路,可绕地球一周;如果用火车装运,需要60 万个车皮。3.作者又用了哪些方法介绍秦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呢?五、语文“

9、自由超市”根据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文中的四字词语。2.尝试用不同的说明方法,介绍秦兵马俑或埃及的金字塔?3.搜集相关资料,学一学文中的方法,介绍家乡的洪泽湖。(也可以介绍自己熟悉的一种事物。)设计说明“聚焦核心,力求简单”,是笔者对语文课堂教学的追求。秦兵马俑的语文核心学习价值在哪?在于说明性文体的特质,在于细致观察、精准描述和丰富想象的鲜明个性表达,在于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中华祖先的智慧和民族自豪感。特定的文体和独特的表达,决定了“抓说明要点,学说明方法,品精妙语言”的核心学习思路。本课第一课时,在抓要点整体感知的基础上,侧重于说明方法的发现、体悟和实践,说明方法的学

10、习也有轻重之别。第二课时,感知新方法说明的前提之下,重在品悟语言表达的精妙。笔者以为,所有课文的学习,都不宜是孤立的存在,应该走整合和融合之路,着力一篇,着眼一组和一类,这样的语文学习才是深入的、有效的,自然也是有趣的。由秦兵马俑到埃及的金字塔和音乐之都维也纳,当然,还可以更开放些,不过,也要讲究适度而为。瞄准了核心目标,选择了关键内容,语文学习的思路就清晰了。整体把握,板块推进,凸显重点,着力实践。“两三个语段”“两三篇文章”“一两个能力训练的点”,就可以玩转整个课堂。5最新 料推荐当然, 真正精彩的课堂,必然离不开学生先学,学生在学,学生趣学,学生会学。积极主动,习惯成自然, 这才是最理想的。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