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的启示》评课记录.docx

上传人:罗晋 文档编号:6170011 上传时间:2020-09-1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65.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钓鱼的启示》评课记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钓鱼的启示》评课记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钓鱼的启示》评课记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钓鱼的启示》评课记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钓鱼的启示》评课记录.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最新 料推荐钓鱼的启示评课记录李老师说:听郭老师的钓鱼的启示这一堂课感觉做得较好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这方面张老师在课堂中处理得很好。例如:在学习“( 49)自然段”这部分时,教者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首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用“”画出父亲让我放回鲈鱼,我不愿意的语言、 行动的句子。 然后多媒体出示句子, 再让学生交流说说用什么方法学习,最后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学。高老师说:以情促读,读中感悟,加强

2、读书方法指导。语文新课标注重了读中理解、读中体会、读中感悟,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郭老师在指导难读难懂的句子时就做得非常好。郭老师先让学生自由读,读通读顺,再指名读,检验自学效果,然后指导读好停顿,最后读出理解,读出体会,读出感悟。采用了多种形式的读法,使读层层递近,情感也层层深华,对文章主题的理解也层层深化。杜老师说:作业的布置十分灵活。 学完了这篇课文, 张老师给学生布置的作业,也充分体现自主学习。 不但给学生留一个学习的空间, 更有利于不同程度的学生的发展与提高。王老师说:降低起点层层突破。老师在揭题时,是引导学生关注“钓鱼

3、”而不是“启示”。如果一开始就关注“启示” ,抓住“启示”的语句学习,遵循的是从理性到感性,学生学习会感到困难重重。而这样一开始从“钓鱼”入手,体会放掉鱼之难和父亲教育之严肃, 再来感悟得到的启示, 遵循的是从感性到理性的教学,就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了。申老师说:以读为主、读中体验。对深奥的课文,更要引导学生多读,在读中感悟、体验。老师在教学中对读的引导,有筛选主要信息的默读,如找出表现“我”的心理变化的语句,父亲要“我”把鱼放回湖里的语句, “我”得到启示的语句等;有在体验中的朗读,如读“我”的心理变化以及父亲态度的语句等。课文中父亲和“我”的人物形象丰满、意境悠远、意象丰富,初读时王渊老师引

4、导学生整体感受父亲和“我”的形象。课文对“我”的角色着墨多,形象鲜明;1最新 料推荐父亲的角色着墨虽然不多, 但对子女严格进行道德教育的形象栩栩如生, 教学中老师引导学生在朗读与感悟中体验。对“我”再次向父亲投去乞求的目光,他又引导学生想象:儿子向父亲“乞求” ,会怎么说?父亲的“不容争辩” ,又引导学生移情体验: 你就是父亲, 当年儿子投来乞求的目光时, 你会不容争辩地说些什么。齐老师说:引导思维,问题解决。在教学过程中,郭老师用三个问题来引导学生思维,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启示。问题一:从钓到大鲈鱼到把大鲈鱼放回湖里,“我”的心情有什么变化?抓住主要词句感悟放弃已经到手的大鲈鱼有多难;

5、问题二:父亲要“我”把到手的大鲈鱼放掉,态度那么坚决,是不爱“我”吗?他做得对不对?也是抓住主要词句感悟,体会父亲对“我”的严格的道德教育。问题三: “我”从钓鱼中得到什么启示?引导联系上文理解作者得到的启示,并用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联系生活, 通过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而加深对“启示”的理解,学生理解得都很深刻。白老师说:教师教态亲切自然, 课堂语言温雅理性, 与课文的语言风格很契合,同时也极好地拉近了学生与老师、与文本的距离,为学生理解文本,表达感悟创设了很好的情境。张老师说:抓重点词句, 反复品读悟理 . 在课堂教学中, 如果使学生领会到语言文字的美妙,体会到作者的感受,那就会使他们对语言文字产生兴趣,萌发朗读的情感。 在体会“我”放掉大鱼的情感时, 董老师让学生反复朗读 “我”说的话,如: “可是再也不能钓到这么大的鱼了!”一边读,一边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内心的不舍以及不舍的原因。 然后,董老师又提出相应的更高层次的朗读要求,由浅及深,一步步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产生共鸣,加深内化。董老师将大部分时间还给学生,反复地、多形式地引导学生品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王老师说:制作课件时,尽量不要出现花哨、跳动的图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于重点句段的出示不宜过多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