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采工作面顶板管理专项措施.docx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6171147 上传时间:2020-09-1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5.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采工作面顶板管理专项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综采工作面顶板管理专项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综采工作面顶板管理专项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综采工作面顶板管理专项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综采工作面顶板管理专项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综采工作面顶板管理专项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采工作面顶板管理专项措施.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综采工作面顶板管理专项措施说明:为了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生产方针,进一步加强综采工作面的顶板管理工作,规范现场管理, 提高工程质量和技术管理水平, 杜绝顶板事故的发生, 实现我队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发展,根据矿有关规定,结合我队的实际情况,特编写顶板管理专项措施如下:一、初次来压、周期来压期间顶板管理安全措施:1、技术员和跟班验收员要做好周期来压预测和矿压观测记录等工作。2、工作面顶板初次、周期来压时,工作面支架初撑力不低于24Mpa,回风巷、运输巷及端头支护所有单体支柱初撑力不低于12Mpa。3、初次、周期来压期间,必须加强观察工作面中部支架、两端头支柱的初撑力及支架状态,确

2、保整体支护强度,预防冒顶。4、加强运输巷、回风巷顶板离层仪的观测,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5、超前支护 20m内出现片帮大或顶板破碎时,应及时打点柱支护,必要时加密棚梁打柱支护,超前支护以外应及时补打锚杆支护。6、当工作面局部地段片帮超过0.6m 时,可超前采煤机移架及时支护顶板;在顶板破碎的地段,为了有效地防止顶板冒落、控制煤壁片帮,要带压移架。7、必须保证泵站压力达到31.5MP,支架初撑达到额定值的80%以上。.8、保证支架各供、回液管路完好无破损,严禁出现“跑、冒、滴、漏”或“阀组串液”等现象。9、初次放顶、周期来压期间必须严格控制采高,采高不超过1.70m。10、必须保证

3、支架支撑立柱各安全阀完好,不泄压不窜液,且安全阀工作阻力与支架工作阻力相匹配。11、割煤与移架工作必须配合作业,当拉架速度跟不上割煤速度时,必须停机等待,避免长时间大面积空顶。12、初次放顶、周期来压期间,移架工作必须由单人作业。严禁多架同时前移,而出现大面积空顶。13、移架后必须将支架升紧,且顶梁与顶板接触后,必须给支架持续送液 3-5 秒,从而保证支撑有力。14、端头工每班支、回柱前,必须先进行敲帮问顶,如有离层、片帮,及时进行处理,并认真清理好退路,确认安全可靠后,方可作业。15、单体液压支柱支护必须上好防倒装置,防止支柱受压倾倒伤人。16、来压、放顶期间必须使用完好无漏液的单体液压支柱

4、,严禁使用失效、泄液支柱。17、回柱放顶时,必须由两人协同作业,一人观顶、一人回柱,严禁单人作业。18、端头支护回柱工作必须先于工作面移架,单体液压支柱支打.迎山有力,支撑牢固,严禁打在浮煤上。19、在工作面来压期间, 前、后端头支护区压力大, 顶板破碎时,必须加密支护。二、正常生产期间顶板管理安全措施:1、坚持按正规循环作业。2、工作面支架要完好无损, 保证无跑、冒、滴、漏和卸压现象。3、支架的安全闸要完好, 并时常观察 , 保证支架要足够的支撑力和支护强度。4、采煤机割煤后要及时移架,移架与采煤机后滚筒的距离一般不超过 6m,防止长时间空顶。5、当移架到位后 , 要及时伸起支架 , 确保支

5、架支撑有力,并保证移完支架整齐 , 间距一至。6、移端头时 , 坚持先打后撤 , 一梁不少于三柱的原则。7、交接班前后 , 要检查端头和超前支护的单体是否卸压, 卸压支柱立即更换 , 超前支护必须符合综采工作面作业规程的规定,支护长度不小于 20 米。8、作业过程中发现支架咬架、挤架、歪斜、泄压不接顶时,及时对其支架进行处理,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9、加强工作面液压支架的检修维护工作,确保支架的支护强度和支护质量,支架初撑力不得小于24Mpa。10、工作面应达到动态的质量标准化要求,确保“三直、二平、一净、两畅通”的质量要求。.11、严禁随意损坏和拆除矿压观测设施和支架的压力表。12、端头、超

6、前维护单体液压支柱打起后用油丝绳将相邻支柱拴好,防止支柱泄液倾倒。13、单体液压支柱必须完好无漏液,严禁使用失效、泄液支柱,支打迎山有力,支撑牢固,必须打在实底上。14、在工作面回采期间,前端头单体支柱支护区,密集支柱必须上一梁二柱戗棚,戗棚对接严密。15、支柱的回撤采用由里向外,逐一回撤的方法,回撤人员站在顶板完好、支护完整的地点进行回撤,必要时打好临时替柱。16、老塘悬顶距离超过作业规程的规定时,要停止回采,采取措施处理。17、工作面回风巷、运输巷顶板采用锚杆支护,在采空区不能及时冒落的,必须超前采取退锚措施。三、工作面回撤安装顶板管理安全措施:1、工作面停采线应避开断层、顶板破碎带和周期

7、来压区等顶板非正常区域。2、做通道割煤与移架工作必须配合作业,当拉架速度跟不上割煤速度时,必须停机等待,避免长时间大面积空顶。3、割煤期间,移架工作必须由单人作业。严禁多架同时前移,而出现大面积空顶。4、移架后必须将支架升紧,且顶梁与顶板接触后,必须给支架持续送液 3-5 秒,从而保证支撑有力。.5、作业过程中发现支架咬架、挤架、歪斜、泄压不接顶时,及时对其支架进行处理,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6、加强工作面液压支架的检修维护工作,确保支架的支护强度和支护质量,支架初撑力不得小于24Mpa。7、工作面应达到动态的质量标准化要求,确保“三直、二平、一净、两畅通”的质量要求。8、严禁随意损坏和拆除矿

8、压观测设施和支架的压力表。9、回采工作结束后,回撤通道必须保持顶板支护完好,工作面保持最小控顶距。10、通道顶板支护采用锚网支护,锚杆的打设必须按照作业规程的有关规定严格执行。11、打锚杆与割煤的距离不得超过20m,煤机割煤后停机等待,及时打设锚杆、护顶。12、安装锚杆时,木托盘和铁托盘必须要符合要求,并按照规程要求上齐,紧贴顶板,确保锚杆支护锚固有力。13、支架撤出后,必须及时在空顶处打单体支柱维护顶板,防止大面积垮塌,且支柱必须打在板梁下,严禁直接打在金属网上,而损坏金属网。14、控顶单体液压支柱实行三、五排管理,严格执行先支后回操作制度,随时保证34m的控顶距,严禁超长度控顶或控顶距不够

9、。15、人员进入作业地点前,必须由当班安检员、带班班长检查工作地点的顶板完好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认安全方可作业。.16、在支架撤出后按规程规定及时打设单体支柱护顶,支柱必须有向老塘侧的迎山角度。规定密集柱距0.3m,第二、三、四、五排柱距0.6m,顶板压力大、破碎时加大支护密度。17、人工回柱时遇有顶板变化、离层、大面积悬顶、高冒区等,人工回柱不能保证安全时可使用绞车回柱。18、回柱前必须工作地点进行全面安全检查,并对作业点附近的单体液压支柱进行二次补液;必须清除附近杂物,保证退路畅通。19、回柱时必须指定有经验的人员观察顶板,严禁在控顶区内提前回柱及单人作业。20、支架撤出后发生钢丝绳

10、拉断网破后,要立即对回撤茬口进行加固,控制顶板矸石冒落。21、由于顶板压力过大造成单体支柱被推移、挤歪、压断时,及时予以加补。22、在降架回撤前,先对破裂的铁丝网进行修补,漏顶的用戗楔与笆片、板皮加以腰背;然后,支架每移出一个行程,再对其露出的网绳部分进行打支撑点柱,直到整台支架撤出。23、发生断绳或支架撕裂铺网较严重的,也可在网绳下面适当加密点柱,或打上小木垛,直到控制住顶板为止。24、回撤使用的单体支柱必须完好,严禁使用泄液不完好支柱,支柱初撑力必须符合要求,2.8 米初撑力不小于60KN,2.5 米初撑力不小于 50KN。25、回撤期间安排专人对工作区域的顶板进行随时观测,并做好.观测情

11、况记录。26、必须保证泵站压力达到31.5MP,支架初撑达到额定值的80%以上。27、回撤期间保证支架各供、回液管路完好无破损,严禁出现“跑、冒、滴、漏”或“阀组串液”等现象。28、必须保证工作面支架支撑立柱各安全阀完好,立柱不泄压,阀组不窜液,且安全阀工作阻力与支架工作阻力相匹配。29、安装前必须对切眼的顶板活动情况进行监测、 分析,顶板活动异常的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切眼断面和支护质量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安装工作。30、对于破碎顶板,必须采取有效的支护措施和施工方式,保证切眼安装期间的顶板安全。31、安装前对工作面所有的顶帮支护进行全面检查,发现有实效、缺失的锚杆、锚索及时补打,上好托盘及时进

12、行处理。32、安装前,技术员、验收员对切眼的顶板离层监测仪进行检查,确保完好正常无实效, 如检查发现有存在问题的必须及时更换,保证能够正常监测顶板的变化。33、安装期间,每班验收员观测顶板离层仪的数据,并做好数据记录台账。34、安装前切眼必须打设起吊大件的锚索,安装过程中起吊大件严禁使用支护锚索、锚杆。35、切眼运输过程中如设备有超高或超宽拉烂的顶网、帮网及.钢带时,必须及时进行修复更换。四、工作面过断层、破碎带安全措施1 、改变全岩段的移溜拉架顺序:先移溜后跟溜拉架,溜子与支架间保持最小距离。2、松动炮放完后及时检查顶板情况,如顶板破碎时要及时带压擦顶移架,每次放炮后及时打开支架前梁缩小端面

13、距。3、全岩段适当降低采高,在保证底板平的基础上采高控制在1.58m-1.68m,与正常采高接茬处顶板顺缓坡保证支架邻架顶梁错差不超过 15cm。4、如果断层上方出现煤层,对此段放炮进度缩短端面距及时拉架,防止煤顶垮落冒顶,根据实际顶板情况合理选择放炮距离。(即先拉架在及时打开前梁)为了安全顺利地通过此破碎带特制定以下安全技术措施:1、工作面推进到破碎带前提前做好顶板管理工作,加强端头支护,进入破碎带时,时刻必须观察顶板破碎情况做好敲帮问顶工作,打好端头支护的同时, 在空顶处要及时用2.5 米半圆木、道木和木板加强支护,单体初撑力必须符合要求, 2.8 米初撑力不小于90KN,2.5米初撑力不

14、小于60KN,无空顶空帮,无卸压支柱必须保证“一梁一柱”的原则。工作面端头作业人员必须按作业规程操作,执行“先打后撤”的原则,时刻要注意安全以免发生事故。2、因为原有巷道支护方式为锚网支护,沿工作面推进此巷破碎带处要补打锚杆防止煤质破碎跨落,打不成锚杆的地方应及时用钢.梁、半圆木、道木、木板和单体加强支护,操作时应上述规定执行。严禁出现空帮空顶。3、工作面推进到破碎带后严格控制采煤机割煤高度,不要割煤过高引起冒顶发生事故。4、工作面推进到破碎带后应保证安全生产的条件下争取尽快过破碎带,减小破碎带给生产工作带来的影响。5、加强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预防事故的发生。工作人员必须要能知道避灾路线,安全出口要畅通可靠要无障物影响人员撤离。6、过破碎带时,南槽的所有设备、电缆、管线必须加强保护,不得出现冒顶砸坏设备、电缆、管线。7、移端头支架时所有人员必须撤到安全地点,支架工站在不易冒顶伤人处操作支架,同时设好监护。8、开三角煤时,少装药,放小炮防止放炮时出现冒顶事故,放松动炮时先加强端头和超前支护, 靠近南槽的松动炮要在保证不影响端头和超前支护的情况下才允许放炮。放炮时按有关放炮规定执行。9、严格执行跟班干部现场跟班指挥制度,发现异常立即撤人。10、其他安全技术措施一律按煤矿安全规程以及矿审批通过的安全技术措施执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