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普通高中高中生物第四章种群同步名师精选教案浙科版必修3.docx

上传人:苏美尔 文档编号:6195773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68.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普通高中高中生物第四章种群同步名师精选教案浙科版必修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浙江省普通高中高中生物第四章种群同步名师精选教案浙科版必修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浙江省普通高中高中生物第四章种群同步名师精选教案浙科版必修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普通高中高中生物第四章种群同步名师精选教案浙科版必修3.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名校名 推荐第四章种群一、课标内容1列举种群的特征。2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二、教学要求第一节种群的特征1举例说出种群的概念。基本要求2列举种群的特征。3说出调查种群密度的标志重捕法。发展要求1“种群的分布型”和“种群的存活曲线”不作要求。2“活动:模拟用标志重捕法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不作要求。说明3“课外读:种群生命表”只作为背景资料供学生阅读,不要求学生记忆或掌握具体内容。第二节 种群的增长方式1区别种群的指数增长和逻辑斯谛增长两种方式,阐明隐含在“J”形曲线基本要求和“ S”形曲线中的信息。2举例说出环境容纳量的概念。通过“活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概述

2、数学建模的发展要求一般过程,利用实验结果建立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生物数学模型,并据此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化。说明“小资料:海洋鱼类的最大捕获量”只作为背景资料供学生阅读,不要求学生记忆或掌握具体内容。第三节种群的数量波动及调节基本要求1简述种群数量的非周期波动和周期波动。发展要求2说出调节种群数量的因素,讨论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说明“种群数量的外源性调节因素”和“种群数量的内源性调节因素”不作拓展。三、教学建议1课时建议(共计 5 课时)第一节种群的特征1课时第二节种群的增长方式2课时(含活动1 课时)第三节种群的数量波动及调节1课时复习与小结1课时- 1 -名校名 推荐2教法建议( 1

3、)“第一节 种群的特征”的教学重点是种群的特征。通过种群的视频或图片,引出种群的概念,并让学生列举具体的事例说明种群的概念。通过具体生物现象与事例的列举,进行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结构、性比率等特征的教学。通过分析与讨论,理解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直接影响种群密度,年龄结构和性比率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来影响种群密度。( 2)“第二节 种群的增长方式”的教学重点是种群的增长方式和环境容纳量;教学难点是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并据此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通过“活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构建酵母菌增长的数学模型。结合野鸭或其它实例进行分析,得出种群指数增长曲线和指数增长数学模型。从资源、空间角度分析,结合绵羊、黄猩猩、果蝇培养实验得出逻辑斯谛增长曲线,理解环境容纳量。( 3)“第三节 种群的数量波动及调节”的教学重点是种群的数量波动。通过相关数据和坐标曲线图辨别种群数量波动的类型,简述产生的原因,并能够说出种群的平衡密度。四、活动建议“活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除按照教科书的要求动手操作外,还可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采用草履虫、绿眼虫、衣藻代替酵母菌进行探究,从而降低实验难度。这个探究活动可以扩展为研究性学习活动的一个项目。- 2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