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固体饮料生产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强化我公司在固体饮料生产等环节全流程安全生产管理,鼓励全体员工积极参与事故隐患的排查与报告,及时发现并消除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风险,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及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推动建立完善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的意见(安委20247号)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制度。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从事固体饮料生产、加工、包装及相关管理活动的部门、班组及全体员工,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各岗位人员,以及临时聘用人员和被派遣劳动者。第三条公
2、司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倡导“人人都是安全员”的理念,鼓励员工积极发现并报告事故隐患,对报告人实施奖励,以形成全员参与、共同维护安全质量的良好氛围。第二章报告内容第四条公司鼓励员工重点报告以下事故隐患:一人的不安全行为:1 .操作人员未佩戴防静电装备进入粉尘爆炸危险区域(如投料区、混合间)。2 .员工未执行双人复核制度导致食品添加剂超量投料。3 .维修人员未办理动火作业许可证在粉尘环境进行焊接操作。4 .叉车驾驶员在原料库超速行驶或撞击粉料储存容器。5 .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压力容器、干燥塔)无证操作或未定期复审。6 .投料工未关闭除尘系统即开启粉料包装袋导致粉尘逸散。7
3、操作工擅自屏蔽喷雾干燥塔温度报警装置。8 .清洁人员使用非防爆工具清理粉尘积聚区域。9 .未持有效健康证人员直接接触内包装材料或半成品。10 .员工在防爆区域携带非防爆通讯设备作业。11 .装卸工未检查运输车辆防雨防潮措施即装载成品。12 .实验室人员未佩戴护目镜操作强酸强碱试剂。13 .干燥工序巡检员未按规定检测产品水分含量即放行等。二、设施设备的不安全状态:1 .喷雾干燥塔温度传感器失效导致产品焦化或水分超标。2 .除尘系统未设置火花探测和自动灭火装置。3 .粉料仓泄爆片超期未更换或安装不规范。4 .金属探测仪/X光机灵敏度未按班次校准验证。5 .防爆区域电气设备(混合机、筛分机)未达到
4、EXdIIBT4等级要求。6 .压缩空气管路过滤器破损导致油污污染产品。7 .振动筛防护罩缺失或传动部位无急停装置。8 .液氮速冻设备压力表和安全阀未按期强制检定。9 .车间消防喷淋系统管道水压不足。10 .原料暂存区未配置防潮垫板导致物料受潮结块。11.防尘防爆照明灯具外壳密封失效。12 .危化品仓库未安装防泄漏收集槽和气体报警器。13 .粉体输送管道法兰静电跨接线断裂。14 .内包装间空气净化系统高效过滤器破损未更换。15 .蒸汽管道保温层脱落导致高温表面裸露等。三环境的不安全因素:1 .粉料投料区地面粉尘积聚厚度超过3毫米未及时清理。2 .清洁作业区与非清洁区压差监测装置失效。3 .原料
5、库房相对湿度持续超过60%未启动除湿设备。4 .废水处理池未设置有限空间警示标识和强制通风设施。5 .化学品暂存区与食品原料通道交叉无物理隔离。6 .厂房屋顶漏雨导致电气控制柜受潮短路。7 .厂区垃圾站距离原料入库口不足10米。8 .高浓度粉尘环境未设置“严禁明火”警示标识。9 .外包车间与生产区共用回风系统导致交叉污染。10 .车间地面积水未及时清除造成人员滑倒风险。11 .防鼠板破损或风幕机停用导致虫鼠侵入通道。12 .制冷机房氨气浓度检测探头校准超期等。四、安全管理存在的缺陷和漏洞:L未建立粉尘爆炸专项应急预案和年度演练计划。ZHACCP计划未覆盖喷雾干燥工序关键控制点。3 .有限空间作
6、业规程未规定气体检测频次和救援装备清单。4 .防爆设备定期检测记录缺失或造假。5 .员工年度培训未涵盖粉尘爆炸特性及应急处置措施。6 .设备预防性维护计划未包含除尘系统防静电检测。7 .虫害控制图未标注粉料仓周边诱饵站位置。8 .出厂检验报告未附干燥温度曲线原始数据。9 .未按GB31637更新固体饮料微生物限量管控标准。10 .委托生产协议未明确粉尘清洁责任方。11 .”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机制未覆盖防爆区域检查。12 .危化品领用登记台账与实物库存不一致。13 .未制定食品添加剂误用专项纠正程序。14 .事故隐患报告奖励制度未张贴在车间公告栏。15 .防爆电气设备档案未包含防爆合格证和
7、安装验收记录等。第三章报告途径第五条为确保员工报告事故隐患的渠道畅通,公司设立以下报告途径:1 .线下报告:员工可直接向所在部门的安全员或安全管理部门报告,安全员负责初步核实并上报至安全管理部门。2 .线上报告:公司开通了微信群、邮箱、电话等线上报告渠道,并在公司醒目位置公示报告方式和流程,方便员工随时随地进行报告。3 .匿名报告:为保护报告人隐私,公司设立了匿名举报箱和匿名举报电话,员工也可选择匿名方式进行报告。第四章核查整改第六条对员工报告的事故隐患,安全管理部门应按以下程序组织核查:1 .初步核查:接到报告后,安全管理部门应第一时间联系报告人,核实具体情况,初步评估隐患的严重程度及影响范
8、围。2 .现场核查:经初步判断属于事故隐患的,须立即组织专业人员赴现场复核,确保隐患识别准确、风险评估到位。3 .整改落实:(1) 一般事故隐患应立即采取整改措施并闭环处理;(2)重大事故隐患若无法即时整改,需制定专项整改方案,明确责任主体、整改措施、完成时限及应急措施,并全程跟踪整改进度,确保隐患彻底消除。4 .闭环管理:所有整改完成的隐患均需建立台账记录,实施销号管理,经验收合格后方可关闭流程。第五章奖励资金与实施第七条公司依据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设立事故隐患报告专项奖励资金,用于激励员工主动报告安全隐Mo第八条奖励标准根据隐患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分为小隐患奖励和大隐患重奖
9、两类:1 .小隐患奖励:针对可快速整改、影响较小的一般隐患,给予报告人物质奖励(如小额奖金、便携式灭火器、安全头盔等)及通报表扬等精神激励。2 .大隐患重奖:对可能引发严重事故、造成重大损失或人员伤亡的重大隐患,经核实并完成整改后,对报告人给予高额奖金、晋升机会或福利待遇等奖励,并在公司范围内公开表彰。第六章正向激励与结果运用第九条公司对隐患报告工作成效显著的单位及个人实行正向激励:L在年度考核、评优评先中优先考量并给予加分;3 .对隐患排查治理贡献突出者,在职务晋升、岗位调整时予以倾斜;4 .设立“安全生产之星”“隐患排查能手”等荣誉称号,定期表彰先进典型。第十条公司主要负责人应定期主持召开
10、安委会会议,分析员工报告隐患情况,举一反三排查安全管理、设备设施、工艺技术等环节的薄弱环节,制定针对性改进措施,持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第七章宣传引导第十一条公司通过以下方式加强隐患报告奖励制度的宣传引导:1 .利用内部刊物、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广泛宣传典型案例及奖励落实情况;2 .定期组织安全教育培训,提升员工隐患辨识能力与主动报告意识;3 .鼓励员工提出安全生产合理化建议,营造全员参与安全管理的良好氛围。第八章附则第十二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解释与修订。若公司其他规定与本制度冲突,以本制度为准。第十三条本制度每年开展有效性评审,每三年系统性修订一次,特殊情况下可临
11、时调整。附表:1 .公司事故隐患排查记录表(整改通知单)2 .公司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登记台账3 .公司安全隐患内部报告登记表4 .公司安全隐患内部报告人员奖励台账公司事故隐患排查记录表(整改通知单)被检查部门:序号安全隐患隐患分级整改措施整改责任人整改完成时间备注整改要求望你部门于上述规定时间对上述安全隐患进行整改处理,并及时将整改完成情况报检查部门验收。检查人员:日期年月曰三l:W:雌:第8页,共13页第9页,共13页公司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登记台账序号部门隐患名称排查日期原因分析整改措施整改负责人计划完成日期整改期间安全措施隐患等级隐患分类整改情况完成时间整改确认人备注填表部门:填表人:日期:年
12、月日第10页,共13页公司安全隐患内部报告登记表序号报告日期报告人姓名部门/岗位联系方式隐患描述隐患位置/设备隐患等级(一般/重大)建议整改措施报告接收人接收时间第11页,共13页第12页,共13页公司安全隐患内部报告人员奖励台账序号奖励日期报告人姓名部门/岗位隐患等级(一般/重大)奖金金额(元)奖励形式(物质/精神)备注备注:L奖金金额:根据事故隐患的严重程度和整改效果确定,可依据公司内部规定进行灵活调整。2 .奖励形式:物质奖励包括但不限于奖金、礼品等;精神奖励可包括表彰、颁发荣誉证书、通报表扬等。3 .备注:用于记录奖励过程中的特别说明或后续跟进情况,如是否参与表彰大会、奖金是否已发放到位等。小hongshu:EHS安全教育交流第13页,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