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米生产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强化我公司在大米生产等环节全流程安全生产管理,鼓励全体员工积极参与事故隐患的排查与报告,及时发现并消除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风险,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及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推动建立完善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的意见(安委(2024)7号)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制度。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从事大米生产、加工、包装及相关管理活动的部门、班组及全体员工,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各岗位人员,以及临时聘用人员和被派遣劳动者。第三条公司坚持“
2、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倡导“人人都是安全员”的理念,鼓励员工积极发现并报告事故隐患,对报告人实施奖励,以形成全员参与、共同维护安全质量的良好氛围。第二章报告内容第四条公司鼓励员工重点报告以下事故隐患:一、人的不安全行为:L操作工未佩戴防尘口罩进行投料作业,导致粉尘吸入引发职业病风险。2 .稻谷晾晒人员使用沥青地面铺晒原料,造成苯并施污染大米。3 .碾米车间人员擅自关闭除尘系统联锁装置,导致粉尘浓度超爆炸下限。4 .添加剂配料员超量使用防腐剂,违反GB2760限量规定。5 .维修工在碾米机运行时进行故障排除,肢体接触运转部件致机械伤害。6 .化验员篡改重金属镉检测数据出具报告,导
3、致污染大米流入市场。7 .叉车司机超速撞坏稻谷简仓通风设施,引发粮食毒变风险。8 .清洁工混用含氯消毒剂与酸性清洁剂,产生有毒氯气致人员中毒。9 .外包人员携带未消毒工具进入抛光车间,引入沙门氏菌污染风险。10 .司炉工未持证操作生物质锅炉,违规超压运行引发爆炸。11 .员工在稻谷堆场吸烟丢弃烟头,引燃粉尘造成闪爆事故。12 .更衣室管理员未更换风淋室高效过滤器超半年,洁净区沉降菌超标。13 .虫控员在成品库使用剧毒磷化铝熏蒸,导致农药残留污染。14 .抛光工序操作员徒手接触成品大米,引入致病菌污染。15 .装卸工拆除输送带静电接地装置,粮食输送过程产生放电火花等。二、设施设备的不安全状态:1
4、 .脉冲除尘器泄爆片锈蚀失效,粉尘爆炸时无法定向泄压。2 .色选机异物剔除灵敏度未达标准,玻璃碎屑漏检率超8%。3 .稻谷烘干塔温度传感器偏差15。C未校准,导致谷物焦糊产生致癌物。4 .金属探测仪未覆盖成品包装全流程,金属异物污染风险失控。5 .碧谷机防护罩缺失形成30Cm开口,操作员肢体卷入风险。6 .厂区防雷装置接地电阻值超12Q,雷击时无法有效导除电流。7 .大米抛光机未安装火花探测器,抛光过程引发粉尘燃爆。8 .储粮仓湿度传感器失效超48小时,导致稻谷霉变产生黄曲霉毒素。9 .输送管道静电跨接线断裂未修复,粮食输送过程静电荷积聚。10 .消防水泵出水压力低于O.25MPa,无法满足粉
5、尘火灾扑救需求。11 .定量包装秤校验碳码超期未检定,成品净含量误差超士5%。12 .油压机安全阀被违规锁定,超压时无法自动泄压。13 .车间防爆电气设备被粉尘完全覆盖,设备过热引燃粉尘云。14 .氮气保鲜系统氧含量探头数据漂移,丧失抑菌保鲜功能。15 .污水处理站硫化氢报警器故障,有限空间作业中毒风险激增等。三、环境的不安全因素:1 .稻谷投料区粉尘浓度连续2小时超20gnf,达到爆炸下限浓度。2 .化学品库与原料库间距不足3米,有毒蒸汽污染稻谷风险。3 .厂区排水沟被稻壳堵塞2/3,清洗废水倒灌污染设备。4 .消防通道被原料托盘堵塞超50%宽度,延误应急救援时间。5 .稻谷露天堆放未覆盖防
6、雨布,雨水浸泡导致赭曲毒毒素滋生。6 .车间地面积水未及时清理,人员滑倒及电气短路风险并存。7 .原料验收区与化学品区未物理隔离,交叉污染风险激增。8 .危废库房未执行双人双锁管理,有毒试剂存在盗用风险。9 .厂界粉尘回收装置滤筒破损未更换,粉尘扩散引发居民投诉。10 .更衣室与包装车间压差倒置,外部污染物侵入洁净区。11 .仓库防鼠板底部存在25mm缝隙,鼠类啃食包装袋污染产品。12 .稻谷暂存区通风次数低于6次/小时,湿热积聚致霉菌滋生。13 .厂区变电站周边杂草高度超1.2米,雨季引发电气火灾。14 .大米恒温库湿度连续72小时超75%,导致成品水分超标霉变。15 .厂区消防水池蓄水量不
7、足设计值50%,无法保障灭火用水需求等。四、安全管理存在的缺陷和漏洞:1 .超许可范围生产婴幼儿米粉未申报变更,违反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2 .粉尘爆炸应急预案未覆盖周边学校疏散方案,不符合安委(2024)7号文要求。3 .未建立稻谷镉污染电子追溯系统,无法实现污染源头定位。4 .食品安全总监未取得谷物加工HAeCP认证,关键控制点设置缺失。5 .烘干工序未设置温度超限自动停机程序,违反GB17440防爆规范。6 .供应商档案缺失包装材料荧光剂迁移报告,存在化学污染风险。7 .未保存添加剂投料过程视频记录,投料合规性无法追溯。8 .产品留样室温度连续48小时超30C未处置,留样失效失去追溯意义
8、9 .委托检脸协议未明确黄曲霉毒素Bl检测方法,检测结果法律效力不足。10 .隐患报告响应超24小时未处置,违反安委(2024)7号文第十条。IL压力容器年度检测报告超期未检测使用。12 .未配置重金属镉快速检测仪,原料验收依赖供应商报告。13 .生产用水检测未涵盖碑元素季度监测,存在迁移污染风险。14 .设备润滑记录未区分食品级/工业级润滑脂,导致矿物油污染大米。15 .未开展粉尘爆炸事故应急演练等。第三章报告途径第五条为确保员工报告事故隐患的渠道畅通,公司设立以下报告途径:1 .线下报告:员工可直接向所在部门的安全员或安全管理部门报告,安全员负责初步核实并上报至安全管理部门。2 .线上报
9、告:公司开通了微信群、邮箱、电话等线上报告渠道,并在公司醒目位置公示报告方式和流程,方便员工随时随地进行报告。3 .匿名报告:为保护报告人隐私,公司设立了匿名举报箱和匿名举报电话,员工也可选择匿名方式进行报告。第四章核查整改第六条对员工报告的事故隐患,安全管理部门应按以下程序组织核查:1 .初步核查:接到报告后,安全管理部门应第一时间联系报告人,核实具体情况,初步评估隐患的严重程度及影响范围。2 .现场核查:经初步判断属于事故隐患的,须立即组织专业人员赴现场复核,确保隐患识别准确、风险评估到位。3 .整改落实:(1)一般事故隐患应立即采取整改措能并闭环处理;(2)重大事故隐患若无法即时整改,需
10、制定专项整改方案,明确责任主体、整改措施、完成时限及应急措施,并全程跟踪整改进度,确保隐患彻底消除。4 .闭环管理:所有整改完成的隐患均需建立台账记录,实施销号管理,经验收合格后方可关闭流程。第五章奖励资金与实施第七条公司依据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设立事故隐患报告专项奖励资金,用于激励员工主动报告安全隐患。第八条奖励标准根据隐患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分为小隐患奖励和大隐患重奖两类:1 .小隐患奖励:针对可快速整改、影响较小的一般隐患,给予报告人物质奖励(如小额奖金、便携式灭火器、安全头盔等)及通报表扬等精神激励。2 .大隐患重奖:对可能引发严重事故、造成重大损失或人员伤亡的重大隐患
11、经核实并完成整改后,对报告人给予高额奖金、晋升机会或福利待遇等奖励,并在公司范围内公开表彰。第六章正向激励与结果运用第九条公司对隐患报告工作成效显著的单位及个人实行正向激励:L在年度考核、评优评先中优先考量并给予加分;3 .对隐患排查治理贡献突出者,在职务晋升、岗位调整时予以倾斜;4 .设立“安全生产之星”“隐患排查能手”等荣誉称号,定期表彰先进典型。第十条公司主要负责人应定期主持召开安委会会议,分析员工报告隐患情况,举一反三排查安全管理、设备设施、工艺技术等环节的薄弱环节,制定针对性改进措施,持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第七章宣传引导第十一条公司通过以下方式加强隐患报告奖励制度的宣传引导:1 .
12、利用内部刊物、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广泛宣传典型案例及奖励落实情况;2 .定期组织安全教育培训,提升员工隐患辨识能力与主动报告意识;3 .鼓励员工提出安全生产合理化建议,营造全员参与安全管理的良好氛围。第八章附则第十二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解释与修订。若公司其他规定与本制度冲突,以本制度为准。第十三条本制度每年开展有效性评审,每三年系统性修订一次,特殊情况下可临时调整。附表:1 .公司事故隐患排查记录表(整改通知单)2 .公司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登记台账3 .公司安全隐患内部报告登记表4 .公司安全隐患内部报告人员奖励台账公司事故隐患排查记录表(整改通知单)被检查部门:序
13、号安全隐患隐患分级整改措施整改责任人整改完成时间备注整改要求望你部门于上述规定时间对上述安全哙患进行整改处理,并及时将整改完成情况报检查部门验收.检查人员:日期年月口输人.,W;.i三:第10页,共15页第11页,共15页公司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登记台账序号部门IM名称排查日期原因分析整改措施整改负贵人t完成日期整改期间安制第IM分类S%情况时间赘改aux备注填表部门:填表人:日期:年月日第12页,共15页公司安全隐患内部报告登记表序号报告日期报告人姓名部门/岗位般患描述隐患位置/设备(-/1*)建议整改措施报告接收入接收时间第13页,共15页第14页,共15页公司安全隐患内部报告人员奖励台账序号奖励日期报告人姓名部门/岗位隐患等级(一三M)奖金金额(元)奖励形式(物质第神)备注备注:1 .奖金金额:根据事故隐患的严重程度和整改效果确定,可依据公司内部规定进行灵活调整。2 .奖励形式:物质奖励包括但不限于奖金、礼品等:精神奖励可包括表彰、颁发荣誉证书、通报表扬等。3 .备注:用于记录奖励过程中的特别说明或后续跟进情况,如是否参与表彰大会、奖金是否已发放到位等。小hong-shu:EHS安全教育交流第15页,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