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两首练习题(答案).doc

上传人:李医生 文档编号:6216578 上传时间:2020-09-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经两首练习题(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诗经两首练习题(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诗经两首练习题(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诗经两首练习题(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诗经两首练习题(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诗经两首练习题(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经两首练习题(答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诗经两首 习题: 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被儒家列为五部经典著作之首。 B、诗经中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共有15国风,160篇。大都是劳动人民创作的民间歌谣:“雅”分为大雅、小雅,共105篇,大多为周代宫廷乐曲歌辞:“颂”分为周颂、鲁颂、商颂,多为周天子及诸侯们祭礼时的乐歌,共40篇。 C、诗经反映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社会生活,共305篇,古时也称为“诗三百”。其创作方法基本上是现实主义的。 D、诗经中都是四言诗,普遍采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2.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A.国破/山

2、河/在,城春/草木/深 B.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C、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D、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3、阅读邶风;静女,完成(1)(5)题。 (1)对这首诗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题目“静女”,是指文静美丽的姑娘。 B.“爱而不见”的意思是说故意藏起来不出现,逗小伙子着急。 C.“说怿女美”的意思是指姑娘美丽的彤管映衬得你更美。 D“自牧归荑,洵美且异”这两句称赞姑娘送给他的荑草实在美得出奇。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基调欢快而富有情趣,叙写了一对青年男女约会的过程。 B.“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这个细节惟妙惟肖地描绘了小伙子当

3、时那种焦灼不安的情态。 C.无论是赠彤管,还是赠荑草,都发生在同一天,可见这对青年男女的恋情已到极致。 D.这首诗除了细节描写外,还运用了双关及移情手法,因而生动活泼。富有情趣。 (3)、选出对静女一诗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静女是一首赋体诗,它运用“直陈其事”的手法,采用三章连唱的形式来叙写故事,感情回环往复,内容富于变化,充分体现了民族的特色。 B.本诗以生动的语言,风趣的细节,表现了一对男女青年热恋中的情趣,人物神形毕现,呼之欲出。 C.“说怿女美”、“匪女之为美”这两句借物抒情,意涉双关,表面上男青年是在赞美姑娘馈赠给他的信物,实则表达了他对姑娘挚爱之情。 D.“自牧归荑,洵美

4、且异”用借代的手法,以初生荑草白而柔嫩的特点,象征爱情的真诚和纯美。 (4)、选出对“彤管有炜,说怿女美”二句翻译正确的一项( ) A.红色的彤笛有色彩,漂亮的乐器让我喜爱。 B.彤笛鲜艳又光亮,漂亮的乐器真让我喜爱。 C.彤笛鲜艳又光亮,美丽的姑娘更让我喜爱。 D.彤笛鲜艳又光亮,静女叮嘱我要喜爱它。 (5)、下面对此诗赏析错误的二项是( ) A.此诗以第一人称“我”男青年写第一次恋人的约会的情景。 B.全诗三章,二章重在写场景,一章重在写心理。 C.第一章写青年之约,第二章写青年之恋,第三章写青年之诚。 D.作者由静女而彤管,由荑而静女之情,把人、物、情巧妙地融合起来,表现了男女青年热烈的

5、纯朴的恋情。 E.诗歌重章复唱,不注重细节描绘,从大处着笔,风格朴实,增添了艺术魅力。4、氓下列诗句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尔卜尔筮(sh),体无咎(ji)言你用龟板、蓍(sh)草占卦,没有不吉利的预兆。尔,你。卜,用火烧龟板,看龟板上的裂纹,推断祸福。筮,用蓍草的茎占卦。体,卜筮的卦象。咎,灾祸;蓍,一种草。 B、于嗟女兮,无与士耽(dn) 唉,姑娘呀,不要担心心爱的男人。士,男子的通称;耽,担心。 C、士之耽兮,犹可说(tu)也男子沉溺在爱情里,还可以脱身。说,通“脱”。 D、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姑娘沉溺在爱情里,就无法摆脱了。 5、下列诗句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将子无怒,秋以

6、为期:请你不要生气,把秋天订为婚期吧。 B、乘彼垝垣,以望复关:登上那倒塌的围墙,遥望那复关(来的人)。 C、士也罔极,二三其德:男人的爱情没有定准,他的感情一变再变。 D、信誓旦旦,不思其反:誓言如在早晨,没想到你会变心。 6、比较下面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1)言既遂矣,至于暴矣(2)静言思之,躬自悼矣(3)信誓旦旦,不思其反(4)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A、(1)与(2)意思相同,(3)与(4)意思相同。 B、(1)与(2)意思相同,(3)与(4)意思不相同。 C、(1)与(2)意思不相同,(3)与(4)意思相同。 D、(1)与(2)意思不相同,(3)与(4)意思

7、不相同。 7、对文中有关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载笑载言”中“载”字的含义和成语“载歌载舞”中“载”字的意思是一致的。 B、“夙兴夜寐”即早起晚睡,和现在的成语含义相同。 C、“及尔偕老”意为等你老了,与现在常讲的“白头偕老”不相同。 D、“信誓旦旦”即真诚恳切地发誓,和现在的成语含义相同。 8、下列对该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的女主人公以无比沉痛的口气,回忆了恋爱生活的甜蜜,以及婚后被丈夫虐待和遗弃的痛苦,读来十分感人。 B、这首诗所写的婚姻悲剧,反映了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的情与礼的矛盾与夫权对妇女的压迫。 C、本诗充分运用了赋比兴交替使用的手法,时时注意情与景的

8、结合,诗两可窥见古代的集市贸易和婚嫁礼俗。 D、诗中一条淇水贯穿全诗,淇水水流的变化揭示了人物悲剧命运的必然性。 9、简要分析氓诗中男女主人公的性格: 男主人公: 女主人公: 10、写出下列诗句中加点字词的古今意义。 至于顿丘:古义 _;今义 _ 秋以为期:古义 _ ;今义 _ 泣涕涟涟:古义 _ ;今义 _ 渐车帷裳:古义 _;今义 _ 总角之宴:古义 _;今义 _ 1、D.2、C (应在主谓之间停顿: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3、(1)C,(2)C,(3)D(比喻手法),(4)B,(5)(B一章重写场景,二章重写心理;E注重细节描写) 4、B,5、D,6、A,7、C,8、D 9、男主人公:男主人公:始乱终弃,用情不专;女主人公:女主人公:勤劳、温柔、坚强 10、古义:到;今义:连词,提及另一事物 古义:把当作;今义:认为 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古义:浸湿;今义:逐步 古义:欢乐;今义:酒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