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数学教案:正弦定理、余弦定理(4).docx

上传人:苏美尔 文档编号:6250053 上传时间:2020-10-1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0.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数学教案:正弦定理、余弦定理(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一数学教案:正弦定理、余弦定理(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一数学教案:正弦定理、余弦定理(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一数学教案:正弦定理、余弦定理(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一数学教案:正弦定理、余弦定理(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数学教案:正弦定理、余弦定理(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数学教案:正弦定理、余弦定理(4).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课题:正弦定理、余弦定理(4)教学目的:1 进一步熟悉正、余弦定理内容;2 能够应用正、余弦定理进行边角关系的相互转化;3 能够利用正、余弦定理判断三角形的形状;4 能够利用正、余弦定理证明三角形中的三角恒等式教学重点:利用正、余弦定理进行边角互换时的转化方向教学难点 : 三角函数公式变形与正、余弦定理的联系授课类型:新授课课时安排: 1 课时教 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教学方法:启发引导式1 启发学生在证明三角形问题或者三角恒等式时,要注意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的适用题型与所证结论的联系,并注意特殊正、余弦关系的应用,比如互补角的正弦值相等,互补角的余弦值互为相反数等;2 引导学生总结三角恒等式的

2、证明或者三角形形状的判断,重在发挥正、余弦定理的边角互换作用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abc正弦定理: sin Asin B2Rsin C余弦定理: a 2b 2c22bc cos A,cos Ab2c2a 22bcb2c 2a 22ca cos B,cos Bc 2a2b 22caa 2b 2c 2c 2a2b22ab cosC ,cosC2ab二、讲解范例:例 1 在任一 ABC中求证:a(sin Bsin C )b(sin Csin A) c(sin A sin B)0证:左边 = 2Rsin A(sinB sinC) 2RsinB(sinCsin A)2RsinC(sin A sin B

3、)= 2Rsin Asin Bsin AsinCsinBsinCsin Bsin A sinC sin AsinC sinB =0=右边例 2在 ABC中,已知 a3 , b2 ,B=45求 A、 C 及 ca sin B3 sin 453sin A解一:由正弦定理得:b22第 1页共 7页B=45 90即 ba A=60 或 120当 A=60 时 C=75当 A=120 时 C=15b sin C2 sin 7562csin 452sin Bb sin C2 sin 1562csin 452sin B解二:设 c=x 由余弦定理b2a 2c22ac cos B将已知条件代入,整理:x 26

4、x10x622解之:c622当时b2c2a 22 ( 6 22 ) 2313cos A2bc622(31)2222从而 A=60, C=75c622时同理可求得: A=120,C=15当例 3在 ABC中, BC=a, AC=b, a, b 是方程 x 223x20 的两个根,且2cos(A+B)=1求( 1)角 C 的度数( 2)AB 的长度( 3) ABC的面积1解:( 1) cosC=cos(A+B)=cos(A+B)=2C=120ab2 3ab2(2)由题设:AB2=AC2+BC2 2AC?BC?osC a 2b 22ab cos120a2b2ab (ab)2ab(2 3) 2210即

5、 AB= 101 ab sin C1 ab sin1201 233(3) S ABC=22222例 4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已知 AD CD, AD=10,AB=14,第 2页共 7页BDA=60 ,BCD=135求 BC的长解:在 ABD 中,设 BD=x则 BA2BD 2AD 22BD AD cosBDA即 14 2x 210 22 10xcos60整理得: x 210x960解之: x116x26 (舍去)由余弦定理:BCBDBC16sin 3082sinCDBsinBCDsin 135例 5 ABC中,若已知三边为连续正整数,最大角为钝角,1 求最大角 ;2 求以此最大角为内角,

6、夹此角两边之和为4 的平行四边形的最大面积解: 1设三边 ak1,bk, ck1kN且 k1cosCa2b2c2k402ac2( k1)C 为钝角解得 1k 4 kN k2 或 3但 k2 时不能构成三角形应舍去a2, b3, c4, cosC1109当 k3时,C42 设夹 C 角的两边为 x, yxy4xy sin Cx(4x)1515(x24x)S44当 x2 时 S 最大 =15例 6 在 ABC中, AB 5, AC3 ,D 为 BC中点,且 AD 4,求 BC 边长分析:此题所给题设条件只有边长,应考虑在假设BC为后,建立关于的方程而正弦定理涉及到两个角,故不可用此时应注意余弦定理

7、在建立方程时所发挥的作用因为 D 为 BCx中点,所以BD、DC可表示为2 ,然用利用互补角的余弦互为相反数这一性质建立方程x解:设 BC 边为,则由D 为 BC中点,可得BD DC 2 ,第 3页共 7页2x22AD 2BD 2AB 24 ( 2)5,2AD BDx24在 ADB 中, cosADB2AD2DC2AC242( x )2322x.2 AD DC24在 ADC中, cosADC2又 ADB ADC 180 cosADB cos(180 ADC) cosADC42( x ) 25242( x ) 2322224x24 x22解得, 2, 所以, BC 边长为 2评述:此题要启发学生

8、注意余弦定理建立方程的功能,体会互补角的余弦值互为相反数这一性质的应用,并注意总结这一性质的适用题型另外,对于本节的例2,也可考虑上述性质的应用来求解sinA,思路如下:ABBD5由三角形内角平分线性质可得ACDC3 ,设 BD5 ,DC 3,则由互补角 ADC、ADB 的余弦值互为相反数建立方程,求出BC 后,再结合余弦定理求出cosA,再由同角平方关系求出 sinA三、课堂练习:1 半径为1 的圆内接三角形的面积为0 25,求此三角形三边长的乘积1解:设 ABC三边为 a, b, c 则 ABCacsin B2S ABCac sin Bsin B abc2abc2bb2R又 sin B,其

9、中 R 为三角形外接圆半径S ABC1 abc4R , abc4RS ABC4 1 0 251所以三角形三边长的乘积为1评述:由于题设条件有三角形外接圆半径,故联想正弦定理:abc2Rsin Asin Bsin C,其中 R 为三角形外接圆半径,与含有正弦的三角形面积公式第 4页共 7页1 acsin B ABC 2发生联系,对abc 进行整体求解2 在 ABC 中,已知角B45, D 是 BC 边上一点, AD5, AC7, DC 3,求AB解:在 ADC中,AC 2DC 2AD 272325211 ,cosC2AC DC273145 3又 0 C 180, sinC 14ACAB在 ABC

10、中, sin Bsin Csin C AC5 32 75 6 .AB sin B142评述:此题在求解过程中,先用余弦定理求角,再用正弦定理求边,要求学生注意正、余弦定理的综合运用353 在 ABC 中,已知 cosA 5 , sinB 13 ,求 cosC 的值32解: cosA 5 2 cos45, 0 A4 45 A 90, sinA 55 1 sinB 13 2 sin30, 0 B 0 B 30或 150 B180若 B 150,则 B A 180与题意不符120 B 30cosB 133124516cos( A B) cosA cosBsinA sinB 51351365又 C18

11、0( A B)16cosC cos 180( AB) cos( A B) 65第 5页共 7页评述: 此题要求学生在利用同角的正、余弦平方关系时,应根据已知的三角函数值具体确定角的范围, 以便对正负进行取舍,在确定角的范围时,通常是与已知角接近的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进行比较四、小结通过本节学习, 我们进一步熟悉了三角函数公式及三角形的有关性质,综合运用了正、 余弦定理求解三角形的有关问题,要求大家注意常见解题方法与解题技巧的总结,不断提高三角形问题的求解能力五、课后作业:六、板书设计(略)七、课后记及备用资料:1 正、余弦定理的综合运用余弦定理是解斜三角形中用到的主要定理,若将正弦定理代入得:s

12、in2A sin2B sin2C 2sinBsinCcosA这是只含有三角形三个角的一种关系式,利用这一定理解题, 简捷明快, 下面举例说明之例 1在 ABC中,已知 sin2B sin2C sin2A3 sinAsinC,求 B 的度数解:由定理得sin2B sin2Asin2C 2sinAsinCcosB, 2sinAsinCcosB 3 sinAsinC3sinAsinC 0 cos 2B150 例 2求 sin210 cos240 sin10 cos40的值解:原式 sin210 sin250 sin10 sin50在 sin2A sin2B sin2C 2sinBsinCcosA中,

13、令 B10, C 50,则 A 120sin2120 sin210 sin250 2sin10 sin50 cos12033sin210 sin250 sin10 sin50( 2) 2 4例 3在 ABC中,已知 2cosBsinC sinA,试判定 ABC 的形状解:在原等式两边同乘以 sinA 得: 2cosBsinAsinC sin2A,由定理得 sin2A sin2C sin2 sin2A, sin2C sin2B B C故 ABC是等腰三角形2 一题多证例 4在 ABC中已知 a 2bcosC,求证: ABC为等腰三角形证法一:欲证 ABC为等腰三角形可证明其中有两角相等,因而在已

14、知条件中化去边元素,b sin A使只剩含角的三角函数由正弦定理得a sin Bbsin A 2bcosC sin B ,即 2cosC sinB sinA sin( B C) sinBcosC cosBsinC sinBcosC cosBsinC 0第 6页共 7页即 sin( BC) 0, B C()B、 C 是三角形的内角, B C,即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证法二:根据射影定理,有 a bcosC ccosB,bcos B bcosC ccosB,即 c.又 a2bcosC2bcosC bcosC ccosBcosCbsin B .sin Bcos B ,又 csin C sin CcosC即 tanB tanCB、 C 在 ABC中, B C ABC为等腰三角形a2b2c2aa2b 2c2a2ba及 cosC2b,2ab,证法三: cosC2b化简后得b2 c2 b c ABC是等腰三角形第 7页共 7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