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数学评课生活中的小数人教新课标.docx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6258868 上传时间:2020-10-1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67.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数学评课生活中的小数人教新课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四年级下数学评课生活中的小数人教新课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四年级下数学评课生活中的小数人教新课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下数学评课生活中的小数人教新课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数学评课生活中的小数人教新课标.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四年级下数学评课 - 生活中的小数人教新课标生活中的小数 应该是学习知识生活化, 学习情绪趣味化的一堂课。 新课程标准也提出“学有价值的数学” 、“数学知识生活化”等新的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首先要关注的是学生学的怎么样, 通过学生学的过程, 体现教师教的水平。我们主要看学生是不是学得开心、快乐,是不是学会了,是不是经历了一个由不会到会,由模糊到清晰,由不懂到懂的过程。本节课的内容非常丰富。生活中的小数,主要是让学生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为了让学生感受小数与日常生活的这种联系, 杨老师通过课前介绍自己;让学生说出一些生活中的小数; 开课由买春游食物引入; 课中采取情景对话的形

2、式比身高、比体重;朗读顺口溜;并且扩充奥运信息窗;帮丁丁检查作业(正误辨析);小小设计师(缩小 100 倍画图);小小裁判员(比较大小的拓展练习)等等。这些内容充分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小数以及它的广泛应用。 可以说,这节课充分体现了数学的生活化、趣味化。通过这些环节,使学生把数学知识带到了生活中去, 又把生活中的数学带回了课堂, 因此也会进一步觉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作用很大,离我们的生活很近,从而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内动力,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三维目标的达成。教参明确指出:相互换算,探索方法,是这节课的重点。因此,就学生探索方法的过程,学生学习技能提高的途径,我们展开以下几个方面的研讨:一

3、、探究单位互换的方法过程是否关注学生的认知发展。感知单位的互换是生活的需要。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语言归纳的能力才是关键。由一开始比较谁高一些(兰兰 1.39m 小明 147cm),学生就能异口同声地说出小明高一些; 清晰地说出单位互换的方法。 学生的思维没有坑坑坎坎, 没有思维的起伏,没有思维的爬坡,没有由不懂到懂的学生发自内心的喜悦。米与厘米是单名数与单名数的比较, 学生讨论发言完毕, 教师总结方法: 把高级单位化成低级单位乘以进率, 把低级单位化成高级单位除以进率。 整个过程清晰明了但缺乏点破这样互化的目的:单位统一,方便比较。教参指出:通过对话,结合米与厘米的进率让学生初步理解互化的方法

4、。既然要初步理解互化的方法。 所以这部分内容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 比较长度单位的大小,关键是要看这些长度单位是不是在学生的头脑中产生了清晰的印象;是不是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起了长度单位的概念;在改写时, 学生先要先判断哪个单位大, 哪个单位小, 是从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 还是从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 (明确统一哪个单位);单位间的进率是 10、100,还是 1000;然后再确定是该扩大多少倍还是缩小多少倍;怎样移动小数点等。如果不统一单位, 你要想想能比较吗?既使能比较出来了,也是学生在心目之中先改写过后才比较出来的。 虽然比较大小的方法不是唯一的, 但要看哪个更适合学生的认

5、知发展水平。这样,重点才能分析透彻,难点才会突破。在这部分教学内容中, 学生的发展也薄弱了一些。 当出现比身高情景, 孩子们能异口同声地说出小明高一些。证明学生对这个知识点掌握得非常好,可以直接请学生说比较的思路(方法) ,让孩子在各种方法的汇报、交流中找到更适合自己的方法。教学过程中,老师让学生经历讨论、探究的学习过程,让知识突显的是重复学习。学生要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对知识的理解要深入,没有深入,只是在已经会的基础上就没意义了,过程与方法要讲究实效性。二、注重学生学习情感的培养,提升学习兴趣。数学课程标准 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教学活动的机会, 帮助他们在自主

6、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教学活动经验。因此,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应该注重实效性,并且让学生充分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例 2 明确复名数互化(复名数与单名数互化)这一知识,是对例1 所涉及知识的一个巩固和加深。杨老师在教学完例1,总结完方法后,紧接着学习例2,比较体重的情景对话,比较复名数与单名数的换算。其实,在例1 比较完单名数之间的换算,老师可以口头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增强学生学习的情趣,直接例1 学了就学例2,整个过程就像在套圈一样, 让孩子重复思考如何换算, 想进率,中间没有情感的升华,导致学生学习新知识过程枯燥,探究欲望降低。这两

7、个内容学完后,由学生谈方法,老师没有点破关键, 直接出示顺口溜(单位换算有必要,先把单位看明了,想想进率是多少,高换低乘进率,低换高除以进率,大家一定要记牢,要记牢。 )其实,课堂教学中应该再放手一些,提一些有思维价值的问题, 让学生独立思考、归纳、总结。这样,利用生成资源才会趋于自觉。如果显得牵强,学生就会学得糊涂,导致不会发自内心的领悟,制约学生知识的迁移、发展。一般来说,课堂上学生的学习达成度, 与学生的认知准备状态直接相关。 因此,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学生操作, 感受小数在生活中的真正用处, 增强探究的欲望,体验学习的乐趣。三、教学来源于学生生活,更因该走进学生生活。这节课,杨老师联系

8、学生熟悉的超市买商品引入, 开课贴切, 设计孩子们熟悉的比身高、体重情境,整个教学过程贯穿学生生活本身。值得探讨的是, 杨老师在引用生活中的小数, 让学生换算时, 全部是有关奥运的内容,建议可否将学生的实际生活与奥运知识有机结合在一起, 让学生感觉生活是熟悉的,有些是离自己很近的。如果全是奥运知识,虽然熟悉,但是对孩子来说,离他们本身的生活有些遥远,所以,应该让孩子生活本身与时事结合,这样才有突破,才会让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渗透在学生的生活中去。以上仅是我们的一些思考, 提得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希望在大家的研讨中能找到更适合学生发展的方式方法, 让我们的学生得到真正的认知发展, 得到知识的建构,得到技能、情感上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