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语文说课稿奇怪的大石头人教新课标.docx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6268071 上传时间:2020-10-1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70.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语文说课稿奇怪的大石头人教新课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三年级上语文说课稿奇怪的大石头人教新课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三年级上语文说课稿奇怪的大石头人教新课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语文说课稿奇怪的大石头人教新课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语文说课稿奇怪的大石头人教新课标.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奇怪的大石头一、设计理念在新课标指导下,我本着“以人为本、以学 定教”的教学理念,以学生的真实基础为教学起点,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为目标, 力求为学生创设愉悦、轻松、自主、开放的学习空间和语文实践环境,引导学生立足文本语言,凸现语文本体,在浓浓的语文味中弘扬人文, 积淀精神;努力实现 “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教学理想。下面,我就“以人为本、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先来谈谈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二、教材解读这篇课文讲述的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玩耍时, 对家乡的一块巨石产生了疑问, 在老师和父亲都未能解答的情况下, 通过自己多年的研究终于弄明白了巨石的由来

2、。本文脉络清晰,围绕奇怪的巨石,作者将捉迷藏、向老师和父亲请教、在英国求学、考察巨石、 取得研究成果等不同时空发生的事件整合在一起,充分体现了李四光勤于思考、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遵循删繁就简抓本位的原则, 依据教材和低年级语文教学特点, 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会认8 个生字,会 写 12 个字。正确读写“奇怪、严严实实”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学生理解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自读自悟、小组合作、教师指导下读懂课文。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并学习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据新课标要求和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把“读懂课文, 引导学生了解李四光探

3、索巨石由来的过程, 领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 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本文是通过对话来展示人物内心活动的,抓住对话来体会李四光的思考是层层深入的,李四光的问题是很有逻辑性的,这是本课的教学难点。三、教学方法1、教法 :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方法的设计十分重要,据新课标基本理念,针对自己对教材的理解,本课我遵循“以学定教、以人为本、以读带讲 ”的基本思路,我主要采用“合作探究”和“读中感悟”式的教学方式,采用情感朗读理解法和直观教学的方法鼓励学生质疑问 难,使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中。2、说法:根据教材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学中注重向学生渗透自读自悟、合作探究的学法指导, 整体把握、品词析句

4、、朗读感悟等方法, 悟出效,激活思,调动学生积极性。四、教学过程本着“教重启发,学重思维感知”的教学原则,为了突出重点,分散难点,优化教学过程。下面我以第一课时为例来谈教学环节的设计:(一)直接揭题,质疑导入板书课题,齐读,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针对学生的质疑,总结有价值的问题:大石头“怪”在哪里?和李四光是如何思考和解决自己的疑问的?【引导学生质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倾听过程中发现他们困惑的焦点,帮助教师把握学情, 然后以学生的自主提问组织教学程序, 以学定教,围绕这样两个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探究式学习,增强学生课堂的主体性、自主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丰厚初读,能为深入学习打下

5、基础。所以,在初读环节上,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让学生切切实实地接触文本, 在与文本充分接触中自主识字, 走进文本,做到“不读熟,不开讲” 。“陨”等字音难点注意引导学生在语境中整体认读。新课标中第二学段目标指出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对于刚升入三年级的学生,这是存在一定难度的, 也是需要我们在平时扎扎实实训练的。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这篇课文讲了什么?”学生的回答可能会比较繁琐和片面,此时我将逐步引导学生概括:主要人物是谁、做了什么事、结果怎样?这样,学生在掌握方法的同时也提高了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三)研读问题这是第一课时中最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 在解决 “大石头怪在哪里” 的问题时,先

6、让学生默读第二段找出有关词句, 再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 抓住关键词句体会。“孤零零”说明它是独立的; “严严实实”看出它很大。这块巨石确实怪,难怪李四光对它产生了很多的疑问。 为了弄明白他特意去问了老师和父亲, 让学生小组明确分工,合作读对话,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得到培养。“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只有当教师和学生一起走进文本,学生才能有话可说,有感而发,才能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引导学生读好老师与李四光的对话,感受李四光思考问题的过程。一般我们都会认为老师的话应该比较权威,可李四光按照老师的推测进一步思考: 这么大的石头从天而降, 应该砸一个大坑,可为什么没有呢?从中我们感受到了李四光的勤

7、于思考、善于提问。此外,他没有因为老师和父亲未能解决自己的疑问而放弃求索,通过抓住“许多年、直到、才、专门、考察、发现”几个关键词语进行朗读体会, 对于李四光孜孜不倦、执着探索有 了更形象、更深入的理解。整个环节融阅读、理解、感受、体验、表达等于一体, 是学生的语文实践与情思激发共融互促的过程。学生对课文有了全面的理解, 在情感上受到了熏陶和感染, 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得到了强化。(四)总结升华李四光从一块巨石质疑, 通过自己的探索, 研究的成果震惊了全世界, 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你想对李四 光爷爷说些什么?通过前面的铺垫,李四光的形象也渐渐饱满,此时的说话训练已是水到渠成。 本文的教学目标也得以全面实现。五、板书设计板书: 7、奇怪的大石头李四光巨石勤于思考孤零零严严实实执着求索著名的地质学家这样的板书设计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能把课文的思路、教师的教路、学生的学路融为一体。使学生对课文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就是有效实现三维目标的整合, 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这始终是我追求的目标, 这节课也是我追求过程的一个中间站, 正如一位专家所言:语文教学没有句号,只有逗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