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百分数课时6∣苏教版(2014秋).docx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6310509 上传时间:2020-10-2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3.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选】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百分数课时6∣苏教版(2014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优选】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百分数课时6∣苏教版(2014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优选】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百分数课时6∣苏教版(2014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优选】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百分数课时6∣苏教版(2014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优选】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百分数课时6∣苏教版(2014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优选】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百分数课时6∣苏教版(2014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选】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百分数课时6∣苏教版(2014秋).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百分数第二节 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分两大块; 第一部分主要教学求百分数的实际问题,包括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求百分率,以及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实际问题。这是在学生已经初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掌握百分数与小数和分数的互化方法, 会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通过教学,能使学生进一步深化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体会百分数的价值,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内容分 2 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完成例 4、例 5,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第二课时完成例 6: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实际问题。第二部分教学税率, 利息以及折扣的含义和应用。 这是在学生

2、已经学习了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以及求百分数等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结合纳税、利息、和折扣等问题,让学生掌握“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等实际问题的解题方法。 教材安排了三道例题和一个练习,三道例题分别教学税率、利息和折扣。这部分内容分 3 课时教学,第一课时:教学例 7 完成应缴纳税额的计算方法。第二课时:教学例 8 教学利息的计算方法。第三课时:教学例 9 教学折扣的含义以及与折扣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来源 :Z_xx_k.Com【知识与能力目标】来源 : 学.科. 网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

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这类实际问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能正确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2、使学生结合实际问题理解百分率的意义,掌握求百分率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3、使学生在具体的现实情境中,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基本思考方法,理清相应的数量关系,并正确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4、使学生初步认识纳税的意义,联系百分数的意义认识税率的含义,认识简单百分数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理解求应纳税额就是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能正确解决有关纳税的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目标】1、使学生经历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

4、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使学生经历百分率意义和方法的探索过程,感受求百分率问题的实质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的百分之几,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3、使学生在探索“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解题方法的过程中,感受这类问题的数量关系,培养分析、比较、类推等思维能力。4、使学生在探索求纳税额计算方法的过程中,理解纳税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数学思考。5、使学生初步了解储蓄的意义,理解本金、利息、利率的含义,掌握并计算利息的思路和基本方法,能正确进行日常存款利息的计算,并能解决有关利息计算的实际问题。6、使学

5、生联系百分数的意义认识折扣的含义,学会列方程解答百分数的实际问题,理解不同形式的折扣实际问题之间的联系,会解答关于折扣的实际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在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实际问题。2、理解和掌握求百分率的计算方法。3、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4、解决纳税的实际问题。5、利用计算公式解决利息计算的实际问题。6、理解折扣的含义,学会列方程解答简单的百分数实际问题。【教学难点】1、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实际问题。2、理解具体的百分率的意义。3、

6、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4、理解应纳税额的数量关系。5、理解利息计算的方法。6 、灵活运用数量关系解决关于折扣的不同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来源 : 学科网课件。第 6 课时:纳税问题 教学过程【初步了解我国税收的相关知识】1、纳税是根据国家税法的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用于发展经济、国防、科学、文化、卫生、教育和社会福利事业,以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保卫国家安全。因此,任何集体和个人,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2、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税收的种类主要有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所得税等几种。我国的税收逐年增长,到2005

7、年,全年税收收入已达到30866 亿元。(进行纳税意识教育)3、提问:你知道生活中到税务部门纳税的事吗?那么究竟什么是纳税,纳税额应该怎样计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纳税的有关知识。板书:纳税【新知探索】1、出示例 2: 星光书店去年十二月份的营业额约为 50 万元。如果按营业额的 6%缴纳营业税,这个书店去年十二月份应缴纳营业税约多少万元?2、想一想,题里的营业额的6%缴纳营业税,实际上就是求什么?怎样列式计算?你们会做吗?试试看!来源 : 学#科# 网Z#X#X#K3、预设一:实际上就是求50 万元的 6%是多少。预设二: 5064、学生尝试练习,集体订正,教师板书算式。强调:求应纳税额实际上就

8、是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也就是把应该纳税部分的总收入乘以税率百分之几,就求出了应纳税额。5、我们怎样计算呢?方法 1:引导学生将百分数化成分数来计算。方法 2:引导学生将百分数化成小数来计算。6、做“试一试”提问:这道题先求什么?再求什么?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巩固练习】1、练习二的第 1 题, 指名学生读题,让学生说明算式里的每个数据的意思。18 万和 360 万分别表示什么?那么这儿应缴纳的营业税应该怎样求呢?学生讨论并练习。2、练习二的第 4 题。我国 2005 年 10 月公布的个人所得税征收标准:个人收入 1600 元以下不征税。月收入超过1600 元,超过部分按下面的标准征税。超

9、过部分不到 500 元的 5%超过部分是 500 元-2000 元的 10%超过部分是 2001 元 -5000 元的15%*来源: 学科网 ZXXK李明的妈妈月收入 1800 元,爸爸月收入2500 元,他们各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多少元?在这道题中,李明的妈妈应纳税的收入是1800 元吗?为什么?全班展开讨论李明妈妈的纳税的收入应为多少元?税率是多少?那么爸爸的收入是2500 元,应纳税额为多少?他的税率又是多少呢?介绍分段纳 税,最后让学生分别求出李明的爸爸妈妈各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全课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内容?认识到什么?如果没有纳税,国家就筹集不到必要的资金为大家办事。因此,我国宪法规定每个集体和公民都有 依法纳税的义务。希望同学们长大了争当纳税先锋,为祖国的繁荣贡献力量! 教学反思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