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语文教案-月光启蒙长春版.docx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6320709 上传时间:2020-10-2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6.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上语文教案-月光启蒙长春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五年级上语文教案-月光启蒙长春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五年级上语文教案-月光启蒙长春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上语文教案-月光启蒙长春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上语文教案-月光启蒙长春版.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一、教材分析月光启蒙 是当代作家孙友田的一篇写人散文。 作者回忆了小时候母亲在月光下用歌谣、神话故事、童谣、谜语等对自己进行启蒙教育的事,表达了对母亲养育、启蒙之恩的美好追忆。 文章有两条线索,明线是母亲对 “我” 的启蒙, 启蒙之中浸透了母亲对“我” 的爱。本课的教学重点在于借助具体的语言材料,读懂母亲的启蒙,感受母爱的朴实与温馨,感悟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感激和怀念之情; 教学难点则为领会“月光启蒙”的真正内涵, 感受民间文学的艺术魅力。二、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习本课17 个生字及其新词。3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理解“月光启蒙”的真正内涵,感悟 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感激和怀念

2、之情。4学习抓住重要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情感,领悟文章在表达方面的朴实与巧妙。三、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课文复印件四、课时安排:第一课时:初读课文,把握大意,读懂“母亲是怎么启蒙我的” ,体会蕴含在启蒙之中的挚爱真情。第二课时:品读第五自然段和最后一段,了解歌谣、谜语等民间文学对“我”的滋养,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感激与怀念。联系具体事例,交流自己的切身经历。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板书课题,初品课题1板书课题,读好课题。2初品课题。二、初读课文,质疑探究1布置学生自读。2扫清字音障碍。根据学情,相机解决初读障碍(相机初步感受课文重点句:母亲用歌谣把故乡的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让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

3、朗。)3把握主要内容。4引导质疑,梳理问题。三、品读“启蒙” ,感受母爱1布置静读任务。母亲到底是怎样启蒙“我”的呢?默读课文,动笔把相关的语句画出来,抓住重点词句好好体会,还可以把你的想法简单地写在旁边。2互动交流。 (以下内容根据课堂情况灵活安排)柔美的月色,温馨的氛围感受童年夏天月夜的美妙多媒体出示:童年的夏夜永远是美妙的。暑热散去了,星星出齐了,色立即洒满了我们的篱笆小院。这是孩子眼里最美的时辰。月亮升起来了,柔和的月指名读,学生想象画面,引导抓“永远”、“美妙”等重点词语谈体会。结合插图,渲染情境,指导朗读。质朴的歌谣,甜美的歌声感悟母亲带给“我”的美好想往多媒体出示:月亮出来 亮堂

4、堂,打开楼门洗 衣裳,洗得白白的,晒得脆脆的。月儿弯弯像小船,带俺娘们去云南,飞了千里万里路,凤凰落在梧桐树。凤凰凤凰一摆头,先盖瓦屋后盖楼。东楼西楼都盖上,再盖南楼遮太阳。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 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 像小溪的流水。 小院立即飘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品读写母亲歌声的语句,并根据课文的描写,指导学生朗读歌谣。风趣的童谣,轻松的气氛感谢母亲赐予“我”天真活泼的童年读通读顺童谣。尝试读出童谣的韵味。神奇的故事,圣洁的形象感怀母亲让“我”展开想象的翅膀重点引导品读:此时明月已至中天,母亲沉浸在如水的月色里,像一尊玉石雕像。好玩的谜语,爱意的嗔骂感激母亲给了“我”思维的启迪重点

5、引导品读:我歪着头想了一会硬是解不开。母亲笑着说:“你真笨,这是咱种的花生呀。3练笔。多媒体出示:母亲把伴着月光给了“我”,让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4梳理小结,提炼主旨。四、拓展存疑,布置作业1梳理问题,再次存疑。2布置作业。第二课时一、学词复习,重温母爱的温馨1指导本课生字词,并借“豁然开朗”等词引导学生再次走进文本。2回顾课文,谈印象最深的画面。二、补充背景,感受民间文学的魅力1走进孙友田童年的清苦生活。师生介绍: 孙友田的故乡在安徽北部黄河故道的边上, 全家就靠几亩盐碱地维持生计。孙友田的父亲 是位半世坎坷的农民,年轻时父母双亡,无依无靠。每年春秋两季给大户人家当短工,做些农活;到了冬

6、天,只好跟着他堂哥做叫化子,唱着莲花落沿街乞讨。2品读第五自然段,感受歌谣的生长土壤,感受孙友田家乡人民清苦中丰富的精神生活。同时引导学生适当交流课前收集的民歌民谣,感受民间文学的魅力。三、诵读积累,表达感激之情1品读最后一段。2诵读文中能体现作者对母亲感激与怀念的语句, 引导学生深入作者内心体会情感。母亲忙完了一天的活计, 洗完澡,换了一件白布褂子, 在院中的干草堆旁搂着我,唱起动听的歌谣。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 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 像小溪的流水。 小院立即飘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母亲用歌谣把故乡的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让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此时明月已至中天,母亲沉浸在如水的月色

7、里,像一尊玉石雕像。我歪着头想了一会儿, 硬是解不开。 母亲笑着说:“你真笨, 这是咱种的花生呀。 ”,四、再品课题,练笔补白1思考讨论:为什么用“月光启蒙”作为课题?再次感受作者的行文之妙。2补充原文,练笔补白。长大后, 孙友田成了一名煤矿工人,生活也很苦, 但他白天干活,晚上坚持学习写作,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诗人、作家。他通过自己的作品,向读者传递着自己对“爱”的理解。多少年过去了,母亲的那熟悉的声音依然响在耳畔,响在孙友田的心中。可是,同学们知道吗?作者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他的母亲其实已经身患重病。请看原文的开头:(师深情诵读,配乐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歌)多媒体出示:母亲患了老年痴呆症,失去了

8、记忆。我赶回老家去看她时,她安详地坐在藤椅里,依然那么和蔼、慈祥, 但却不知我从哪里来,不知我来干什么,甚至不知我是谁。不再谈她的往事,不再谈我的童年,只是对着我笑,笑得我泪流满面。面对着恩重如山的母亲,面对着曾经如此疼爱自己的母亲,面对着不幸患上老年痴呆症失去记忆的母亲, 面对如今只是也只能对着我傻傻微笑的母亲, 作者泪流满面 , 此刻,孙友田的内心一定无法平静, 那么,他的心底到底有什么话想对母亲诉说呢?拿出你的笔,展开你的想象,把它 写在课文旁边的空白部分。多媒体出示:母亲,虽然您什么都不记得了,但是,_3交流练笔,学生深情诵读。五、拓展阅读,畅谈感悟1学生畅谈阅读孙友田母爱三部曲(月光母亲迎接母爱母爱似水)的感受。2联系具体事例,交流自己的切身经历。作者简介:陈智文,男,福建省福安市实验小学教研室副主任。全国先进写字教师,宁德市小学语文骨干教师、教坛新秀,福安市十大杰出青年,福安市文学协会理事,福建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曾获福建省阅读教学比赛一等奖及“创新杯” 全国课堂教学艺术大赛十佳一等奖, 应中央电教馆之邀拍摄录像课 三峡之秋在全国发行。 三十余篇教育教学论文发表于小学语文教学、小学教学设计等 CN 刊物。著有散文集一个人的战役 ,教学辅导用书语文其实很简单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