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臭形成原因PPT课件.ppt

上传人:田海滨 文档编号:63717 上传时间:2025-07-09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305.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口臭形成原因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口臭形成原因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口臭形成原因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口臭形成原因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口臭形成原因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口臭口臭(Oralmalodor,halitosis)概念概念:口臭是呼吸时口腔发出的不良气味对口臭的调查对口臭的调查:据美国牙科学会(ADA)1995年的调查,92的牙科医生遇到过因口臭而求治的病人;将近50的牙科医生每周都会遇到6个以上口臭的病人。在更广泛的社会调查中,将近65的人曾经有过口臭的经历。男性的口臭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但女性就诊人数大大多于男性。关于口臭的研究:关于口臭的研究:对口臭的关注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550年。但真正对它进行比较系统、全面和科学的研究,还是近年来的事情。最近,在美国、加拿大、比利时、意大利、英国、日本等地,出现了一些专门诊断和治疗口臭的科室、诊所和中心。1

2、993年和1996年,分别在以色列和比利时举行了国际性的,以口臭为专题的研讨会,成立了国际性的学会(TheInternationalSocietyforBreathOdorResearch)。我国的研究我国的研究:口臭诊治研究现状(中华口腔医学网)口臭诊治研究现状(中华口腔医学网)口臭研究模型和分析方法口臭研究模型和分析方法(朱卫东朱卫东译译曹采方曹采方校)校)口臭与牙周炎、舌苔及唾液的关系口臭与牙周炎、舌苔及唾液的关系牙周治疗改善口臭的作用牙周治疗改善口臭的作用螺旋体与牙龈卟啉单胞菌在口臭形成中的作用螺旋体与牙龈卟啉单胞菌在口臭形成中的作用口源性口臭的原因分析口源性口臭的原因分析口臭与牙周致

3、病菌关系的研究口臭与牙周致病菌关系的研究挥发性硫化物在牙周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挥发性硫化物在牙周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不同治疗方法对牙龈炎患者口气改善的效果评价不同治疗方法对牙龈炎患者口气改善的效果评价挥发性硫化物在牙周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挥发性硫化物在牙周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口臭症口腔微生态学的研究口臭症口腔微生态学的研究国外的研究:国外的研究:Oralmalodor:areview.Breathodor:etiopathogenesis,assessmentandmanagement.Oralmalodor:philosophicalandpracticalaspects.Bioch

4、emicalandclinicalfactorsinfluencingoralmalodorinperiodontalpatients.DiagnosisandtreatmentofhalitosisTherelationshipbetweenoralmalodor,gingivitis,andperiodontitis.Areview.1、口臭的原因、口臭的原因口臭是潜伏在牙面和舌背的厌氧菌在分解蛋白质、肽和氨基酸后,产生带臭味的,含硫的挥发性成分(volatilesulphidecompounds,VSCs)所致口臭的原因口臭的原因蛋白质中有两个含硫的氨基酸组成成分,即胱氨酸(cystin

5、e)和蛋氨酸(methionine)。它们分解后产生的含硫化合物主要是硫化氢硫化氢(hydrogensulphide)和甲基硫醇甲基硫醇(methylmerecaptan)。其次是二甲基硫化物(demethylsulphide)和二甲基二硫化物(dimethyldisulphide)。此外,还有一些有机酸也与口臭有关,如丁酸(butyric)和丙酸(propionic),以及象吲哚(indole)、甲基吲哚(skatole)和尸胺(cadaverine)这样的化合物。口臭的原因口臭的原因口腔内至少有82种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能够产生硫化氢、甲基硫醇和脂肪酸。这些细菌主要是梭杆菌梭杆菌(Fusob

6、acterium)、嗜血杆菌(Haemophilus)、韦荣球菌(Veillonella)和齿垢密螺旋体(Treponemadenticola)等。舌表面有大量脱落的上皮细胞碎屑、食物残渣、死亡的白细胞和细菌;龈下菌斑和牙齿邻面菌斑表面粗糙,都是厌氧菌厌氧菌理想的藏身之地。口臭的原因口臭的原因细菌的活性部分受到免疫球蛋白的影响。唾液中的IgA能够抑制细菌活性。所以,舌面和牙面的厌氧菌的增多可能与IgA缺乏有关。大约有0.1的人患先天性IgA缺乏。除了遗传因素外,还有获得性IgA缺乏的疾病,这些病人容易患呼吸道感染、过敏、关节炎和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多伦多大学在对155个免疫缺损病人的调查中发现

7、137人有明显的口臭。口臭的原因口臭的原因与口臭关系最密切的疾病是龋病龋病、牙牙周病周病和口腔癌口腔癌。有些研究报告指出,这些疾病的严重程度与口臭的严重程度成正比。除了口腔疾病外,口腔附近器官的疾病,如扁桃体结石、鼻窦炎、鼻息肉、呼吸道异物等,也是导致口臭的比较常见的原因。口臭的原因口臭的原因许多全身性疾病在没有得到很好控制的情况下,病人呼出的气体中会带有某些特殊的味道。如糖尿病病人的口气带水果味、肾功能衰竭病人的呼吸带鱼腥味、肝硬化病人的口腔内有强烈的硫磺味。口臭的原因口臭的原因口腔治疗中常用含丁香油和木榴油的材料材料,它们在口腔内分解时产生令人不愉快的气味,而被认为是口臭。睡眠时唾液分泌

8、减少,舌颊肌肉基本上处于休息状态,也易导致口臭。还有人发现,口臭与人的情绪有关。那些容易激动、发怒或者忧郁的人,比较容易发生口臭。激素的变化,如月经期,怀孕期等也比较容易发生口臭。口臭的原因口臭的原因饮食习惯对口臭的形成起重要作用。洋葱、蒜、动物脂肪等食物都会引起特殊的口臭。这种口臭甚至不能靠刷牙清除。有些病人服用某种药物后会产生口臭,如二甲基硫化物、奎宁和抗组织胺类药物等。但这些口臭都是一过性的,与食物或药物有关,所以比较容易鉴别。口臭的原因口臭的原因心理性口臭是病人自我感觉,但实际上并不存在的口臭。此类病人有明显的心理因素表现。2口臭的分类口臭的分类一,生理性口臭一,生理性口臭二二,病理性

9、口臭,病理性口臭1口源性口臭口源性口臭(80%-90%):厌氧菌挥发性硫化物(volatilesulfurcompounds,VSC),包括:硫化氢(H2S.)和甲基硫醇(CH3SH)二二,病理性口臭,病理性口臭1口源性口臭口源性口臭(80-90%)厌氧菌厌氧菌-VSC-口臭口臭口腔卫生:龈炎、牙周病、龋病、口腔癌等口腔干燥-腐败作用-口臭舌苔二二,病理性口臭,病理性口臭2非口源性口臭非口源性口臭呼吸道来源的血液携带的-二甲基硫化物特殊气味的食物生理周期、吸烟等2非口源性口臭的表现非口源性口臭的表现1口臭主要发生在早上,舌背没有明显舌苔。2病人体温增高,咽周淋巴结肿大。3病人有过敏体质,自觉鼻

10、后部有分泌物,口臭主要发生在早上。4有慢性鼻窦炎病史,最近又有鼻窦炎症状。5排除口腔的致病因素后,口臭症状没有明显改善。口干综合征1病人的唾液减少。2病人的根面龋和继发龋发病率比较高。3口臭产生的机制及影响因素口臭产生的机制及影响因素1),腐败作用及其产物),腐败作用及其产物口臭的产生是口臭的产生是细菌分解蛋白质的代谢过细菌分解蛋白质的代谢过程程(腐败作用)(腐败作用)的结果的结果VSCL-半胱氨酸脱硫酶1-甲硫氨水解酶胱氨酸-H2S,CH3SH吲哚、氨、粪臭素、二胺、有机酸等3口臭产生的机制及影响因素口臭产生的机制及影响因素2)细菌的作用)细菌的作用-口臭产生的必要条件口臭产生的必要条件G-

11、致臭菌的条件1常由产臭菌得分离中发现2离体培养物有异味3代谢产物分析又高浓度的VSC、胺类、有机酸的物质3口臭产生的机制及影响因素口臭产生的机制及影响因素3)腐败作用的影响机制腐败作用的影响机制口臭的产生与腐败作用的强弱直接相关口臭的产生与腐败作用的强弱直接相关PH碱性菌群的组成-G-性菌环境氧浓度和细菌可获得的代谢底物的成分蛋白、氨基酸分解耗氧Eh下降唾液流率4口臭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口臭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一种物质必须以气体形式存在,并到达鼻腔上部的感受器,才能够被闻到其气味。在没有科学仪器监测口臭之前,检测和诊断口臭基本上是一种主观的实践。人们对口臭的判断往往受其健康状况,疲劳程度和心情好坏的

12、干扰。各人的敏感程度和经验也不同程度地影响他们对口臭的鉴别和判断。还有,某一人种对另一人种的口腔气味还有一定程度的歧视排斥4口臭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口臭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在日常生活中,对口臭的判断,有如下的方法:1生活密切接触的人的反馈2匙测试法3家庭微生物检测4舔腕检测:4口臭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口臭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如下的检测方法是在诊所内使用的:1口臭法官检测法:2微生物和真菌检测法3唾液培养检测:4挥发性硫化物检测法:5人工鼻用于检查臭味的方法包括以下测量用于检查臭味的方法包括以下测量:(1)利用特殊感觉法(鼻闻池)测量预留空间(气相)和液相气味;(2)利用电化学敏感仪器测量挥发住硫化合物;(3)

13、用合适的不同电极测量pH、氧分压(P02)和氧化还原电势(Eh);(4)用比色法测量臭味化合物:吲哚和甲基吲哚;(5)底物水平及其作用;(6)细菌的数量和类型4口臭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口臭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口臭的检测口臭的检测1感觉检测法2气象色谱法3细菌分析法感觉测定法检查方法:检查方法:对患者的要求:3周,48h,12h对检查者的要求:嗅觉,敏感程度标准,禁烟酒具体方法:塑料管D24mm,L10cm嗅觉判断标准P166分类描述0:无气味未察觉气味1:可疑气味可嗅及气味但不能确定是否口臭2:轻度口臭达到臭味阈值的气味3:中度口臭可明显察觉的口臭4:重度口臭重度的臭味,但检查者可忍受5:严重口臭十分

14、强烈的臭味,检查者无法忍受(立即将鼻子移开)气象色谱检测法气象色谱(GC)准确、定量、定性、客观、成分金标准:FHD配有火焰光度检测仪细菌分析法对细菌的采样、分离、培养、鉴定、产生的硫化物、气味等诊断了口臭后,要找出口臭的来源诊断了口臭后,要找出口臭的来源1让病人捏住鼻子呼气,仍然可以闻到异味。2舌背后三分之一有比较厚的舌苔,彻底清除舌苔后口臭消失。3在充填体或修复体的下方或周围有食物残渣,清除后口臭消失。4口腔内有溃疡,口臭随溃疡的好转和愈合而减轻和消失。5牙周袋深度超过4毫米,有龈缘炎,有流血或溢脓。6充填体松动、龋洞、牙槽脓肿、结石、不良修复体。7病人正在服用抗菌素可能诱发真菌感染。8病

15、人患口干综合征时可能有口腔内菌群失调。9扁桃体感染、肿大。口源性口臭的口源性口臭的病因分析病因分析牙周病患者53例(49-53%),阻生齿27例(22-23%),不良修复体11例(10-28%),口腔粘膜病2例(1.87%),有舌苔因素的60例(56%)。结论:口腔局部因素是形成口臭的主要原因5口臭与牙周病的关系口臭与牙周病的关系微生态学与细菌的角度观察:1G-性菌繁殖、腐败过程与牙周病形成过程类似2VSC-牙周损伤VSC-牙周损伤牙周损伤1VSC水平与牙周病的关系1)GC检测牙周炎者口气中VSC浓度高、CH3SHH2S比值2)实验牙周炎:口气、唾液中VSC3)菌斑指数口臭程度、口气中VSC水

16、平呈相关性4)牙周袋深度-vSC5)刮治后-VSC2VSC对牙周组织的影响对牙周组织的影响1)H2S,CH3SH龈沟上皮通透性(与上皮基底膜、间质反应,裂解蛋白结合的二硫键)2)VSC:CH3SH:胶原蛋白合成、蛋白降解、DNA合成量(41%)3)VSC影响纤维粘连蛋白及骨的代谢骨生成率、CH3SH-IL-1PGE2-骨吸收、胶原酶-骨吸收、CT降解3氨、有机酸对牙龈组织、细胞的影响氨、有机酸对牙龈组织、细胞的影响氨:发臭毒性因子毒性因子(破坏):PHE反应速度,细胞内蛋白溶解膜渗透性改变空胞变性、溶酶体破裂4牙周炎有助于口臭的产生牙周炎有助于口臭的产生1)深牙周袋:Eh-PhG-(龈下优势菌

17、牙阴沟出血G-2)微生态环境的改变:舌背、唾液菌量3)常规治疗后:口气、嗅觉的评价值实验:龈下菌斑培养-VSC深牙周袋菌斑人血清孵育VSC(H2SCH3SH)牙龈卟啉单胞菌等体外大量产H2S,CH3SH探讨口臭及口气中挥发性硫化物探讨口臭及口气中挥发性硫化物VSCs与牙周炎及舌与牙周炎及舌苔的相关性苔的相关性,舌苔在口臭及舌苔在口臭及VSCs产生中的作用产生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方法选择60例全身健康、有口臭的牙周炎患者例全身健康、有口臭的牙周炎患者,鼻闻鼻闻法检查口臭程度法检查口臭程度,使用便携式口臭测量仪分别测量清除使用便携式口臭测量仪分别测量清除舌苔前后的舌苔前后的VSCs量。记录牙周袋探诊

18、深度量。记录牙周袋探诊深度(probingdepth,PD)及及PD4mm位点比例位点比例,出血指数出血指数(bleedingindex,BI),菌斑指数菌斑指数(plaqueindex,PLI)及舌苔厚度与面积。结果及舌苔厚度与面积。结果Spearman相关分析法显示相关分析法显示,口臭值、口臭值、VSCs量与量与BI、PLI、舌苔厚度存在明显的正舌苔厚度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相关性(P001),与舌苔面积也有关系与舌苔面积也有关系(P005)。口口臭值与臭值与PD相关相关牙周袋形成牙周袋深度出血口腔微生态环境改变常规牙周治疗等对口臭发生的影响6口臭的防治口臭的防治建立与导致口臭原因相一致的治疗

19、需求系建立与导致口臭原因相一致的治疗需求系统统不同类型的口臭治疗需要(TN)口臭TN的分类口臭的TN分类分类描述TN-1:解释原因、卫生指导、自我保健、改善环境TN-2:预防措施,专业治疗TN-3:转诊TN-4:解释结果、相关知识、消除疑虑TN-5:转心理治疗不同类型口臭的治疗需要TN类型TN类型TN1真性口臭生理性TN-1病理性口源性TN-1+TN-2非口源性TN-1+TN-32假性口臭TN-1+TN-43口臭恐惧症TN-1+TN-56口臭的防治口臭的防治-TN-11)舌清洁2)漱口:清洁、掩盖、杀菌、拮抗3)刷牙、使用牙线等口臭的防治口臭的防治-TN-2洁治洁治治疗牙周病、继发龋治疗牙周病

20、继发龋拔牙拔牙恢复触点恢复触点治疗溃疡等治疗溃疡等探讨不同治疗方法对牙龈炎患者口气改善的效果探讨不同治疗方法对牙龈炎患者口气改善的效果方法按口臭程度分层,随机抽取牙龈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洁牙组、漱口组、对照组洁牙组、漱口组、对照组。洁牙组洁牙组进行超声波全口龈上洁治,漱口组漱口组使用龙掌口含液含漱1周。口气测量仪测定治疗前、治疗结束后1周、2周、1月的口气值,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结果实验前三组口气值无显著性差异。1周后,洁牙组与漱口水组口气值均降低,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2周后,漱口水组口气值回升,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1月后,洁牙组口气值亦有回升,但与其他两组相比,仍有显著性差

21、异。结论结论传统的洁治术对牙龈炎患者口气的改善是有效的。0.4%硫酸锌溶液漱口前后口气VSCs浓度的变化,方法根据相关标准筛选出口臭患者125例,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0.4%硫酸锌溶液、成品漱口水和蒸馏水漱口,使用口气测量仪检测各组患者漱口前和漱口后0、1、2、3h的VSCs值。结果结果漱口后0h,3组VSCs值均有所下降,硫酸锌组与蒸馏水组差异显著(P0.001);漱口后1、2、3h,硫酸锌组VSCs值明显低于其他2组(P0.001);漱口后3h时,硫酸锌组的VSCs值仍明显低于漱口前的VSCs值(P0.001)。结论结论0.4%硫酸锌溶液漱口可以在短期内有效消除口臭锌离子的作用与硫化物、VSC激起前体,生成锌盐,抑制VSC产生参考文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口腔科学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