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乡镇党委书记事迹材料.docx

上传人:爱问知识人 文档编号:654969 上传时间:2018-11-2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乡镇党委书记事迹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XX乡镇党委书记事迹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XX乡镇党委书记事迹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乡镇党委书记事迹材料.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乡镇党委书记事迹材料 特征码 vWtgOcpeSsRYUoEOoXzm *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 记县镇党委书记 “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 中国古 代哲学家老子在道德经中留下的这段至理名言告诉人们: 一个人有所作为而不居功,才会永远留在人们心中。 题记 地处鲁西北的县南城镇是一个非常年轻的乡镇。20XX 年春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组建,南城镇下辖 50 个行政村, 4 万人。就是这么一个不起眼的新建镇,在组建后短短后短短 3 个多月时间里,民营经济发展突飞猛进,新上项目 35 处,其 中投资 500 万元以上的 17 处,总投资 3 亿多元,新上项目是

2、过 去累计项目总数的 4 倍还多。南城镇以其经济的快速增长、社 会事业的迅猛发展,引起了外界的广泛关注。创造了经济和社 会发展的奇迹,被新闻媒体称之为“南城现象” 。每当人们谈起 第 2 页 这一巨大的变化,都会由衷地称颂南城镇擎旗人-党委孔书记 。 一身正气树党威 镇党委书记曾在该县镇任党委书记,镇地 处马颊河畔,土地肥沃,水利条件好,以农为本、固守田园的 思想观念根深蒂固。针对这种情况,他们坚持把解放思想与 镇干部群众实际相联系,把解放思想与具体行动相结合, 坚持在解放思想中推进“天字号”工程,在发展民营、招商引 资中解放思想。一是算帐对比,启发群众。他们算了一笔帐: 假设以每亩棉花纯收入

3、 1000 元计算,人均 2 亩地即纯收入 2000 元,加上养殖等其他收入,人均 2600 元左右。而春阳植 物油公司 8 个股份,每股出资 10 万元,20XX 年实现利润 120 万元,相当于 1200 亩棉花的收入。鲜明的对比,使多年沉浸于 棉花种植的群众看到了发展民营经济的巨大潜力。二是培养典 型,激发群众。近几年,农村剩余劳力纷纷走出田间,有的进 企业打工,有的跑起运输。打工的年工资 6000 元以上,一人打 工等于全家的农业收入。这些从土地上出来的农民不但尝到了 二三产业的甜头,而且思想也开始变得活跃。镇党委、政府敏 锐的抓住这一变化,使其成为走出黄土地、投身民营经济的 “开路先

4、锋” 。三是借助外力,带动群众。世代以农为生的农民, 跨过“家字坎” ,迈进“工字门” ,是一个质的飞跃。他们受观 念、停息、项目、资金、技术、市场等多主面制约,起步很难。 第 3 页 大力度地招商引资,借助外力,激活内力,是最有效的方式。 目前全镇新上项目中 70%是外来项目。特别是借助外来力量与 本地企业合资合作,促进了本地企业跳跃式发展。四是干部带 动,引导群众,干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干部的行动本身就 是最好的解放思想。两年来,镇党委坚持把想干事、会干事、 能干事的各类能人推到领导岗位上来,调整充实了 14 个村的支 部书记和 70 多名干部,目前,全镇 70%的村支书都有自己的企 业

5、,有 22 名机关干部分流投身民营经济大潮。 镇过去是一个传统农业镇,年财政收入仅 80 多万元。 任书记 3 年间,新上项目 62 个,财政收入猛增到 640 万 元。这次县委任命他为南城镇党委书记,他首先考虑的是发展 经济,办公地点临时借住一家企业的闲置房产,党委、政府成 员全部走村入户,调查研究。王井村村民王维忠打算在临清投 资 1000 万元上棉纺厂,在已经立顶的情况下,几次找他, 推心置腹劝他留下来,最后王维忠改变了主意,将厂子建在家 乡。南城镇班子 3 月 1 日正式公布,4 月初就带着一批 初步设定的项目到县里汇报。一位县里领导同志感慨地说:南 城现象充分说明谋事在人,事在人为。

6、 为官要富一方百姓 三个代表”最重要的体现就是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 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是他的口头禅。 第 4 页 20XX 年,时任镇党委书记的带领党委、政府一 班人组织修订镇 、村建设规划,在夏腰路、香李路程两侧规划 工业用地 600 亩,并及时及时依法为企业用地办理各种手续, 使项目用地全部合法化,也为项目的进驻和民营经济的大发展 奠定了坚实基础。他们还积极运用清理、置换等办法,做好盘 活存量土地的。以国家加强土地管理为契机,焦距清理收回批 而未用和低效利用的存量土地,使其升值增效;盘活利用破产 业的闲置土地和无复垦的土地,使其“变闲为宝” ;加大对低效 益、低技术项目进行改造和转换力

7、度,实现“腾笼换鸟” 。通过 盘活存量土地,使全镇新增建设用地 156 亩。我镇西街村西有 近 30 亩芦苇洼地,经过平整治理,被县东辰纺织有限公司 抢先使用,投资 2000 万,上了 8 台气流纺和 200 台织布机,年 利锐在 300 万元以上。三是清理挖潜,集小成大。强力推进乡 村建设规划,集中力量治理“空心村”现象,整合土地资源, 调整土地布局,化零为整,扩大存量,使现有土地储备得到最 大程度的科学利用。据统计,全镇共清理各类闲置地 89 亩,已 安置 4 个企业前来投资兴业。精打细算,科学利用。从申报、 立项、规划、建设等方面,进一步规范企业用地制度,严禁圈 占土地,浪费土地,大力提

8、高土地使用效率。使镇企业形 成了扩大规模不扩地、厂中建厂抓管理、提高技术求效益的喜 人局面。 。按照经济建设与耕地保护统筹协调的要求,加大土地 开发复垦力度。按照“谁开发、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鼓 第 5 页 励农民群众投工投劳,复垦增地,新增土地 180 亩,实现了占 补平衡,促进了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创新写就大 经常说:“农村基层干部要时刻想着农民,时刻为 着农民。而真正让农民富起来,走上小康之路才是每一个共产 党履行三个代表先进思想的体现。 ” 镇近 3 万人,居民储蓄 1 亿元,民间资本存量 1.5 亿 元以上。让农民把多年积攒的辛苦钱,直接用来投资办厂不现 实。他们就采取亲戚朋

9、友借贷的形式,引导农民把银行存款变 为乡村亲缘借款,然后再积少成多把零星借款用小股集大股的 形式,变借款为股权,最后股权变为工商业资本。据统计云年 以来全乡镇以这种形式募集的资金 8000 多万元。有一家企业十 大股下面套着 80 多个小股,通过这种方式聚集了 500 多万元的 发展资金。二是强力招商引资。今年我镇不断加大招商力度, 出台了一系列引资政策。全镇新上的 22 处投资 500 万元以上的 项目,有 15 个为招商项目。总引进资金 5900 万元,占全镇固 定资产投入的 58%,大量项目的进入,不但扩大了企业的规模, 而且形成了旺盛的资金流,极大地缓解了发展资金压力。三是 科学调度资

10、金。而对当前的宏观形势,我人大力强化机遇意识, 积极引导企业拿出积累,加快投资,将别人难以发展之机,变 为他们加快发展之时。同时依托棉花大县优势,大做资源市场。 鼓励棉花加工和棉纺企业就近选材,减少材料库存;就市销售, 第 6 页 缩短运转周期,扩大资金流量,在冷环境里创造了热效应。四 是大搞资本运营。经济发展说到底就是在一个区域尽可能地聚 集资金流,变死钱为活钱,调节资金流向,由农业流向工商业, 扩大资金流量,创造整体繁荣。在抓好招商引资的同时,积极 寻求对外扩张,充分挖掘西部省份的政策空间。民营大户纪彩 朝在甘肃低成本兼并一家企业,而当地政府却为他协调银行贷 款 4000 多万元,购买原材

11、料,制成中间品后,全部回流到 ,形成流动资金。 为加强对民营企业的服务,他们以镇经建委为依托,成立 了专门的民营服务队,在立项、验资、审批、土地、水电方面, 全程提供“保姆式”服务。每一名脱产干部不分职责权限,都 是服务主体;每一个企业不分大小,都是服务对象,对企业坚 持做到“有事必帮,有难必解,有求必应” 。高唐客商王光明, 来两趟便决定投资 1000 万元建立不锈钢纤维公司,用他的 话说,看的就是政府的信誉。二是重商、亲商的人文环境。做 到观念上“敬商” 、形象上“亲商” 、行动上“重商” ,不准任何 人态度生硬冷淡,不准因任何理由推诿扯皮,把客商当作自己 的人来待,把客商的事当作自己的事

12、来办。三是安全稳定的社 会环境。大力整顿企业周边环境,实行有奖举报,严禁任何单 位和个人向企业“卡” 、 “要”一分钱。严厉打击扰乱企业生产 经营的痞霸分子,确保企业安心生产,放心经营。积极化解各 类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确保一方平安,镇边疆两年没有 第 7 页 刑事案件,无集体访、越级访和信访积压案件,被评为“信访 三无乡镇” 。四是功能完善的硬件环境。投资 170 万元,在马颊 河上新修两座大桥,打通了镇至平原、高唐的交通要道, 使镇毗邻三县的中心镇地位更加凸显,有力地促进了周边 资金、原料、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向的聚集。结合村村通工 程,新修了 42 公里村级公路,建成了四通八达的乡村公路网。

13、 同时新上变压器 30 台,新修地下水管道 2400 米,供水、电力、 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为镇的大开放、大发展奠 定了坚实基础。 超常思维定目标 南城镇区位优越,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德商公路、308 国 道穿镇而过;一些群众多年从事棉花交易,全镇有棉花营销大 户 100 多户,积累了经验和资金;南王村小磨香油外销到全国 28 个省市,是远近闻名的香油专业村;南城镇人多地少,剩余 劳力走出黄土地的愿望强烈。党委、政府根据调查的情况,初 步形成了依托棉花和香油加工起步的民营经济发展思路。镇里 一次性出台了 9 个政策性文件,鼓励广大干部群众发挥特色优 势。一时间,棉花和香油加工项目遍地开花

14、,全镇仅今年以来 就新增了 13 万纱锭的纺纱能力。 目标正确在于思路对头,速度提高在于措施得当。为加快 发展,镇党委、政府制定了一整套加快发展的方法措施:一是 设立民营经济专项资金,对投资 500 万元以上的项目给予扶持。 第 8 页 二是层层分解任务指标,量化考核,使每个党委、政府成员和 村支部书记有任务、有压力。南王村支部书记王子双,连续 3 次召开全村群众大会,宣传政策,鼓励发动,今年以来已有 3 个投资千万元以上的项目破土动工。三是实施“回吸工程” ,目 前已有 20 多位在外经商人员回乡创业。四是发动群众联手“唱 戏” 。镇里通过多种形式给群众“洗脑充电” ,激发发展热情。 仅有

15、850 人的小尹庄,今年集股 700 万元建了 2 处棉花加工企 业。全镇今年新增的 3 亿元投资基本都来自民间自筹。 20XX 年,镇民营经济蓬勃发展,新上项目 62 处,其 中固定资产投资 500 元以上的 22 处,全镇共完成固定资产投入 1.56 亿元,实现了由农业大镇向民营强强镇的转变。 这就是,一个普通共产党员的风采。他说:“我们 共产党人就是为人民群众造福的。过去,旧戏上有个清官唐城, 说过一句妇孺皆知的话,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种红薯。 今天咱共产党员,为官一任,不造福一方,那就不如说是: 当官不为民造福,不如回家种红薯啊!” 这就是南城镇党委孔书记的为官之道。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好口碑,这就是共产党员的为 “官”之本。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事务文书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