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5年江西省“振兴杯”茶叶行业茶叶加工工职业技能竞赛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技能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发挥职业技能竞赛对技能人才培养引领示范作用,搭建全省广大技能人才展示精湛技能、相互切磋技艺的平台。根据江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五部门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江西省“振兴杯”职业技能竞赛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结合全省茶产业发展及工艺特色,制定本实施方案。一、组织机构本次竞赛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指导下,由九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修水县人民政府主办,修水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修水县总工会、九江市修水茶叶科学研究所承办,江西省宁红集团有限公司、江西省江宁茶业有限公司协办。为
2、统筹协调、部署推进竞赛各项工作,成立2025年江西省“振兴杯”茶叶行业茶叶加工工职业技能竞赛组委会,组委会办公室设在九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组委会领导下,成立竞赛执委会,负责竞赛的具体实施工作,竞赛执委会设在九江市修水茶叶科学研究所。二、竞赛实施(一)竞赛项目茶叶加工工(茶叶初制工)(二)竞赛组别职工组。(三)竞赛标准原则上按照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及行业企业评价规范,以高级工(三级)及以上的职业技能标准和要求为基础,适当增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等方面内容。(四)竞赛形式1 .此次竞赛以手工红茶加工技能为竞赛内容。竞赛采取理论知识考试(闭卷/百分制)、现场技能操作考核(百分制)和成品
3、茶质量考核(百分制)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详细技术规程及相关要求见附件3。(1)理论知识考试(占总成绩15%)。理论知识考试命题以茶叶加工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中的高级工(三级)为基础,适当增加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及国家法律法规、方针政策、技术规范等内容。试题包括单选、多选、判断等题型,卷面分为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现场操作考核(占总成绩25%)。主要考核选手的职业素养,生产安全,食品卫生。采取反向扣分法,未发现扣分项即视为满分。(3)成品茶质量考核(占总成绩60%)o成品茶的质量考核包含成品茶得率、含水量和感官品质三个方面。(4)成绩及排名确定。选手竞赛总成绩由理论知识考试、现场操作考
4、核和成品茶质量考核三部分成绩按权重相加组成,以选手总分高低次序确定排名。2 .本次竞赛由组委会聘请省内茶业行业专家组成裁判,负责选手理论及实操评分;成立监督仲裁委员会,负责竞赛全过程的监督及竞赛争议等问题的处理。三、参赛对象(一)参赛年龄参赛选手年龄在18周岁以上,法定退休年龄以内,且思想政治素质良好,职业道德高尚,无不良从业记录。(二)参赛身份1 .在江西省行政区域内从事红茶制作的各企、事业单位茶叶从业人员、自由择业人员及技工技师院校在职教师均可报名参加。已在全国职业技能竞赛中获一等奖、省级一类赛获得前6名、省级二类竞赛获得前3名的人员,不得以选手身份参赛。2 .参赛选手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法律
5、法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锐意进取,勇于创新。3 .各设区市通过选拔赛等方式择优推荐选手参加决赛。四、竞赛安排(一)竞赛形式集中办赛。(二)报名方式1 .报名组织。本次决赛参赛选手30名,由各设区市统一推荐报名、组队参赛。2 .报名方式。2025年6月17日前,将2025年江西省“振兴杯”茶叶行业茶叶加工工职业技能竞赛选手报名登记表(附件1)、2025年江西省“振兴杯”茶叶行业茶叶加工工职业技能竞赛选手报名汇总表(附件2)电子版及盖章扫描件发送至电子邮箱40965580,组委会审核后,如有不符合参赛条件的于6月20日前电话通知,未接到通知的均可参赛。3本次竞赛不收取报名费、耗材费等竞
6、赛费用,往返交通费用自理,参赛选手、裁判员在比赛期间由竞赛组委会统一安排食宿,其他人员由各地各单位自行承担。(三)时间地点2025年江西省“振兴杯”茶叶行业茶叶加工工职业技能竞赛决赛定于2025年6月25日27日在九江市修水县宁红茶文化园举行。报到及理论考试地点:修水县宁红茶文化园鸿博酒店。现场操作考核地点:修水县宁红茶文化园制茶车间。五、表彰与奖励(一)授予荣誉经相关部门审核后,对获得前3名的参赛选手,按程序申报“江西省技术能手”称号,已获得该称号的不再重复授予;对指导选手在竞赛中取得前3名的指导教师颁发“竞赛优秀指导教师”证书(限1人)。(二)晋升职业技能等级对获得前3名的选手,颁发茶叶加
7、工工(茶叶初制工)技师(二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有茶叶加工工(茶叶初制工)技师(二级)职业技能等级或职业资格证书的颁发高级技师(一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对获得第4至第10名的选手,颁发茶叶加工工(茶叶初制工)高级工(三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三)物质奖励对获得竞赛第13名的选手,由竞赛组委会给予一次性物质奖励。(四)其他若实际参赛选手少于20人,则按江西省职业技能竞赛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奖励人数的50%执行(有小数部分四舍五入取整);若实际参赛选手少于10人(含)的赛项,仅通报比赛名次。六、工作要求(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技能竞赛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人才强省战略,提高职
8、工职业技能素质水平,展示职业技能才艺的重要措施,要广泛发动,精心组织,认真做好选拔赛和决赛的参赛组织工作。承办单位要认真落实主体责任,细化工作方案,按照“谁举办、谁负责,谁组织、谁负责原则,严格落实安全工作相关要求,科学制定竞赛安全工作方案和现场应急处置预案,明确专门机构和责任人,落实公共卫生、消防、人身等安全责任,确保竞赛活动安全有序开展。(二)严格要求,确保质量。承办单位要切实履责,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做到节约办赛、廉洁办赛。按照相关职业竞赛要求,确保竞赛工作科学规范,严把过程管控关,强化监督,确保竞赛公平、公正,高质量完成。(三)加大宣传,营造氛围。承办单位、各参赛单位要以组织、参
9、加江西省“振兴杯”职业技能大赛为契机,通过电视台、网站、微信公众号、主流媒体等形式广泛宣传赛事赛况,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选树典型,努力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附件:L2025年江西省“振兴杯”茶叶行业茶叶加工工职业技能竞赛选手报名登记表.docx2.2025年江西省“振兴杯”茶叶行业茶叶加工工职业技能竞赛选手报名汇总表.docx3.2025年江西省“振兴杯”茶叶行业茶叶加工工职业技能竞赛技术文件.docx附件12025年江西省“振兴杯”茶叶行业茶叶加工工职业技能竞赛选手报名登记表选手姓名性别照片出生年月文化程度已获职业资格证书等级参赛工种身份证号码联系电话工作单位工
10、作单位意见2025年月日(盖章)所在设区市人社局推荐意见2025年月日(盖章)备注附件22025年江西省“振兴杯”茶叶行业茶叶加工工职业技能竞赛选手报名汇总表参赛单位:(公章)填表日期:年月日序号姓名性别身份证号人员类型(1选手、2领队、3工作人员)工作单位及通信地址手机(务必填写)填表说明:L“工作单位”栏填写职工所在单位;“手机”填写选手本人有效手机号码。2.“参赛单位”加盖推荐单位的公章。附件32025年江西省“振兴杯”职业技能大赛“茶叶行业”职业技能竞赛茶叶加工工项目技术工作文件2025年6月11日1 .项目简介8LI项目描述82 .基本能力与职业标准83 竞赛内容83.1 理论知识考
11、试93.2 现场操作考核93.3 成品茶质量考核103.3.1 成品茶质量考核内容103.3.2 成品茶质量考核方法103.4 竞赛日程安排114 .评分标准114.1 统分方法124.2 裁判构成和分组124.2.1 裁判组124.2.2 裁判员任职条件124.2.3 裁判长及裁判长助理职责124.2.4 裁判员职责134.2.5 裁判评判工作及纪律要求135 .竞赛相关设施设备155.1 场地设备155.2 选手材料设备155.3 茶叶审评用具166 .项目特别规定167 .赛场布局要求178 .健康安全和绿色环保179 .开放赛场18本项目技术工作文件(技术描述)是对本竞赛项目内容的框架
12、性描述,正式比赛内容及要求以竞赛最终公布的赛题为准。1 .项目简介Ll项目描述茶叶加工工项目是指选手能够根据茶树鲜叶特征及状态,通过相应的红茶加工工艺流程,完成工夫红茶的制作。该项目对应的职业(工种):茶叶加工工,6-02-06-10oL2考核目的通过大赛,使参赛选手、裁判等相关人员熟悉行业领域技术要求,了解相关职业领域技术技能发展趋势,促进行业内技能竞赛和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科学和可持续发展。本次竞赛为职工组,竞赛模块内容将参照国家级行业赛事和省级职业技能赛事赛题考核内容和技能标准,同时结合省内实际情况确定赛题方向,保留赛项关键考核技术要素和基本技能要求。2 .基本能力与职业标准本项目以国家级行
13、业赛事和省级职业技能赛事为竞赛依据,全面引入竞赛标准和组织模式。职工组竞赛标准以茶叶加工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三级(技师)标准为基础。3 .竞赛内容竞赛成绩总分为100分,竞赛包括理论知识考试、现场操作考核、成品茶质量考核三项内容,其中理论知识考试成绩占15%,现场操作考核成绩占25%,成品茶质量考核成绩占60%。1 .1理论知识考试理论知识考试(八)采取闭卷形式,总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考试内容包括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安全生产基础知识、茶叶基础知识、红茶加工基础知识,考试内容纲要及分值详见表1。由大赛组委会统一编写试卷。表1理论考试内容纲要及分值类型具体内容分值1.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安
14、全生产基本知识(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等法律法规的相关知识。(2)安全用电常识、机械使用常识、安全生产操作知识、应急措施与抢救常识、安全事故申报。102.茶叶基础知识(1)中国茶产业概况。(2)茶树基础知识。(3)中国知名红茶的相关知识(产地、加工工艺、品质特征等)。(4)红茶专业感官审评知识。(5)红茶保健功能及储藏知识。203.红茶加工基础知识(1)中国红茶分类及其品质特征的基础知识。(2)红茶加工的基本工艺流程。(3)红茶品质形成的基本原理以及工艺技术要点。(4)不同品种、等级、性状茶树
15、鲜叶的鉴别。(5)主要红茶加工设备及其特性。(6)主要红茶加工最优设备遴选及选型。(7)红茶精制与拼配的基础知识。703 .2现场操作考核现场操作考核(B)总分100分。主要考核选手的职业素养,生产安全,食品卫生等。采取反向扣分法,未发现扣分项即视为满分。表2现场操作考核内容及分值序号考核内容分值1竞赛选手职业素养102制茶流程规范103萎凋技术熟练程度204揉捻技术熟练程度105发酵技术熟练程度206干燥技术熟练程度207现场整理10承办单位为参赛选手统一提供手工制作红茶所需的原料、设备和工具。承办单位为每位参赛选手提供相同品种的一芽二叶鲜叶2千克。3.3成品茶质量考核3.3.1成品茶质量考
16、核内容成品茶质量考核(C)包括:成品茶制率得分(D)、成品茶水分得分(E)和感官品质审评得分(F)三方面,D、E、F满分均为100分。成品茶质量考核得分的计算公式如下:C=C:成品茶质量考核得分;D:成品茶制率得分;E:成品茶水分得分;及成品茶感官品质得分。13.2成品茶质量考核方法F选手制作的成品茶,平均分为2份,1份用于制率和水分的测定,1份赭手感官品质审评。制率和水分的考核评分见附表2。(1)成品茶制率的测定采用GB/T8311-2013茶粉末和碎茶含量测定规定的方法去除粉末、碎茶,称量成品茶,成品茶制率的计算公式如下:tG/*(1-w)G:成品茶制率;f:鲜叶的重量;w:鲜叶含水率;t
17、去除碎末茶后的成品茶重量。(2)成品茶水分的测定水分的测定采用GB5009.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的水分的测定。(3)感官品质审评成品茶感官品质的审评按GB/T23776-2018茶叶感官审评方法执行。感官品质审评得分F满分为100分,其中外形评分因子系数25%,汤色评分因子系数10%,香气评分因子系数25%,滋味评分因子系数30%,叶底评分因子系数10%o审评时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叶底五项因子得分按100分计分。感官品质得分F=外形得分X25%+汤色得分X10%+香气得分25%+滋味得分30%+叶底得分10%o3. 4竞赛日程安排表3竞赛日程安排日期工作内容Dl19:30-
18、21:00理论知识考试21:00-22:30裁判评卷D207:30-08:00竞赛选手入场,抽取考核序号07:30-22:30选手技能竞赛22:30-23:30收样测重、水分检测、计算得率D308:30-10:30茶叶感官审评,各项得分汇总及成绩确定11:00-11:40公布成绩、技术点评及闭幕式注:D表示天,具体时间安排需根据组委会的赛事安排、报名选手数量和承办方赛场设备数量确定,以赛务手册为准。4.评分标准本次竞赛各项成绩按照百分制计分。文件后附评分表。选手的竞赛总成绩计算公式如下:总成绩=A15%+B25%+C60%A:理论知识考试得分;B:现场操作环节考核得分;C:成品茶质量考核得分。
19、选手总分以高低次序确定排名。若总成绩相同,以制作的成品茶感官品质、现场操作环节考核、成品茶滋味成绩以此类推排名。4.1 统分方法所先由各组裁判进行复核后由工作人员录入电脑,再将选手得分打印交由裁判长审核后签字确认,所有签字后的分数在系统中进行“锁定”。4. 2裁判构成和分组4. 2.1裁判组裁判组成员由裁判长、裁判长助理和裁判员组成。裁判员由各参赛代表队按参赛选手人数等额推荐(同一项目同一代表队推荐裁判人数不得超过2人),若根据各单位推荐的裁判人员不足以完成各项目的执裁工作,则由该项目裁判长向大赛组委会提出聘请第三方裁判人员情况说明,经同意后选定为大赛第三方裁判员。裁判员按照公平公正原则和裁判
20、组分工,承担相应比赛项目的执裁和评分工作,要接受裁判长安排培训和监督。在竞赛期间,各代表队推荐的裁判员无论何种原因,均不得更换。4. 2.2裁判员任职条件裁判员应具有团队合作、秉公执裁等基本素养,具有对应赛项或职业(工种)10年及以上从业经历,且具有高级工及以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含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有省级以上职业技能竞赛相关技术工作经历且在省级选拔中担任技术专家的,或具备国家职业技能竞赛裁判员资格者优先。4. 2.3裁判长及裁判长助理职责1 .全面负责竞赛技术、裁判及争议处置等工作。2 .解读竞赛赛题及技术文件,牵头组织开展裁判员培训会议。3 .以分组形式安排裁判
21、组任务分工,监督裁判员各项工作。4 .现场裁定有关裁判争议,协助仲裁组做出仲裁处理。5 .对扰乱赛场秩序,干扰裁判员工作,经裁判长讨论后酌情扣分,情况严重者取消竞赛资格。6 .裁判长在裁判员测评中,可进行抽查,若出现失职,第一次进行警告,第二次取消执裁资格。7 .比赛过程中,各模块由裁判小组随机进行评测,小组签字后交给裁判长,再由裁判长审核后交由工作人员进行分数汇总,最终成绩由裁判长公布。裁判长助理协助配合裁判长做好以上竞赛相关工作。4. 2.4裁判员职责1 .按照裁判长分组分工,具体承担比赛现场赛务工作,公平公正开展具体裁判和测评工作,并对本小组承担执裁工作的评判结果签字确认。2 .查看选手
22、身份证和随身佩戴的对应工位号。3 .组织选手在赛前检查环境、设备、工具等,选手签字确认,审核选手自带设备工具是否符合要求,保障选手人身安全和设备正常使用。4 .协助裁判长解答技术及考核工作问题。5 .详实记录选手考核过程,及时提出意见建议。6 .遵照执行考核回避、保密等规则及议定事项。7 .接受裁判长和监督仲裁组的抽查和监督。4. 2.5裁判评判工作及纪律要求1 .裁判员应服从裁判长的管理,裁判员的分工由裁判长根据工作内容、裁判执裁经验进行分工。裁判员采用轮换的原则由裁判长指派决定,评分小组组长及专业技术规范评分裁判原则上不变。2 .一旦确认担任裁判员工作后,比赛中途不得更换人选。若裁判员不能
23、满足裁判等技术工作需要,由裁判长按照大赛组委会相关要求处理。裁判员应服从裁判长的管理,裁判员的工作由裁判长根据每日比赛的进程指派决定。3 .裁判员应服从裁判长的管理,裁判员的工作由裁判长指派或抽签决定。裁判员的工作分为现场执裁、检测监督、安全管理、测量评判和评价评判等。工作分小组轮换开展。评价评分前应由裁判长统一评判标准。4 .裁判员在比赛期间不得使用手机、照相机、录像机等设备,执裁过程中不得和场外人员聊天。5 .现场执裁的裁判员负责检查选手携带的物品。违规物品一律清出赛场。比赛结束后裁判员要命令选手停止一切操作。监督选手撤离竞赛工位。6 .比赛期间,除裁判长及裁判长助理外任何人员不得主动接近
24、选手及其工作区域,不许主动与选手接触、交流,除非选手举手示意裁判长解决比赛中出现的问题。7 .记录选手比赛发生的事件及时间:包括记录选手比赛期间发生的违规(记录违规时须要通知选手并需竞赛选手签字确认);设备故障加时、任务完成时间(需竞赛选手签字确认)等。8 .现场成绩评判:在评分工作期间,除当值裁判员和被测选手在比赛工位内随队裁判应回避,其他选手和人员也不得围观。9 .*裁判应遵守竞赛行为规范、公平公正、不徇私舞弊;裁判应按打分要求进行评分,杜绝恶意评分。10 .在比赛结束前30Inin、15Inin和5min,裁判长各提示一次比赛剩余时间。11 .*裁判员不允许解释题目中的问题,题目解释权归
25、裁判长或裁判长助理。12 .*如果选手设备出现问题,裁判员需通知场地经理或技术服务人员。裁判员不允许解释设备中的问题。13 .*裁判员在比赛期间,如果没有工作任务,禁止在赛区内和场外的观众进行交流互动。14 .竞赛过程中,非参赛选手个人原因造成的竞赛中断,中断时间不计入参赛选手竞赛时间,待赛后予以补时。补时应上报裁判长助理备案,补时必须由裁判长批准方可实施。15 .裁判如果违反带*规则将取消裁判资格并报组委会监督仲裁委处理(裁判长允许的除外)。5.竞赛相关设施设备5.1场地设备表4现场操作考核场地设备序号设备名称数量1红茶加工车间1500m22萎凋槽5条3揉捻台30个4发酵室(恒温恒湿,151
26、1?)1间5提香机10台5. 2选手材料设备表5现场操作考核选手材料设备序号设备名称数量1茶叶鲜叶(一芽二叶)2kg1大盘箕30个2小盘箕30个3撮箕30个4烘干筛30个5发酵布30张6小板凳30条7毛巾30条8防尘帽30个9口罩30个10锡箔袋(食品级)60个11矿泉水不限5. 3茶叶审评用具表6成品茶质量考核茶叶审评用具序号设备名称数量1收样盒30只2标签纸不限3茶叶杆样盘15个4电子天平2个5计时器2个6审评杯、碗、调羹15套7叶底盘15个8烧水壶2把9废液桶3个10饮用水2桶11棉纱抹布2条除以上列表的材料、工具以外的材料、工具需报备裁判长同意后才能带入赛场使用。6.项目特别规定1 .
27、各参赛选手需持本人身份证原件、佩戴竞赛组委会签发的参赛证统一进行抽签,确定比赛序号,在工作人员引导下进入对应号码牌就位,等宣布正式比赛开始后方可进行操作;比赛终止后不得再从事任何与比赛相关的操作;2 .参赛选手进入赛场不得携带任何书籍和其他纸质资料,不允许携带通讯工具和储存设备。现场操作考核项目的操作规程、数据记录纸、签字笔等由竞赛组委会统一提供,现场提供的物品各参赛队可以根据竞赛需要自行选择使用;3 .比赛期间,参赛选手必须严格遵守赛场纪律,与比赛无关的物品一律不得带入竞赛现场,不得在赛场大声喧哗,爱护赛场的设备和器材,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设备和人身安全,自觉接受裁判的监督和警示。如果因选
28、手不按规定因素造成设备故障或损坏无法进行比赛,裁判长有权终止该选手比赛;若因非选手个人因素造成设备故障的,由裁判长视具体情况做出裁决。7 .赛场布局要求比赛场地面积1500m2左右,场地内设有分隔的萎凋槽空间、独立揉捻台,恒温恒湿发酵室,阶梯式设温提香机,各选手根据抽签序号使用标号空间及设备。场地需要专线供电,并要配备最少一名电工在服务,确保比赛顺利进行。(附:平面示意图)8 .健康安全和绿色环保竞赛前必须明确告诉选手和裁判员安全通道和安全门位置。赛场必须配备灭火设备,并置于显著位置,应具备良好的通风、照明条件。做好竞赛安全、健康和公共卫生及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处理等工作。参赛选手应爱护赛场的设
29、备设施,按规定的操作程序谨慎使用赛场的设备设施;所有操作应符合安全卫生要求;参赛者需维护比赛场地卫生,无任何遗留物品影响后续选手的比赛;在比赛过程中,参赛选手应严格遵守相关专业的操作规程,安全文明参赛;按照规定处理食品垃圾。9 .开放赛场在竞赛过程中,尝试开放式竞赛方式,广泛宣传,开放赛场首先注意各项安全事项。L积极组织院校师生、企业员工等人员进行现场观摩,营造参与技能学习、实现技能成才的氛围。参观人员进入赛场前必须征得裁判长同意,在志愿者带领下参观,根据裁判长安排的时间和路线参观。参观人员只能在赛场参观通道内行走观摩,严禁与选手交流或进入竞赛工位,不得影响参赛选手的比赛。2 .裁判组、安全组
30、场地主管负责维护现场秩序,赛场严禁吸烟,大声喧哗。3 .选手及当值裁判员在规定时间内可进入选手操作区,当值裁判员应在指定岗位执裁。裁判长可进入全部竞赛区域。4 .场地经理以及相关赛务保障员应在非操作区待命,并按裁判长要求第一时间进入操作区处理问题。录分员在指定区域从事相应工作。5 .组委会及执委会相关工作人员、联络员、技术负责人因工作需要,经裁判长允许后可凭证件进入非操作区。6 .组委会、执委会安排的记者经裁判长允许后可进入非操作区拍照、摄像,但不得影响、干扰选手竞赛。7 .其他人员一律不得进入竞赛区域。附表1现场操作环节考核评分表参赛选手编号:序号项目分值要求评分细则得分1竞赛选手职业素养
31、10工作态度认真、细致,无违规工作态度不认真、不细致,有违规,扣5-10分某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5分2制茶流程规范10制茶规范,操作科学合理、无遗漏工艺流程操作有1个工序遗漏,扣4分工艺流程操作有2个工序遗漏,扣7分工艺流程操作有3个及以上工序遗漏,扣10分3萎凋技术熟练程度20萎凋工艺操作合理,标准掌握适度萎凋叶出现5%以内的红叶,扣3分萎凋工序出现5%10%的红叶,扣4-5分萎凋工序出现10%以上的红叶,扣6-10分萎凋程度(含水率绝对值)判断误差在1%2%之间,扣1-2分萎凋程度(含水率绝对值)判断误差在2%4%之间,扣3-5分萎凋程度(含水率绝对值)判断误差在4%以上,扣6-10分4
32、揉捻技术熟练程度10揉捻工艺操作合理,标准掌握适度揉捻手法不规范,扣卜4分揉捻轻重控制不合理,扣1-3分揉捻总时长控制不合理,扣1-3分5发酵技术熟练程度20发酵工艺操作合理,标准掌握适度发酵工序出现轻微酸味或少量未发酵青叶,扣3-5分发酵工序出现较严重酸味或较多未发酵青叶,扣6-12分发酵工序存在明显酸味或青草味,扣13-20分6干燥技术熟练程度与设备操作规范20干燥工艺掌握合理,设备操作安全规范设备操作存在安全隐患,扣10分干燥叶存在烟焦味,扣3-6分干燥叶存在明显烟焦味,扣7-10分7现场整理10现场整洁,现场工具复原摆放未整理现场或未将器具复原摆放,扣10分现场整理的整洁度不够,扣5-8分裁判员:日期:附表2成品茶得率和水分考核评分表参赛选手编号:序号项目要求评分细则1制率(G)过16目筛(孔径1.25mm),G90%(1) G90%,D=100分(2) 80%G90%,D=90分(3) 60%G80%,D=60分(4) G60%,D=O分2水分水分含量7%(1)水分含量W7%,E=100分(2)水分含量7%,E=O分裁判员:日期:附表3成品茶感官审评各因子评分表参赛选手编号:审评因子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叶底合计红茶2510253010100得分裁判员: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