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特大洪灾抗灾救灾工作总结.docx

上传人:韩长文 文档编号:676229 上传时间:2018-11-2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4.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县特大洪灾抗灾救灾工作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XX县特大洪灾抗灾救灾工作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XX县特大洪灾抗灾救灾工作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县特大洪灾抗灾救灾工作总结.docx(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县特大洪灾抗灾救灾工作总结 特征码 uWMgGzaQMGdlcCICbBmR 县“7.15” 、 “7.26”特大洪灾抗灾救灾工作总结 县赈灾救灾办公室 (20XX年 12月 16日) 今年 7月 15日、7 月 26日,因受第 4号“碧利斯”风暴 和第 5号“格美”台风的影响,我县在短短的、不足半个月的 时间内连续两次遭受洪涝灾害, 全县人民蒙受了巨大的生命财 产损失。其中“7.15”洪灾,是我县有气象记载历史以来遭受 的一次“受灾范围最广、基础设施损毁最严重、被困和死亡群 众最多、抢险难度最大”五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面对突 如其来的洪水袭击,县委、县政府沉着应对,果断采取系

2、列强 有力措施,组织全县干部群众全力开展抗洪抢险,尽最大努力 挽救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洪灾发生,县委、县政府坚持 不等不靠,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大力开展生产自救和灾后 重建工作,始终把抗灾救灾工作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和压倒一 切的头等大事来抓,始终把抗灾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作为一项 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来抓,尽最大努力把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 限度,尽快恢复灾区人民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确保了全县政 第 2 页 治、经济、社会持续、和谐发展。现将我县抗洪救灾工作总结 如下: 一、全县洪灾基本情况 在“7.15” 、 “.26”洪灾中,全县 25个乡镇不同程度受灾,受 灾人口达 48万,其中死亡 46

3、人、失踪 5人、因灾受伤 239人, 县内农业、工矿企业和水利、交通、电力、广电、通讯等基础 设施均遭受严重破坏,39000 多户、12 万多人因灾缺粮,直接 济损失达 12亿以上,其中樟树、金龟、香梅、黄泥、城关、城 郊、塘门口、碧塘、湘阴渡、油市、高亭、复和、马田、大布 江等乡镇受灾最为严重。一是灾民房屋受损严重。全县共有 6262户房屋因灾被损毁,其中全倒户 3286户。因洪灾引发地 质灾害,造成地质灾害隐患户 1732户。二是基础设施受损严重。 水利水电设施方面,全县 54座水库不同程度遭受破坏,3000 多口山塘和鱼池被冲垮,3725 处 3.6万米渠道被冲毁;一 级、二级等 45座

4、电站被洪水淹没或机房进水,县内输供电 设施损毁严重,共冲倒电杆 228根,毁坏电线 427公里,全县 25个乡镇的大部分供电台区供电中断;县自来水一厂、二厂供 水设施均遭受破坏,县城供水全面中断。交通设施方面,共冲 毁公路 520处 178.3公里,毁坏较大桥梁 19座。全县主要交通 干线都不同程度受损,107 国道、S212 省道、京广铁路段 及鲤七、鲤大、永塘、金香公路等县乡主要公路全部中断,有 相当部分村组公路被损,县城主要街道被淹,全县公路交通瘫 第 3 页 痪。广电、通讯设施方面,共冲倒电话电杆 3170根,毁坏通讯 光缆 380公里,22 个移动通讯基站不同程度被损坏;县乡广电 光

5、缆联网和刚刚建成的农村无线数字电视网络遭到重创,直接 损失 1730万元。三是农业受损严重。全县农作物受灾面积 35 万亩,成灾面积 29.5万亩,绝收面积 17.42万亩,水毁沙压耕 地面积 2.94万亩。县种子公司杂交稻制种生产基地 3160亩制 种因灾失收; 8541 亩未收摘完的烟田受损;冲垮栏舍 4.44万平 方米,冲走或淹死大家畜 5100头、家禽 20万羽、成鱼 5913吨、 鱼种 3000多万尾。四是工矿企业和学校、医院受损严重。全县 20所学校因滑坡或泥石流受损,冲毁校舍 11间 650平方米损 坏校舍 17处。全县 95个煤矿被淹,36 个煤矿发生山体滑坡,直 接经济损失达

6、 2.38亿。商业系统工程 14家企业均遭受不同程 度损失,直接经济损失 600多万元。12 个县属国有企业都不同 程度受灾造成各类企业损失 3.5亿。全县卫生系统有数家医院 进水,部分基础设施受损,107 台件医疗设备被毁坏,直接经 济损失 454.5万元。 二、全县抗灾救灾工作工作开展情况 灾情发生后,我县按照市委、市政府有关部署和要求,紧 紧围绕“五个确保”的工作目标,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 开展抗灾救灾工作,千方百计帮助灾区人民尽快恢复生产、重 建家园,确保了全县良好的生产生活秩序。10 月 3日,省委书 记张春贤到我县视察灾后重建工作,对我县的灾后重建工作给予 第 4 页 了充分肯

7、定。 (一)紧急转移被洪水围困的群众。灾情发生后,我县立 即启动了抗洪救灾应急预案,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扎实有效 开展抗洪救灾工作。各级领导干部率先奔赴抗洪救灾一线,组 织 1000多名机关干部和全体乡镇、村干部深入到受灾一线,及 时组织转移、疏散群众,尽最大努力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 安全。共先后紧急转移群众 17.5万人,和解放军武警官兵一道 解救被困群众 7963名。 (二)妥善安排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洪灾发生后,我县 迅速组织力量,紧急拨付 110万元资金,调运 100顶帐逢,采 取投亲靠友、搭建帐逢、临时租房等办法,及时对 6000多户房 屋损毁户进行了临时性安置,并按照每人每天 1

8、斤大米和 2-3 元生活补助的标准,向需要救济的灾民发放了救济粮食和款物。 截止 12月 12日,全县已发放生活补助资金 450万元;发放衣 物 48668件、棉被 10000床、大米 520吨、面条 23640斤、饼 干 13280斤、食用油 1986桶,其他用品若干,总价值约 300万 元。春节前的 150万元生活费,即将发放到灾民手中,确保灾 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三)全力推进灾后住房重建。为确保全县倒房户住房重 建工作在 20XX年 12月 10日前全部完成,20XX 年春节前全部 搬进新居,我县采取了系列非常措施,全力推进灾后重建工作。 截至 12月 12日,全县 6212户房屋损毁

9、户,其中 3286户全倒户 第 5 页 除 683户通过租购房等形式安置外,其余全部建成一层以上;其 余房屋损坏户已全部修建好。目前,全县 25个乡镇已全部通过 县住房重建验收工作组验收合格。为了切实改善灾民的生活环 境和条件,我县在开展灾后住房重建过程中,按照中央及省、 市精神,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一规划建设 36个灾民住 房集中安置点。目前,城关镇“金鹰家园彦林新村” 、金龟 镇清水村和三联村、太和乡仁忠村、油市镇燕尾村、樟树乡腾 头村、湘阴渡镇滩洞村等集中安置点的住房建设已基本完成, 部分住已搬进新居。这将建成我县乃至全市、全省一批社会主 义新农村样板点。同时,为了防止新的灾害发生

10、,切实保护好 灾害危胁区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我县从国土、建设、民政、 财政等单位抽调 20名业务人员组成四个地质灾害隐患户勘定核 查组,分赴各地对地质灾害隐患户进行现场勘察、核定。经核 定,全县共有地质灾害隐患户 1732户。对核定的地质灾害隐患 户搬迁重建的,县里在用地、贷款等方面参照执行“全倒户” 住房重建的各项优惠,并按每户 1000元的标准补助,对暂不愿 搬迁建房的,各乡镇专门制定了地质灾害防治预案 。目前, 全县已有 600多户地质灾害户择址建房。 (四)及时组织水毁基础设施抢修。在洪水消退的当日, 我县就组织公路、交通、水利、电力、电信、广电和移动、联 通等部门赶赴受灾现场,连日开

11、展水毁基础设施紧急抢修。在 短短 3天时间之内,全县大部分道路交通、水渠、供电、通讯、 第 6 页 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都得到临时性恢复。然后,对各水毁设施 我们又组织了整修、检修、改造。截至 12月 12日,水毁水利 工程修复方面,先后共投入资金 341万元,完成渠道修复工程 34.1公里,修复水库 29座,修复塘坝 2437处,完成土石方 39878立方米,浆砌石 19624立方米,浇注混凝土 7551立方米, 完成总工程量的 95%;水毁水电设施恢复方面,共投入资金 958 万元,完成了受损输发电设备、厂房、防洪闸等设施检修,45 座受损电站均已恢复正常发电,所有受损供电台区已全部恢复 正

12、常供电;水毁交通设施恢复方面,共投入资金 500多万元, 完成水毁省道路基修复 4596立方米、省道及县乡公路修复 216 公里、铺筑沥青和沙石路面 16750平方米,浆砌挡墙 863立方 米,改建涵洞 610道,S213 线崔家桥和忠和张家桥正在改造外, 其余已基本恢复通畅;广电、通讯设施修复方面,目前全县受 损的广电、通讯线路全部恢复,移动通讯和固定电话基本恢复 正常。 (五)迅速开展农业和工矿企业生产自救。灾情发生后, 我县立即组织 1000余名干部职工和专门的技术队伍深入灾区指 导和帮助灾民抢种补种改种,指导和帮助受灾工矿企业开展生 产自救。农业抗灾补损方面,投入 75万余元,紧急调入

13、种子 4.4 万斤、化肥 54吨、农药 1800包,及时免费发放到 25个乡镇。 截至 12月 12日,全县共完成农作物补种 22.1万亩、生猪补栏 2.64万头、家禽补栏 36.2万羽,补放鱼苗 501万尾,在碧塘、 第 7 页 湘阴渡、城关等重灾区建立农业补损示范点 3个、面积 3200亩, 在鲤鱼塘、碧塘、塘门口等乡镇创办马铃薯生产基地 3个、面 积 3000亩,现正在开展冬种、冬开,并规划建设冰糖橙基 地。为了帮助灾民补损增收,我县利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阳光工程” ,进一步加大了对灾区劳动力培训力度,努力增加 灾区群众的劳务收入。工矿企业生产自救方面,组织业务主管 部门深入工矿企业

14、,指导和帮助企业抢修被毁的设备设施,尽 快恢复生产。到月底,全县 138家因灾停产的冶炼、煤矿和 商业、供销等企业已全部恢复生产。 (六)大力开展救灾保学和医疗救治。救灾保学方面,及 时组织力量对受灾学校进行清淤,对毁坏的基础设施进行抢修、 改造。先后投入资金 226.5万元,新建教学用房 2750平方米, 生活用房 6510平方米,维修围墙 24000米,护坡 4150立方米, 清理土方 3500立方米,添置教学设备设施 414.1万元,现除千 冲学校综合楼、湘永学校安陵分校教学楼两个工程量较大的重 建项目正在装修外,其余受灾学校修复工程均已于月下旬全 部完成,所有学校 9月 1日前都按时开

15、学,无一名学生因灾辍 学或失学。医疗救治方面,灾情发生后,全县紧急启动救灾防 病预案,及时抽调医疗防疫机动队和救护车奔赴各乡镇开展医 疗救治和现场饮水消毒工作。各医疗卫生机构实行 24小时值班, 以加强传染病监测和疫情报告。全县共消毒水井 4678口,消毒 灾民周边生活环境 138.1万平方米,投放消毒药品 11.1吨,救 第 8 页 助伤病灾民 7560人,发放灾后防病知识宣传资料 3万余份。确 保了全县在大灾之后无疫情发生。 (七)广泛开展赈灾募捐活动。为了广泛筹集救灾资金, 我县发动全县所有干部职工和机关单位进行捐款捐物。同时, 积极向上级党委、政府及各部门争取支持,向社会各界广泛募 集

16、救灾资金,千方百计筹集救灾款物,想方设法帮助灾民解决 灾后重建中的各项实际困难。8 月份,县领导亲自带队,组织 县赈灾救灾办、县民政局等部门,先后到北京、广州、长沙、 郴州等地举行“籍在外人士及企业赈灾募捐”活动,共募 集现金 220多万元,物资 30多万元,争取项目资金 80万元。 据统计,全县共募集救灾资金 576万元,其中县内募集 300.8 万元,县外 275.2万元。县直各单位按募捐标准完成 104家, 到位资金 98.35万元,干部职工参与捐款 8788人,捐款金额 202.4万元。 三、全县抗灾救灾工作主要措施 为了全力抓好全县抗灾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县委、县政 府采取了系列非常

17、举措,大胆创新工作机制,创造性地开展工 作,取得令人注目的成绩。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了抗灾救灾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是成立高规格的领导小组。灾情发生后,我县立即召开了县 领导会议,专题研究抗灾救灾工作,并迅速下发了关于切实 做好“7.15”特大洪灾赈灾救灾工作的紧急通知 、 关于切实 第 9 页 做好灾后重建工作的通知 ,成立了赈灾救灾工作领导小组,由 县委书记任顾问,县长任组长,县委副书记任常务副组长,县 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相关领导任副组长,并从相关部 门抽调人员组建了专门的赈灾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各乡 镇也相应成立了抗灾救灾工作领导小组,由乡镇党委书记任组长, 乡镇长任副组

18、长,明确了一名领导专抓住房重建和交通、水利 水毁基础设施恢复、救灾保学、生产自救和工矿企业恢复生产 等工作。二是组建四个专项工作小组。根据本县实际,县委、 县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灾民生活安置和住房重建工作方案 、 “7.15” 、 “7.26”洪灾水毁水利工程修复工作方案 、 水毁 公路灾后修复工作方案 、 灾后恢复重建和救灾保学实施方案 等四个专项工作方案,对其工作重点和任务进行了进一步明确 和细化。根据全县灾后重建工作重点,分别组建了灾民生活安 置和住房重建、水毁道路交通设施恢复、水毁水利工程修复、 救灾保学等四个专项工作小组,实行“一个大组管总,四个小 组抓落实”的格局。三是实行领导联系点

19、制度。为了加强对各 乡镇抗灾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的领导,根据县级领导分工分别 确定了联系各乡镇县级领导。县委、县政府明确规定:每个县 级领导负责联系一个乡镇的抗灾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督促工 作落实。同时还安排了相关单位对口支持。四是组建 25个派驻 乡镇灾后重建工作组。为加强对各乡镇抗灾救灾工作的督促、 指导,强力推进全县灾后重建工作,8 月份,我县从各县直单 第 10 页 位抽调 88名骨干力量组成 25个县驻乡镇灾后重建工作组,派 驻乡镇指导、帮助、督促其抓好灾后重建工作。 (二)明确工作任务,确保了抗灾救灾工作责任落实到位。 县里根据本县实际,先后出台了灾民生活安置和住房重建工 作方案 、

20、 “7.15” 、 “7.26”洪灾水毁水利工程修复工作方案 、 水毁公路灾后修复工作方案 、 灾后恢复重建和救灾保学实 施方案等系列文件和方案,对工作重点、工作任务和工作责 任进行了进一步细化和明确。同时,对每个乡镇,县里都明确 2至 3个县直单位对口扶持单位。每个乡镇对本乡镇灾后重建 的每项工作、每个住房重建户,都分别明确了具体责任人;县 里对每个水利工程、每处交通设施恢复工程、每所受灾学校改 建工程都明确了具体负责单位、负责领导和责任人,真正做到 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为了进一步强化责任,县委、县政 府决定将抗灾救灾、灾后重建工作纳入所有联系乡镇的县级领 导、相关工作责任部门、联系乡镇

21、的责任单位和各乡镇年终考 核内容,并对灾后住房重建工作实行“一票否决”制和“三挂 钩” 。 对重点水毁基础设施、住房重建、生产自救、救灾保学 项目实行包干责任制,分别明确了具体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做 到每个项目都有名领导负责、有专门工作班子、有详细的进 度安排和具体的实施办法,真正在全县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 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三)强化部门服务,切实提高了抗灾救灾工作绩效。第 第 11 页 一,着力抓好灾民建房规划、选址。从国土、建设、规划、设 计院等单位抽调技术人员组成县灾民住房重建工作技术服务组, 专门负责全县灾民住房重建的选址、土地调整、规划设计等技 术服务工作,免费为灾民提供 1-3套

22、户型设计图(60 平方米、 80平方米、100 平方米)。第二,着力抓好灾民建房建材物资供 应服务。县里专门成立了“县灾后重建建材物资供应服务总站” , 安排专项资金,组织专门人员到县外水泥、钢材厂商为灾民联 系、订购建材;各乡镇也相应成立了“乡灾后住房重建建材物 资供应服务站” ,每个乡镇都安排了 10余名乡镇干部专门为灾 民联系、订购建材物资,以保证灾民建房需要。第三,着力抓 好建材市场价格监管。组织县物价、工商、公安、国土、建设 等部门到县内砖厂、沙场、采石场和建材销售点宣传价格政策 法规,开展价格检查,对乱涨价、非法牟取暴利的违法行为及 时进行教育和查处。第四,着力抓好灾民建房贷款服务

23、。县民 政、财政、信用联社联合制定、下发了关于支持灾民重建住 房发放专项贷款的通知 ,明确规定:灾民建房贷款户每户可申 贷 5000元2 万元,2 年内贷款利息全部由县财政负担。各乡 镇信用社和乡财政所、民政办等部门一起开展上门服务,及时 为灾民办理贷款手续,提供贷款支持。据统计,全县共发放贷 款 871.5万元、1288 余户。 (四)实行奖励措施,充分调动了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在 按照上级要求给“全倒户”每户 5000元建房补助的基础上,县 第 12 页 里对严重危房户及房屋修缮户和地质灾害建房搬迁户每户再补 助 3000元和 1000元。为充分调动乡镇和灾民抓灾后住房重建 的积极性,进一步

24、加快全县灾后住房重建进度,县委、县政府 研究决定:凡在 20XX年 10月 31日前建成一层住房的全倒户 (包括购房),每户奖励 800元;凡在 20XX年 11月 30日前建成 一层住房的全倒户(包括购房),每户励 400元;凡重建任务在 100户以下的,在 20XX年 10月 31日前全部完成灾民安置任务、 验收合格的,按建房户每户 200元奖励乡镇;凡重建任务在 100户以上的乡镇,在 20XX年 11月 30日前全部完成灾民安置 任务、验收合格的,按建房户每户 200元奖励给乡镇。为鼓励 各乡镇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抓好灾民住房集中安置点,县 财政又想方设法挤出 300万元资金,对灾民

25、住房集中安置点基 础设施配套工程完成好的乡镇,给予一定的补助;对创建灾民 住房集中安置点示范工程,给予奖励。据统计,全县共发放建 房补助款 1822.3万元,发放奖励资金 174万元,发放集中安置 点补助款 240万元。 (五)加强进度督查,有力推进了灾后重建工作进度。 为了加强对各乡镇抗灾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的指导、督促,县 委、县政府向各乡镇下派了 25个县驻乡镇灾后重建工作组,要 求其负责抓好所驻乡镇灾后重建工作进度的日常督查,要在每 周五之前向县赈灾救灾办书面报告所驻乡镇抗灾救灾工作开展 情况。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查室和县赈灾办对各乡镇、各部 第 13 页 门、各单位、各驻乡镇工作组开展

26、抗灾救灾工作的情况进行定 期不定期督查,并将督查情况通报全县,对工作不力、进度较 慢的及时下发督办卡。9 月底,为加大督查力度,加快全县灾 后重建工作进度,县里又专门成立了 4个灾后重建特别督查组, 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分管领导 分别带队,分片对乡镇进行巡回督查,并定期召开会议,集中 研究解决全县灾后重建工作中发现的困难和问题。同时,在县 电视台开辟了灾后重建工作专栏,及时报道全县灾后重建情况, 定期公示各乡镇住房重建进度。 (六)开展主题活动,营造了干部群众齐心协力抓抗灾救 灾工作的浓厚氛围。在抗灾救灾过程中,我县组织开展了一系 列主题活动,营造了干部群众齐心协力抓

27、抗灾救灾工作的浓厚 氛围,有力推动了抗灾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一是帮助灾民抢 收早稻。 “.15” 、 “7.26”正值“双抢”时期,大部分农作物 特别是早稻已成熟,亟待收割。7 月 22日、23 日县五家领导分 别带领相关联系部门的全体干部职工和乡镇村干部一道到各自 联系乡镇帮助群众抢收早稻,共有 1500多名机关干部参与了早 稻抢收工作,帮助群众收割已成熟早稻 7万余亩,挽回经济损失 2260万元。二是组织县城清淤。7 月 17日7 月 18日,县五 大家领导带头组织在城各机关单位全体干部职工,对各街道、 河岸、城内市场等公众场所进行清淤、消毒,对水毁供电、供 水设施进行紧急抢修。7 月 1

28、9日,所有街道、城内市场全部清 第 14 页 洗完毕,县城供水、供电恢复正常。三是开展“千名干部下基 层,帮助灾民建家园”活动。10 月 17日-22 日期间,我们在全 县范围内开展了“千名干部下基层,帮助灾民建家园”的活动, 分别由联系乡镇的县级领导牵头组织各责任单位到各乡镇灾民 建房安置点开展义务劳动,筹集资金为灾民购置和运送建材物 资,帮助灾民建房。先后共出动干部 1500余人次,为灾民运送 水泥 100余吨,红砖 10多万块,河沙 100吨,较大地推动了全 县住房重建,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反响。四是开展“喜庆乔 迁新家园,构建和谐新农村”为主要内容的新居搬迁活动。为 促使灾民早日搬进新居,在全县掀起新居搬迁高潮。12 月份全 县组织了一次以“喜庆乔迁新家园,构建和谐新农村”为主要 内容的帮助灾民搬新居、欢欢喜喜迎新春的帮扶慰问活动。通 过开展这一搬迁活动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提高党委、政 府的凝聚力、号召力。 我县的抗灾救灾工作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 上级各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在社会各界慈善、友好人士的大 力支持下,在全县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非凡的成绩, 得到省、市领导高度评价和广大群众的高度赞扬。下阶段,主 要集中精力抓好灾民建房扫尾和新居搬迁等工作,让广大群众 安居乐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事务文书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