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稿】地理教师师德师风演讲稿励志.docx

上传人:椰子壳 文档编号:700123 上传时间:2018-11-2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演讲稿】地理教师师德师风演讲稿励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演讲稿】地理教师师德师风演讲稿励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演讲稿】地理教师师德师风演讲稿励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演讲稿】地理教师师德师风演讲稿励志.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地理教师师德师风演讲稿励志1 特征码 akOhXElaOwVPJkRDAqvU 热门演讲 1990 年 5 月,我开始了地理教学生涯。满怀激情走进课堂,迎 接我的却是学生对地理这一非升学科目的极端忽视和排斥。经 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理论学习,我领悟到要改变现状、走出困 境,必须走出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模式,应以兴趣为诱因,激发 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改变学生厌学、教学质量差的出路在教 学改革。我开始了“初中地理趣味教学改革实验” ,探索出以 “趣导趣讲趣结趣练”为主线的初中地理趣味教学模式。 1994 年 11 月,该课题顺利通过一汽子弟教育处专家组的验收。 教改实践表明,实验班学生学习地

2、理的积极性明显高于非实验 班,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突出。统计资料表明,实验班的 各项指标也明显高于其他班级。 1995 年 8 月,我被推荐走上中学地理教研员这一岗位。新的岗 位使我得以扩大教改队伍,深化教改研究。我将教改实验课题 确定为“以趣味教学为载体,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 , 并被省教研室确立为“九五”重点教改课题。在教改实践过程 第 2 页 中,我以自己严谨的科研态度、勤奋的工作作风感染实验教师, 使她们在教改实践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成长。1999 年 11 月,课 题以丰硕的果实迎接了来自全省的地理教育专家与同行们的检 验,得到了专家的肯定,并建议在全省推广。 趣味教学模式可

3、以解决地理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但还不能 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要求。教学应以学生的发 展为本,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应彻底 纠正把学生看作“静态接受塑造,被动吸收知识”的容器的错 误做法,由教师“动”转变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以 积极的态度参与学习,在愉悦的气氛中掌握知识,形成能力, 自觉做学习的主人。基于上述认识,我根据我处各中学班额较 少的实际情况,以及地理教材趣味性、可读性强的特点,在西 方心理学家合作学习理论和社会学家交往理论的启迪下,提出 了“互动合作”教学改革实验方案。目前,该课题已被吉林省 教科院确立为“十五”规划课题。 通过两年来的课题实验,

4、我进一步领悟到了师生互动的深刻意 义教学的魅力在于师生互动中生成与发展的平等的师生关 系,和谐生动的课堂气氛,不断生成与交流的信息,以及学生 知、情、意、行的和谐发展中。 1、平等的师生关系 长期以来,在传统的“师道尊严”和统治我国现行教育界多年 的“教师中心论”的影响下,教师成为教学过程中的绝对主宰、 第 3 页 课堂上至高无上的权威,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和 “园丁”剪子下的小树。在这样的课堂里,师生间的人际关系 是不平等的,学生的自主性被剥夺,自尊心被伤害,自信心被 摧残,师生关系经常处于冲突和对立之中。 而互动是在主体间的交往中产生的,它承认师生都是具有独立 人格价值的人,两者

5、在人格上完全平等。师生间通过互动,相 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 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人人参与、平等对话,教师由 居高临下的权威转成了“平等中的首席” 。可以说,通过互动, 促进了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 2、和谐、生动的课堂气氛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沉闷的、压抑的,学生在被动接受灌输的过 程中感到的是枯燥、单调所带来的身心的疲惫。 而在互动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其学习目标的制 定、学习方式的选择、学习过程的调控、学习结果的评价均是 由学生自主进行的。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到了极大的激发,学 习的兴趣也随着学习进程的展开和学习结果的丰富而

6、逐渐浓厚 起来。教师是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其作用体现在 学生 第 4 页 生自主观察、实验或讨论时积极的旁观;体现在创设良好的学 习氛围,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体现在雪中 送炭般的点拨、恰当及时的协调、恰如其分的赞扬之中;体现 在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上。学生是以宽容、安全、支持的心理 状态进行学习的,在这种洋溢和谐之美的氛围中,学生的潜力、 禀赋、审美及创造力得以不断表征和凝固,自身的资质和素养 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 3、信息的生成与交流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和传递者;学生是知 识的被动接受者。信息传递路线是从教材到教师、到学生,是 单向、线性的。而在

7、互动的教学系统中,信息交流是教师、学 生、课程资源之间复杂的、动态的网络式交流,而且在师生的 互动过程中,新信息在彼此智慧的碰撞中得以不断生成和发展, 这对培养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所必需具备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4、知、情、意、行和谐发展 与传统教学相比,互动的教学情境中,生生间的合作与交流亦 明显增多。与他人的交流可以促进个体认知的发展,促使学习 者参与更多的智力活动,使其思维敏捷,灵感迸发。同时,由 于每一个问题的提出与解答,都能更多地受到周围同伴的关注 与尊重,因此极大地增强了学习者的自信心,从而减少了竞争 所带来的心理压力等负面影响,促使其勇于参与竞争,迎接挑 第 5

8、 页 战,促进其认知、情感、态度等方面健康、协调发展。 总之,互动的教学过程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需要与兴趣, 能够带给学生理智的挑战,能够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 情感体验,能够给学生以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 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通过互动,学生掌握了终身学习 的本领;通过互动,教师经历了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生命过 程;通过互动,促进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这就是激情与智慧相伴的互动的课堂教学魅力之所在。 回顾十五年来的教学实践,我一直在为成为一名专家型的教师 和专家型的教研员而不懈努力。为了这一目标,我一直在要求 自己抓紧一切时间和机会去学习;要求自己以身作则,精益求 精。耕耘是辛苦的,但我在创造中体味着快乐和幸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致辞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