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官总动员》课后作业.docx

上传人:极速器 文档编号:70188 上传时间:2025-07-0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2.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感官总动员》课后作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感官总动员》课后作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感官总动员》课后作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感官总动员》课后作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感官总动员课后作业一、选择题1 .当你想知道苹果是什么颜色时,你会用()来观察。A.耳朵B.眼睛C鼻子2 .小明在公园里玩,突然听到一阵悦耳的鸟叫声,他是用()听到的。A.耳朵B.嘴巴C.手3 .闻花香时,我们应该()。A.把鼻子凑近花朵使劲闻B.用手扇着闻C.直接把花摘下来闻4 .吃草莓时,我们能感觉到草莓是甜甜的,这是()的作用。A.眼睛B.鼻子C舌头5 .盲人在走路时,常常通过用手触摸盲道来辨别方向,这是利用了()。A.触觉B.听觉C.视觉6 .下面哪种物品用眼睛不能直接观察出它的特点?()A.红色的气球B.软软的棉花糖C.透明的玻璃球7 .要想知道一杯水是热的还是冷的,最好用()去感受

2、A.眼睛B.手C.嘴巴8 .当我们闭上眼睛,能通过()来判断妈妈是不是在厨房炒菜。A.听觉B.嗅觉C.触觉9 .小朋友们在玩猜一猜的游戏,老师把一个物品放在盒子里,让大家通过听声音来猜,这个物品可能是()。A.积木B.毛绒玩具C.棉花10品尝食物时,舌头能感觉到食物的()。A.颜色B.气味C.味道11 .我们在观察小动物时,主要用()来观察它们的外形。A.眼睛B.耳朵C.鼻子12 .当我们听到消防车的警报声时,能知道有紧急情况发生,这是()告诉我们的。A.眼睛B.耳朵C.鼻子13 .闻香水时,正确的方法是()。A.把香水喷在手上闻B.把鼻子伸进香水瓶里闻C.打开瓶盖,用手轻轻扇动,使少量气味

3、飘进鼻子14 .用手触摸篮球,我们能感觉到篮球是()。A.软软的B.硬硬的C.又软又硬15 .下面哪种做法能更好地保护我们的眼睛?()A.长时间看电视B.在光线暗的地方看书C经常做眼保健操16 .要区分白醋和白酒,我们可以用()来辨别。A.眼睛和耳朵B.鼻子和舌头C.手和嘴巴17 .当我们感冒鼻塞时,吃东西会觉得没有味道,这是因为()。A.舌头失灵了B.鼻子闻不到气味,影响了味觉C.嘴巴生病了18 .玩击鼓传花的游戏时,同学们是根据()来判断是否停止传花的。A.视觉B.听觉C.触觉19 .用手触摸丝绸和砂纸,会感觉到丝绸是()的,砂纸是()的。A.光滑;粗糙B.粗糙;光滑C,都很光滑20 .观

4、察彩虹时,我们用()欣赏它的美丽色彩。A.眼睛B.耳朵C.鼻子二、判断题1眼睛只能看东西的颜色,不能看形状。()2 .耳朵不仅能听声音,还能闻气味。()3 .我们可以随便用手触摸不认识的物品。()4 .鼻子能帮助我们辨别不同的气味。()5 .舌头只能尝出甜和苦两种味道。()6用手触摸热水杯时,为了知道水温,可以长时间握住杯子。()7 .闭上眼睛就不能观察周围的世界了。()8 .闻花香时,凑近使劲闻才能更好地感受花香。()9 .皮肤能感觉到冷、热、痛、痒等。()10 .吃东西时,鼻子和舌头常常一起工作,让我们更好地感受食物的味道。()三、简答题1 .请你说一说眼睛、耳朵、鼻子、舌头、皮肤分别有什

5、么作用?2 .举例说明在生活中,我们是怎样同时运用多种感官来认识事物的?(至少举两个例子)3 .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自己的感官?请你写出三条保护感官的方法。答案一、选择题1B2.A3.B4.C5.A6.B7.B8.B9.A10.C11.A12.B13.C14.B15.C16.B17.B18.B19.A20.A二、判断题1.2.3.4.5.6.7.8.9.10.三、简答题1 .眼睛可以看东西,观察物体的颜色、形状、大小等;耳朵能听声音,辨别声音的来源、高低、强弱等;鼻子能闻气味,分辨不同的气味;舌头能尝味道,感受酸甜苦辣咸等各种味道;皮肤能感受冷、热、痛、痒、触摸等感觉。2 .例子一:吃苹果时,我们

6、用眼睛看苹果的颜色、形状,用鼻子闻苹果的香味,用手摸苹果的表皮是光滑还是粗糙,最后用嘴巴尝苹果的味道。例子二:在公园里玩,我们用眼睛看花朵的颜色、形状,用鼻子闻花朵的香气,用耳朵听鸟儿的叫声,用手触摸小草的柔软。3 .保护眼睛:不在强光或弱光下看书;不长时间看电视、玩电子产品;经常做眼保健操。保护耳朵:不大声喧哗;不把小物件塞进耳朵;听到巨大声响时捂住耳朵或张开嘴巴。保护鼻子:不随便挖鼻孔;远离有刺激性气味的物品;感冒时及时治疗,避免影响嗅觉。保护舌头:不吃太烫的食物;不随便舔不卫生的东西。保护皮肤:勤洗手、洗澡,保持皮肤清洁;不接触尖锐、滚烫的物品,防止受伤。(答案不唯一,写出三条合理的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