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十一章第十一章宏观经济的内外均衡宏观经济的内外均衡(姜波克(姜波克国际金融国际金融第四章)第四章)2 学习指引学习重点学习重点 内外均衡的矛盾;米德冲突;内外均衡的矛盾;米德冲突;丁伯根原则;蒙代尔丁伯根原则;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弗莱明模型分析;三元悖论;国际储备的适分析;三元悖论;国际储备的适度管理;宏观经济政策的国际协度管理;宏观经济政策的国际协调方案调方案重点是:比较不同模型的表示方重点是:比较不同模型的表示方式式3本章学习重点与思考题本章学习重点与思考题n1.1.重要概念:内外均衡,重要概念:内外均衡,IS-LM-BPIS-LM-BP模型,丁伯根模型,丁伯根原则,有效市场分类原则,米
2、德冲突,斯旺模型,原则,有效市场分类原则,米德冲突,斯旺模型,蒙代尔搭配模型,蒙代尔蒙代尔搭配模型,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三元悖弗莱明模型,三元悖论,国际储备,国际清偿力,托宾税方案,麦金论,国际储备,国际清偿力,托宾税方案,麦金农方案,汇率目标区方案农方案,汇率目标区方案n2.2.简述米德冲突的结论及在中国的应用。简述米德冲突的结论及在中国的应用。n3.3.比较两类经典政策搭配模型的结论,并说明对比较两类经典政策搭配模型的结论,并说明对中国的启示。中国的启示。4本章学习重点与思考题本章学习重点与思考题n4.4.当资金完全流动时,在不同汇率制度下当资金完全流动时,在不同汇率制度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
3、策的效果如何?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效果如何?n5.5.理解理解IS-LM-BPIS-LM-BP模型的含义,国际收支平模型的含义,国际收支平衡、顺差、逆差三种状态在模型的不同表衡、顺差、逆差三种状态在模型的不同表现形式。现形式。n6.6.影响一国国际储备需求量的因素有哪些影响一国国际储备需求量的因素有哪些?中国目前的外汇储备是否过剩、结构是?中国目前的外汇储备是否过剩、结构是否合理?否合理?5本章学习重点与思考题本章学习重点与思考题 n7.7.简述蒙代尔简述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基本含义和弗莱明模型的基本含义和在中国的应用。在中国的应用。n8.8.简述简述“三元悖论三元悖论”的主要结论,并说明的主
4、要结论,并说明其在不同国家的应用情况。其在不同国家的应用情况。n9.9.简述三种代表性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国际简述三种代表性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国际协调方案。协调方案。6导导 论论n第三章曾经介绍了开放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政第三章曾经介绍了开放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工具和调控原理策的目标、工具和调控原理n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主要包括财政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主要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蒙代尔政策、货币政策(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分析)、弗莱明模型分析)、汇率政策、国际储备政策。汇率政策、国际储备政策。n开放经济政策的国际协调主要包括宏观经济政开放经济政策的国际协调主要包括宏观经济政策的
5、协调和国际货币制度。策的协调和国际货币制度。n本章主要介绍内外均衡冲突、米德冲突、丁伯本章主要介绍内外均衡冲突、米德冲突、丁伯根原则、两类经典的政策搭配模型、以及蒙代根原则、两类经典的政策搭配模型、以及蒙代尔尔-弗莱明模型的分析与应用。弗莱明模型的分析与应用。7第一节第一节 内外均衡的矛盾及政策搭配内外均衡的矛盾及政策搭配调节调节n前面讨论的国际收支理论都是以国际收支的平前面讨论的国际收支理论都是以国际收支的平衡为出发点,而没有讨论国内平衡问题。事实衡为出发点,而没有讨论国内平衡问题。事实上,在国内平衡与国际平衡的选择中,许多国上,在国内平衡与国际平衡的选择中,许多国家都是以国内平衡为首要选择
6、在某些时候,家都是以国内平衡为首要选择。在某些时候,一些国家为了达到国内经济增长、充分就业、一些国家为了达到国内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的目标,不惜牺牲国际收支的平衡。物价稳定的目标,不惜牺牲国际收支的平衡。因此,在不同政策配合下,一国内外平衡目标因此,在不同政策配合下,一国内外平衡目标是否能够实现便成为一个令人关注的问题。是否能够实现便成为一个令人关注的问题。8一、米德冲突一、米德冲突内外均衡矛盾的经典论述内外均衡矛盾的经典论述n内部平衡: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三内部平衡: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三大宏观经济目标。大宏观经济目标。n外部平衡:国际收支平衡外部平衡:国际收支平衡
7、n两者同时达到平衡未必是最优的。两者同时达到平衡未必是最优的。n现实中很多国家在不同的时期以牺牲外部平衡现实中很多国家在不同的时期以牺牲外部平衡来为本国获得最大的利益。如六七十年代德国、来为本国获得最大的利益。如六七十年代德国、日本的高额顺差便反映了这样的情况。日本的高额顺差便反映了这样的情况。9一、米德冲突一、米德冲突内外均衡矛盾的经典论述内外均衡矛盾的经典论述n英国经济学家詹姆斯英国经济学家詹姆斯米德米德(J.Meade)于于1951年在年在国际收支国际收支一书中最早提出固定一书中最早提出固定汇率制度下的内外均衡汇率制度下的内外均衡冲突的问题。冲突的问题。米德米德10一、米德冲突一、米德冲
8、突内外均衡矛盾的经典论述内外均衡矛盾的经典论述n米德冲突指出:在固定汇率制度下,政府只能米德冲突指出:在固定汇率制度下,政府只能主要运用影响社会总需求的政策来调节内外均主要运用影响社会总需求的政策来调节内外均衡,因为货币政策在固定汇率机制下完全失效。衡,因为货币政策在固定汇率机制下完全失效。这样,在开放经济运行的特定区间便会出现内这样,在开放经济运行的特定区间便会出现内外均衡难以兼顾的情形。外均衡难以兼顾的情形。n另一种表述:政府在同时实现内部均衡和外部另一种表述:政府在同时实现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时会出现顾此失彼的冲突现象。如果政府均衡时会出现顾此失彼的冲突现象。如果政府只运用支出增减政策,而
9、不同时运用支出转换只运用支出增减政策,而不同时运用支出转换政策,不仅不能同时实现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政策,不仅不能同时实现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而且还会导致两种均衡之间出现冲突。而且还会导致两种均衡之间出现冲突。11一、米德冲突一、米德冲突内外均衡矛盾的经典论述内外均衡矛盾的经典论述固定汇率制度下内外均衡调节的冲突固定汇率制度下内外均衡调节的冲突12一、米德冲突一、米德冲突内外均衡矛盾的经典论述内外均衡矛盾的经典论述n在在情情形形2 2、情情形形3 3下下,内内部部平平衡衡与与外外部部平平衡衡的的财财政政政政策策调调节节的的方方向向一一致致。在在情情形形2 2下下,政政府府可可以以采采取取扩扩张
10、张性性财财政政政政策策来来调调节节,扩扩张张性性财财政政政政策策扩扩大大了了国国内内的的总总需需求求,推推动动经经济济增增长长与与就就业业。同同时时总总需需求求的的增增加加导导致致进进口口需需求求的的上上升升从从而而减减少少国国际际收收支支的的顺顺差差,有有利利于于国国际际收收支支的的平平衡衡。在在情情形形3 3下下,政政府府可可以以采采取取紧紧缩缩性性的的财财政政政政策策来来抑抑制制国国内内的的通通货货膨膨胀胀,同同时时总总需需求求的的减减少少有有利于改善国际的逆差。利于改善国际的逆差。13n而而在在情情形形1 1、情情形形4 4下下,内内部部平平衡衡与与外外部部平平衡衡调调节节将将导导致致
11、财财政政政政策策调调节节的的方方向向相相反反,而而产产生生冲冲突突。在在情情形形1 1下下,为为了了达达成成国国内内平平衡衡目目标标而而采采取取扩扩张张性性财财政政政政策策,将将带带来来国国际际收收支支逆逆差差扩扩大大的的结结果果。反反之之亦亦然然。在在情情形形4 4下下,为为了了达达成成国国内内平平衡衡目目标标而而采采取取紧紧缩缩性性财财政政政政策策,将将带带来来国国际际收收支支顺顺差差的的扩扩大大,加大国际收支的不平衡。加大国际收支的不平衡。n可可见见,在在米米德德的的分分析析中中,内内外外均均衡衡的的冲冲突突一一般般是是指指在在固固定定汇汇率率制制度度下下,失失业业增增加加、经经常常账账
12、户户逆逆差差或或通通货货膨膨胀胀、经经常常账账户户盈盈余余这这两两种种特特定定的的内内外外状状况况组合。组合。一、米德冲突一、米德冲突内外均衡矛盾的经典论述内外均衡矛盾的经典论述14n拓展讨论:陷入拓展讨论:陷入“冲突区间冲突区间”时的对策时的对策n对策对策1 1:放松:放松“固定汇率制度固定汇率制度”这一约束条件这一约束条件n对对策策3 3:增增加加新新的的政政策策工工具具,采采取取的的不不是是单单一一的的政政策策工工具具,而而是是政政策策搭搭配配方方案案;如如采采取取冲冲销销式式干干预预政策或非冲销式干预政策。政策或非冲销式干预政策。n对对策策2 2:在在一一定定范范围围内内的的冲冲突突可
13、可以以接接受受,此此时时可可以以“无为而治无为而治”15n拓展讨论:陷入拓展讨论:陷入“冲突区间冲突区间”时的对策时的对策n冲冲销销式式干干预预:是是指指中中央央银银行行在在干干预预外外汇汇市市场场的的同同时时在在国国内内货货币币市市场场进进行行反反向向公公开开市市场场操操作作抵抵消消汇汇率率干干预预对对国国内内货货币币供供给给量量的的影影响响,国国内内货货币币供供给给量量并并没没有有因因为为货货币币供供给给量量没没有有因因为为货货币币当当局局干干预预外外汇市场而变动。汇市场而变动。n非非冲冲销销式式干干预预:是是指指货货币币当当局局在在干干预预外外汇汇市市场场的的时时候候,并并没没有有在在国
14、国内内货货币币市市场场进进行行反反向向公公开开市市场场操操作作,从从而而导导致致国国内内货货币币供供给给量量因因为为货货币币当当局局干干预预外汇市场而增加或减少。外汇市场而增加或减少。16n造造成成内内外外均均衡衡冲冲突突的的根根源源在在于于经经济济的的开开放放性性。在在固固定定汇汇率率的的情情形形下下,内内外外均均衡衡冲冲突突的的原原因因可可能能在在于于以下三类的原因:以下三类的原因:1.1.国内经济条件的变化。国内经济条件的变化。2.2.国际间经济波动的传递国际间经济波动的传递 。3.3.与与基基本本经经济济因因素素无无关关的的国国际际资资金金的的投投机机性性冲冲击。击。n因因此此,在在开
15、开放放经经济济条条件件下下,内内部部均均衡衡与与外外部部均均衡衡是是相相互互影影响响的的,当当政政府府采采取取措措施施努努力力实实现现某某一一均均衡衡目目标标时时,可可能能带带来来内内外外均均衡衡一一致致,也也可可能能造造成成内内外均衡之间的冲突,因此需要进行政策搭配。外均衡之间的冲突,因此需要进行政策搭配。二、内外均衡矛盾的产生二、内外均衡矛盾的产生17n开开放放经经济济的的政政策策目目标标包包括括内内部部均均衡衡与与外外部部均均衡衡两两部部分分,开开放放经经济济条条件件下下的的政政策策搭搭配配需需要要新新的的思思路路。2020世世纪纪5050年年代代以以来来,关关于于政政策策配配合合的的丁
16、丁伯伯根根原原则则与与政政策策指指派派的的有有效效市市场场分分类类原原则则等等理理论论的的出出现现发发展展了了开开放放经经济济的的政政策策调调控控理理论论,对对经经济济政政策策研研究究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二、内外均衡矛盾政策调节的基本原理二、内外均衡矛盾政策调节的基本原理181.1.丁伯根法则丁伯根法则 (Tinbergen Rule)(Tinbergen Rule)n丁伯根法则是由丁伯根提出的关于经济政策调丁伯根法则是由丁伯根提出的关于经济政策调节和经济调节目标之间的关系法则:认为一国节和经济调节目标之间的关系法则:认为一国政府要实现一个经济目标需要至少一个有效的政府要实
17、现一个经济目标需要至少一个有效的政策工具,要实现政策工具,要实现N N个独立的经济目标,至少个独立的经济目标,至少需要使用需要使用N N个独立、有效的政策工具个独立、有效的政策工具191.1.丁伯根法则丁伯根法则 (Tinbergen Rule)(Tinbergen Rule)n显然在丁伯根法则下,显然在丁伯根法则下,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单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单一的财政政策无法协调一的财政政策无法协调内部平衡与外部平衡两内部平衡与外部平衡两个独立的目标。个独立的目标。丁伯根丁伯根202.2.政策指派与有效市场分类原则政策指派与有效市场分类原则 n在许多情况下,不同的政策工具实际上掌握在在许多情况下
18、不同的政策工具实际上掌握在不同的决策者手中,如果决策者不能紧密协调不同的决策者手中,如果决策者不能紧密协调这些政策,就不能实现最佳的政策目标。这些政策,就不能实现最佳的政策目标。n蒙代尔认为,如果每一个政策蒙代尔认为,如果每一个政策工具被指派给一个目标,并且工具被指派给一个目标,并且在该目标偏离其最佳水平时按在该目标偏离其最佳水平时按规则进行调控,那么在分散决规则进行调控,那么在分散决策的情况下仍有可能实现最佳策的情况下仍有可能实现最佳调控目标。调控目标。蒙代尔蒙代尔21n关于每一工具应如何指派给相应目标,蒙代尔关于每一工具应如何指派给相应目标,蒙代尔提出了提出了“有效市场分类有效市场分类”
19、原则。这一分类原则原则。这一分类原则的含义是:每一目标应当指派给对这一目标有的含义是:每一目标应当指派给对这一目标有着相对最大的影响力,因而在影响政策目标上着相对最大的影响力,因而在影响政策目标上有相对优势的工具。如果在指派问题上出现错有相对优势的工具。如果在指派问题上出现错误,则经济会产生不稳定性而距离均衡点越来误,则经济会产生不稳定性而距离均衡点越来越远。根据这一原则,蒙代尔区分了财政政策、越远。根据这一原则,蒙代尔区分了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在影响内外均衡上的不同效果,提出货币政策在影响内外均衡上的不同效果,提出了以货币政策实现外部均衡目标、财政政策实了以货币政策实现外部均衡目标、财政政策实
20、现内部均衡目标的指派方案。现内部均衡目标的指派方案。2.2.政策指派与有效市场分类原则政策指派与有效市场分类原则 22n蒙代尔提出了特定的工具实现特定的目标这一蒙代尔提出了特定的工具实现特定的目标这一指派问题,丰富了开放经济的政策调控理论,指派问题,丰富了开放经济的政策调控理论,它与丁伯根原则一起确定了开放经济下政策调它与丁伯根原则一起确定了开放经济下政策调控的基本思想,即针对内外均衡目标,确定不控的基本思想,即针对内外均衡目标,确定不同政策工具的指派对象,同时尽可能协调以同同政策工具的指派对象,同时尽可能协调以同时实现内外均衡。一般来说,我们将这一政策时实现内外均衡。一般来说,我们将这一政策
21、间的指派与协调称为间的指派与协调称为“政策搭配政策搭配”。2.2.政策指派与有效市场分类原则政策指派与有效市场分类原则 23四、内外均衡政策搭配案例四、内外均衡政策搭配案例 n根据政策搭配的基本思想,经济学家在后来的根据政策搭配的基本思想,经济学家在后来的研究中提出了不同的政策搭配方法。内外均衡研究中提出了不同的政策搭配方法。内外均衡政策搭配有两类最有名的案例:即蒙代尔政策搭配有两类最有名的案例:即蒙代尔(R.Mundell)提出的提出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配”来解决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矛盾;索尔来解决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矛盾;索尔特特(W.Salter)与斯旺与斯
22、旺(T.Swan)提出的提出的“支支出转换政策与支出增减政策的搭配出转换政策与支出增减政策的搭配”来解决开来解决开放宏观经济中的这对矛盾。放宏观经济中的这对矛盾。241.1.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蒙代尔政策搭配蒙代尔政策搭配OIII IB货货币币扩扩张张财政扩张财政扩张EBIIIIV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25n在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搭配下,在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搭配下,IBIB为内部平衡线,为内部平衡线,在在IBIB线上国内充分就业、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在这线上国内充分就业、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在这条线的左边,国内经济处于衰退和失业;在这条线
23、的条线的左边,国内经济处于衰退和失业;在这条线的右边,国内经济处于膨胀。右边,国内经济处于膨胀。nEBEB线为外部平衡线,在线为外部平衡线,在EBEB线上,国际收支平衡。在这线上,国际收支平衡。在这条线的上边,表示国际收支顺差,在这条线的下边,条线的上边,表示国际收支顺差,在这条线的下边,表示国际收支逆差。表示国际收支逆差。n沿货币扩张线(可以以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代表)向沿货币扩张线(可以以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代表)向上移动,表示货币政策扩张。沿财政扩张线(可以预上移动,表示货币政策扩张。沿财政扩张线(可以预算作为财政政策的代表)向右移动,表示财政政策扩算作为财政政策的代表)向右移动,表示财政政
24、策扩张。张。1.1.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蒙代尔政策搭配蒙代尔政策搭配26n由于货币扩张与财政扩张政策都会带来通货膨由于货币扩张与财政扩张政策都会带来通货膨胀、国际收支顺差减小或逆差扩大的效果,所胀、国际收支顺差减小或逆差扩大的效果,所以以IBIB线与线与EBEB线向下倾斜,反映了为了维持内部线向下倾斜,反映了为了维持内部平衡或外部平衡,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之间存平衡或外部平衡,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之间存在交替在交替(Trade-Off)(Trade-Off)的现象。又由于财政政策的现象。又由于财政政策对于调整内部不平衡比货币政策有效,而货币对于调整内部不平衡比货币政策有
25、效,而货币政策对于调整外部不平衡比财政政策有效,因政策对于调整外部不平衡比财政政策有效,因此此IBIB线的倾斜程度大于线的倾斜程度大于EBEB线。线。1.1.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蒙代尔政策搭配蒙代尔政策搭配271.1.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蒙代尔政策搭配蒙代尔政策搭配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282.2.支出转换与支出增减政策的搭配支出转换与支出增减政策的搭配斯旺模型斯旺模型O本本国国货货币币贬贬值值国内支出增加国内支出增加IV:通胀/顺差I:通胀/逆差II:失业/逆差III:失业/顺差支出转换与支出转移政策的搭配支出
26、转换与支出转移政策的搭配IBEB29n斯斯旺旺图图表表明明在在一一国国内内部部平平衡衡与与外外部部平平衡衡可可以以在在不不同同支支出出增增减减政政策策与与支支出出转转移移政政策策力力度度下下达达到到平平衡衡。IBIB线线称称为为内内部部平平衡衡线线,反反映映在在这这两两种种政政策策下下配配合合下下内内部部达达到到平平衡衡。EBEB称称为为外外部部平平衡衡线线,反反映映在在两两种种政政策策配配合合下下外外部部达达到到平平衡衡。O O点点是是内外同时达到平衡的两种政策配合。内外同时达到平衡的两种政策配合。2.2.支出转换与支出增减政策的搭配支出转换与支出增减政策的搭配斯旺模型斯旺模型30nIBIB
27、线线(内内部部均均衡衡)代代表表实实际际汇汇率率与与国国内内吸吸收收的的结结合合,以以实实现现内内部部均均衡衡(充充分分就就与与与与价价格格稳稳定定)。该该线线从从左左到到右右向向下下倾倾斜斜,因因为为汇汇率率下下降降(本本币币升升值值)将将减减少少出出口口、增增加加进进口口,所所以以要要维维护护内内部部平平衡衡就就必必须须增增加加国国内内支支出出。在在IBIB线线的的右右边边,有有通通货货膨膨胀胀压压力力,因因为为在在一一定定的的汇汇率率下下,国国内内支出大于维持内部均衡所需要的国内支出。支出大于维持内部均衡所需要的国内支出。2.2.支出转换与支出增减政策的搭配支出转换与支出增减政策的搭配斯
28、旺模型斯旺模型31nEBEB线线(外外部部均均衡衡)代代表表实实际际汇汇率率与与国国内内吸吸收收的的结结合合,以以实实现现外外部部均均衡衡,即即经经常常项项目目的的收收支支平平衡衡。该该线线从从左左到到到到右右向向上上倾倾斜斜,这这是是因因为为汇汇率率上上升升(本本币币贬贬值值)会会增增加加出出口口,减减少少进进口口,所所以以要要防防止止经经常常项项目目出出现现顺顺差差,就就需需要要扩扩大大国国内内支支出出,抵抵消消进进口口的的减减少少。EBEB线线的的右右边边,国国内内支支出出大大于于维维持持经经常常项项目目平平衡衡所所需需要要的的国国内内支支出出,结果出现经常项目收支逆差结果出现经常项目收
29、支逆差。2.2.支出转换与支出增减政策的搭配支出转换与支出增减政策的搭配斯旺模型斯旺模型32 支出转换与支出增减政策的配合中,基本的思想就支出转换与支出增减政策的配合中,基本的思想就是:利用支出增减政策谋求内部均衡;利用支出转换政是:利用支出增减政策谋求内部均衡;利用支出转换政策谋求外部均衡。策谋求外部均衡。2.2.支出转换与支出增减政策的搭配支出转换与支出增减政策的搭配斯旺模型斯旺模型33第一节第一节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政策目标、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政策目标、工具和调控原理工具和调控原理n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政府的政策目标包括内部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政府的政策目标包括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两部分。均衡和外
30、部均衡两部分。n内部均衡目标包括: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和充内部均衡目标包括: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和充分就业,它们可以定义为国民经济处于无通胀分就业,它们可以定义为国民经济处于无通胀条件下的充分就业状态。条件下的充分就业状态。n外部均衡目标可以定义为与一国宏观经济相适外部均衡目标可以定义为与一国宏观经济相适应的合理的国际收支结构。简单来说,是指与应的合理的国际收支结构。简单来说,是指与一国宏观经济相适应的合理的经常项目余额。一国宏观经济相适应的合理的经常项目余额。外部均衡的标准是:经济结构合理性、可维持外部均衡的标准是:经济结构合理性、可维持性。性。n内外均衡既可能一致,也可能存在冲突。内外均衡既可
31、能一致,也可能存在冲突。34一、开放经济下的政策目标一、开放经济下的政策目标内外均衡内外均衡n1 1、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含义、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含义 (1)(1)外部均衡线外部均衡线BPBP 外部均衡曲线(外部均衡曲线(BPBP曲线),即所有能够使曲线),即所有能够使国际收支(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保持平衡的国际收支(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保持平衡的市场利息率和国民收入的组合。市场利息率和国民收入的组合。n资本在各国间流动的决定因素是各国间的利率资本在各国间流动的决定因素是各国间的利率差别差别(i与与i*的差别的差别),因此在引入资本流动后的,因此在引入资本流动后的国际收支恒等式就变为国际收支
32、恒等式就变为 R=TB(Y,EP*/P)+f(i,i*)(a)35一、开放经济下的政策目标一、开放经济下的政策目标内外均衡内外均衡n1 1、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含义、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含义 (1)(1)外部均衡线外部均衡线BPBPn国际收支平衡是由国民收入决定的经常账户状国际收支平衡是由国民收入决定的经常账户状态和由市场利率决定的资本账户状态总体上的态和由市场利率决定的资本账户状态总体上的综合平衡状态。综合平衡状态。n因此,要实现等式(因此,要实现等式(a a),在均衡状态下,如),在均衡状态下,如果国民收入果国民收入Y Y增加,即经常账户逆差,则需要增加,即经常账户逆差,则需要提高利率提高
33、利率i i使资本账户顺差,才能保证国民收使资本账户顺差,才能保证国民收入再度实现平衡,所以在外部均衡曲线入再度实现平衡,所以在外部均衡曲线BPBP曲线曲线中中Y Y与与i i正相关,正相关,BPBP曲线向右上方倾斜。曲线向右上方倾斜。36一、开放经济下的政策目标一、开放经济下的政策目标内外均衡内外均衡n1 1、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含义、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含义 (2)(2)决定决定BPBP曲线斜率的主要因素曲线斜率的主要因素n由(由(a a)式可知,经常账户部分的决定因素是)式可知,经常账户部分的决定因素是边际进口倾向;资本账户部分则是国际资本流边际进口倾向;资本账户部分则是国际资本流动的利率
34、弹性。动的利率弹性。n边际进口倾向边际进口倾向m m越大,越大,BPBP曲线越陡;曲线越陡;n国际资本流动的利率弹性(该弹性表明一国国际资本流动的利率弹性(该弹性表明一国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程度或资本流动自由化程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程度或资本流动自由化程度)越大,度)越大,BPBP曲线越平坦。曲线越平坦。37一、开放经济下的政策目标一、开放经济下的政策目标内外均衡内外均衡n1 1、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含义、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含义 (2)(2)决定决定BPBP曲线斜率的主要因素曲线斜率的主要因素n在简单的经济模型中,通常假定一国的边际进在简单的经济模型中,通常假定一国的边际进口倾向口倾向m m为常
35、数,因此,为常数,因此,BPBP曲线的斜率主要取曲线的斜率主要取决于国际资本流动的利率弹性(或一国资本市决于国际资本流动的利率弹性(或一国资本市场的自由化程度)。在极端情况下,资本市场场的自由化程度)。在极端情况下,资本市场完全自由流动时,完全自由流动时,BPBP曲线水平,即国内资本市曲线水平,即国内资本市场和国际资本市场完全一体化;而资本完全不场和国际资本市场完全一体化;而资本完全不能自由流动时,能自由流动时,BPBP曲线垂直,即一国的资本市曲线垂直,即一国的资本市场完全不开放。场完全不开放。38一、开放经济下的政策目标一、开放经济下的政策目标内外均衡内外均衡n1 1、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含
36、义、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含义 (3)(3)汇率变动对汇率变动对ISIS、BPBP曲线的影响曲线的影响 一国货币贬值,在满足马歇尔一国货币贬值,在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勒纳条件的情况下,会促进出口增加、进口减少,从而的情况下,会促进出口增加、进口减少,从而提高对本国商品和劳务的需求,即总需求增加,提高对本国商品和劳务的需求,即总需求增加,ISIS曲线向右移动。曲线向右移动。货币贬值,出口增加、进货币贬值,出口增加、进口减少,也会有利于经常账户和国际收支的改口减少,也会有利于经常账户和国际收支的改善,从而推动善,从而推动BPBP曲线也向右移动。曲线也向右移动。反之,货币升值会导致反之,货币升值会导致
37、ISIS曲线和曲线和BPBP曲曲线向左移动。线向左移动。39图图1:ISLMBP模型模型 iLMISY0i0YBPE一、开放经济下的政策目标一、开放经济下的政策目标内外均衡内外均衡1 1、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含义、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含义 (4)(4)开放的宏观经济模型开放的宏观经济模型IS-LM-BPIS-LM-BP曲曲线线40一、开放经济下的政策目标一、开放经济下的政策目标内外均衡内外均衡n1 1、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含义、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含义 (4)(4)开放的宏观经济模型开放的宏观经济模型IS-LM-BPIS-LM-BP曲线曲线 图中图中ISIS曲线为商品劳务市场的均衡线,曲线为商
38、品劳务市场的均衡线,即所有能够使商品劳务市场总支出等于总收入即所有能够使商品劳务市场总支出等于总收入的市场利息率和国民收入的组合。的市场利息率和国民收入的组合。ISIS曲线由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是因为曲线由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是因为在均衡条件下,如果利息率水平下降而其他不在均衡条件下,如果利息率水平下降而其他不变则投资增加,要再度实现均衡,则国民收入变则投资增加,要再度实现均衡,则国民收入必须增加,从而使储蓄也相应增加。必须增加,从而使储蓄也相应增加。41一、开放经济下的政策目标一、开放经济下的政策目标内外均衡内外均衡n1 1、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含义、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含义 (4)(4)开
39、放的宏观经济模型开放的宏观经济模型IS-LM-BPIS-LM-BP曲线曲线 图中图中LMLM曲线为货币市场的均衡线,即所有能曲线为货币市场的均衡线,即所有能够使货币市场上货币供给够使货币市场上货币供给(M)(M)等于货币需求等于货币需求(L)(L)的市场的市场利息率和国民收入的组合。利息率和国民收入的组合。LMLM曲线由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是因为在均衡曲线由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是因为在均衡条件下,如果利息率水平上升而其他不变,则货币投条件下,如果利息率水平上升而其他不变,则货币投资需求下降,要再度实现均衡,由于货币供给是常数,资需求下降,要再度实现均衡,由于货币供给是常数,则必须有国民收入水平
40、上升,从而使货币的交易和谨则必须有国民收入水平上升,从而使货币的交易和谨慎性需求相应上升。慎性需求相应上升。42一、开放经济下的政策目标一、开放经济下的政策目标内外均衡内外均衡n1 1、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含义、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含义 (4)(4)开放的宏观经济模型开放的宏观经济模型IS-LM-BPIS-LM-BP曲线曲线 图中图中BPBP曲线为国际收支均衡线或外部均衡线,曲线为国际收支均衡线或外部均衡线,即所有能够使国际收支(经常账户和资本帐户)保持即所有能够使国际收支(经常账户和资本帐户)保持平衡的市场利息率和国民收入的组合。平衡的市场利息率和国民收入的组合。BPBP曲线由左下方向右上方
41、倾斜,是因为在均衡曲线由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是因为在均衡条件下,如果国民收入水平提高,对进口品需求的增条件下,如果国民收入水平提高,对进口品需求的增加会使经常账户相应恶化;要再度实现均衡,则需要加会使经常账户相应恶化;要再度实现均衡,则需要市场利息率水平的提高,以吸引更多的资本流入来平市场利息率水平的提高,以吸引更多的资本流入来平衡经常账户的恶化。衡经常账户的恶化。43图图2:国际收支顺差:国际收支顺差 LMISY0i0iYBPE一、开放经济下的政策目标一、开放经济下的政策目标内外均衡内外均衡1 1、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含义、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含义 (4)(4)开放的宏观经济模型开放的宏观经
42、济模型IS-LM-BPIS-LM-BP曲曲线线LMISY0i0iYBPE图图3:国际收支逆差:国际收支逆差 44一、开放经济下的政策目标一、开放经济下的政策目标内外均衡内外均衡n1 1、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含义、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含义 (4)(4)开放的宏观经济模型开放的宏观经济模型IS-LM-BPIS-LM-BP曲线曲线 在以上三张图中:在图在以上三张图中:在图1 1中,三条曲线相交在一起,中,三条曲线相交在一起,交点交点E E同时实现了内部和外部均衡;在图同时实现了内部和外部均衡;在图2 2中,中,ISIS曲线曲线和和LMLM曲线的交点在曲线的交点在BPBP曲线以上,表示内部均衡实现,曲
43、线以上,表示内部均衡实现,但存在国际收支顺差,即由国内商品劳务市场和货币但存在国际收支顺差,即由国内商品劳务市场和货币市场均衡所决定的利率水平市场均衡所决定的利率水平(i(i0 0)高于国民收入为高于国民收入为(Y(Y0 0)条条件下,维持国际收支均衡所需要的水平;或较高的利件下,维持国际收支均衡所需要的水平;或较高的利率水平引起较多的国际资本流入,超过了平衡现行国率水平引起较多的国际资本流入,超过了平衡现行国民收入所决定的经常账户状态的需要,从而形成国际民收入所决定的经常账户状态的需要,从而形成国际收支顺差;图收支顺差;图3 3则表示国际收支逆差状态。则表示国际收支逆差状态。45一、开放经济
44、下的政策目标一、开放经济下的政策目标内外均衡内外均衡n1 1、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含义、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含义 (5)(5)内部均衡内部均衡 内部均衡目标包括经济增长、价格稳定和充分就内部均衡目标包括经济增长、价格稳定和充分就业。业。(6 6)外部均衡)外部均衡 外部均衡目标的内涵经历了发展:在布雷顿森林外部均衡目标的内涵经历了发展: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外部均衡通常视为经常项目差额的平衡;体系下,外部均衡通常视为经常项目差额的平衡;2020世纪世纪7070年代以来的浮动汇率制度,将外部均衡视为总年代以来的浮动汇率制度,将外部均衡视为总差额的平衡;差额的平衡;8080年代以来,一般认为一国应根
45、据其经年代以来,一般认为一国应根据其经济特点和发展阶段确定相应的经常项目余额目标,并济特点和发展阶段确定相应的经常项目余额目标,并进而确立合理的国际收支结构,因此外部均衡可以定进而确立合理的国际收支结构,因此外部均衡可以定义为与一国宏观经济结构相适应的合理的国际收支结义为与一国宏观经济结构相适应的合理的国际收支结构。构。46一、开放经济下的政策目标一、开放经济下的政策目标内外均衡内外均衡n2 2、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关系、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关系 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既能够相互协调也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既能够相互协调也可能存在着相互冲突。在现代经济体制中,国可能存在着相互冲突。在现代经济体制中,国
46、际收支调节问题的实质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际收支调节问题的实质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对内平衡和对外平衡目标之间的相互关系的问对内平衡和对外平衡目标之间的相互关系的问题。因此,在开放条件下,政府对经济进行调题。因此,在开放条件下,政府对经济进行调控的中心任务是在实现经济稳定与发展的(内控的中心任务是在实现经济稳定与发展的(内部均衡)的同时,还要确立合理的开放状态部均衡)的同时,还要确立合理的开放状态(外部均衡),并解决这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的(外部均衡),并解决这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的矛盾。矛盾。47一、开放经济下的政策目标一、开放经济下的政策目标内外均衡内外均衡n3 3、斯旺曲线(具体内容在第八章介绍过)
47、斯旺曲线(具体内容在第八章介绍过)斯旺曲线说明仅使用一种政策工具来斯旺曲线说明仅使用一种政策工具来同时解决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冲突问题是不可同时解决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冲突问题是不可能的。能的。n4 4、米德冲突(具体内容在第八章介绍过)、米德冲突(具体内容在第八章介绍过)米德指出,在汇率固定不变时,政府只能米德指出,在汇率固定不变时,政府只能主要运用影响社会总需求的政策来调节内外均主要运用影响社会总需求的政策来调节内外均衡。这样,在开放经济运行的特定区间便会出衡。这样,在开放经济运行的特定区间便会出现内外均衡难以兼顾的情形。现内外均衡难以兼顾的情形。48一、开放经济下的政策目标一、开放经济下的
48、政策目标内外均衡内外均衡n4 4、米德冲突(具体内容在第八章介绍过)、米德冲突(具体内容在第八章介绍过)在米德的分析中,内外均衡的冲突一般是在米德的分析中,内外均衡的冲突一般是指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失业增加、经常账户逆指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失业增加、经常账户逆差或通货膨胀、经常账户盈余这两种特定的内差或通货膨胀、经常账户盈余这两种特定的内外经济状况组合。外经济状况组合。为区别起见,我们把米德分析中的与开放为区别起见,我们把米德分析中的与开放经济特定运行区间相联系的内外均衡之间的冲经济特定运行区间相联系的内外均衡之间的冲突称为突称为“狭义的内外均衡冲突狭义的内外均衡冲突”,而将一般情,而将一般情况下
49、的实现某一均衡目标的努力对另一均衡目况下的实现某一均衡目标的努力对另一均衡目标的干扰或破坏称为标的干扰或破坏称为“广义的内外均衡冲突广义的内外均衡冲突”。49二、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二、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n1 1、支出增减型政策、支出增减型政策(Expenditure Changing(Expenditure Changing Policy)Policy)主要指需求调节政策主要指需求调节政策(Demand Adjusting(Demand Adjusting Policy)Policy),具体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政,具体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政府运用紧缩性或扩张性的财政
50、货币政策,通过府运用紧缩性或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通过收入效应、利率效应和相对价格效应加以调节。收入效应、利率效应和相对价格效应加以调节。n2 2、支出转换型政策、支出转换型政策(Expenditure Switching(Expenditure Switching Policy)Policy)(1 1)汇率政策:运用汇率的变动来纠正国)汇率政策:运用汇率的变动来纠正国际收支失衡,可选择汇率制度的变更、外汇市际收支失衡,可选择汇率制度的变更、外汇市场干预或官方汇率贬值。场干预或官方汇率贬值。(2 2)直接管制:包括外汇管制和贸易政策。)直接管制:包括外汇管制和贸易政策。50二、开放经济下的宏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