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江苏省中医院儿科咳嗽(急性支气管炎)中医临床途径10月咳嗽(急性支气管炎)中医临床途径途径阐明:本途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的患儿。一、急性支气管炎中医临床途径原则门诊流程(一)合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咳嗽(ICD-10编码:R0501)。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ICD-10编码:J20.904)。(二)诊断根据 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原则: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原则中医病证诊断疗效原则(ZYT001.1-94)。(2)西医诊断原则:参照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胡亚美、江载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制定。2证候诊断采用国家
2、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原则中医病证诊断疗效原则(ZYT001.1-94)。(1)风寒袭肺证(2)风热犯肺证(3)痰热壅肺证(4)痰湿蕴肺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实用中医儿科学第二版(江育仁,张奇文主编,上海科技出版社,)。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2.患儿乐意接受并配合中医治疗。(四)原则治疗周期7天为1疗程。(五)进入途径原则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咳嗽(TCD编码:BEZ 152)和急性支气管炎(ICD-10编码:F95.9)的患儿。2.患儿同步具有其她疾病,若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解决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途径流程实行时,可以进入本途径。3.合并心血管
3、肝肾和造血系统等原发性疾病及精神病患者,不能进入途径。4.患儿及家长批准并配合治疗。(与否可以设年龄规定)(六)中医证候学观测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指纹)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七)入院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2)心电图。(3)全胸片。(八)治疗措施1中药治疗2外治疗法(九)临床治愈原则咳嗽、咯痰及肺部体征消失,体温恢复正常,其他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积分减少95%。(十)有无变异及因素分析1病情加重,需要延长治疗时间,增长治疗费用。2治疗过程中发生了病情变化,或浮现严重其她系统并发症,退出本途径。3. 因患儿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途径的执行时,退出
4、本途径。二、咳嗽(急性支气管炎)中医临床途径门诊(病房)表单合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咳嗽(急性支气管炎)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身高: cm(脱鞋) 体重: Kg 家庭住址: 联系电话: 第一诊断: 门诊病例号: 进入途径时间: 年 月 日 完毕途径时间: 年 月 日原则治疗时间7天 实际治疗时间: 天时间 年 月 日(第1天) 年 月 日(第23天)主要诊疗工作 询问病史与体格检查 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进行中医证候判断及中医证候分级量化 完毕门诊病历书写和病程记录 初步拟定诊断方案 完善辅助检查 家庭护理指引 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进行中医证候判断及中医证候分级量化 完毕门诊病程记录 进行疗效评估
5、判断与否达到预期临床控制目的 医师修订诊断方案 家庭护理指引重点医嘱医嘱 中医辨证口服汤药或颗粒剂 中药成药 中药注射剂 外治 推拿医嘱完善各项检查o 血常规o 尿常规o 粪常规o 全胸片o 心电图医嘱 中医辨证口服汤药或颗粒剂 中药成药 中药注射剂 外治 推拿 对症解决并发症医嘱完善各项检查重要护理工作 配合治疗 家庭护理指引 配合治疗 家庭心理治疗及家庭护理指引 配合健康宣教责任护士签名病情变异记录无 有,因素:1.2.医师签名评估医师签名原则治疗日:7天 实际治疗日: 天时间 年 月 日(第45天) 年 月 日(第67天)主要诊疗工作 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进行中医证候判断及中医证候分级量化 完毕门诊病历书写和病程记录 进行疗效评估,判断与否已达到预期临床控制目的 家庭护理指引 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进行中医证候判断及中医证候分级量化 完毕门诊病程记录 疗效评估,明确与否已达到临床痊愈原则 决定出院或继续治疗重点医嘱医嘱 中医辨证口服汤药或颗粒剂 中药成药 中药注射剂 外治 推拿医嘱对症解决并发症医嘱 出院饲养护理指引 告之与否继续用药重要护理工作 配合治疗 家庭护理指引 家庭护理指引 健康宣教责任护士签名病情变异记录无 有,因素:1.2.医师签名评估医师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