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儿腹泻病小儿腹泻病一、概念一、概念 腹泻病(腹泻病(diarrheal diseasediarrheal disease)是由多病)是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一组疾病,主要是有原、多因素引起的一组疾病,主要是有大便性大便性状改变与大便次数状改变与大便次数比平时增多,在未明确病因比平时增多,在未明确病因前,统称为腹泻病,是我国婴幼儿最常见的消前,统称为腹泻病,是我国婴幼儿最常见的消化道综合征。化道综合征。6 6个月个月2 2岁婴幼儿发病率高,岁婴幼儿发病率高,1 1岁以内约占半数,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岁以内约占半数,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发育障碍和死亡的主要原
2、因之一。19821982年,石年,石家庄会议把腹泻病分为家庄会议把腹泻病分为感染性与非感染性感染性与非感染性腹泻腹泻.二、病程分类二、病程分类1 1、急性腹泻病、急性腹泻病(acute diarrheal diseaseacute diarrheal disease):):病程在病程在2 2周以内周以内2 2、迁延性腹泻病、迁延性腹泻病(persistent diarrheal disease)(persistent diarrheal disease):病程在病程在2 2周周-2-2个月个月3 3、慢性腹泻、慢性腹泻(chronic diarrheal disease)(chronic di
3、arrheal disease):病程在病程在2 2个月以上。个月以上。三、临床分类三、临床分类1 1、感染性腹泻:、感染性腹泻:痢疾、霍乱、其他感染性腹泻痢疾、霍乱、其他感染性腹泻.2 2、非感染性腹泻:、非感染性腹泻:食饵性(饮食性)腹泻病食饵性(饮食性)腹泻病 症状性腹症状性腹泻病泻病 过敏性腹泻病等过敏性腹泻病等.四、流行病学四、流行病学 小儿腹泻病为小儿腹泻病为第三世界国家第三世界国家小儿第一小儿第一位常见多发病,死因在位常见多发病,死因在我国居第二位。我国居第二位。19861986年对广东等七省妇糼卫生示范县及北年对广东等七省妇糼卫生示范县及北京市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京市的流行病学
4、调查,发现5 5岁以下小儿急岁以下小儿急性腹泻年发病率为性腹泻年发病率为201.46%201.46%,平均年发病次,平均年发病次数为次数为次/人,平均死亡率为人,平均死亡率为0.510.51。19881988年年2121省入户调查发现省入户调查发现5 5岁以下小儿发病率为每岁以下小儿发病率为每年次年次/人,平均为每年次人,平均为每年次/人。人。发病两个高峰期。发病两个高峰期。夏季腹泻:夏季腹泻:发生于发生于6 6、7 7、8 8月,主要是致病性大肠杆月,主要是致病性大肠杆 菌与痢疾杆菌,菌与痢疾杆菌,秋季腹泻:秋季腹泻:发生于发生于1010、1111、1212月,为,主要致病菌为月,为,主要致
5、病菌为 轮状病毒,轮状病毒,危险因素:危险因素:11岁以内婴儿;岁以内婴儿;小儿照看人卫生差;小儿照看人卫生差;小儿饭前不用肥皂洗手;小儿饭前不用肥皂洗手;既往经常患腹泻病;既往经常患腹泻病;饮用水不洁;饮用水不洁;禽畜放养。禽畜放养。五、易感因素五、易感因素1、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尚未成熟:、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尚未成熟:胃酸和消化酶分胃酸和消化酶分泌少,酶活力偏低;生长发育快,所需营养物质泌少,酶活力偏低;生长发育快,所需营养物质相对较多,胃肠道负担重,进入量较多,加重了相对较多,胃肠道负担重,进入量较多,加重了胃肠道的负担;婴幼儿水分代谢旺盛,对缺水的胃肠道的负担;婴幼儿水分代谢旺盛,对缺水
6、的耐受力差,易发生体液紊乱;婴儿时期神经、内耐受力差,易发生体液紊乱;婴儿时期神经、内分泌、循环、肝、肾功能发育不成熟,容易发生分泌、循环、肝、肾功能发育不成熟,容易发生消化道功能紊乱。消化道功能紊乱。易感因素易感因素2、机体防御功能差:、机体防御功能差:婴儿胃酸偏低,胃婴儿胃酸偏低,胃排空较快,对进人胃内的细菌杀灭能力较排空较快,对进人胃内的细菌杀灭能力较弱;弱;血清免疫球蛋白(尤其是血清免疫球蛋白(尤其是 lgM、lgA)和胃肠道分泌型)和胃肠道分泌型 IgA均较低均较低;新生新生儿生后尚未建立正常肠道菌群时,或由于儿生后尚未建立正常肠道菌群时,或由于使用抗生素等引起肠道菌群失调时,均易使
7、用抗生素等引起肠道菌群失调时,均易患肠道感染。患肠道感染。易感因素易感因素3、人工喂养:、人工喂养:家畜乳中虽有母乳中某些成家畜乳中虽有母乳中某些成分,但在加热过程中被破坏,而且人工喂分,但在加热过程中被破坏,而且人工喂养的食物和食具极易受污染,故人工喂养养的食物和食具极易受污染,故人工喂养儿肠道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母乳喂养儿儿肠道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母乳喂养儿六、感染因素六、感染因素1 1、肠道内感染:肠道内感染:由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引由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引起,以前两者多见,尤其是病毒。起,以前两者多见,尤其是病毒。2 2、肠道外感染:、肠道外感染:如患中耳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如
8、患中耳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肾盂肾炎、皮肤感染或急性传染病时,可由于发肾盂肾炎、皮肤感染或急性传染病时,可由于发热、感染原释放的毒素、抗生素治疗、直肠局部热、感染原释放的毒素、抗生素治疗、直肠局部激惹(膀胱感染)作用而并发腹泻。有时病原体激惹(膀胱感染)作用而并发腹泻。有时病原体(主要是病毒)可同时感染肠道。(主要是病毒)可同时感染肠道。3 3、滥用抗生素、滥用抗生素引起的肠道菌群紊乱。引起的肠道菌群紊乱。七、非感染因素七、非感染因素1、饮食因素、饮食因素1)喂养不当)喂养不当:多为人工喂养儿,原因为:喂养不定:多为人工喂养儿,原因为:喂养不定时;饮食量不当;突然改变食物品种,或过早喂时;饮
9、食量不当;突然改变食物品种,或过早喂给大量淀粉或脂肪类食品,果汁,特别是那些含给大量淀粉或脂肪类食品,果汁,特别是那些含高果糖或山梨醇的果汁,可产生高渗性腹泻;肠高果糖或山梨醇的果汁,可产生高渗性腹泻;肠道刺激物(调料、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也可引起道刺激物(调料、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也可引起腹泻。腹泻。非感染因素非感染因素2)过敏性腹泻:)过敏性腹泻:如对牛奶或大豆(豆浆)过敏而引如对牛奶或大豆(豆浆)过敏而引起腹泻。对牛奶过敏者较多。起腹泻。对牛奶过敏者较多。3)原发性或继发性双糖酶(本要为乳糖酶)缺乏或)原发性或继发性双糖酶(本要为乳糖酶)缺乏或活性降低活性降低肠道对糖的消化吸收不良使乳糖积肠
10、道对糖的消化吸收不良使乳糖积滞引起腹泻。滞引起腹泻。2、气候因素、气候因素 气候突变、腹部受凉使肠蠕动增加;天气过热消气候突变、腹部受凉使肠蠕动增加;天气过热消化液分泌减少或由于口渴饮奶过多等都可能诱发化液分泌减少或由于口渴饮奶过多等都可能诱发消化功能紊乱致腹泻。消化功能紊乱致腹泻。八、发病机制八、发病机制(一一)消化道功能紊乱消化道功能紊乱:主要是饮食的量与质不恰当,使婴儿消化道主要是饮食的量与质不恰当,使婴儿消化道功能发生障碍,食物不能充分消化和吸收并积功能发生障碍,食物不能充分消化和吸收并积滞于肠道上部,同时酸度下降,有利于肠道下部滞于肠道上部,同时酸度下降,有利于肠道下部细菌上移繁殖,
11、使消化功能紊乱。肠道内产生大细菌上移繁殖,使消化功能紊乱。肠道内产生大量的乳酸、乙酸等有机酸,使肠腔渗透压增高,量的乳酸、乙酸等有机酸,使肠腔渗透压增高,加之腐败酸的毒性产物如胺类等刺激肠道,使肠加之腐败酸的毒性产物如胺类等刺激肠道,使肠蠕动增强,引起腹泻。蠕动增强,引起腹泻。临床表现临床表现轻型轻型:常由饮食因素及肠道外感染引起。起病可急常由饮食因素及肠道外感染引起。起病可急常由饮食因素及肠道外感染引起。起病可急常由饮食因素及肠道外感染引起。起病可急可缓,以胃肠道症状为主,食欲不振,偶有溢乳可缓,以胃肠道症状为主,食欲不振,偶有溢乳可缓,以胃肠道症状为主,食欲不振,偶有溢乳可缓,以胃肠道症状
12、为主,食欲不振,偶有溢乳或呕吐,大便次数增多,稀薄或带水,呈黄色或或呕吐,大便次数增多,稀薄或带水,呈黄色或或呕吐,大便次数增多,稀薄或带水,呈黄色或或呕吐,大便次数增多,稀薄或带水,呈黄色或黄绿色,有酸味常见白色或黄白色奶瓣和泡沫。黄绿色,有酸味常见白色或黄白色奶瓣和泡沫。黄绿色,有酸味常见白色或黄白色奶瓣和泡沫。黄绿色,有酸味常见白色或黄白色奶瓣和泡沫。无脱水及全身中毒症状多在数日内痊愈无脱水及全身中毒症状多在数日内痊愈无脱水及全身中毒症状多在数日内痊愈无脱水及全身中毒症状多在数日内痊愈。重重 型型:多由肠道内感染引起。常急性起病,也可多由肠道内感染引起。常急性起病,也可由轻型逐渐加重、转
13、变而来,除有较重的胃肠由轻型逐渐加重、转变而来,除有较重的胃肠道症状外,还有较明显的脱水、电解质紊乱和道症状外,还有较明显的脱水、电解质紊乱和全身中毒症状,如发热、精神烦躁或萎靡、嗜全身中毒症状,如发热、精神烦躁或萎靡、嗜睡,甚至昏迷、休克。睡,甚至昏迷、休克。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一)常规检查(一)常规检查1 1、血、尿、粪、血、尿、粪为最基本检查,在条件较差的基层医为最基本检查,在条件较差的基层医院也应开展此常规检查。院也应开展此常规检查。1 1)血常规)血常规 根据血红蛋白及红细胞的改变可以判断根据血红蛋白及红细胞的改变可以判断有无贫血,根据白细胞及分类,我们可以初步判有无贫血,根据白细
14、胞及分类,我们可以初步判断有无感染及感染的类型。断有无感染及感染的类型。2 2)小便常规)小便常规 有无蛋白及红细胞及白细胞、管型等有无蛋白及红细胞及白细胞、管型等3 3)大便常规)大便常规 根据大便常规有无白细胞将腹泻分为根据大便常规有无白细胞将腹泻分为 两组。两组。诊断诊断 根据病因、发病季节、年龄、大便的性状、根据病因、发病季节、年龄、大便的性状、排便的次数可作出初步诊断,必要时应进行细菌、排便的次数可作出初步诊断,必要时应进行细菌、病毒及寄生虫等病原学检查、对于脱水程度及性病毒及寄生虫等病原学检查、对于脱水程度及性质,有无酸中毒及钾、钙等电解质缺乏的判定,质,有无酸中毒及钾、钙等电解质
15、缺乏的判定,可根据临床表现作出症状诊断。可根据临床表现作出症状诊断。(一)临床诊断(一)临床诊断1)1)诊断依据诊断依据大便性状有改变,呈水样便、糊状便、粘液大便性状有改变,呈水样便、糊状便、粘液便或脓血便。便或脓血便。大便次数增多。大便次数增多。临床诊断临床诊断3 3)病情分类)病情分类轻型:无脱水、无中毒症状。轻型:无脱水、无中毒症状。中型:轻至中度脱水或有轻度中毒症状。中型:轻至中度脱水或有轻度中毒症状。重型:重度脱水或有明显中毒症状如烦躁、精神重型:重度脱水或有明显中毒症状如烦躁、精神萎糜、嗜睡、面色苍白、高热萎糜、嗜睡、面色苍白、高热 或体温不升、白或体温不升、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等。
16、细胞计数明显增高等。4 4)临床分类)临床分类 感染性:肠炎、痢疾、霍乱感染性:肠炎、痢疾、霍乱非感染性:饮食性、症状性、过敏性等非感染性:饮食性、症状性、过敏性等 脱水程度评估脱水程度评估 轻度脱水轻度脱水 中度脱水中度脱水 重度脱水重度脱水望诊:望诊:一般情况一般情况 良好良好 *烦躁、易激惹烦躁、易激惹*嗜睡或昏迷,软弱无力嗜睡或昏迷,软弱无力眼窝眼窝 正常正常 下陷下陷 明显下陷明显下陷眼泪眼泪 有有 少或无少或无 无无口舌口舌 湿润湿润 干燥干燥 非常干燥非常干燥口渴口渴 饮水正常饮水正常 *口渴、想喝水口渴、想喝水 少量饮水或不能饮水少量饮水或不能饮水 无口渴无口渴 触诊触诊 捏起
17、后回捏起后回 捏起后回缩慢捏起后回缩慢 捏起后回缩很慢捏起后回缩很慢皮肤弹性皮肤弹性 缩快缩快 (2秒)秒)诊断诊断 无脱水无脱水 轻至中度脱水:轻至中度脱水:重度脱水:患者有两个重度脱水:患者有两个 患者有两个或两个患者有两个或两个 或两个以上上述体征,或两个以上上述体征,以上上述体征,其以上上述体征,其 其中至少包括一个其中至少包括一个*符符 中至少包括一个中至少包括一个*号所示体征,丢失水分号所示体征,丢失水分 符号所示的体征,符号所示的体征,占体重的占体重的10%-12%。丢失水份占体重的丢失水份占体重的 5%-10%脱水性质的临床判断十五、治疗十五、治疗 原则原则:预防脱水、预防脱水
18、纠正脱水、纠正脱水、继续饮食、继续饮食、合理用药合理用药(一)液体疗法:(一)液体疗法:治疗方案一:治疗方案一:适用于无脱水征患者,可以家适用于无脱水征患者,可以家庭治疗。家庭治疗三原则如下。庭治疗。家庭治疗三原则如下。给患者口服足够的液体以预防脱水。可选给患者口服足够的液体以预防脱水。可选用以下液体。用以下液体。液体疗法:液体疗法:a a 米汤加盐溶液米汤加盐溶液配制方法:米汤配制方法:米汤 500 ml 500 ml(1 1斤装酒瓶)细斤装酒瓶)细盐(一平啤酒瓶盖的一半)或炒米粉盐(一平啤酒瓶盖的一半)或炒米粉 25 25 g g(约两满瓷汤勺)十细盐(约两满瓷汤勺)十细盐 1 175
19、g75 g(一平(一平啤酒瓶盖的一半)十水啤酒瓶盖的一半)十水 500 ml 500 ml者者 2 23 3分分钟。预防脱水;钟。预防脱水;202040 ml40 mlkgkg,4 4小时内小时内服完,以后随时口服,能喝多少给多少。服完,以后随时口服,能喝多少给多少。足够的食物以预防营养不良。足够的食物以预防营养不良。a a 继续用母乳喂养。继续用母乳喂养。b b 不是母乳喂养,不是母乳喂养,年龄在年龄在6 6个月以内,可用个月以内,可用儿日常食用的奶或奶制品继续喂用。儿日常食用的奶或奶制品继续喂用。若患儿年龄在若患儿年龄在6 6个月以上,给已经习惯的平常饮个月以上,给已经习惯的平常饮食,如粥
20、面条或烂饭、蔬菜、鱼或肉末等。可食,如粥、面条或烂饭、蔬菜、鱼或肉末等。可给一些新鲜水果汁或水果以补充钾。这些食物要给一些新鲜水果汁或水果以补充钾。这些食物要很好烹调、研磨或捣碎使之容易消化。很好烹调、研磨或捣碎使之容易消化。鼓励患者多进食,每日加餐鼓励患者多进食,每日加餐1 1次,直到腹泻停止后次,直到腹泻停止后1 1周。周。如果如果3 3天患者病情不见好天患者病情不见好转或转或3 3天内出现下列任何一天内出现下列任何一种症状,应找医生诊断。种症状,应找医生诊断。a a 腹泻次数和量增加。不能正常饮食腹泻次数和量增加。不能正常饮食b b 频繁呕吐、发热频繁呕吐、发热c c明显口渴明显口渴,
21、大便带血大便带血3 3、饮食治疗、饮食治疗 急性腹泻期饮食需要适应患儿的消化吸收功能,急性腹泻期饮食需要适应患儿的消化吸收功能,过早给高热卡饮食有时可加重腹泻。电镜显示腹泻过早给高热卡饮食有时可加重腹泻。电镜显示腹泻患儿肠道主要病理改变为微绒毛萎缩,肠上皮细胞患儿肠道主要病理改变为微绒毛萎缩,肠上皮细胞损害,双糖酶缺乏及消化吸收功能障碍,因此应根损害,双糖酶缺乏及消化吸收功能障碍,因此应根据患儿食欲、腹泻等情况,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据患儿食欲、腹泻等情况,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进低乳糖、低蛋白、低脂肪饮食。最好是半消化分进低乳糖、低蛋白、低脂肪饮食。最好是半消化分解的食物,便于吸收利用,并适当补
22、充微量元素与解的食物,便于吸收利用,并适当补充微量元素与维生素。维生素。3 3、饮食治疗、饮食治疗 母乳喂养者应继续母乳喂养,可缩短每次喂乳时母乳喂养者应继续母乳喂养,可缩短每次喂乳时间,少量多次喂养。人工喂养者,间,少量多次喂养。人工喂养者,6 6个月以下婴儿个月以下婴儿先将牛奶用等量米汤或水稀释,或用发酵奶,也先将牛奶用等量米汤或水稀释,或用发酵奶,也可用奶谷类混合物,每天喂可用奶谷类混合物,每天喂6 6次,保证足够的热量,次,保证足够的热量,逐渐增至全奶,逐渐增至全奶,6 6个月以上者,可用已经习惯的平个月以上者,可用已经习惯的平常饮食,选用稠粥面条,并加些熟植物油、蔬菜、常饮食,选用稠
23、粥面条,并加些熟植物油、蔬菜、肉末或鱼末等。应鼓励病儿多吃,每天进餐肉末或鱼末等。应鼓励病儿多吃,每天进餐6 6次至次至腹泻停止,腹泻停止,2 2周内每日加餐周内每日加餐1 1次,饮食原则是由稀次,饮食原则是由稀到调,由少到多逐渐恢复到平时饮食。到调,由少到多逐渐恢复到平时饮食。十六、小儿腹泻病的预防十六、小儿腹泻病的预防 合理喂养,提倡母乳喂养,合理喂养,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辅及时添加辅食,每次限一种,逐步增加,避免夏季断食,每次限一种,逐步增加,避免夏季断奶。人工喂养者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奶。人工喂养者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代乳品。的代乳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乳品的保存,注意乳品的保存和奶具、食具的定期消毒。和奶具、食具的定期消毒。食欲不振和发热初期食欲不振和发热初期应减少奶或其他食应减少奶或其他食品摄入量,以水代替,最好用补液盐配成品摄入量,以水代替,最好用补液盐配成饮料口服。饮料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