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网络文化.doc

上传人:苏美尔 文档编号:7196120 上传时间:2020-11-0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手机网络文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手机网络文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手机网络文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手机网络文化.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手机网络文化 当代大学生身边的新型媒介文化 张鑫鑫 201000640241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各种信息的接收方式也多种多样。因此,手机便成了我们便携的新闻媒介,相对于电视机、报纸等媒介来说,有其不可取代的重要性,成为我们接收信息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手机网络文化也对我们大学生的生活产生重要影响,成为大学生身边的新型媒介文化。关键词:手机 网络 新型 媒介文化 电脑及手机等终端技术的发达,加上网络技术的深度介入,让过去一切只能在线下进行的活动,都能在网上实现。互联网能满足我们在娱乐、社交、调研、书籍、新闻等方面的多种需求。同时,手机网络在不经意中早已深入到我们的

2、生活,并在悄悄改变我们的生活习惯,使得手机逐渐成为这个时代最重要的媒体之一。手机在学生中的普及率是越来越高,不管是大学生,中学生,甚至连小学生都配备了手机,我们对其依赖性越来越强烈。手机文化包括短信、彩信、彩铃、手机文学、手机电影、手机电视、手机电台、手机广告,还有手机报等等多种基本形式。如今,手机功能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电子邮件、实时语音、实时影像等功能均可以实现,成为集视听、娱乐、文本于一体的多元化媒体。 蒋建微,手机多媒体对大学生文化的影响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11年06期。随着人们对精神层次的追求不断提高, iphone 4s、ipad等高科技新型媒介已

3、走进大学生的生活。同学们都会随时随地拿出手机,上网、聊天、查资料等等,手机网络已成为普遍的校园文化。大学生都倾向于把“手机装进口袋”,消费愈加大众化,功能愈加齐全华,成为一种时尚元素。大学生在教室、寝室,乃至各个角落,可以用手机上网、看电影、听音乐、玩游戏,动动拇指就可以接收全方位娱乐性文化,手机网络越来越丰富大学生的生活。在这种愈加方便的时代,手机网络文化的弊端也在大学生生活中“脱颖而出”。首先,手机扰乱了课堂教学。大学生天天呼唤自由,然而我们所谓的自由就是上课拿出手机进行网上冲浪,聊天,看新闻,手机功能的增强,使得大学生们在课堂上无所不能。同学们不认真听课,老师讲课也没有动力,讲课的时候也

4、就可能敷衍教学,能过则过,再加上同学们没有积极性,一堂课就这么庸庸而过,最后吃亏的还是学生本人!其次,手机网络文化助长了大学生的逃课行为。在大学里学生们上课不像高中要求的那么的严,在很多时候,学生们上课有的是好几个学院的学生在一起上课,在上课的时候,有的学生即使缺席了,老师也有可能不知道。但是随着高校改革的逐步实施,教学条件的改善,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很多老师在无奈之余,在课堂上实行了“点名制”,把平时的出勤率作为考察学生成绩的一部分。“点名制”对一部分逃课的学生起到了限制作用,可是,手机一族们对此就有恃无恐了,老师在课前一旦要点名,哥们的一个电话,或者一个短信,缺课的学生立即就出现,而且恰如其分的赶上老师点名的末班车。“点名制”对于手机一族不但没有起到应该有的制约作用,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他们的“嚣张气焰”。对此种情况,很多老师也是无话可说的。当然,“点名制”又不可能每一次都实施,因为每个老师都有自己每堂课的教学任务,点一次名要浪费不少时间,所以,又不能每一次课都能点。手机助长了学生们的逃课行为是不言自明的事实了。由此,手机这一新型媒介有利有害,手机网络文化的发展和传播对大学生带来各种影响。我们只有大力发展其有利之处,避免手机网络的弊端,才能让我们的大学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