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优秀学案.doc

上传人:李医生 文档编号:7198053 上传时间:2020-11-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8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优秀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优秀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优秀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优秀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优秀学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优秀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优秀学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导学案编写人: 审核: 时间:【学习目标】1.能了解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以及它们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 2.能记住导致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诸多因素。 3.能比较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的两个主要阶段,归纳出不同时期的主要发展特点并能够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工业化进程对城市化的巨大推动。4.会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重点难点】重点: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诸多因素、两个主要阶段及主要发展特点。难点: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认识并分析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探究其解决措施。【学习过程】珠江三角洲地

2、区图(1)填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 (海洋);B、 (河流);C、 (铁路);D、 (城市);E、 (城市); F、 (城市)。(2)本区位于广东省的 部,毗邻 地区,与 地区隔海相望,海陆交通便利,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知识点一:对外开放的前沿(一)基础知识梳理(学生阅读课本,自主完成)1.城市化与工业化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发展中国家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一般做法是什么?请列举出我国迅速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典型地区并说出其做法。2.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主要工业基地之一,并成为仅次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密集区,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的国际国内背景和有利的

3、地理条件。(1) (2) (3) (4) (二)合作探究(小组交流,讨论,合作完成)探究1:国际经济环境、对外开放政策、区位、侨乡是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有利条件,请你对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条件进行类比分析。(B级)(1)20世纪80年代前后,珠江三角洲地区都拥有的条件有哪些?(2)与全国其他地区共同拥有的条件有哪些?(3)由1、2两题的结果,你认为珠江三角洲地区20世纪80年代以后,工业化和城市化较快的关键条件是什么?知识点二: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一)基础知识梳理(学生阅读课本,自主完成)1.从课本图4.20可以看出,1990年前后工业总产值的增长相差很大, 三大产业的比重也发生了

4、很大变化。请阅读课本73页文字,并结合课本的插图完成下列表格。(B级)第一阶段第二阶段时间1979 年1990年以后问题 薄弱 贫乏 优势不明显(随全国对外开放范围的不断扩大) 优势丧失(经济发展带动工资提高)优势 资源丰富政策优势 优势发达国家与地区第一轮 调整时期工业实力大为增强恰逢世界经济 、 蓬勃发展和发达国家和地区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时期调整时期主导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如 加工工厂等高新技术产业如 产业特点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相对较 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相对较 原因处于改革开放的初期,外商出于风险考虑,投资规模相对较小劳动密集型产业的 相对较低外商不再担心风险,投资规模扩大 的附加值相对较高知

5、识点三:问题与对策(一)基础知识梳理(学生阅读课本,自主完成)1.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工业化及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1) (2) (3) 2.针对珠三角出现的问题,采取怎样的应对措施,读课本77页完成以下内容(1) :以产业基础较好的 市为基地,发展 、钢铁、 、造船等原材料工业和 ,以此推动地区的产业升级。(2) : 珠江三角洲地区各城市在积极努力,加强 与合作,构建以 、 、 为核心的 城市群。目前该地区的各城市功能不清,结构趋同。另外该地区各城市与港、澳的功能和结构也逐步趋同。(3) :该地区各城市制定了 ,加强了 、通信、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和 的治理.对于外来人口加强管理,a.要求

6、企业依法办理招工备案手续,依法签订 ,对私招滥雇的企业加大查处力度;b.出台一系列的 ,保障外来员工的 。课后题1、分析珠三角洲经济区产业发展特点与条件的有关图文资料,并回答问题。20世纪80年代,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简称珠三角)通过大量引进外资、企业,从一个工业基础薄弱的地区发展成以工业为主导的地区。20世纪90年代以来,珠三角又一次抓住了国际产业结构调整与转移的机遇,及时调整了产业结构和工业部门结构,成为我国重要的轻工业和外贸出口基地,外贸依存度远远高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步入新世纪,珠三角的经济继续高速发展,2000年珠三角创造的生产总值(GDP)为7361亿元,2004年为13394亿元。

7、为了谋求经济的更快发展,进一步实现珠三角与内地和港澳地区在资源、资金、技术、市场、劳动力等方面的互补,有些专家认为珠三角可以构建联合周边地区的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简称泛珠三角)新格局。.珠三角历来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根据农业生产地域类型分类,珠三角的农业属于 农业。这里多数地区农业虽然机械化程度较低,但 程度高,单位面积产量高。.基塘农业是珠三角的农业特色,其形成主要是充分利用了当地 (单项选择).肥沃的土壤.低洼的地势.发达的科技.便捷的交通.20世纪80年代,珠三角的工业为 密集型产业主导的出口加工型工业,主要工业部门为 工业。.20世纪80年代,珠三角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多项选

8、择).当地雄厚的工业基础.丰富的矿产资源.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外来资金、设备与技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世纪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珠三角工业发展呈现了以 密集型为主导的特点,尤其以 工业部门最为突出。.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珠三角GDP迅速增长,2004年GDP约是2000年的 倍。同时,珠三角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具体表现为 。.目前,珠三角的经济发展面临着一些困难,具体表现有 (多项选择).能源供应相对紧张.南岭阻隔水陆交通.劳动力素质较低.外向型经济比重较低.近年来有些专家主张构建的泛珠三角,包括广东、福建、江西、海南、广西、贵州、四川、 和 等9省区以及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泛珠三角

9、的构建对珠三角有发展的积极意义是 , (至少答两点);对新融入地区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是 , (至少答两点)。2.根据下列材料和所学地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改革开放初期,广东经济高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经济发展的惯性让广东经济保持了一定的增长速度,并将经济总量牢牢地稳定在全国第一的位置。现在,优势弱化,竞争压力加大,新的经济动力又不够强大,速度甚至落在了长三角之后,领跑了中国经济20多年的珠三角,现在正受到挑战。2003年11月,广东提出“泛珠三角经济区”的构想,并开始启动。泛珠三角区域的范围包括: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九个省(区)以及香港、澳门两

10、个特别行政区,简称“9十2”。之所以打造这个9+2,其目的是加强区域协调和合作,从而加强珠三角的核心竞争力。材料二:长三角扼据长江入海口,以上海为中心、南京和杭州为两翼,区域内经济发达、人口城市密集,高校众多,是我国最大的都市圈。目前长三角地区以占全国1的土地和6的人口,创造了18构国内生产总值,在去年的财政收入中,长三角地区的贡献份额超过了四分之一。.文中提到广东的“优势弱化”。当中的“优势”具体指的是什么?.从地理角度考虑,你认为泛珠三角在哪些重要领域可加强合作? .从地理角度考虑,同长三角相比,珠三角的劣势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泛珠三角内部各地经济发展极不平衡,贵州的人均GDP为全国最低

11、。请从地理角度考虑,简要说说贵州经济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和其经济发展的主要优势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黄河三角洲略图(图a)和珠江三角洲略图(图b)材料二珠江三角洲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近年来,该地一部分劳动力指向型和原料指向型企业向省内的边远地区转移,并在本省边远地区产生集群效应。材料三继日本三大汽车企业本田、丰田、日产分别落户广州黄浦、番禺、花都区后,近几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汽配产业迅速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成为全国三大汽车产业基地之一。.近年来,由于入海泥沙减少,黄河三角洲增长速度明显减缓。简要分析黄河入海泥沙减少的原因。.河口地带是城市发育的理想场所,但黄河河口却没有形成大城市,

12、为什么?.简要叙述两三角洲气候特征的共同点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从珠江三角洲工业区位条件的变化,分析该地区产业转移的原因。.为什么日本汽车产业集团近几年来纷纷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投资建厂?答案.黄土高原加强了水土保持工作;黄河中游水利枢纽的建设;黄河人海水量减少,输沙能力减弱;.黄河口泥沙淤积严重,通航条件差;黄河历史上多次改道,河口位置不确定;黄河三角洲农业生产条件较差;.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降水季节、年际变化大;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降水变率过大容易产生旱涝灾害;.劳动力价格和房租、地价上升;能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占领中国市场;避开关税壁垒;土地及劳动力价格低;经济发达,制造业基

13、础好;社会协作条件好。14答案.水田劳动集约化(集约化);.;.劳动轻纺;.;. 技术(或知识)电子电器(或高新技术).1.8第一产业比重大幅度下降第二、第三产业比重均有上升,尤以第二产业更为明显;. ;.湖南、云南可充分利用周边省区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可利用港澳地区的资金、信息、技术、市场周边省区可利用珠三角的资金、技术,还可承接珠三角的产业转移;港澳地区能充分利用珠三角廉价的劳动力、土地、市场,并进行产业转移16答案.地缘优势和政策优势;.能源和资源、劳务、贸易(工、农产品)、科技与投资、交通、旅游等;.经济腹地范围比长三角小、地理区位不如长三角优越、大城市为依托不如长三角密集、科技力量不如长三角雄厚、经济基础不如长三角好等;.限制因素:地形崎岖不平 ,交通落后 ;主要优势:能源(煤炭、水能等)矿产(有色金属等)资源丰富 ;旅游资源丰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