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稿】演讲与口才-4种让害羞者的口语能力突破.docx

上传人:来看看 文档编号:722137 上传时间:2018-11-2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演讲稿】演讲与口才-4种让害羞者的口语能力突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演讲稿】演讲与口才-4种让害羞者的口语能力突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演讲稿】演讲与口才-4种让害羞者的口语能力突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演讲稿】演讲与口才-4种让害羞者的口语能力突破.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演讲与口才:4 种让害羞者的口语能力突破1 特征码 GDqKDBnATplKzcTEJDix 对许多自认“性格内向” 、 “不善交际”的专业工作者来说,一 旦从“做事”走向“带人”的管理职,有时意味的未必是好运, 反倒可能是一种灾难。但是也有许多害羞内敛的“shy professional”,仍然能成为非常好的领导者。他们是怎么做到 的? 台湾爱普生科技董事兼副总经理李隆安,高兴时有张圆圆 的笑脸。在爱普生 17 年,他不仅是公司决策核心,大小员工都 昵称他一声“李桑”的李隆安,更是部属喜欢吐露心事求教的 大家长。 如果不是出自李隆安自己口中,任谁都不会把“闷骚” 、 “内向” 、

2、 “害羞”这些形容词跟他联想在一起。 然而从小被教育“小孩子有耳无嘴” ,台湾工业技术学院毕 业的李隆安,年轻时确实很为不擅沟通的个性所苦。1985 年, 他进入爱普生,公司上下不过 30 个员工,每个人都被他骂过, 个个对他感冒至极。更糟的是,当他好不容易升上小主管,带 领手下 5 名干部,正要有所做为时,竟然 4 个人先后离职,整 个团队濒临瓦解。 事实上,李隆安对工作求好心切,忙起来经常睡在办公室。 第 2 页 他的专业深受上司赏识,但是得不到部属支持,挫折感一样挥 之不去。 他不能理解,明明自己没有恶意,旁人眼中,他却既严肃 又不近人情, “不用扮就是黑脸” 。 直到有一回,李隆安独自

3、赴日本受训,碰巧坐骨神经痛发 作,异地生病格外凄凉,才触动他认真思考:“我在干什么? 为什么自己累,别人也不开心?” 当年李隆安心中的困惑,如今你是否也似曾相识? 对许多自认“性格内向” 、 “不善交际”的专业工作者来说, 一旦由专业职被擢升为管理职,从“做事”走向“带人” ,有时 意味的未必是好运,反倒可能是个人的一种灾难。 四分之一的害羞人口 这种生涯转换的瓶颈,在技术导向的科技界又更明显。 “我很害羞,我能领导吗?”许多 30 岁上下,面对专业与 管理两条不同升迁管道的工程师,在抉择时,都因此倍感犹豫 与困扰。 其实,当初选择专业职投入,而非与人广泛接触的业务或 行销,某种程度已经反映出

4、个性的倾向。 “就是喜欢机械、数字、 工程;喜欢专注, ”华邦电子人力资源处处长范祥云观察。 独立作业的工作型态,当然更强化这种特质。凌阳科技技 术资料室课长林建荣,先前当过 5 年工程师,他描述生活经常 是:“两、三天都在一个技术问题上打转,跟着吃饭吃不好, 第 3 页 睡觉睡不好, ”自然没有心力投注在其它事情上。 这样几年累积下来,一下子要扮演管理的角色,处理各种 与人相关的问题,当然难免措手不及。 根据美国非正式的研究,大概有四分之一的人口,属于 “内敛型”人格。这些害羞的专业人士(shy professional) , 喜欢思考更甚于社交;善于独力完成工作,更甚于与人建立关 系。也因

5、为在工作上表现优异,他们经常是老板得力的助手, 很容易进入行政体系。 然而,撇开升迁带来的成就感,从专业走向管理,既要适 应角色转变,又要克服性格框架,确实是个如人饮水,冷暖自 知的难题。 1、从与人互动开始改变 首先要面对的压力,从最简单的跟人互动开始。 一家电子公司,刚升上法务室主任的女性主管就说,以前 她进办公室,总是笔直朝自己的座位走去,不喜欢东张西望。 现在她不但会刻意环顾四周,还会跟每个同仁找话题寒喧,好 拉近距离。 短短一段路,走得战战兢兢,她诚实地说,实在很不习惯。 但她也不希望同事对她继续停留在“独来独往”的印象。只是, “自己难免变得很敏感,更羡慕起别人能那么轻松自在” 。

6、 而念兹在兹,随时提醒自己改变习以为常的沟通模式,几 乎是免不了的日常功课。 第 4 页 凌阳科技技术资料室课长林建荣,今年 2 月才离开工程部 门,改接内部技术文件管理。这不但是林建荣第一次当主管, 而且一口气就要带领部门中 4 位女将。 即使大学在旧金山攻读信息科学,比起一般工程师,林建 荣已经多出丰富的国外生活经验,但对这个新职务,他还是丝 毫不敢大意。 以往跟工程师谈产品规格、开发,不管用的语言、定义, 彼此都很清楚。现在业务牵涉到跨部门协调, “用字遣词都要很 小心, ”他笑着说。有时候担心对方误解,回头还要“赶快用 e-mail 再沟通一次” 。跟女性相处,太太更成为当然的谘商专

7、家。 毕竟, “做事是科学,带人是艺术, ”李隆安说。当年他就 深刻尝到个中痛苦。工作能力再强,若是少了与伙伴良好互动, “无法分享,知识变得很有限” 、 “成果也不会被重视, ”他一语 道破。 所以他从日本回来,下定决心改头换面。李隆安不但自掏 腰包,花了 3 万多元参加卡内基的沟通课程,又开始接触佛法, 还在家里浴室的镜箱贴上一张微笑的脸,每天学着对镜子微笑。 如此“内外兼修” ,才练就他今天的亲和力。 第 5 页 乍看之下,要顺利由专业职转换到管理职,似乎并不容易。 终究人的个性不是橡皮筋,很难有无限拉扯的弹性。 但是换个角度看,透过改变的过程,很多人也因此发掘出 连自己都意外的潜力。 2、相信自己的潜力 套句成语,就是“不经一事,不 长一智, ”巨有科技总经 理赖志贤笑着比方。 虽然站在浪头上,投入的是台湾下一波最有竞争力的产业 ic 设计服务,但是赖志贤看起来就像路上最普通的工程师, 说话说到兴起,还会不自觉地摇摇手,跟着露出腼腆的笑容, 完全没有当了十几年老板的架势。 尽管小时候想过要当企业家,但真正从工程师到 ceo,对 赖志贤却完全是偶然。他本来在合德半导体(合泰半导体前身) 工作,但后来公司要迁去新竹,不愿跟着南下的赖志贤,就起 了创业的念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致辞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