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透镜成像规律习题课ppt.ppt

上传人:罗晋 文档编号:7236221 上传时间:2020-11-10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1.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凸透镜成像规律习题课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凸透镜成像规律习题课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凸透镜成像规律习题课ppt.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凸透镜成像规律习题课ppt.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凸透镜成像规律习题课ppt.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凸透镜成像规律习题课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凸透镜成像规律习题课ppt.ppt(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凸透镜 练 习 题,10.11.2020,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一倍焦距是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物体在焦点内成虚像, 物体在焦点外成实像。,(3)所有虚像都是正立的,所有实像都是倒立的。,(2)二倍焦距是凸透镜成放大像和缩小像的分界点,物体在二倍焦点内成放大的像,物体在二倍焦点外成缩小的像。,(4)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 成虚像时,物近像近像变小。,推论:,(5) uv时,得到倒立缩小实像; uv时,得到倒立放大实像。,(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补充知识,1、用纸把凸透镜遮去一部分,光屏上会成完整的像,但比原来暗一些,2、光屏向上移,像向下移,凸透镜向上移,像向上移

2、,蜡烛向上移,像向下移,3、实像与物左右相反,4、凸透镜成实像时,如果将物和光屏位置调换,屏上仍成倒立的实像,但大小相反,10.11.2020,u2f fv2f 倒立缩小实像,凸透镜成像原理,10.11.2020,u=2f v=2f 倒立等大实像,10.11.2020,f2f 倒立放大实像,10.11.2020,u=f 不成像,10.11.2020,uf 倒立放大虚像,讨论: 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某同学在光具座上将蜡烛放置在凸透镜前,然后移动光屏,可他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无法在光屏上观察到烛焰的像。请你分析发生这一现象可能原因。,开动脑筋,积极思考,若固定凸透镜和物体的距离,在光屏

3、怎么也找不到像,其原因是:,1.物体在一倍焦距之内或在焦点处,3.若在光具座上,则可能成像在光具座之外,2.烛焰的中心与凸透镜的中心、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1.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1)用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射入,经透镜后会 聚于A点,测得A点距透镜10厘米,则透镜的焦距是( )厘米。 (2)若烛焰放在距上述透镜8厘米处,经透镜可得 到一个 像。 (填像的性质:倒正、放大缩小、虚实) ( 3)若烛焰放在此透镜前12厘米处,经透镜可得到一个 像。 (4)若烛焰放在此透镜前25厘米处,经透镜可得到一个 像。,正立 、放大、虚,倒立、放大、实,倒立、缩小、实,10,10.11.2020,

4、2、在利用蜡烛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5cm处,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了蜡烛清晰的像,这个像一定 是( ),A 倒立放大的实像,B 倒立缩小的实像,C 正立放大的实像,D 正立放大的虚像,A,10.11.2020,3 一个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是30cm时,在 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若把物体沿凸 透镜的主光轴移到距凸透镜65cm处,则成像 的情况是 ( ),倒立缩小的实像,4、一凸透镜的焦距为20厘米,要得到 放大的实像,物体应位于凸透镜前( ),A. 小于20厘米处,B. 大于40厘米处,C. 20厘米与40厘米之间,D. 条件不足,无法确

5、定,C,5.某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当物体沿主光轴从距离透镜30cm处向15cm处移动时,则 A像变大,像距变大 B像变小,像距变小 C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大 D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小,A,6.某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若发现在物体距透镜20cm处时看到一个正立放大像,则此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A16cmB10cm C25cm D无法判断,C,7.物体放在焦距为16厘米的凸透镜主光轴上,在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像,则该物体离透镜的距离可能是( ) A 10厘米 B 20厘米 C 30厘米 D 40厘米,D,8.一个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当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大于两倍焦距时,像

6、离凸透镜的距离可能为 A 5厘米 B 10厘米 C 15厘米 D 20厘米,C,9.如图10为凸透镜成像的示意图.由于不慎将透镜的上沿摔掉一块(图中阴影部分),则所成的像将( ) A.像的A部分消失了 B.像的B部分消失了 C.成像的效果不受影响 D.像AB是完整的,亮度变暗,D,10、有甲、乙、丙三个凸透镜,某同学利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装置比较它们焦距的大小,实验时凸透镜和烛焰的距离保持18cm不变,烛焰通过三个凸透镜成像情况如右表, 由此可以判断 A甲凸透镜的焦距最大 B乙凸透镜的焦距最大 C丙凸透镜的焦距最大 D缺少条件,无法判断,C,11、张强同学在光具座上做“研究凸透镜成

7、像”的实验中,当光屏、透镜及烛焰的相对位置如图4-13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由此判断,他所用凸透镜的焦距 ( ) A.一定大于20cm B.一定在10cm到16cm之间 C.一定小于8cm D.一定在8cm到10cm之间,D,12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蜡烛位于凸透镜某位置时,在透镜的另一侧呈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若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把蜡烛与光屏的位置相互交换,则在光屏上将出现一个 ( ) 倒立、放大的实像 B. 倒立、缩小的实像 C. 倒立、等大的实像 D. 得不到实像,B,13凸透镜的焦距是l2cm,将物体放在主光轴上距透镜中心7cm处,物体经透镜在光屏上所成清晰

8、的像是( ) A正立、放大的虚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倒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等大的虚像,A,A,14.物体放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在距透镜40厘米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像,则该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A 40厘米 B 30厘米 C 20厘米 D 10厘米,B,15. 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一个凸透镜前30cm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清晰等大的像。若把蜡烛从原来的位置向此透镜方向移动20cm,则此时蜡烛经该透镜所成的像是( ) A放大的虚像 B等大的虚像 C缩小的实像 D缩小的虚像,A,16小红开始实验时,把蜡烛放在离凸透镜尽可能远的位置上,移动光屏在光屏上能得到_的实像,再把蜡烛向凸透

9、镜靠近一些,这时光屏应向_(“远离”“靠近”)透镜的方向移动才能重新承接到像,像将变 。 (4) 实验过程中,小华发现取下凸透镜,伸直手臂观察窗外远处的物体,可以看到物体的像。请你分析,小华看到的是 (填“正”或“倒”)立的 (填“实”或“虚”)像。,倒立缩小,远离,大,倒,实,17如图所示,小明在房间内,通过观察灯泡中灯丝的像来研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当他把凸透镜紧贴着灯泡时,墙上 (有/没有)像,透过凸透镜可以看到灯丝 、 、清晰的像,如果把凸透镜向右移动一些,可以在墙上看到灯丝 、 、清晰的像,如果继续把凸透镜向右移,我们也可以看到墙上出现 、 、清晰的像。,没有,正立,放大,倒立,放大,

10、倒立,缩小,18、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当烛焰离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眼睛通过透镜观察到的虚像可能是图中的( ),B,19、如图5-2-6所示,L是凸透镜,OO是它的主轴,AB是垂直主轴的光源,P是垂直于主轴的光屏,当光源和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相等时,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如果AB向右移动任意一段距离后,再移动P,则在P上( ) A总能得到缩小的像 B. 总能得到放大的像 C可能得到放大的像 D. 可能得到放大的像,也可能得到缩小的像,C,20.小周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与烛焰等大的像,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缩小的像,他必须 A让蜡烛远离透

11、镜,同时让光屏也远离透镜 B让蜡烛远离透镜同时让光屏靠近透镜 C让蜡烛靠近透镜,同时让光屏也靠近透镜 D让蜡烛靠近透镜,同时让光屏远离透镜,B,21.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物体从离透镜30cm处移到20cm处,在这个过程中所成的像( ) A、始终是正立、放大的实象 B、始终是倒立、放大的实象 C、离透镜越来越远,像变大 D、离透镜越来越近,像变小,B,22.某兴趣小组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实验时,记录并绘制了物体离凸透镜的 距离u跟实像到透镜的距离v之间的关 系则凸透镜的焦距为 A、60厘米 B、40厘米 C、20厘米 D、10厘米,D,23.物体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在透 镜另一

12、侧离透镜10cm的光屏上成一个倒 立缩小的像,凸透镜的焦距的范围: _ 16、凸透镜焦距为5厘米,当物体在主光轴上距焦点2厘米时,所成的像一定是( ) A、倒立的 B、正立的 C、放大的 D、缩小的,5cmf10cm,C,24如图所示,小梦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像相对于蜡烛火焰是倒立的 B、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向下移动 C、为了便于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光滑的玻璃板 D、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只须将蜡烛靠近凸透镜,A,25.把写有文字的投影片放在投影仪上,在屏幕abcd上得到了清晰的像,但

13、投影所得的文字却偏在屏幕的右下方,如图所示,则应把投影仪上的投影片往哪个方向移动,才能使文字位于屏幕的正中央?( ) A、向左上方向 B、向左下方向 C、向右上方向 D、向右下方向,D,26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如图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cm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 大致在_上这样 做的目的是 。 (3)观察并记录凸透镜成像的情况时,应测量 和 。 (4)当烛焰距凸透镜30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的实像,(5)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光屏上已成清晰、缩小的像。当烛焰向透镜靠近时,仍要在光屏上得到

14、清晰的像,则光屏应向_透镜的方向移动(填“靠近”或“远离”)。,(6)接着小明用不透光的纸板遮挡住凸透镜的上半边,然后前后移动光屏,他_ (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看到完整的像像的亮度变_(填“暗”或“亮”),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11.0,同一高度,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像距,物距,缩小,远离,能,暗,(7)如果该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在光屏上出现右图的现象,则可能是: _,若要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则应该_。,(8)随着蜡烛燃烧而变短,光屏上成的像将向_ _(上/下)移动。由于影响到了实验的进行,这时最合理的调整是() A只需将凸透镜向下移动些 B只需将光屏向上移动些 C将凸透镜和光屏向下移一些 D以上均可,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蜡烛上移或透镜下移或光屏上移,上,C,27.如图,是一种称之为“七仙女”的神奇玻璃酒杯,空杯时什么也看不见,斟上酒,杯底立即显现出栩栩如生的仙女图下列对仙女图形成原因的探讨,正确的是 A、可能是酒具有化学显影作用 B、可能是斟酒后杯底凸透镜焦距变大,使图片在一倍焦距以内,成放大的虚像 C、可能是图片在杯底凸透镜焦点处成放大的像 D、可能是酒的液面反射,在酒中出现放大的像,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