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 (大二下);.docx

上传人:yyf 文档编号:7241516 上传时间:2020-11-1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8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汉语 (大二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古代汉语 (大二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古代汉语 (大二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古代汉语 (大二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古代汉语 (大二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汉语 (大二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汉语 (大二下);.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填空:1韵母包括:韵头、主要元音、韵尾三个部分。而韵则只指主要元音和韵尾。2.诗经的用韵情况,从一章用韵的数量看,可分为:一韵到底和换韵。3.韵脚是指一般放在句尾的诗韵。4.从诗经韵脚相互举例看,大致可分为:句句押韵、隔句押韵、交韵三种情况。5.经过众多学者的研究,目前综合各家的观点,把上古韵部分为三十部。6.上古三十韵部中,属于入声韵有:职、觉、药、屋、铎、锡、质、物、月、缉、叶。7.三十二字母中,属于半舌音的是:来,属于牙音的有:见、溪、群、疑。8.从发音部位看,“日”为半齿音。9.广韵的作者是宋代的陈彭年、邱雍等,这部韵书分为206韵,这是世界上现存最完整的最早的一部韵书。10.古汉语的

2、四声指的是:平声、上声、去声、入声。11.切韵的作者是隋代的陆法言。12.古汉语的全浊声母到现代汉语已全部清化,其规律是:平声归送气,仄声归不送气。13.我国古书注解的工作始于汉代,当时著名的注解家有:毛亨、孔安国、马融、郑玄等。14.十三经注疏中的诗经由汉代毛亨作注,唐代孔颖达作疏,仪礼由汉代郑玄作注,由唐代贾公彦作疏。15.一部作品注解的人很多,后人把各家的注选集在一起,并加上自己的注解,称作集注或集解。16.“章句”体的注解每章之后都有“章指”,章指就是通释全章正文的大意的。17.三国志裴松之注的最大特点是:每句话的用典让人难以理解。18.唐代文选李善注和五臣注的特点是:以词语的出处和典

3、故的来源地考证为主。19.史记三家注是:南朝宋裴骃的史记集解,唐代司马贞的史记索隐,唐代张守节的史记正义。20.律诗对仗的一般要求是颈联、颔联规定要用对仗。21.唐以后的诗体,从格律上看,大致可分为:近体诗(今体诗)和古体诗(古风)。22.旧说,南宋平水刘渊把“同用”的韵合并为107韵,后人又减为106韵,这就是著名的“平水韵”,一般就叫“诗韵”。23.平仄是近体诗最重要的格律因素,不依照一般平仄的句子,便是坳句。24.律诗讲究“黏对”,“对”指的是:每联的出句和对句必须是相反的类型,“黏”指的是:上联的对句和下联的出句的平仄类型必须是同一大类,不符合就叫失黏、失对。25.首联出句是“平平平仄

4、仄”,颔联对句是“仄仄平平仄”。名词解释:1.古无舌上音:根据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的研究成果,将三十六字母中“知彻澄娘”与“端透定泥”合并,都是舌尖音,所以没有舌上音。2.古无轻唇音:根据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的研究成果,古无轻唇音可以根据形声字、方言、地名、双声等来判定,三十六字母中“非敷奉微”与“帮滂并明”相同,都是双唇音,把它们合并在一起,所以故无轻唇音。3.反切:汉末孙炎首先提出,魏晋之后,能为每一个字用反切注音,反切方法:反切上字,取声母;反切下字,取韵母、声调。反切亦称反语、反言、反纽、或单称反、翻、切、纽,是我国传统注音方法,用两个字拼合成另一个汉字的读音。4.守温:唐代末年的僧人,第

5、一个用汉字记录字母的人,中古三十字母:帮滂并明端透定泥知彻澄精清从心邪照穿审禅见溪群疑影喻晓匣来日。5.陈第:明代人,著作有毛诗古音考、屈宋古音考,他是古音学的鼻祖。6.叶音:“叶”也作“协”,语音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诗经的韵脚到了后代念起来就不和谐了,为了说明诗经押韵和谐,于是认为某字该读某音,这就是所谓的叶音。7.平分阴阳:古代汉语中的平声,在现代汉语的普通话里分为阴平和阳平。8.浊上归去:古代汉语中上声的全浊在普通话里归为去声。9.入派四声:古代汉语的入声在普通话里可派入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声当中。10.连绵词:连绵词是指两个音节连缀成义而不能扳开的词。连绵词分为哪几类:A.双声:

6、参差、踟蹰、粟烈。B.叠韵:窈窕、须臾、婵媛。C.双声并叠韵:辗转。11.传注体:直接为原文做注解。12.义疏体:隋唐后出现的经、传兼注,又称疏、正义。13,集解体:一部重要的古代作品,注解的人常常很多,后来就有人把各家的注选集在一起,再加上自己的注解,成为集注或集解。例:何晏注论语。14.十三经注疏:A.诗经:汉毛亨传,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B.春秋左传: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C.论语:魏何晏集解,宋刑昺疏。D.孟子:汉赵岐注,宋孙奭疏。E.周易魏王弼、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等正义。F.尚书: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等正义。G.周礼: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H仪礼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I礼记郑

7、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J春秋公羊传汉何休注,唐徐彦疏。K春秋谷梁传晋范宁注,唐杨士勋疏。L孝经唐玄宗注,宋刑昺疏。M尔雅晋郭璞注,宋刑昺疏。15衍文:它简称“衍”也叫“衍字”,用来指明古籍中多出了文字的现象。16脱文:它简称“脱”也叫“脱字”,专指古籍中脱落了文字的现象。17如字:古书上某字注以“如字”,通常是告诉读者,在这特定的上下文里,这个字要按照它本来的读音读。18近体诗:又叫今体诗,它有一定的格律。19古体诗:一般又叫古风,这是依照古诗的作法写的,形式比较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缚。20工对:它是指同类的词相对。21流水对:是说相对的两句之间的关系不是对立的,而是一个意思的连贯下来,也就是说

8、,出句和对句不是两句话,而是一句话。22借对:是说一个词有两个以上的意义,诗人在诗中用的是甲义,但是,同时借用它的乙义或丙义来与另一词相对。23柏梁体:它是指句句入韵的七言诗。24“对”指的是:每联的出句和对句必须是相反的类型,“黏”指的是:上联的对句和下联的出句的平仄类型必须是同一大类。25拗救:就是一个句子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然后在本句或对句的适当位置,把该用仄声的位置改用平声,以便补救,合起来叫拗救。26字面相对:也就是词类相同的互为对仗:名词对名词,代词对代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虚词对虚词。27.合掌:一联对仗出句,和对句完全同义(或基本上同义),是诗家的大

9、忌。28五音:梁朝,顾野王在玉篇中把五音分为唇音、舌音、齿音、牙音、喉音。简答题1.诗经的押韵情况:1)句句押韵:诗经的押韵一般都很密,句句押韵的不少。例: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2)隔句押韵:一般是奇句不押韵,偶句押韵。例: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3)交韵:奇句和奇句押韵,偶句和偶句押韵。例: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2古书注解以诗经魏风硕鼠为例,来说明经书注疏,有哪些代表人物?大字是正文,双行小字是注疏。前面没有“笺云”的注是毛传,如“贯事也”;在 “笺云”之后的注是郑玄笺;圆圈之后,“贯古乱反”是唐陆

10、德明经典释文对正文和注文的注音。【疏】字以下才是孔颖达的疏。3.古书注解的述语:1)曰、为、谓之:使用这几个术语时,被释的词总是放在“曰”、“为”、“谓之”的后面。这几个术语的作用相同,它们不仅用来释义,并且用来分别同义词或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例:“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朱熹注:“榖不熟曰饥,菜不熟曰馑”。尔雅释天:“榖不熟曰饥,蔬不熟曰馑”。 榖梁传公二十四年:“二榖不升谓之饥,三榖不升谓之馑”。2)谓:“谓”与“谓之”不同,前面说过,使用“谓之”时,被释词总是放在“谓之”的后面;使用“谓”时,被释的词都放在“谓”的前面。可见这两个术语的差别很明显。“谓”这个术语,往往是在以具体释抽象

11、,或以一般释特殊的情况下,才用上它,指的是例:论语子罕:“后生可畏”,何晏注:“后生谓少年”。3)貌:“貌”字一般用在动词或形容词的后面。使用“貌”字时,被释的词往往是表示某种性质或某种状态的形容词,例:论语阳货:“夫子莞尔而笑”,何晏注:“莞尔,小笑貌”。“貌:的样子”。4)犹:使用这个术语时,释者与被释者往往就是同义或近义的关系,例:诗经魏风伐檀:“坎坎伐辐兮,实之河之侧兮”。毛传:“侧,犹厓也”,“犹”等于现代汉语的“等于说”。5)之言,之为言:使用这两个术语时,必然是“声训”,除了释义之外,释者与被释者之间有时是同音的关系,有时是双声叠韵的关系。例:论语季氏:“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

12、而在萧墙之内也。”郑玄注:“萧之言肃也,墙谓屏也。君臣相见之礼至屏而加肃敬焉,是以谓之萧墙。”6)读为,读曰:这两个术语是用本字来说明假借字。例:氓:“淇则有岸,隰则有泮。”郑笺:“泮”读为畔。“泮”是假借,“畔”是本字。7)读若,读如:这两个术语一般是用来注音。例:说文:“哙,咽也。从口,会声。”或读若快。有时,“读若”,“读如”的作用和“读曰”,“读为”相同,也是用本字来说明假借字。例:礼记儒行:“起居竟信其志。”郑玄注:“信,读如屈伸之伸,假借之也。”“读为”,“读曰”和“读若”,“读如”的区别就在于:前者必然是用本字破假借字,后者则是一般是用于注音,但是有时也用本字来破假借字。4.近体

13、诗押韵有什么要求:1)首句可押韵也可不押韵。2)偶数句一定要押韵,奇数句不要押韵。3)一韵到底:中间不能换韵。4)一般押平声韵,少数押仄声韵。5.近体诗押韵和古体诗押韵有什么不同:1)近体诗一般只押平声韵,仄韵的近体诗非常罕见。2)古体诗既可以押平声韵又可以押仄声韵。3)近体诗用韵的要求很严格,无论律诗、长律或绝句,都必须一韵到底,而且不许邻韵通押。4)古体诗押韵比近体诗宽,邻近的韵可以通押。6.五言律诗平仄交互规则的类型:A.仄仄仄平平。a。仄仄平平仄。B.平平仄仄平。b。平平平仄仄。7.古代的韵书问题:1)切韵:隋,陆法言(残卷)。2)声类:魏,李登,最早的一部韵书(失传)。3)唐韵:唐,

14、孙愐(残卷)。4)广韵:宋,陈彭年、邱雍等,按平上去入分,是第一部完整保存下来的韵书,有26194个字,206个韵。5)集韵:宋,丁度。6)壬子新刊礼部韵略:宋,刘渊,作者把同韵合并起来,并对广韵从新整理,将同韵归入一起,一共107韵,后来(金)王文郁提出了“诗韵”,共106韵(平水韵)。7)中原音韵:元,周德清(曲韵)。1. 宋人三十六字母(声母):五音清浊全清次清全浊次浊清浊唇重唇帮滂并明清唇非敷奉微舌舌头端透定泥舌上知彻澄娘齿齿头精清从心邪正齿照穿床审禅牙见溪群疑喉影喻晓匣半舌来半齿日(中古三十字母去掉:非敷奉微娘床)2.上古三十韵部:阴声韵:以元音结尾或无韵尾入声韵:以鼻辅音收尾阳声韵:以塞音收尾1.之2.职3.蒸4.幽5.觉6.冬7.宵8.药9.侯10.屋11.东12.鱼13.铎14.阳15.支16.锡17.耕18.脂19.质20.真21.微22.物23.文24.歌25.月26.元27.缉28.侵29.叶30.谈3.中古的四声与普通话的对比:广韵 普通话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平(平分阴阳)清浊上(浊上归去)其它全浊去(全部都是去声)全部入(入派四声)全浊次浊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