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过故事中的问题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一、案例背景在幼儿园中班的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发现大部分幼儿在语言表达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部分幼儿表达时词汇匮乏,语句简单;有的幼儿虽有想法,但在组织语言、清晰表述方面能力较弱;还有部分幼儿较为内向,不敢主动在集体面前表达。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对中班幼儿语言发展的目标要求,为了有效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设计了以故事为核心、,通过设置问题弓I导幼儿表达的教学活动。二、案例描述(一)故事引入教师选择了小兔子找朋友这一充满趣味性和教育意义的故事。在讲述故事前,教师向幼儿展示了精心准备的故事图片,包括可爱的小兔子、森林场景、其他小动物等,弓I起幼儿的兴趣
2、教师声情并茂地开始讲述故事:“在一片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一只可爱的小兔子。小兔子非常想找朋友一起玩耍,于是它出发了”在讲述过程中,教师运用丰富的表情和生动的肢体动作,模仿小兔子的蹦蹦跳跳、小动物们的神态等,幼儿们都听得聚精会神,眼睛紧紧地盯着教师和图片。(二)问题设置与引导表达1 .观察类问题当讲到小兔子遇到小猴子时,教师展示相关图片,提出问题:“小朋友们,仔细看看图片,小兔子和小猴子站在哪里呀?它们的表情是什么样的?”幼儿们纷纷举手回答,有的说:“它们站在大树下面。”有的说:“小兔子笑得可开心啦,小猴子挠着头。”教师进一步弓I导:“那谁能把小兔子和小猴子的位置、表情连起来说一说呢?这时,平
3、时比较内向的朵朵小声说:“小兔子在大树下面,开心地笑着,小猴子站在旁边挠着头。”教师立刻给予肯定和鼓励:“朵朵说得特别棒!观察得很仔细,而且说得也很清楚,大家要向朵朵学习哦!”在教师的鼓励下,更多幼儿积极参与到对图片的观察和描述中。2 .推理类问题当故事讲到小猴子拒绝和小兔子一起玩后,教师提问:“小朋友们想一想,小猴子为什么不愿意和小兔子一起玩呢?”幼儿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的说:“可能是小猴子忙着摘果子,没时间。”有的说:“也许小兔子做了让小猴子不开心的事情。”教师引导幼儿结合故事前面的情节进行分析,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推理能力,用语言表达自
4、己的观点。3 .情感体验类问题当故事讲到小兔子没有找到朋友,难过地回家时,教师问:“小朋友们,如果你们是小兔子,找不到朋友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呀?”幼儿们纷纷表达自己的感受,有的说:“我会很伤心,想哭。”有的说:“我会觉得很孤单。”教师接着问:“那我们应该怎么帮助小兔子找到朋友呢?”幼儿们积极出谋划策,有的说:“让小兔子和小猴子分享好吃的。”有的说:“小兔子可以和小动物们一起做游戏。”通过这些问题,幼儿不仅能够深入理解故事中角色的情感,还能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4故事创编类问题故事讲完后,教师提出:“小朋友们,你们觉得小兔子最后能找到朋友吗?如果能,它是怎么找到的呢?大家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
5、给故事编一个不一样的结局。”幼儿们热情高涨,纷纷开始创编故事。轩轩说:“小兔子回家后,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它做了很多漂亮的手工,拿到森林里和小动物们分享,小动物们都很喜欢,就愿意和它做朋友了。”教师对轩轩的创编给予高度评价,并邀请其他幼儿也来分享自己创编的故事。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们的语言表达更加丰富多样,不仅运用了已有的词汇和句式,还创造出了许多新颖有趣的表达方式。()活动延伸活动结束后,教师在语言区投放了小兔子找朋友的故事图片和头饰,鼓励幼儿在区域活动时间进行故事表演和继续创编。同时,建议家长在家中与幼儿一起阅读故事,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三、案例分析(一
6、)问题设置的有效性在本次活动中,教师精心设计的各类问题对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起到了关键作用。观察类问题弓I导幼儿仔细观察图片,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和描述能力,使幼儿能够关注到细节,并学会用恰当的语言进行表达,推理类问题激发了幼儿的思维能力,让幼儿在思考和分析的过程中,组织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了语言的逻辑性;情感体验类问题让幼儿深入理解故事中角色的情感,同时也弓I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情感,丰富了幼儿的情感词汇和表达方式,故事创编类问题则充分发挥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幼儿大胆运用语言进行创作,进一步提升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二)幼儿的积极参与通过故事和问题的巧妙结合,激发了幼儿的
7、兴趣和积极性。幼儿们在活动中主动参与讨论、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无论是平时活泼开朗的幼儿,还是较为内向的幼儿,都能在不同程度上参与到语言表达活动中。教师及时的鼓励和肯定,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让幼儿感受到表达的乐趣,从而更加愿意开口说话,形成了良好的语言学习氛围。()活动延伸的重要性活动延伸环节将课堂上的学习内容延伸到区域活动和家庭中,为幼儿提供了更多练习语言表达的机会。在区域活动中,幼儿通过故事表演和创编,能够进一步巩固和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在家中与家长一起阅读故事、讨论问题,不仅能够加强亲子之间的交流,还能够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继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实现家园共育的良好效果。四、总结与反思本次通过故事中的问题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教学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今后的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继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选择合适的故事内容,并设计更加多样化、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幼儿积极思考、大胆表达。同时,要注重活动的延伸和拓展,为幼儿提供更多实践和锻炼的机会,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全面提升。此外,教师还应关注每个幼儿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幼儿的特点进行个性化指导,满足幼儿的不同需求,让每个幼儿都能在语言学习中取得进步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