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廉政党课:加强国有企业廉洁文化建设,推动国资国企改革行稳致远在党的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涵养求真务实、团结奋斗的时代新风。”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分析了当前反腐败斗争的形势,对坚决打好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总体战提出了明确要求。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事关长远的基础性工程。国有企业要坚定总书记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的政治自觉,持之以恒把加强廉洁文化建设作为国企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基础性工程抓紧抓实抓好,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提供重要支撑。一深刻认识新时代国有企业廉洁文化建设的重
2、要意义(一)这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举措。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其廉洁状况直接关系到党的形象和公信力。通过培育崇廉尚俭的企业文化,能够从思想源头上防范腐败风险,使党员干部始终保持政治本色。这种文化浸润既是对两个维护”的具体实践,也是国有企业履行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的必然选择。当廉洁成为企业全员的价值共识时,就能形成抵御不良风气的强大免疫力,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二)这是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内容。当前国有企业改革进入深水区,单纯依靠制度约束难以全面覆盖经营管理中的廉政风险。廉洁文化能够填补制度空白,通过价值引导和行为规范的双重作用,构建不想腐
3、的思想自觉。在实际运营中,将廉洁要求嵌入投资决策、招标采购等关键环节,可以有效防范利益输送和权力寻租,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文化塑造能提升企业的市场信誉度,使国有资本在参与国际竞争中赢得更多合作机遇。(三)这是锻造高素质国企人才队伍的重要载体。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国有企业干部职工面临着更为复杂的利益诱惑和道德考验。通过持续性的廉洁教育,能够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培育干事且干净的职业操守。这种文化滋养既为干部成长提供了清净环境,也为人才选拔建立了公平机制。当廉洁自律成为员工的内心坚守时,就能避免能人腐败现象,真正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为国有企业创新发展积蓄持久动
4、能。(四)这是坚持以党的自我革命示范引领社会革命的重要实践。作为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国有企业的廉洁风气对整个社会具有辐射带动作用。通过打造清明廉洁的国企生态,能够向社会传递正能量,推动形成崇廉拒腐的社会风尚。特别是在共建一带一路、落实新发展格局等国家战略实施过程中,国有企业的廉洁形象直接关乎国家软实力建设。加强廉洁文化建设,既是国有企业自身健康发展的需要,更是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二准确把握当前国有企业廉洁文化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思想认识偏差导致“重效益轻文化”倾向蔓延。部分领导干部将廉洁教育视为软任务,与经营管理工作割裂对待。这种认知导致廉洁文化建设流于形式化,有的企
5、业仅满足于完成上级检查的台账达标,缺乏将廉洁要求融入企业血脉的自觉性。更值得注意的是,某些管理者将党风廉政建设与改革发展对立起来,错误认为反腐倡廉会束缚经营活力,这种片面认识直接削弱了廉洁文化的弓I领作用。(二)体制机制不完善严重制约了廉洁文化的实效性。许多企业尚未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廉洁教育成果难以量化评估,往往陷入有计划无考核、有形式无内容的困境。监督体系存在明显漏洞,纪检监察部门权威性不足,常被视为政工部门的附属机构,难以对企业重大决策、资金使用等核心领域实施有效监督。特别是在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新旧体制交替产生的监管盲区,为利益输送、权力寻租等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内部监督机构对领
6、导干部不愿监督、不敢监督的现象普遍存在,使得预防腐败的前置防线形同虚设。(三)教育方式的僵化与创新不足导致廉洁文化缺乏感染力。多数企业仍沿用传统说教模式,局限于会议传达、文件学习等单向灌输方式,未能结合新媒体技术开展互动式教育。教育内容与企业实际严重脱节,存在上下一般粗的共性问题,既未针对不同层级、岗位设计差异化课程,也未能将廉洁要求嵌入业务流程。典型案例教育往往停留于表面警示,缺乏对腐败发生机理的深度剖析,使得教育效果大打折扣。更突出的是,廉洁文化建设尚未形成全员参与机制,普通职工普遍存在与己无关的旁观心态,导致廉洁文化成为少数管理者的独角戏。(四)文化融合的深度不足使得廉洁要求难以落地生根
7、部分企业将廉洁文化简单等同于廉政宣传活动,未能将其提升为企业核心价值理念。在跨国经营、混合所有制改革等新形势下,传统廉洁规范与现代企业制度存在衔接障碍,个别企业甚至出现制度打架现象。廉洁文化建设与业务拓展两张皮问题突出,在工程项目、采购招标等关键领域尚未形成有效的廉洁风险防控体系。特别是对年轻员工群体,缺乏将职业操守与个人发展相结合的引导机制,导致廉洁价值观难以代际传承。这些问题若不系统解决,将严重影响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三、以廉洁文化建设助推国资国企改革行稳致远(一)加强廉政教育,筑牢思想防线。一是丰富教育内容和形式。要坚持以“第一议题”制度为引领,持续修改概念股拓展党纪学习教育
8、成果,将中央八项规定学习教育与监督、队伍建设结合。通过专题培训、集中研讨、红色研学赋能党员干部,创新推出半条被子”精神与企业廉洁文化融合教育模式。公司构建三维立体廉政教育体系,内容上分类开展党纪、职业、案例警示教育,结合行业特性解读法律风险、研讨廉洁标尺;线上依托公司官网、公众号等平台推送内容,线下开展沉浸体验式学习。此外,通过职工素质教育和基层管理干部”系列培养计划,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锤炼干部职工,助力自然资源系统区域发展。二是建立常态化教育机制。公司构建三化融合廉政教育体系,以5年清廉国企建设规划嵌入其中,分月份结合主题党日模块,依托党纪学习教育契机,组织人均自学年超48小时。通过专家授课
9、实景教学深化教育,组织红色警示教育基地参观学习等实践活动,覆盖IO0%中高层员工。(二)健全廉政制度,增强制度约束。一是健全内部管理制度。企业通过梳理巡视巡察、财务内审、驻纪检组监察意见书和纪律检查意见书等问题打造成制度铁笼廉政防控体系。建立问题清单和问题线索台账,明确整改措施及责任人。要求纪检干部全程参与招标采购监督。选人用人双轨考评,严格把控候选人,出现廉政问题实行一票否决制。开展专项整治制度漏洞,优化采购、招标、用人等关键环节的工作流程,加强了内部管控和监督约束机制,从制度层面防范靠企吃企问题的发生。二是深化监督执行力度。畅通信访举报渠道,在公司办公区域设置举报电话和举报邮箱,广泛收集
10、问题线索,及时受理处置投诉举报和问题线索,对违规人员给予批评教育、谈话提醒或绩效调整等处置,起到了有力的震慑作用。紧盯重要节日监督,组织集体廉政谈话,在元旦和春节等传统节日来临之际发布廉洁提醒,筑牢纪律防线,营造风清气正的企业政治生态。(三)强化监督管理,防范廉政风险。一是加强内部监督。企业通过构建三位一体监督体系,以纪检监察、审计、专项监督形成治理闭环。专项整治严查招投标,实施“清单化风险防控管理。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开展三重一大”等方面监督检查,确保企业风清气正。针对群众身边不正之风的问题,开展专项整顿,对多名作风不实的员工进行了谈话提醒。开展靠企吃企问题集中整治行动,编
11、制国有企业靠企吃企专项整治问题自查清单表,针对自查问题制定整改措施,整体得到明显改善。二是接受外部监督。通过构建多元协同”外部监督体系,通过政企联动全周期报备。社会监督依托公众号平台、展示屏、公司网站公开项目招标信息,有效提升群众满意度。组织自律抵制围标行为,推动信用等级跃升。整合四方力量,形成廉洁治理新格局。同时,借鉴获国资委推介的省建工集团五维监督法,进行全方位监督。(四)厚植文化底蕊,培育廉洁氛围。一是倡导廉洁价值观。通过构建三维渗透式廉洁文化体系。空间场域以电子屏、文化长廊融合测绘元素,滚动屏等强化提示提醒;数字平台依托OA系统、公众号、网站等形成教育矩阵;主题活动创新双轨模式”,邀请专家讲座解析行业风险,以“图纸里的廉洁密码”活动推动技术人员践廉。通过观看廉政警示教育片,树立正确的廉政观,管好人生的七笔账。实现廉洁承诺全员覆盖。将廉洁测绘理念深度融入专业实践与日常行为。二是开展廉洁文化活动。以多元活动构建沉浸式廉洁生态。通过扬清风正气,筑廉洁国企廉洁文化主题活动,组织廉政家书、廉洁书法作品、廉政演讲比赛和党纪知识测试等活动。将节庆精准宣教、廉政月书画展、节日风险提示短信等行业元素融入廉洁表达。立体化传播使廉洁文化渗透工作生活场景,全员廉洁认同显著增强,形成了全天候廉政文化防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