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浸没式冷却液国内外开发现状及前景分析.docx

上传人:极速器 文档编号:79544 上传时间:2025-07-1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0.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型浸没式冷却液国内外开发现状及前景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新型浸没式冷却液国内外开发现状及前景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新型浸没式冷却液国内外开发现状及前景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新型浸没式冷却液国内外开发现状及前景分析过去几年阿里、华为、浪潮等均参与过相关试点,例如阿里云早在2018年前后,便在张北数据中心尝试部署浸没式液冷方案,并联合多家系统与液体厂商进行验证。但最终由于成本、设备通用性、生态标准不完善等因素,项目未能进一步规模化推进。相比之下,国外市场的探索节奏明显更快更深,以微软、Meta,谷歌为代表的算力巨头持续加码液冷基础设施建设。继聚焦氟化液材料变局以及针对有机硅与合成油路线的深度解析之后,我们将目光投向冷却液真正的“落地战场”一一全球典型浸没式液冷项目。在这一轮国际浸没式液冷项目中,冷却液早已不再是单纯的“配套消耗品”,而成为体现系统性能、材料工程能力乃

2、至环保标准的“技术核心”。在全球各大数据中心与高算力节点的液冷实践中,氟化液、有机硅液体、合成烧等多条材料路线正在展开“技术竞速”。本文将聚焦国外重点浸没式液冷项目,从HyPerSCaIer到边缘AI,从两相技术到单相方案,解码典型案例、冷却液材料选择与未来趋势,助力读者全面理解液冷的“落地路径”。1:SubmerTelef6nica作为欧洲领先的浸没式液冷技术提供商,Submer在西班牙与电信运营商Telefonica合作,部署了开放式单相浸没系统,采用合成黄类冷却液,具备良好热稳定性和环境兼容性。该系统降低了能耗和空间使用率,PUE显著下降。2:LiquidStackX超大规模数据中心Li

3、quidStack在美国部署的40MW两相浸没式液冷项目,是目前全球最大规模的此类中心之一,使用氟化液为工作介质,能耗节省超过90%。其冷却液具备优异的介电性能和低沸点特性。3:MicrosoftXWiwynn微软在华盛顿州的测试数据中心部署了由Wiwynn提供的两相浸没液冷系统,初期使用氟化液进行评估,并开始探索低GWP的新型液体替代品。该系统用于Al与高功率密度服务器冷却,是微软液冷路线图中的关键一环。4:DUGTechnologyDUG拥有全球最大商业HPC浸没液冷集群之一,采用单相合成油类冷却液,具有高闪点与优良的导热稳定性。其总系统功耗降低近40%,项目无风扇、无机房级空调,仅靠油浴

4、式冷却实现散热。5:ShellIntel2024年壳牌宣布其基于合成全的浸没冷却液获得Intel认证,成为首个获得主流芯片厂商背书的冷却液品牌。该产品不含PFAS,闪点高,适用于高温高湿工况,为系统安全性和环保性带来平衡。6:Castrol嘉实多ImmersionCoolingLab嘉实多推出DCI5与DC20系列合成煌冷却液,广泛应用于浸没式液冷与冷板循环系统,并为多个Al计算中心和矿场提供定制化液体解决方案。该液体具备较高的粘度稳定性与密封件兼容性。7:TMGcorenOTTOn浸没平台(美国德州)该平台采用模块化双舱双相液冷结构,系统使用低沸点氟化造,集成热插拔能力,目标市场包括军工边缘

5、计算与自动驾驶仿真。8:GreenRevolutionCooling(GRC)美国国防部GRC的单相液冷技术采用合成油类冷却液,具有电绝缘性与低挥发性的双重优势,被美国空军用于机密任务下的HPC平台,强调系统稳定性和可维护性。9:KDDIX集装箱式液冷微数据中心(日本)KDDI的边缘计算中心采用单相有机硅液体,其高闪点、低腐蚀性特性适用于日本复杂气候环境,实现快速部署与远程运行稳定性。10:ResetDataX墨尔本AI中心(澳大利亚)ResetData采用SUbmer系统与定制合成血冷却液,在办公楼部署边缘AI数据中心。其冷却系统由可再生能源驱动,并针对建筑结构进行热力优化,是绿色液冷的先行示范。当我们讨论液冷材料时,越来越无法脱离”系统思维”:冷却液类型(氟化液、有机硅、合成油)、介电性能、热稳定性、材料兼容性决定了液体能否“真正上机”。而最终推动液冷技术走向主流的,是这些真实落地项目一它们背后不仅是技术突破,更是主流客户正在发生的商业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汽车/机械/制造 > 汽车作业报告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