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集体林场林业行业管理制度模板5项汇总.docx

上传人:极速器 文档编号:79582 上传时间:2025-07-10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50.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型集体林场林业行业管理制度模板5项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新型集体林场林业行业管理制度模板5项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新型集体林场林业行业管理制度模板5项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新型集体林场林业行业管理制度模板5项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新型集体林场林业行业管理制度模板5项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新型集体林场林业行业管理制度模板目录(一)森林防火管理制度模板-3-第一章总则-3-第二章森林防火安全工作领导小组-3-第三章防火职责-4-第四章有关职责-6-第五章各项防火制度-9-(二)病虫害防治制度模板-16-第一章总则-16-第二章前期准备-16-第三章监测预警-17-第四章物理防治技术-18-第五章生物防治技术-19-第六章化学防治技术-20-第七章不同林种病虫害防治要点-21-第八章档案管理-22-(三)农药管理制度模板-23-第一章农药产品进货查验制度-23-第二章农药仓储管理制度-23-第三章农药使用指导制度-24-第四章农药事故应急处置制度-26-第五章农药废弃物回收与处置制

2、度-27-第六章人员培训制度-28-(四)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模板-39-第一章安全生产责任制度-39-第二章安全培训教育制度-39-(一)入场教育-39-(二)日常教育-40-(三)安全考核-40-第三章安全生产检查制度-41-(一)安全生产检查目的-41-(二)安全生产检查内容-41-(三)安全检查形式-41-第四章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42-(一)隐患排查制度-42-(二)隐患排查形式及内容-42-(三)隐患登记与建档-43-(四)隐患整改与治理-43-(五)“三资”管理制度模板-45-第一章总则-45-第二章资金管理-45-第三章资产管理-47-第四章资源管理-48-第五章公开与监

3、督-49-第六章责任追究-50-第七章附则-50-(一)森林防火管理制度模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新型集体林场森林防火安全工作,明确各部门职工应履行的森林防火安全职责,防止和减少森林火灾危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森林防火条例等法规,制定本制度。第二条森林防火安全工作贯彻“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方针,将防火安全工作纳入新型集体林场安全责任的管理体系,逐步建立健全森林消防队伍,使森林防火安全工作与新型集体林场的安全保障体系相适应。第三条新型集体林场森林防火安全工作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新型集体林场自管、隐患自查、责任自负”的原则,实行新型集体林场领导下的逐层防火安全责任

4、制和岗位责任制。第四条新型集体林场的各部门和个人,均有维护森林防火安全、保护消防设施、制止违反防火法律法规和本制度的行为,防止森林火灾、汇报火警和参与有组织灭火工作的义务。第五条新型集体林场的部门和个人,必须严格遵守本制度自觉维护森林防火安全。第二章森林防火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第六条新型集体林场成立森林防火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组长:XXXX副组长:XXXXX组员:XXXXX领导小组下设森林防火组:小组设在应急巡查部门,由应急巡查部负责管理。平常工作由巡查组掌握,在出现火情时及时告知有关人员,由组长和全体组员赶赴现场负责组织、协调、调动各方面的力量,指挥现场的灭火扑救工作。各组队对应成立森林火灾扑救突击

5、队,负责各自的森林火灾扑救工作;健全森林火灾扑救责任制;根据实际状况,配置灭火器、铁锹等灭火消防工具。与北京市通州区消防队取得联络,运用消防队的专业队伍及消防设备,在发生火情时及时沟通,迅速扑救。第三章防火职责第七条森林防火安全领导小组职责1、组织制定和修改防火责任制,并督促实行;2、加强防火宣传教育,组织开展防火活动;3、领导专(兼)职、义务消防组织,予以必要的工作和生活条件的保证;4、组织防火安全检查,主持研究隐患整改方案的实行,做到“预防为主”;5、指导对防火设备的配置、维修、更换、管理;6、一旦发生火灾事故,负责迅速上报、组织扑救并查明原因、明确责任,提出改善措施和处理意见。第八条森林

6、防火安全领导小组组长职责1、贯彻执行森林防火法规,保障新型集体林场森林防火安全符合规定掌握本新型集体林场的防火安全状况;2、将防火工作与新型集体林场的生产经营、管理等活动统筹安排,统一实行年度防火工作计划;3、为新型集体林场的防火安全提供必要的经费和组织保障;4、确定逐层防火安全责任,同意实行防火安全制度和保障防火安全的操作规程;5、组织防火检查,督促贯彻火灾隐患整改,及时处理波及防火安全的重大问题;6、根据森林防火法规的规定建立应急巡查组;7、组织制定符合本新型集体林场实际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实行演习。第九条森林防火安全管理人员重要职责1、在新型集体林场防火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全面负责监督

7、检查、管理责任区的防火工作;2、定期向新型集体林场防火领导小组汇报应急巡查组的防火工作状况,提出防火工作实行计划;3、对职工进行防火安全知识教育与普及;4、组织安全检查,查出的隐患及时填写整改告知单,并对整改状况负责复查验收,对重点禁火部位动火实行监护;5、对重大火险隐患及时向新型集体林场领导汇报,并督促应急巡查部有关人员采取临时紧急措施,防止事故发生;6、一旦发生火灾,应及时赶赴现场组织扑救,做好善后处理工作,调查状况,分析原因,明确责任;7、对防火工作中成绩显著的个人提出表扬和奖励。对违反防火安全制度,导致火灾事故的责任者,按情节轻重提出处理意见。第十条森林防火专(兼)职管理人员职责1、

8、在场长的领导下,负责新型集体林场所管辖的区域的消防安全工作;2、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森林防火条例等法规以及新型集体林场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3、钻研防火业务知识,积极开展防火宣传,在职工中普及防火知识;4、组织开展检查、宣传、整改等防火安全管理工作,做好器材建卡、立账、资料归档工作;5、切实管好电源、火源和化学危险物品,贯彻各项防火安全措施;6、负责管理应急巡查组的工作,指导业务训练和灭火演习,提高自救能力;7、定期与不定期地开展防火安全检查,发现火险隐患及时整改,重大隐患及时上报;8、发生火灾事故及时上报,查明原因,分清责任,吸取教训,做到“三不放过二第四章有关职责第十一条办公场所防火

9、安全职责1、办公室内不准使用明火、电炉和其他电器加热取暖;2、不得将易燃、易爆物品带入办公室;3、办公室内不得燃烧纸屑等物品;4、吸烟时烟头应丢入烟缸内,严禁乱丢;5、下班前切断电源,检查火种,消除隐患,保证万无一失;6、办公室人员有义务和责任配合监督管理新型集体林场、应急巡查组的防火安全工作。第十二条配电室防火安全职责1、新型集体林场从事配电室工作人员必须通过专业培训持证上岗;2、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防火制度,值班人员不得擅离职守,无关人员不准入内,设置出入登记;3、配电室内应保持整洁,不得寄存易燃品和食物,设备上不悬挂或覆盖衣物;4、配电室纱门窗进出关闭,防止小动物进入而发生设备火灾事故;5

10、检查配电设备及电气线路,发现故障及时查明原因,予以排除,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6、遇有特殊状况如火灾,水灾等灾害事故,配电室工作人员可根据相关负责人决定而停止供电或恢复供电;7、工作人员必须懂得电气火灾的扑救和灭火器材的使用。第十三条汽车库防火安全职责1、汽车库内不得寄存易燃易爆物品;2、汽车进入库区应服从管理,按序停车;3、汽车应按明显标识出入,严禁逆向行驶;4、汽车库内严禁吸烟和动用明火;5、汽车库内严禁进行电焊、气焊操作,工作人员应检查汽车是否有漏油现象,并及时处置;6、装有危险品的车辆严禁停放过夜;7、汽车库工作人员要掌握灭火器材的使用措施,第十四条职工食堂防火安全职责1、粮食、油料

11、食品储存处严禁烟火;2、开油锅时思想集中,不准离人,并要掌握油温防止燃烧和外溢烫伤,结束时回收剩油;3、炉灶周围不准堆放过量燃料,工作结束时必须清除残渣;4、炉灶周围不准烘烤衣物和寄存易燃易爆物品;5、厨房、灶房内无关人员不得进入;6、使用柴油、煤或液化气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第十五条电工防火安全职责1、从事电工工作人员必须通过专业培训,持证上岗,技术纯熟,掌握用电防火安全知识,否则不准独立操作;2、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对不符合电气安全规定的供用电设施电工有权拒绝安装并予以取缔;3、安装电气设备必须符合安全规定,不准乱拉乱接电源或任意增大容量。新线接通,旧线必须拆除,铺设线路必须穿管;4、检

12、查电气设备和线路的安全状况,并建立巡查机制,发现隐患及时维修更换,防止由于短路、过负荷、接触电阻、电火花和电弧所引起的火灾事故;5、加强对电炉、电烘箱等大功率电热设备的安全管理,对违反制度不听劝阻的有权采用断电措施;6、认真履行职责,严格遵守防火制度,人人会使用灭火器。第五章各项防火制度第十六条森林防火期防火制度1、严禁携带火种入林,严禁在林地内吸烟,严禁野外用火;2、经同意进入林地施工,必须在同意的区域内活动并按通州区人民政府森林防火指挥部的规定,做好防止和扑救森林火灾工作,承担其森林防火责任;3、在林区使用多种机械进行野外作业的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配置灭火机具。第十七条消防安全重点

13、部位的安全管理制度1、根据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不一样性质、规模配置消防器材和安全设施;2、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工作人员严格执行考核、录取、管理的规定人员须经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并由管理人员立案。工作人员应保持相对稳定,不适宜随意调动;3、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防火安全工作必须专人负责,制定行之有效的安全制度,并严格执行;4、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防火负责人应进行安全检查、自纠工作,消除安全隐患;5、防火应急巡查部门会同消防安全重点部位所属部门加强防火安全检查和督导,并进行严格的考核,提出奖罚意见。第十八条应急巡查组防火安全管理制度1、各巡查组必须贯彻森林防火方针,认真执行新型集体林场制定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14、2、严格遵守新型集体林场与巡查组签订的安全经营目的管理责任书的条款,各巡查组的负责人即为各巡查组的消防安全负责人,对本巡查组的安全经营切实负起责任。对本巡查组的职工进行防火安全教育,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对本巡查组职工的安全教育每月不得少于一次,并结合本巡查组的实际,负责制定并贯彻安全管理制度将安全经营的责任贯彻到人;3、切实做好本巡查组的防火工作,保证无火灾隐患,无火灾事故。自觉做到不挤占消防通道,防火卷帘下严禁堆放商品及其他物品。灭火器材贯彻专人维护、管理,保证处在完好状态。职工要掌握防火、灭火的基本知识,人人会使用消防器材;4、加强防火工作,严格对火种的管理。教育、督促厨房从业人员在操

15、作时要掌握火候,人离灶台时必须关闭煤气灶。必须每六个月对油烟管道彻底清洗一次,保证不积油污,以消除火灾隐患;5、严禁在禁烟区吸烟,不得乱拉乱接电源,不得私自使用电热器材;6、严格对固体酒精等易燃物品的管理。要集中保管,要设有专门仓库储存,专人负责。使用液化气要严格按照液化气的使用规定和操作规程;7、定期对房屋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一时处理不了的,及时汇报单位安全管理人员。对单位安全管理人员发出的隐患整改告知单,必须认真看待并限时整改,保证万无一失。第十九条职工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制度1、对职工必须按规定每六个月进行一次防火安全教育,培训内容应当包括:(1)有关防火法规、防火安全制度和消防

16、安全的操作规程:(2)新型集体林场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3)有关消防设施的性能、灭火器材的使用措施;(4)火灾报警、扑救初起火灾以及自救逃生的知识和技能;(5)组织、引导人员安全疏散的知识和技能。2、各新型集体林场根据本工种的特点需进行有针对性的消防安全教育;3、对特殊工种如电、气焊等工人需进行专门的培训I,并获得上岗证方可上岗4、外来施工人员须经登记并经安全教育合格后方可施工;5、每年在安全生产月、119消防宣传周等专题活动时,进行专题宣传和安全教育;6、平时采用宣传栏、放录像、口号、展览等多种形式进行安全防火宣传,以提高全体职工的安全意识。第二十条防火安全检查制度1、新型集体林场

17、每月进行消防安全检查,重大节日和重要任务前对各重要部位进行有针对性的重点巡查;2、每月消防安全检查由新型集体林场组织,部门负责人参与;3、检查内容重要包括:(1)对上次检查中提出的隐患整改状况以及防备措施的贯彻状况进行复查;(2)安全疏散通道,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和安全出口的状况;(3)防火通道,消防水源的状况;(4)灭火器材的配置及有效状况;(5)用火用电有无违章状况;(6)重点工种人员以及其他职工消防知识的掌握状况;(7)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管理状况;(8)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场所防火防爆的贯彻状况以及其他重要物资的防火安全状况;(9)防火安全台账记录状况;(10)防火安全标志的设置状况和完好

18、有效状况4、防火检查应当填写检查记录,检查人员和被检查负责人应当在检查记录上签名5、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填发隐患整改告知书,并按隐患整改制度贯彻整改第二十一条用火、用电安全管理制度1、严禁任何人在新型集体林场养护范围内私自焚烧废物、树叶、垃圾等物品;2、施工中确需动用明火时,必须到有关部门办理动用明火申请审批手续并遵守如下规定方可动火施工:(1)严禁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使用明火;(2)因特殊状况需要进行电、气焊等明火作业的,相关人员应当按照单位的用火管理制度办理审批手续;(3)贯彻现场监护人,在确认无火灾、爆炸危险后方可动火施工;(4)动火施工人员应当持有操作证,遵守防火安全规定,并贯彻

19、对应的防火安全措施;(5)对施工区和使用区进行防火分隔,清除动火区域的易燃、可燃物,配置消防器材,专人监护,保证施工及使用范围的消防安全;3、厨房用火,必须专人值班,做好防火监护工作,按安全操作规程操作;4、如因违反规定酿成火灾事故者,将予以赔偿经济损失、罚款及行政惩罚直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第二十二条火灾隐患整改制度1、对存在的火灾隐患,应当及时予以消除:2、对于检查规定当场整改的就要立即整改。下列行为应当场改正:(1)用火、用电有无违章状况;(2)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畅通,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是否完好;(3)防火设施、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是否在位、完整;(4)常闭式防火门未处在关闭状态

20、防火卷帘下有堆放物品影响使用;(5)防火安全重点部位的人员未在岗。3、对不能当场整改的,汇报防火安全负责人或防火安全管理人,提出整改方案并由被检查部门负责人签字。被检查部门负责人应当确定整改措施,限期,并负责贯彻整改;4、隐患消除之前应当贯彻防备措施,保障消防安全;5、隐患整改完毕,负责整改的部门或人员应当将整改状况报告综合部,提出复查。由安全检查人员复查合格后并由防火安全负责人或防火安全管理人签字确认后存档;第二十三条仓库防火安全管理制度1、必须懂得储存物品的性能,危险性和灭火措施,做到分类储存,堆放整洁,留有通道,不得超过储存量;2、加强对火种、电源的管理,库内严禁吸烟、严禁乱拉乱接临时

21、线路,严禁使用电热器具,严禁私自动用明火;3、库内保持干燥,通风防潮,保持整洁;4、库内物品堆垛必须保持“五距”:即柱距、墙距、顶距、间距、灯距,保证通道畅通;5、库内电气线路严禁乱拉乱接,严禁使用碘鸨灯,第二十四条防火器材设施维护管理制度1、按照规定对灭火器材建立档案资料,记明配置类型、数量、位置、检查维修单位、更换药剂的时间等基本状况;2、每年需对各新型集体林场的防火设施全面维修、检查一次;3、消防器材由新型集体林场管理员进行管理,以保证防火器材完好和充足;4、各部门的消防器材由所在班组负责保养,保证消防器材的整洁、完好;5、管理员定期对消防器材进行检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6、各岗位职工应

22、关怀、爱惜消防器材,发现问题及时汇报。(二)病虫害防治制度模板第一章总则(一)目的为保障*新型集体林场森林资源健康,提升林业生态系统稳定性,科学、高效、规范地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将病虫害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特制定本制度。(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新型集体林场的林木、花卉、种苗及林下植被的病虫害防治。(三)防治原则秉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理念,以营林措施为基础,优先采用生物、物理防治手段,合理运用化学防治,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维持林地生物多样性,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第二章前期准备(一)人员组织与培训各新型集体林场应组建专业的病虫害防治队伍,包含林业技术人员、巡护员等。定期邀请植保专家、科研院

23、校讲师开展培训,内容涵盖常见病虫害识别、监测技术、各类防治方法操作要点、农药安全使用知识等,提升人员专业素养。新入职人员需进行不少于3天的岗前集中培训,并在老员工带领下实操3个月,经考核合格后方可独立开展工作。(二)物资准备农药采购:依据林场病虫害发生历史及预测情况,采购高效、低毒、低残留且符合国家规定的农药。采购时检查农药“三证”(农药登记证、生产许可证、产品标准证),确保质量。器械配备:配备充足的施药器械,如背负式喷雾器、担架式喷雾机、车载式打药机、弥雾机等,定期维护保养,保证施药时正常运行。同时准备诱捕器具,如黑光灯、糖醋液诱捕器、性诱剂诱捕器等,以及防护用品,如防护服、口罩、手套等。监

24、测设备:安装昆虫诱捕灯、智能监测摄像头等设备,构建覆盖全场的监测网络,用于实时捕捉病虫害动态信息。第三章监测预警(一)监测点设置根据新型集体林场的林种分布、地形地貌,按照不同林分类型,每500-1000亩设置1个固定监测点。例如,在针叶林集中区、阔叶林片区、混交林地带合理布局,确保各区域病虫害发生情况都能被精准捕捉。监测点配备数据记录手册、标本采集工具等。(二)日常巡查巡护员每日开展林地巡查,重点关注新植林地、幼龄林、珍稀树种区。巡查时观察林木叶片有无斑点、卷曲、枯黄,枝干有无虫孔、瘤状物,树皮是否干裂、流胶等异常。发现疑似病虫害,及时拍照、记录位置与症状,通知技术人员。(三)定期普查技术人员

25、在病虫害高发季节每月组织一次全范围普查。采用随机抽样、对角线抽样等方法,选取有代表性的样地,统计害虫虫口密度、病害病情指数。对于大面积纯林,抽样比例不低于20%;混交林抽样比例适当提高至30%o详细记录普查数据,建立电子档案。(四)数据分析与上报分析监测数据,对比历年同期数据,结合当季气象、土壤湿度等环境因素,预测病虫害发展趋势。如果发现检疫性病虫害,及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第四章物理防治技术(一)树干围环防治对象:防治春尺蟆、草履蛤。安装方法:在害虫上树前,用粘虫胶带绕树干胸径处缠绕一圈,宽度不小于20厘米。每株树围一环,重灾区可在树根基处再缠一圈。使用时间:根据目标害虫不同选择胶面内外和使用

26、时间。草履蛤围环时间为1月上旬前至6月底、春尺蟆围环时间为2月中旬至5月中旬。要求到期及时拆除。技术要点:对于树皮粗糙或树缝较大的,可以将树皮刮平或填充物补平后再缠绕胶带;围环外侧面要保证平整无褶皱。其他要求按照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关于印发林木围环操作指南的通知要求执行。(二)美国白蛾诱捕器防治对象:美国白蛾。悬挂树种:桑、榆、白蜡、械树、国槐、法桐、臭椿、杨、柳等白蛾喜食树种。悬挂时间:3月中旬10月下旬,6月下旬更换一次诱芯。悬挂方法:在林间棋盘式设置,将诱捕器悬挂于树冠;捕获的虫体数量较多时,应及时清理,并定期更换诱芯,以确保诱捕效果,诱捕器可重复使用;集虫桶中加入约1/3的清水或洗衣粉水,

27、可提高诱捕效果。每200亩设置1套,盛发期可酌情增加或根据发生情况调整用量。技术要点:诱芯使用前应在冰箱中冷藏保存,保质期18个月,一旦打开包装,应尽快使用,未用完的诱芯应密封冷藏保存,不宜长期存放;昆虫触角具有较灵敏的嗅觉系统,所以诱芯使用前后要洗手,以免污染诱芯,在诱芯储存和使用过程中避免交叉污染。第五章生物防治技术(一)管氏肿腿蜂防治对象:双条杉天牛、云杉花墨天牛、松褐天牛等天牛类蛀干害虫。释放树种:侧柏、圆柏、油松。释放方法:将装有肿腿蜂的指形管棉塞拔掉,借助树枝、翘皮或牙签等将指形管倒置于树干上,肿腿蜂就会爬出寻找寄主,成片林地等距离布点放蜂,点与点之间距离不超过10米。每亩放蜂10

28、管,视天牛危害情况酌定。古柏及工程林因其本身价值高,放蜂量应适量加大,每株放蜂2-5管。释放时间:5月中旬6月中旬。技术要点:雨天、大风天气禁放,释放前后7天禁止喷洒化学农药,1020。C通风阴环境下可保存12天,禁止长期保存,释放时佩戴手套、口罩和防护服,防止被蜂叮咬。(二)异色瓢虫卵卡防治对象:多种螂虫、某些蛤壳虫、木虱及鳞翅目昆虫的卵和低龄幼虫。释放树种:元宝枫、栾树、海棠、碧桃、紫叶李、油松、龙爪槐、国槐等。释放方法:将瓢虫卵卡悬挂在植株受害部位,避免阳光直射。释放数量10卵卡/亩。释放时间:4月下旬6月均可以释放。技术要点:雨天、大风天气禁放,释放区禁止喷洒化学农药,1020。C通风

29、阴环境下可保存12天,禁止长期保存。(三)周氏啮小蜂防治对象:美国白蛾、杨扇舟蛾、舞毒蛾、国槐尺蟆、柳毒蛾、刺蛾等鳞翅目害虫。释放树种:白蜡、法桐、杨、柳、臭椿、榆、国槐等阔叶树种。释放方法:用大叶片包裹虫茧后用图钉或直接用图钉钉于树干胸高处,单剪蜂口的蜂茧剪口向下悬挂。放蜂数量:5个蜂茧/亩;发生量较大时,1个白蛾网幕放12个蜂茧。释放时间:6月下旬7月上旬,雨天时不要放蜂。技术要点:雨天、大风天气禁放,释放前后7天禁止喷洒化学农药,102(TC通风阴环境下可保存12天,禁止长期保存。第六章化学防治技术(一)农药选择严格遵循国家禁限用农药名录,挑选对靶标病虫害高效、对非靶标生物低毒、在环境中

30、残留期短的化学农药。采购时留存发票、说明书等资料。(二)精准施药施药前,技术人员依据病虫害发生程度、林分密度精确计算用药量、施药浓度。小面积或复杂地形用背负式喷雾器、担架式喷雾机,保证药剂均匀覆盖。施药时间选在无风或微风的清晨、傍晚,减少农药漂移。(三)安全防护与后续处理施药人员穿戴防护服、橡胶手套、防毒面具等防护用品。施药区域设置警示标识,禁止人畜随意进入,药效期过后方可解除。施药后,及时清洗施药器械,剩余农药密封储存,废弃农药包装按环保要求回收处理。第七章不同林种病虫害防治要点(一)针叶林针叶林常见病虫害有松材线虫病、小蠹虫、天牛等。针对松材线虫病,加强检疫;定期巡查,及时伐除病死木,伐桩

31、高度控制在5厘米以下,用塑料薄膜覆盖并喷洒农药处理。(二)阔叶林阔叶林易受美国白蛾、杨扇舟蛾等害虫侵袭。美国白蛾防控上,利用性诱剂监测成虫发生期,在幼虫网幕期人工摘除网幕,幼虫分散后喷药防治;杨扇舟蛾防治,可设置黑光灯诱捕成虫,幼虫期喷洒苏云金芽匏杆菌等生物药剂。第八章档案管理(一)资料收集收集整理病虫害监测记录、预警信息、防治方案、物资采购清单、施药记录、效果评估报告等资料,还包括培训记录、会议纪要等与病虫害防治相关的文件。(二)档案整理与保存按年度、月份分类归档,建立电子档案库与纸质档案库。电子档案定期备份,防止数据丢失;纸质档案存放于防潮、防火、防虫的档案室,保存期限不少于5年,以便日后

32、查阅、分析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防治经验总结。(三)农药管理制度模板第一章农药产品进货查验制度新型集体林场采购农药产品时,应严格遵守如下规定:1、查验供货方是否有营业执照,并索要保存复印件。2、要求供货方提供拟购进农药产品的“农药登记证(或农药临时登记证)”“农药生产许可证(向中国出口的农药除外)”“产品质量标准”的复印件;供货方为农药批发商时还应要求其提供相应资质的农药经营许可证复印件。所有复印件应与原件一致,并加盖公司公章。3、认真查验所购进农药产品包装是否合格、产品标签是否和农业农村部备案的标签一致(可上中国农药信息网查询)、是否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4、不得购进假劣、无标签、无“三证”、国家

33、禁用农药等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农药产品。5、如怀疑产品质量、标签等有问题而又难以确定时,可向当地农药监管部门及时反映情况。6、不得向无农药生产许可证的生产厂家或无农药经营许可证的经营者购进农药,经营者要对购进的农药产品负责。7、对购进的农药产品查验结果要做详细记载。8、首选安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环境友好型农药,特别是生物制剂,同时应防止长期连续使用相同类别的农药,避免产生抗药性。坚决禁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农药品种。第二章农药仓储管理制度1、农药仓储场所应当与其他商品、生活区域、水源有效隔离。2、农药库房要专人管理,严禁无关人员随意入内,仓库保管人员要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3、仓库保管人员要有高度

34、的责任心,对存储的农药产品要经常清点,检查,对农药包装破损的要及时上报和处理,避免农药产品失效、变质或造成其他损失。4、农药仓储库房的消防、防盗和通风设施应保持良好,严防火灾、失盗和中毒事故发生。仓库保管人员进入长期不开门通风的库房,要做到先开门窗通风再进库。5、农药产品要分类、分区域放置,易于辨识,方便出入库。过期和失效农药要单独存放,并有明确标识。6、搬运、堆放农药要轻拿轻放,严禁倒置。搬运农药时要戴口罩、手套,穿长衣裤,避免农药直接接触皮肤。如有污染,及时清洗,发现中毒症状及时离场就医。在接触农药的工作过程中不得饮食,不得用手擦嘴、脸和眼睛,不得抽烟。7、做好农药出入库登记记录,保证账物

35、相符。第三章农药使用指导制度(一)正确配制1、准确称量。根据农药标签上推荐的用药量,首次使用的农药品种可选择推荐的较低剂量,采用量筒等称量工具准确称量,切忌随意加大或减少用药量。2、科学配制。在药剂配制中,根据使用方法采用水稀释等方法对药剂进行“二次法”稀释。水稀释:用少量水将农药稀释成“母液”,再将“母液”稀释至所需要的浓度;配制现混现配的农药,要按照标签上的规定或在技术人员指导下操作。3、合理混配。混用农药,首先要认真阅读农药标签中的注意事项,清楚产品的禁忌事项;其次要遵循农药混用原贝L一是不应影响有效成分的化学稳定性;二是不能破坏药剂的物理性状;三是注意混配药剂的使用范围。遇碱性物质分解

36、失效的农药,不能与碱性农药或碱性物质混用;四是农药混配价格要合理。4、安全提示。配制农药应远离住宅区和水源地;药剂要随配随用;开装后余下的农药应封闭在原包装中安全贮存;不能用瓶盖量取农药或用装饮用水用具配药;不能用手或胳臂伸入药液、粉剂或颗粒剂中搅拌。(二)科学施用1、选择适宜的施药器械。适宜的施药器械,是保证施药效果的基础,不仅要选择施药器械的质量,防止出现跑、冒、滴、漏等现象发生,更重要的是要根据所防治的病虫以及所用药剂的特点进行选择。2、确定防治适期。根据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和药剂特性,选择最适时期施药和具体施用次数,不同的病虫害有不同的防治适期,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也可参考林保部门的预测

37、预报来确定。3、科学施药。根据病虫害发生部位、发生规律以及农药剂型,科学选择施药方法。危害叶片为主的病虫,以喷雾为主,危害林木枝干的钻蛀性害虫,以喷施或打孔注射为主。在防治病害时,要将叶片背面喷施均匀。4、建立用药记录台账。如实记录使用农药的时间、地点、防治对象以及农药名称(通用名称)、用量、生产企业等,记录应当保存5年以上。(三)安全防范1、人员要求。施药人员应身体健康,年老体弱人员、儿童及孕期、哺乳期妇女均不能施药,施药人员应具备一定的植保知识。2、安全防护。施药人员要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防护服等,防止引起施药人员中毒。施药期间严禁进食、饮水、吸烟。施药后要及时更换衣服,清洗

38、身体。3、天气要求。雨前、3级以上大风、高温天气条件下不施药。施药时要站在上风口,不要逆风施药。4、周围安全。施药时要注意周边敏感林草、作物和敏感有益生物,防止产生药害。施药区域做好警示标记,防止发生人、畜中毒事故。第四章农药事故应急处置制度1、农药施药人员若农药溅入眼睛内或皮肤上,及时用大量清水冲洗。2、发生施药人员中毒后,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中毒症状,应立即停止作业,脱掉受污染衣服,携农药标签到医院就诊或拨打120急救电话。3、如发生树木、花草的药害,应立即联系供货方或当地林业技术部门寻求帮助,尽量采取补救措施减少损失;必要时可寻求相关部门组织进行药害鉴定。4、如发生因农药残留超标

39、引起的林药、林花等林下经济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农药经营者、使用者应积极配合相关主管部门的调查,并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5、如发生人畜中毒或环境污染事件,农药经营者或使用者应当积极协助配合相关部门调查。第五章农药废弃物回收与处置制度农药包装废弃物妥善保管,不能随意倾倒丢弃。严禁倒入沟渠、池塘及水库中。要主动将农药包装废弃物交回农药销售点或固定回收点,严禁丢弃或作他用。1、农药使用者负责农药废弃物的临时回收与临时储存。2、农药使用者应当建立农药废弃物的回收档案,记录废弃物的类型、数量、回收日期、去向等信息。3、农药废弃物的储存地,应当满足危险物储存标准及其规范的要求,应当具备防扬散、防渗漏、防流失等措

40、施。4、废弃物堆放地,应在醒目位置设置有害垃圾标识和有毒物质标识,不得露天堆放。5、不得将危险特性不相容的废弃物混合储存,应远离水源和热源。6、农药废弃物的运输工具应当满足防雨、防渗漏、防遗撒的要求。7、农药废弃物的处置应交由有资质的机构处理。第六章人员培训制度1、培训目的:熟悉掌握各种农药的类别,分别掌握采购流程、仓储流程、运输流程,掌握农药使用范围、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规范操作方法和操作流程,严格按使用方法操作,杜绝因错误操作而发生危险情况。2、培训人员:新型集体林场的管理、采购、仓储、技术、相关生产类人员,新聘用人员等。3、培训时间:新聘用人员入职以后即进行培训,其他人员每季度培训一次,

41、新制度施行后及时进行培训。4、培训内容:学习农药管理条例农药限制使用管理规定林用药剂安全使用准则北京市科学安全使用农药指导意见,以及其他相关农药制度。5、培训方法:邀请专家、专业人士或新型集体林场专业技术人员等对员工进行专场讲座,并对员工的一些问题进行答疑、解惑。6、培训要求:培训期间禁止请假,培训要做好记录,每次培训结束后要进行考核,不合格者要再次培训与考核,直至合格。确保每次培训落到实处,不流于形式。农药入库记录表农药使用记录表农药包装废弃物处理记录表填表说明一、北京市园林绿化系统农药使用记录(式样)使用单位名称:填写农药的具体使用单位名称,如*集体林场。管理区域:根据经营管护特点填写。管

42、理面积:一般填写*亩。农药负责人姓名:填写使用单位负责农药管理的责任人。记录起止日期:填写记录的起止日期。二、农药入库记录表农药名称、生产厂家名称、毒性、生产日期、农药登记证号:按照农药瓶(袋)上的标签填写。农药名称包括含量、有效成分、剂型三部分组成,须填写全。建议可以由农药销售企业协助填写信息。农药来源:如为农药使用单位采购的,填写采购;如为其他部门(如区园林绿化局等)调拨的,填写调拨。农药销售企业名称或调拨单位名称:根据实际来源填写,名称要准确,便于农药溯源。包装规格:按照包装物类型(农药多为瓶装或袋装)和标签标注的含量填写,如500毫升/瓶、100毫升/瓶、50毫升/瓶、100克/袋、5

43、0克/袋、5克/袋等。入库数量:填写入库农药的瓶数或袋数,若采购整箱入库,要填写到具体瓶数或袋数。入库时间:填写农药入库的具体日期,如2024年6月1日。农药总量:通过包装规格乘以入库数量核算出农药用量。如规格为500毫升/瓶、入库20瓶,则入库的农药总量为500毫升/瓶X20瓶二100Oo毫升。农药标签标注的净含量单位通常为克、千克、毫升、升。核算中,按照100O克=L千克、100o毫升七1千克、1升P1千克,将单位统一换算为千克。因此,以上范例中100Oo毫升可填写10千克。记录人:由农药使用单位有关负责同志署名。三、农药使用记录表使用日期:填写防治的具体日期,如2024年6月5日。农药名

44、称:包括含量、有效成分、剂型三部分组成,须填写全,同农药入库登记表一致。作业地块:根据农药使用单位养护区域划分填写。主要植物:根据实际情况填写,超过3种的,只描述3种主要植物,可填写如杨树、油松、侧柏等。防治对象:根据实际情况填写,超过3种防治对象的,只描述3种主要防治对象,格式同上。作业面积:根据实际情况填写。绿地、公园按照667平方米71亩将面积换算为亩。古树、大树按照规格将株数折算为面积。农药用量:此处农药用量是指未加水混配时的农药商品量,填写*千克。克、毫升、升换算为千克的方式同农药入库登记表说明。使用人签字:由农药使用人署名,一般为1人或2人。四、农药包装废弃物处理记录表农药名称:填

45、写要求同农药入库登记表。生产厂家名称:填写要求同农药入库登记表。包装规格:填写要求同农药入库登记表。废弃包装物数量:填写农药包装废弃物的数量,如10瓶或1000袋。回收单位名称:填写回收农药包装废物的单位名称,如农药销售企业等。回收渠道应当有相关合同约定或证明材料,建议在采购合同中规定由销售方进行回收处理。回收日期:填写防治的具体日期,如2024年6月10日。记录人签字:由农药使用单位有关负责同志署名。通州区园林绿化系统农药统计报表填表单位(部门):(盖章)审核人(填表单位或科室负责人签字):填表人(统计人签字):联系方式:填报时间:用量排名前5种农药的有效成分名称填报说明1 .化学农药和无公

46、害农药的分类依据北京市园林绿化系统农药分类指南。2 .商品量是指农药包装上的规格标识量。3 .“用量排名前5种农药的有效成分名称“按照用量从大到小依次排列;有效成分要参照北京市园林绿化系统农药分类指南使用农药规范名称。北京市园林绿化系统农药分类指南1级分类2级分类3级分类4级分类(有效成分名称)类型杀虫杀螭剂无机杀虫剂硫酸铜、石硫合剂、矿物油等无公害农药有机杀虫剂新烟碱类嘎虫胺、叱虫琳、嘎虫琳、咤虫月米、嘎虫嗪、烯咤虫胺、吠虫胺等化学农药氨基甲酸酯类芾虫威等化学农药拟除虫菊酯类氟氯氟菊酯、高效氟氯氟菊酯、氯匐菊酯、澳匐菊酯、甲匐菊酯、联苯菊酯等化学农药沙蚕毒素类杀虫单、杀螟丹等化学农药有机磷类乙酰甲胺磷、敌敌畏、马拉硫磷、辛硫磷等化学农药其他类氟咤虫胺月青、叱螃酮、三嗖锡、虫螭月青、乙螭嗖、螺虫乙酯、氯虫苯甲酰胺、哒螭灵等化学农药生物源杀虫剂抗生素类制剂阿维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简称甲维盐)、伊维菌素、多杀菌素、乙基多杀菌素等无公害农药昆虫生长调节剂类苯甲酰腺类(杀铃腺、灭幼腺、除虫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