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一年级上册教科版《植物的变化》课后作业.docx

上传人:极速器 文档编号:81229 上传时间:2025-07-1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一年级上册教科版《植物的变化》课后作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科学一年级上册教科版《植物的变化》课后作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科学一年级上册教科版《植物的变化》课后作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科学一年级上册教科版植物的变化课后作业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秋天到了,校园里的枫树叶子变成了红色,这是因为()A.叶子生病了B.季节变化使叶子里的色素发生变化C叶子被染成红色2 .小明在春天种下一颗绿豆种子,过了几天,他发现种子最先长出的是()A.茎B.叶C.根3下面哪种现象不属于植物的变化?()A.小狗在草地上跑来跑去B.小树长高了C.花朵开放了4 .我们观察植物变化时,不能采用的方法是()A.用眼睛看B.用嘴巴尝C.用尺子量5 .冬天,有些植物的叶子会落光,这是植物为了()A让自己更漂亮B.减少水分蒸发和营养消耗C.给土地增加肥料6 .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的“食物”主要来

2、自()A.土壤B,阳光、空气和水C,肥料7 .小红把两盆同样的植物,一盆放在阳光下,一盆放在黑暗的房间里,过一段时间会发现()A.两盆植物都长得很好B,放在阳光下的植物长得好C.放在黑暗房间里的植物长得好8 .下列植物中,会随着季节变化落叶的是()A.松树B,柳树C仙人掌9 .植物的花凋谢后,可能会长出()A.果实B.新的叶子C.根10 .观察植物的变化,我们可以()A.只观察一次B,每天观察并记录C.想起来就观察11 .春天,很多植物都开始发芽,这是因为()A.春天的温度、水分等条件适合植物生长B.植物喜欢春天C春天的风把种子吹醒了12 .下面哪种植物的变化过程是“种子一发芽一长叶一开花一结

3、果”?()A.土豆B.向日葵C.红薯13 .当植物缺水时,会出现()的现象A.叶子变得更绿B.叶子枯萎C.花朵开得更鲜艳14 .小明在观察植物变化时,画了一幅画记录,这属于()A.拍照记录B.文字记录C.图画记录15 .下列植物中,在冬天依然保持绿色的是()A,梧桐树B,柏树C,桃树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 .所有的植物都会经历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的过程。()2 .植物的变化只和温度有关,和其他因素没关系。()3 .观察植物变化时,我们可以随意采摘植物。()4 .把植物放在封闭的瓶子里,它也能正常生长。()5 .秋天,有些植物的叶子会变黄掉落,这是植物正常的变化。()6 .植物生长

4、不需要空气。()7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植物的颜色、形状、大小来了解它的变化。()8 .只要给植物浇水,它就能长得很好。()9 .不同的植物,生长变化的过程是完全一样的。()10 .记录植物变化的方法有很多种,如拍照、画图、写日记等。()三、连线题(每题5分,共10分)1 .将植物的生长阶段与对应的图片连线种子一颗圆圆的、小小的东西发芽长出嫩绿的小芽长叶茎上长出一片片叶子开花花朵绽放结果长出果实2 .把植物与它在不同季节的变化连线柳树春天发芽,夏天枝叶茂盛,秋天叶子变黄掉落,冬天光秃秃松树四季常绿荷花夏天开花,秋天凋谢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说一说你观察过的一种植物在不同季节的

5、变化。2 .植物生长需要哪些条件?请至少写出三个,并简单说明每个条件对植物生长的作用。五、实践拓展题(20分)选择一种你喜欢的植物,用拍照、画图或文字记录的方式,连续观察一周它的变化,并制作成一份观察报告。答案-S选择题1.B2.C3.A4.B5.B6.B7.B8.B9.A10.B11.A12.B13.B14.C15.B二、判断题1.2.3.4.5.6.7.8.9.10.三、连线题1 .种子一颗圆圆的、小小的东西;发芽长出嫩绿的小芽;长叶茎上长出一片片叶子;开花花朵绽放;结果长出果实2 .柳树春天发芽,夏天枝叶茂盛,秋天叶子变黄掉落,冬天光秃秃;松树四季常绿;荷花夏天开花,秋天凋谢四、简答题1 .示例:我观察过校园里的梧桐树。春天,梧桐树开始发芽,长出嫩绿的小叶子;夏天,叶子变得又大又绿,枝叶茂盛,为我们遮荫;秋天,叶子逐渐变黄,然后一片片飘落;冬天,树上叶子全部掉光,只剩下光秃秃的树枝。2 .植物生长需要阳光、空气、水、土壤等。阳光: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利用阳光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氧气和养分,为自身生长提供能量。空气:植物呼吸需要氧气,同时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空气是植物进行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水:水是植物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植物体内的各种生理活动,如运输养分、调节体温等。土壤:土壤为植物提供固定的场所,并且含有植物生长所需的各种矿物质等营养物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