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市第十二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2025.04(满分70分,时间70分钟)第一部分一、判断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在答题卡相应位置,正确的写正确涂黑,错误的写错误)1 .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答案】正确【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由所学知识可知,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故题文说法正确。2 .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o【答案】正确【解析】【详解】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方略。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
2、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故正确。3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宪法的核心内容,确认并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实现,是宪法的核心价值。()【答案】正确【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的认识和理解。根据所学知识,我们作为国家的主人,是通过行使公民权利和履行公民义务实现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宪法的核心内容,确认并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实现,是宪法的核心价值。所以,题文中的判断是正确的。4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答案】正确【解析】【详解】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公民基本权利的认识,根据所学,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
3、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所以题文中的观点是正确的。5 .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答案】正确【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人身自由。根据教材知识,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故观点正确。6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答案】错误【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
4、秘密受法律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依照法定程序检查通信外,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故题文说法错误。7 .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劳动就业和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这是公民赖以生存的基础。()【答案】正确【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劳动权。依据教材所学,劳动权是指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劳动就业和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这是公民赖以生存的基础。故题文说法正确。8 .公民认为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侵犯了自己的权益,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答案】正确【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诉讼的认识。根据所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规定,公民、法人
5、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时,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这是公民依法行使权利、监督行政机关的重要途径,体现了法律对公民权益的保障和对行政权力的制约;故题干正确。9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答案】错误【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依据教材知识,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故错误。10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保证。【答案】正确【解析】【详解】我们始终要坚持把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作为各民族最高利益。从政治生活角
6、度看,这是因为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我国公民必须履行政治性义务,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本题说法正确。二、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1 .2025年是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A.辛亥革命B.中国人民抗日战争C.解放战争D.抗美援朝战争【答案】B【解析】【详解】时政题,解析略。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规定了我国的()A.国家性质B.根本政治制度C.经济制度D
7、基本政治制度【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国家性质的正确认识。A:依据教材内容,我国宪法第一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A符合题意;BCD:与题意不符,排除;故本题选A。13 .习近平总书记在谱写新时代中国宪法实践新篇章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40周年中指出,要完善宪法监督制度,推进宪法监督的规范化、程序化建设,提高合宪性审查、备案审查能力和质量,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落实宪法解释程序机制,积极回应社会各方面对涉宪问题的关切。在我国,行使监督宪法实施职权的是()A.地方各级人大B.全国人大及其常委
8、会C.国家监察委员会D.国务院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加强宪法监督。A:依据教材知识,地方各级人大在本行政区域内负有保证宪法和法律实施的职责,地方各级人大没有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故A说法错误;B:依据教材知识,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解释宪法和法律,故B说法正确;C:国家监察委员会没有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故C说法错误;D:国务院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没有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故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14 .对下列事件的解读正确的是()序号事件解读小欢上课认真听讲,认真完成作业,积极主动学习履行受教育的义务某大学生入伍后,自愿申请前往艰
9、苦地区部队服役依法服兵役国家给八十多岁的王奶奶每个月发放补贴公民享有财产权某公司每月底为单位员工发放本月工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A.B.C.D.【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公民权利和义务。:小欢上课认真听课,认真完成作业,积极主动学习,是认真履行受教育义务的表现,故说法正确;:某大学生入伍后,自愿申请前往艰苦地区部队服役,依法履行服兵役义务,故说法正确;:国家给八十多岁的王奶奶每个月发放补贴,表明公民享有物质帮助权,故说法错误;:某公司每个人月底给单位员工发放本月工资,表明公民享有劳动权,故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15我们的纠纷解决了,感谢你们的用心疏导。”“不客气,这是居委会工作者应该做的,
10、不要因为一些小纠纷影响了好心情,多换位思考、相互体谅。”以上对话内容体现的维权方式是()A.和解B.调解C.仲裁D.诉讼【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依法维权。B:题干中的对话,体现了居委会帮助居民调解纠纷,体现的是调解的维权方式,故B说法正确;ACD:题干没有体现和解、仲裁和诉讼,故AC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16 .对漫画如此挑选理解正确是()A.公民的某些权利也是义务C.先履行义务,后享受权利D.不能只享受权利不履行义务B.行使权利不能超越本身界限【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权利与义务的关系。D:漫画说明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不能只享受权利不履行义务,
11、D正确;AB:漫画未体现公民的某些权利也是义务,行使权利不能超越本身界限,AB不符合题意;C: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C错误;故本题选D。17 .初一学生小张将一张照片发到班级群,图片内容影射同学小黄曾盗图发朋友圈,并在群内发表侵犯小黄名誉权的言论。经审理,法院判处小张在朋友圈赔礼道歉,其家长作为监护人赔偿对方各项经济损失5000元。这一案件启示我们()未成年人实施违法行为,只承担民事责任依法履行公民义务,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约束力是有限度的实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会受到法律制裁A.B.C.D.【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依法履行义务。:法院判处小张在朋友圈赔礼道
12、歉,其家长作为监护人赔偿对方各项经济损失5000元,启示我们要依法履行公民义务,法律禁止的坚决不做;实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会受到法律制裁,故说法正确;:未成年人实施违法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故说法错误;:说法正确但与题干主旨不符,故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18 .“闪烁的霓虹灯让夜晚色彩斑斓,但那些光线照到我家里,严重影响家人休息。”小雨抱怨,很多同学也有同感,“这样的问题我们该向哪儿反映呢?”小聂同学说出了他的困惑。“我们可以向人大代表建议,要求完善法律,加强光污染治理,规范夜晚使用灯光的地点、时间、亮度。”小兴的话赢得了大家的赞同,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以保障人民直接管理国家
13、事务B.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C.人大代表提出议案和质询案D.人大代表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人大代表与人民的关系。D:材料中,有问题向人大代表反映,这说明了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大代表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故D说法正确;A:在我国,人民间接参与国家的管理,故A说法错误;B:题干没有涉及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故B不符合题意;C:题干没有体现人大代表提出议案和质询案,故C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19 .第八届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全国总决赛于2023年10月26日正式启动。各优秀选手结合身边生动、鲜活的案例,讲述宪法与法治的故事。此活动旨在
14、让学生()规范宪法条款,完善宪法内容理解认同宪法,自觉践行宪法增强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坚持依宪治国,加强宪法监督A.B.C.D.【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增强宪法意识相关知识。:规范宪法条款,完善宪法内容是国家的做法,故不符合题意;:分析题文,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旨在让学生理解认同宪法,自觉践行宪法,增强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故符合题意;:坚持依宪治国,加强宪法监督是国家的职责,故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20 .近年来,北京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市、区、乡镇三级万余名人大代表深入基层问计于民,先后就接诉即办、城市更新、节水条例立法等多项议题开展了“万名代表下基层”活动,一条条来
15、自人民群众的“鲜活”意见建议通过人大代表得以反馈,决策、执行和监督落实各个环节都能听到来自人民的声音。由此可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人大代表都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保障了每个公民的政治权利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在实践中不断巩固和发展,展示出生机活力国家机关合理分工又相互协调,保证国家统一高效组织推进各项事业A.B.C.D.【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材料中人大常委会积极作为,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性质,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在实践中不断巩固和发展,展示出生机活力,正确;:县以下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县及县以上人大
16、代表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错误;:材料未涉及国家机关合理分工又相互协调,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B。第二部分本部分共4题,共40分。21 .2023年12月4日是第十个国家宪法日,某校制作宪法宣传展板。展板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节选)解读第三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示例: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或宪法设置国家机构。第三十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第三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第四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
17、的权利和义务。(I)运用所学,按照示例完成对第三十五条、三十六条、四十二条宪法内容的解读。(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展板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第一条为了健全国务院的组织和工作制度,保障和规范国务院行使职权,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第一条为了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凝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根据宪法,制定本法。(2)根据国务院组织法和爱国主义教育法的第一条规定,找出它们的共性,并说明具有这一共性的理由。展板三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18、进一步明确了我国的宪法宣誓制度,以下为部分新增内容:“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3)运用所学,说明为什么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要公开进行宪法宣誓?【答案】(1)确认并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实现是宪法的核心价值;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2)共性是依据宪法制定。宪法是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3)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规范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宪法宣誓旨在增强国家工作人员的宪法意识,加强宪法监督;旨
19、在坚持宪法至上,维护宪法权威,推动宪法实施。【解析】【分析】考点考查:宪法的地位、增强宪法意识、宪法的基本原则。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核心素养:法治观念。【小问1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国家,需要运用宪法的基本原则有关知识,从体现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一确认并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实现是宪法的核心价值;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小问2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
20、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国家,需要运用宪法的地位的有关知识,从体现类和原因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根据宪法,制定本法一共性联系根据宪法制定,理由联系宪法的地位。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小问3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国家,需要运用宪法的地位、增强宪法意识的有关知识,从原因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一宪法的地位、增强宪法意识。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2.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移动终端的迅猛
21、发展,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可以在网上发表自己的言论。有人为政府建言献策,有人为弱者伸张正义,但也有人为博流量编造谣言,还有“键盘侠”喜欢对别人妾加臆测,肆意批判,甚至发展为网络暴力。结合所学,以“用好我们的麦克风”为主题写一篇演讲稿。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不少于80字。【答案】用好我们的麦克风,做文明网络公民亲爱的同学们: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是信息的传播者。我们享有言论自由,但更需承担责任。第一,发布信息要真实,不编造谣言;第二,理性表达观点,不随意批判他人;第三,传播正能量,为弱势群体发声。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民法典明确规定不得侵害他人名誉权。让我们用“麦克风”传递温暖,抵制网络暴力
22、共同建设清朗网络空间!谢谢大家!【解析】【分析】考点考查:理性参与网络生活、依法行使权利、传播网络正能量能力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解答问题的能力。核心素养:道德修养、法治观念、责任意识。【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运用理性参与网络生活、依法行使权利、传播网络正能量的有关知识,从分析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可以在网上发表自己的言论一理性参与网络生活。关键词:也有人为博流量编造谣言一发布信息要真实,不编造谣言。关键词:还有“键盘侠”喜欢对别人妾加臆测,肆意批判一理性
23、表达观点,不随意批判他人。关键词:甚至发展为网络暴力一用麦克风传递温暖,抵制网络暴力。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3.某校学生就无障得出行环境建设开展项目式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无障有爱】第一组同学展示了我国当前无障碍设施的资料。统计显示,我国有8500多万残疾人,截至2022年底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超过2.8亿,有关人群对无障碍环境具有相当大的需求。我国无障环境建设仍然存在度盖不够全面,建设不够系统、重建设轻监管、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存在无障碍需求的社会成员并不限于特定群体,意外受伤者可能存在暂时性的无障碍需求,身体功能衰退的老人可能存在长期性的无障碍需求,提重物者、推婴儿车的成年
24、人也可能存在情境性的无障碍需求。(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完善无障碍出行环境建设的意义。第二组同学整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的立法过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就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发展、加强残疾人权益保障、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作出一系列决策部。全国人大代表通过调研、召开座谈会等各种途径和方式,提出无障碍环境建设立法的相关建议和议案。2023年6月2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自2023年9月1日起施行。(2)结合所学,谈谈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降碍环境建设法立法过程蕴含的道理。【让爱无碍】助力无障碍环境建设,让我们的城
25、市更有温度,(3)请你为架起无“碍”桥梁提出合理建议。【答案】(1)完善无障碍出行环境建设,有利于尊重和保障人权;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2)在党中央领导下,立法工作广泛征求民意,充分体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体现出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立法权和人大代表依法行使提案权。(3)行政机关要严格执法,依法保护特殊群体的合法权益,增强人们尊重特殊群体的意识,尊重特殊群体的合法权益。【解析】【分析】考点考查:尊重和保障人权、人民代表大会
26、制度的优越性、人民代表大会和人大职权能力考查:运用知识分析问题核心素养:政治认同【小问1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国家,需要运用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有关知识,从分析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我国有8500多万残疾人,截至2022年底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超过2.8亿。无障碍环境建设仍然存在问题一有利于尊重和保障人权;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小问2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国家,需要运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和人大职权的有关知识,从
27、分析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就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发展一坚持党的领导;关键词:全国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广泛听取了公众的意见一坚持人民当家作主,人大代表行使提案权。关键词: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一人大行使立法权。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为架起无“碍”桥梁提出合理建议,为开放试题,言之有理即可。24.聚焦两会材料一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期间,广大政协委员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大精神,深入
28、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提交提案,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献计出力。来自30余个界别的2000多名政协委员深入基层走访群众,广泛凝聚共识,围绕加快发展低空经济、加快推进习近平文化思想进课堂、完善生育支持政策、推动京津冀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等方面,提出提责4500余件,其中许多意见、建议被承办部门采纳,并体现到党和国家相关政策、发展规划中。(1)谈谈政协委员积极建言献策说明了什么。材料二关于“在商品包装上印制垃圾分类标识”的提案被带到了全国政协会议上,提案中建议解决商品包装上印制垃圾分类标识的前提,是要统一全国的垃圾分类标准,此提案是四名中学
29、生调研后形成的“模拟提案”转化而来,四名中学生从查找资料到设计问卷,走上街头采访调研,从繁杂的数据中找到关键信息到更加精准地识别问题,总计调查了219件各类型商品,调研人群涵盖各个年龄段,收集了覆盖12个省级行政单位共626个样本数据,最终完成了这份模拟提案。(2)说明中学生参与“模拟提案”活动的意义。【答案】(1)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有利于反映民意,集中民智,促进科学民主决策;有利于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和谐;有利
30、于凝聚人心,反对分裂,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2)关注社会发展、增强社会责任感;在实践中学习、提升综合能力,学以致用;增强权利意识,积极行使民主权利;有利于增强环保意识,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坚定制度自信,助力个人成长。【解析】【分析】考点考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参与民主生活。能力考查:运用知识分析问题。核心素养:政治认同、健全人格、责任意识。【小问1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国家,需要运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有关知识,从分析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
31、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来自30余个界别的2000多名政协委员深入基层走访群众,广泛凝聚共识,提出提责4500余件,其中许多意见、建议被承办部门采纳,并体现到党和国家相关政策、发展规划中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小问2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运用参与民主生活的有关知识,从意义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四名中学生从查找资料到设计问卷、走上街头采访调研,总计调查了219件各类型商品,调研人群涵盖各个年龄段等最终完成了这份模拟提案一关注社会发展;在实践中学习、提升综合能力,学以致用;增强权利意识。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