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山东省济南市东南片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极速器 文档编号:81675 上传时间:2025-07-1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10.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解析:山东省济南市东南片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精品解析:山东省济南市东南片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精品解析:山东省济南市东南片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精品解析:山东省济南市东南片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精品解析:山东省济南市东南片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山东省济南市东南片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本试题共8页,分选择题部分和非选择题部分,选择题部分满分50分,非选择题部分满分50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写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并同时将考点、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写在试题的规定位置。答题时,选择题部分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非选择题部分,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题号所提示的答题区域作答。直接在试题上作答无效。选择题部分共50分选择题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2、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第19届亚洲运动会在举办。本届亚运会秉持“绿色、智能、节俭、文明”办赛理念,中国体育代表团获得一枚金牌、383枚奖牌()A.杭州201B.广州199C.北京183D.济南214【答案】A【解析】【详解】时政题,解析略。2 .2023年10月26日11时14分,搭载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七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发射取得圆满成功。19时34分,汤洪波、唐胜杰、江新林3名航天员入驻“天宫”。()A神舟十五号B.神舟十六号C.神舟十七号D.神舟十八号【答案】C【解析】【详解】时事题,解析略。3

3、爱因斯坦说过:“个人之所以成为个人,以及他的生存之所以有意义,与其说是靠他个人的力量,不如说是由于他是伟大人类社会的一个成员。”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个人要成长发展,必须处处依赖集体B.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密不可分C.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个人努力的结果D.人是自然界的部分,其生存离不开自然界【答案】B【解析】【详解】题干中爱因斯坦的这句话说明了社会的存在对于个人发展的意义,B的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应入选。A的说法错误,个人要成长和发展,离不开集体的帮助,但也不是处处都要依赖集体;C的说法正确,但材料没有说明个人的努力对社会的影响;D的说法正确,但说明的是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不符合题意

4、这三项应排除,故该题选B。4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一群平均年龄77岁的爷爷奶奶借助短视频、直播等网络方式传播知识与文化,将毕生所学毫无保留授以他人,被授予“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白发人创造的能量,汇聚成一股股暖流。他们()老当益壮,争做网红与时俱进,终身学习帮助他人,奉献社会关心社会,实现价值A.B.C.D.【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服务社会。:一群平均年龄77岁的爷爷奶奶借助短视频、直播等网络方式传播知识与文化,将毕生所学毫无保留授以他人,他们与时俱进,终身学习,关心社会,实现自身价值,帮助他人,奉献社会,说法正确;:“感动中国人物”的行为并不是在争做网红,错误;故

5、本题选B。5 .以下三组镜头共同反映的主题是()镜头在亚运会“小青荷”刘欣妤看来,这次志愿者经历难能可贵,是学以致用的一次有益实践。镜头小文在济南政府网站发布的济南市南部山区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条例(征求意见稿)提出自己的建议。镜头小丽参加了济南市历城区图书馆2023年度社会实践活动。A.放弃学习,投身实践B.遵守规则,保护生态C.行己有耻,青春有格D.亲近社会,服务社会【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亲社会行为、服务社会。D:分析材料可知,三组镜头属于亲近社会,服务社会的表现,表明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故D符合题意;A:不能放弃学习,故A错误;BC:说法正确,但与题干主旨不符

6、合,故BC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6. 2023年6月5日是第50个世界环境日,八年级(4)班组织开展“我为世界添点绿”活动,使用“蚂蚁森林”合种同学林;每天坚持锻炼,低碳生活,并发动家长加入活动。这一活动()根本上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有利于养成亲社会行为能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A.B.C.D.【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亲社会行为。:题文中同学们开展植树活动,践行低碳生活等行动,有利于保护环境,但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故说法错误;:开展植树活动,践行低碳生活,是关心社会发展的亲社会行为。参与这些活动,既是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的过程。只

7、有主动关心社会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故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7. 针对漫画另类APP中的问题,青少年应该()增强防范意识,严惩此类违法行为明辨是非善恶,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提升媒介素养,抵制不良网络信息学会信息节食,杜绝使用网络资源A.B.C.D.【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合理使用网络。:题文内容说明在网络时代,人人能够参与信息发布,信息变得丰富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因此针对漫画另类APP中的问题,青少年应该明辨是非善恶,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提升媒介素养,抵制不良网络信息,正确;:严惩此类违法行为,不是对青少年的要求,错误;:杜绝,说法绝对化,错误;故本题选C。

8、8. 2022年12月31日,由中央网信办主办的2022中国正能量“五个一百”网络精品征集评选展播活动正式启动。此次评选活动,征集遴选展播百篇网络正能量文字、百幅网络正能量图片、百部网络正能量音视频、百个网络正能量专题专栏、百项网络正能量主题活动。此活动的举办()有利于滋养网络空间,净化网络生态是推动人们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确保每个人都把向美向善成为脚下的自觉让网络空间充满正能量,唱响时代主旋律A.B.C.D.【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传播网络正能量。:中央网信办主办2022中国正能量“五个一百”网络精品征集评选展播活动,有利于滋养网络空间,净化网络生态。是推动人们践行核心价值观的

9、有效途径,让网络空间充满正能量,唱响时代主旋律,说法正确;确保”说法太绝对,错误;故本题选D。9 .公交站名称设置不合理、住房补贴问题等很多民生问题都可以通过济南市政府网站这一平台反映到有关部门,能够做到件件有回应、事事有回音。这种理政方式可以()/我向市长说句话12345市9*政务监督热战国务院我来说丰富民主形式,便于参加政治生活拓宽民主渠道,保障公民表达权解决民生问题,网络成为唯一途径集民意聚民智,满足老百姓一切诉求A.B.C.D.【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网络的积极影响。:民生问题可以通过济南市政府网站这一平台反映到有关部门,体现出网络丰富民主形式,便于参加政治生活,有利于拓宽民

10、主渠道,保障公民表达权,说法正确;:“唯一”说法太绝对,错误;:“一切”说法太绝对,错误;故本题选A。2023年10月16日,四川崇州发生一起未拴绳恶犬咬伤女童事件。崇州市迅速组织公安、卫健、街道等多部门成立联合调查工作组。17日,已初步查明违法事实,警方对犬主人唐某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为了进一步规范养犬行为,全国各地加大巡查和执法力度,对遛狗不牵绳的行为给予处罚。完成下面小题。10 .对该事件认识正确的是()法不可违,遵章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障公民要依法从事社会活动,促进社会和谐为有效避免恶犬伤人事件,小区内禁止养狗要对威胁他人安全、破坏公共环境的行为说“不”A.B.C.D.11 .中华人民

11、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第三十条明确规定,携带犬只出户的,应当按照规定佩戴犬牌并采取系犬绳等措施,防止犬只伤人、疫病传播。文明养犬、依法养犬,需要()社区居民加大执法力度采用严厉措施,杜绝一切违法行为加强自律,自觉遵守法律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措施A.B.C.D.【答案】10.B11.D【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法不可违的相关知识。:题文中规范养犬的一系列措施,有利于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但这些措施都是为避免恶犬伤人,而不是禁止养狗。故说法错误;:从题文中可以看出,如果因为不按规定养犬而导致他人受伤,犬主人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启示养犬人应遵章守法,依法养犬,依法从事社会活动。故符合题意;每个

12、人都可以同破坏公共秩序的行为做斗争,故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11题详解】本题考查自觉遵守规则、法不可违的相关知识。:要规范养犬行为,需要有关部门加大执法力度,社区居民没有执法权。故说法错误;:要规范养犬行为,需要有关部门采取措施,但任何措施都不可能杜绝一切违法行为。故说法错误;:依据教材知识,遵守社会规则,需要自律和他律:自觉遵守法律,属于自律;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属于他律。故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12 .2023年10月19日,杭州第4届亚洲残疾人运动会火炬传递启动仪式举行。残疾人运动员谭玉娇与浙江省道德模范雷鸣的交接棒中,出现温情一幕,雷鸣两次跪地配合谭玉娇完成火炬接力,网友们纷纷

13、为其点赞。雷鸣的这一行为说明()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尊重尊重他人要考虑他人的感受,学会换位思考A.B.C.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尊重他人。:题干中,雷鸣两次跪地配合谭玉娇完成火炬接力,雷鸣的这一行为说明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尊重,尊重他人要考虑他人的感受,学会换位思考,故符合题意;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故错误;故本题选C。13 .西班牙一家“蓝色格瑞夫”的餐馆,如果你有礼貌用到了“请”字,则咖啡收费3欧元(约合22.3元人民币);如果你表现粗鲁,就要多收2欧元(

14、14.9元人民币);如果对店员礼貌,点单时用了“请”,还说了“早上好”,一杯咖啡只会收1.3欧元(9.7元人民币)。餐馆之所以重视文明礼仪,是因为()有礼之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文明有礼才能赢得尊重和认可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A.B.C.D.【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文明有礼。:餐馆之所以重视文明礼仪,是因为文明有礼的重要性,文明有礼才能赢得尊重和认可,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体现国家形象,说法正确;:是做法,不是原因,错误;故本题选C。14 .2023年7月,济南市莱芜区凤城街道中心小学开展了“诚信是金”主题宣传和“诚信之星”选拔活动,要求同学们诚信为人、诚信做事、诚

15、信求知、诚信交往。下列同学的行为,不符合“诚信之星”要求的是()A.小泉:帮助逃课朋友保密,绝不向老师汇报B.小楠:发现试卷多给10分,找老师修改C.小艺:在成长档案中如实填写自我评定D.小海:按照约定积极参加社区公益活动【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做诚信的人。BCD:依据教材知识,做诚信的人要树立诚信意识,珍惜诚信记录。小楠发现试卷多给10分找老师修改;小艺在成长档案中如实填写自我评定;小海按照约定积极参加社区公益活动,都是诚信的做法,BCD说法正确;A:小泉帮助逃课朋友保密,绝不向老师汇报,不是诚实的表现,A错误;本题为逆向选择题,故本题选A。1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与人交往在

16、于言而有信,国与国相处讲究诚信为本”。下列名言警句体现这一观点的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背信则名不达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A.B.C.D.【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诚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指自己不愿意的,不要施加给别人,与题意不符;:句子阐明信誉的作用,要求人们坚守信用,不要做毁信的人,符合题意;:句子体现文明有礼的重要性,与题意不符;:寓意人不讲信用是不行的,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16 .今年9月20日是全国第21个“公民道德宣传日”,同学们围绕“弘扬美德善行”展开热烈讨论。下列四位同学的观点,正确的是()做老实人,诚信面前无吃私不说脏话,待人要文明有礼尊重他人

17、无论亲朋或路人B.I关爱他人,从点滴小C.D.【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文明有礼、诚实守信、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结合所学知识,四位同学的观点,正确的有不说脏话,待人要文明有礼;关爱他人,从点滴小事做起;尊重他人,无论亲朋或路人;符合“弘扬美德善行,故符合题意;:诚信不等于没有隐私,故错误;故本题选B。17 .无规矩不成方圆,有敬畏才知行止。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对下列行为的性质,判断正确的是()朱某在学校操场拾到他人丢失的手表,拒绝归还一一行政违法行为中学生小斌等人多次抢劫财物,被判处有期徒刑一一刑事违法行为球迷强行冲进球场扰乱比赛秩序,处1

18、00元罚款一一民事违法行为高某酒后拨打119谎报发生火灾,被公安机关拘留一一行政违法行为A.B.C.D.【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违法行为的类别。:朱某在学校操场拾到他人丢失的手表,拒绝归还,侵犯了他人的财产权,应承担民事责任,属于民事违法行为,错误;中学生小斌等人多次抢劫财物,被判处有期徒刑,受到了刑罚处罚,属于刑事违法行为,正确;:球迷强行冲进球场扰乱比赛秩序,处100元罚款,受到了行政处罚,属于行政违法行为,错误;:高某酒后拨打119谎报发生火灾,被公安机关拘留,受到了行政处罚,属于行政违法行为,正确;故本题选D。18 .下列对判决书内容解读正确的是()判决书(摘选)本院认为,被

19、告人张某无视国家法律,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结伙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其行为已构成盗窃罪。依照规定,判决如下:被告人张某犯盗窃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一千元。A.判决的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B.属于一般违法,应受到刑罚处罚C.被告人张某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D.有期徒刑、罚金均为主刑【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犯罪行为。C:题干中,被告人张某犯盗窃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一千元,说明被告人张某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故C正确;A:判决的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故A错误;B:属于犯罪行为,应受到刑罚处罚,故B错误;D:有期徒刑属于主刑;罚金属于附加刑,故D错误;

20、故本题选C。19 .小宇的爸爸因工伤住院治疗,但老板却拒绝支付医疗费用。小宇想为爸爸讨回公道,但家庭经济困难。对此,小宇应该()通过诉讼途径来维权找老板硬拼,伺机报复寻求法律援助中心帮助忍气吞声,息事宁人A.B.C.D.【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依法求助.:题干中小宇想为爸爸讨回公道,但家庭经济困难,对此,小宇应该通过诉讼途径来维权,寻求法律援助中心帮助,故符合题意;:都是缺乏维权意识的表现,故错误;故本题选B。20 .我们未成年人,体力不具优势,心智尚未成熟,自己也极易受到伤害。在面对违法犯罪时,下列做法可取的是()A.保全自己,见义巧为B.奋不顾身,勇斗歹徒C.事不关己,视而不见D

21、以牙还牙,以暴制暴【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同违法犯罪作斗争。A:依据教材知识可知,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不仅要勇于斗争,而且要善于斗争,要机智巧妙与违法犯罪作斗争,因此,“保全自己,见义巧为”的做法可取,故A正确;BCD:均不是正确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做法,故BCD错误;故本题选A。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注意事项:请考生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直接在答题卡上规定的位置作答。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21 .【共享网络文明建设诚信社会】2023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在福建厦门举行。进入E时代,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持续提升,为提升青少年网络素养。某校八年级(1)班开展“新时代网民”探究性

22、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第一学习小组:手机成为青少年第一位的上网工具。同学们用四格漫画展现“机不离手的一天”。(1)结合四格漫画,说明网络对我们的影响。第二学习小组:加强网络诚信建设,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同学们查阅中国网络诚信发展报告2023显示:网民对2022年网络诚信建设状况满意率达84.24%,73%的网民认为2022年网络诚信状况比上年有所提升,我国网络诚信领域向上向善形势更加巩固。诚信建设,人人都是参与者、接力者。(2)做一名诚信建设的参与者、接力者,中学生可以做些什么?第三学习小组:2023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上,发布了新时代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3)为了更好的帮助同学们践行公约

23、内容,请你拟定一次网络文明主题教育活动。(不要出现个人相关【答案】(1)网络积极影响:网络丰富日常生活。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网络推动社会进步。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消极影响:网络上有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2)树立诚信意识。运用诚信智慧,既恪守诚实的要求,又尊重他人隐私。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3)活动目的、活动标语符合题意;活动形式符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

24、示例:活动目的:守护清朗网络空间,提高学生媒介素养。活动形式:开展主题班会、网络文明主题演讲比赛、社区宣传等。活动标语:网络文明你我同行【解析】【分析】考点考查:网络的积极影响、网络的消极影响、诚实守信、合理利用网络。能力考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核心素养:健全人格、道德修养。【小问1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运用网络的积极影响、网络的消极影响的有关知识,从影响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漫画一:在网络上学习;漫画三:手机支付T可链接网络丰富日常生活。关键词:漫画二:市长信箱T可链接网络推动社会进

25、步的表现。关键词:漫画四:要不要再玩一个小时T可链接网络的消极影响。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小问2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运用诚实守信的有关知识,从做法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诚信建设,人人都是参与者、接力者一可链接如何践行诚信。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活动目的、活动形式、活动标语,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22 .【遵守社会规则共创美好生活】济南市城市轨道交通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2023年12月1日起施行。条例从便利出行和温暖服务入手,加强城市轨道交通管

26、理,保障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秩序。日常生活中一些看似,自由,的行为,比如大声喧哗、吵闹,使用电子设备时外放声音,在条例第四十三条第(五)项中是被明令禁止的。违反该项规定,由城市轨道交通经营单位予以劝阻和制止;对不服从劝阻、制止的,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可以处以警告或者二十元以上一百元以下罚款。2019年的济南市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办法已不能满足当前轨道交通事业发展需要,特制定出台济南市城市轨道交通条例,使之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轨道交通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要求。(1)条例的出台,让人民生活更有序、更美好。请结合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2)学条例守规则,争做文明市民。请你向济南市民发出倡议。【答案】(

27、1)条例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秩序,体现了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日常生活中一些看似“自由”的行为被明令禁止,体现了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或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对违反条例的行为予以劝阻和制止,处以警告或者罚款,体现了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或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或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济南市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办法不能满足当前需要,制定出台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的济南市城市轨道交通条例,体现了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积极改进规则。综上所述,条例的出台,体现了社会生活

28、离不开规则。(2)请勿携带危险物品乘车;主动给需要的人士让座;爱护公物,不破坏、不乱涂乱画等。【解析】【分析】考点考查:社会规则对社会秩序的作用、自由和社会规则的关系、积极改进规则、文明有礼。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核心素养:道德修养、法治观念、责任意识。【小问1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政府,需要运用社会规则对社会秩序的作用、自由和社会规则的关系、积极改进规则的有关知识,从体现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日常生活中一些看似“自由”的行为被明令禁止T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或公民在行使自由

29、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关键词:对违反条例行为予以劝阻和制止,处以警告或者罚款T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或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或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关键词:条例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秩序T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关键词:济南市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办法一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积极改进规则。【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文明有礼,属于开放性试题,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23 .【提升法治素养争做守法公民】中学生李某骑着自行车经过一处红绿灯路口,见车辆较少,就闯红灯通过。周某开车驶来,李某躲闪

30、不及,被撞倒在地,周某停车后发现被撞的是学生,便赶紧驾车逃走。这时,李某从周某身上闻到浓烈的酒味。(1)你如何看待李某和周某行为?经诊断,碰撞造成李某小腿骨折,交警通过查看监控视频找到了肇事司机周某。民警对周某的血样进行提取并检验,经鉴定,周某血液中酒精含量为100.1mg100ml,属于醉酒驾驶。民警查阅相关记录发现,周某IO年前有过一次酒后驾驶摩托车被行政处罚的记录,最终周某获刑1年6个月,同时面临终身禁驾处罚。(2)周某的违法犯罪行为,给我们哪些警示?【答案】(1)李某闯红灯的行为,违反交通规则,扰乱正常的交通秩序,属于行政违法行为。李某要增强守法意识,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做合格的社会公民

31、周某酒后驾驶属于违法行为,若醉驾,则属于犯罪行为;周某交通肇事后逃逸是一种恶劣、情节非常严重的违法行为。周某应自觉遵守法律,勇于承担责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2)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要从小事做起,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饮酒不开车,开车不饮酒。醉驾是犯罪行为,对社会有严重危害性。【解析】【分析】考点考查:违法行为、预防犯罪。能力考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核心素养:法治观念。【小问1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运用违法行为的有关知识,从体现

32、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中学生李某骑着自行车经过一处红绿灯路口,见车辆较少,就闯红灯通过一可链接李某闯红灯的行为,违反交通规则,扰乱正常的交通秩序,属于行政违法行为。李某要增强守法意识,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做合格的社会公民。关键词:周某开车驶来,李某躲闪不及,被撞倒在地,周某停车后发现被撞的是学生,便赶紧驾车逃走,李某从周某身上闻到浓烈的酒味T可链接周某酒后驾驶属于违法行为,若醉驾,则属于犯罪行为;周某交通肇事后逃逸是一种恶劣、情节非常严重的违法行为。周某应自觉遵守法律,勇于承担责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小问2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运用预防犯罪的有关知识,从做法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周某10年前有过一次酒后驾驶摩托车被行政处罚的记录,最终周某获刑1年6个月,同时面临终身禁驾处罚T可链接预防犯罪的要求。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

宁ICP备18001539号-1